温儒敏:理性、务实地推动语文教育改革
[i=s] 本帖最后由 tian295 于 2010-9-5 18:25 编辑 [/i][color=#0000ff] [img]http://www.gmw.cn/images/2010-05/12/xin_180507121703859972529.jpg[/img] [/color]
[color=#0000ff]《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30.00元[/color]
[align=left] [b]采访手记[/b] [/align] [font=楷体_GB2312]“ [table][tr][td]
[/td][/tr][/table]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温儒敏这样定位自己为语文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工作。近日,北大出版社推出其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选集,其中,有他对语文教育功能与定位的思考;关于语文课改的调查、研究与建议;对大学语文教学困扰与出路的探究;以及大学文化衰落现状的评析,等等。 [/font][font=楷体_GB2312] 温儒敏属于理性、务实的那类学者。他认为,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光批评抱怨不行,还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虽是“敲边鼓”,他的本意却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和母语教育。为社会做点实在的事情,尽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 [/font]
[b]读书报:1978年,吕叔湘先生曾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对比现状,今天的情形仍然不容乐观。这是否意味着,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语文教育的进展甚微?[/b]
[b]温儒敏:[/b]老先生是在30多年前说这话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情况的确存在,现在也不见得就多快好省了,所以才要改革。但不能由此推论30多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进展甚微。那就抹杀大家的成绩了。看问题要有整体考量。最近十多年,中国扫除文盲4600万,成人文盲率已经从以前的22.2%下降为9.08%。实行义务教育后,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大多数初中文化的公民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住的小区里,管理电梯的女孩大都是农村初中毕业,她们都能读《十月》《读者》之类杂志报刊。 中国扫盲和基础教育整体上是非常成功的,这不也是语文教育的巨大成绩?现在都抱怨普遍语文水平下降,孩子们可能错别字较多,使用“火星文”,但他们上网阅读的速度很快,收集信息能力很强,那也是一种语文能力呀。不可否认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大家也都不满意,这才需要改革。但改革不是颠覆以前成绩,我不赞同“语文教学”失败的判断。
[b]读书报: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力量仍然很强大的情况下,课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成高考改革?[/b]
[b]温儒敏:[/b]课程改革非常艰难,但成绩也是应当肯定的。起码在教育观念上有大的冲击、突破。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这些新的观念,过去也有提过,但这次通过课改,从理论到实践集中强化提倡,正逐步得到普遍认同。 课改激活了对于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共识,这是毫无疑义的。也可说是课改最大的收获。但是,课改能否成功,不是教育部门就可以决定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教育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包括体制问题。至于说到课改多大程度上能够促成高考改革,我先要说高考是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取消的。而且,只要是考试,就有区分度,要有一定的难度系数,不可能都那么活络。只要考试存在,就会有竞争,就可能是指挥棒。所以应当承认高考,改进高考。 我提出过一种观点:课改可以而且应当和高考相生相克,共同改进。“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这需要“平衡”。课改肯定也能一步步“迫使”高考以及大学招生模式的改革。要看到大学选拔人才的方式正在变化,自主招生还会扩大。高考在往课改的方向变革,如题型、出题的趋向、难度系数等,都正在变化。总的来说更加灵活,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知识面、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b]读书报:您曾经提及,如果相关部门着手调整学科结构,将语文教育设为二级学科,就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当前,这种可能性大吗?[/b]
[b]温儒敏:[/b]这要看相关主管部门是否重视这件事。这年头大学都往所谓“研究型”转,科研数据成了衡量学校与教员“水平”的主要指标,许多学校的特
[table][tr][td]
[/td][/tr][/table]色渐渐消褪,师范大学也不甘心“师范”了。语文教育本是中文系题中应有之义,师范大学更应倾力研究。事实上呢,却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也难怪,现今的学科体制中,语文教育的地位尴尬,甚至没有位子。 尽管所有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现在全都升格为文学院了)都有一个“语文教材教法”教研室,可是人数偏少(一般不到全院教员人数十分之一),难于支持局面,老师也不安心。因为这不是独立的学科。像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等,都是二级学科,可以有硕士点、博士点,唯独语文教育没有,教师晋升职称还得到教育学院去评审,在中文系这里就只能是“挂靠”。名不正言不顺,怎能让老师安心?
[b]读书报:综合性大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几年前您主持成立了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担纲主编新版高中教材,为语文教育改革作了很多建设性工作。这些工作收到预期的成效了吗? [/b]
[b]温儒敏:[/b]我们主要是“敲边鼓”,希望师范大学能重新重视师范教育,希望能改变语文教育经验性的低水平研究状况。六年前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向全国招标,做10个调查项目,包括诸如西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生活状况、农村中学语文课改效果、选修课实施情况、城市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高考命题与阅卷方式的改革,等等,要求不预设观点,尽可能较大面积调查,取得第一手数据材料,然后做出分析。 目前多数项目已经结项。社会调查是个很专业的工作,光靠中文系出身的人难以做好,必须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介入。目前,调查工作可能还不那么如愿,但北大语文所发起调查,是要引起对语文教育研究科学性的重视,提升研究水准。我们自知只是“敲边鼓”,真正做好,还得靠师范大学动员多学科的专业人员投入其中。 2002年编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我来搭班子,我意识到这件事重要,很爽快就答应了。目前,这套教材在全国20多个省市使用。教材力图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以往同类教材比较,有些特色,但效果如何,特别是选修课效果怎样,还得有一段实践试验再看。
[b]读书报:和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一样,教育历来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教育改革下一步怎么走,成为前不久两会探讨的热点。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您持何种意见?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b]
[b]温儒敏:[/b]有一个规划纲要是很必要的,里边提出的设想也很好,问题就是如何逐步落实。现在教育存在的弊病(甚至是痼疾),大家都看到了,都反感,可是大多数人是一边抱怨,一边参与。这是很无奈也很可悲的。很多问题,如择校风,教育资源占有多寡不均,学生负担重等,十年前就在议论要改,可是到今天不但没有改成,反而越来越严重了。阻力在哪里?教育问题当然不是教育部门本身就可以解决的,但问题是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已经尽责了?我看是不作为,还有就是占有优势教育资源的既得利益者不想改变,这才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比如择校风,把其中官商参与的不正之风先解决一部分,就会有所改观。现在是光说不练,大家都腻味了。(本报记者 陈菁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