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峦:民富国强 此其时也
中国会不会正式提出“民富国强”这句口号,很值得各界关注,有消息说“十二五”规划中将改变过去的“国强民富”的提法,会提出“民富国强”新目标。如是,其意义之大,非同小可。表面看来,只不过是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的问题,但是,这么一颠倒,就将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国强民富”的发展道路,首先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国家先强大起来,然后逐步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小康问题,逐渐让人民富裕起来。今天来看,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所以如此成功,达到了“国强民富”的初步意境,就是因为这样的思路乃至所走的道路都是对的,都是无可厚非的。中国的特殊条件决定了,历史也这样走过了,如果不先实践“国强民富”的理念,一切无从谈起。
但是,为什么现在又要提出“民富国强”新目标呢?
中评社的报道说,参与与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王远鸿透露,“十二五”规划将改变过去的“国强民富”,提出“民富国强”目标,从机制上保障人民能更多的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王远鸿认为,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完善保障民生方面的政策措施,花更大力气改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工程的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等。
显然,王远鸿只是透露了相关信息,对其重要的内涵并没有全面深入的解释。民富国强”的提出,不仅仅是从机制上保障人民能更多的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么简单。
那么,什么叫做“民富国强”,其与“国强民富”有什么重大差异或关联?
“民富国强”四个字最早见诸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尽管与今天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字面理解也有一致的意思,民众富裕了,国家就强大!
与“国强民富”相比较,两者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原因在先,结果在后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的关系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如果要把“国强民富”与“民富国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以一个替代另一个,以一个批判另一个,那就是错误的,是机械的、僵硬的思维。
事实上,对中国而言,“国强民富”与“民富国强”两者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没有走过“国强民富”的历程,何来“民富国强”的新阶段?
但是,当历史进程走过了“国强民富”的关键时刻,就必须全面转向“民富国强”。这是国家更趋强大的必由之路。
第一,国家强大的目的,不是要民众更趋贫困。如果民众永远处于贫困状态,那么国家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
第二,国家强大的结果,当然是让民众富裕起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每一个公民能够过上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国富”之根本目的还在于“民富”。
第三,民众富裕的时代,是国家更加强大的时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只有人民富裕起来了,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
第四,“民富国强”的目标,才是终极目标。安民、富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社会得以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因此,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中国应该大胆地走向“民富国强”的终极目标。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高尚全说得好:民富是第一位的。30年来的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来推动,我们改革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高尚全将其归结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的成果与人民分享。高尚全认为,过去一直是讲国富民强,现在应当强调民富国强,民富是第一位的。
很重要的是,“民富国强”与中共的“以民为本”的执政思维是高度一致的。胡锦涛与中共认为,“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份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用胡锦涛的话说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和人民共用。”
我们认为,今天已经是走向“民富国强”的终极目标的时候了。因为目标确定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绝对不是可以盲目乐观的,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五年规划都未必可以完全实现。但是,如果没有目标的话,认识不清、思路不清,那将走更多的历史弯路。
要最终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现在就要做的是: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完善民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有人说,历史的经验表明,国强不等于民富,而民富则几乎没有国不强之理。我们认为,这对有些国家来说这是未必的,但是对中国来说则是一定的。如今,当代中国开始强大了,民众也正在富裕起来,这是了不得的历史突破。如果假以时日,彻底实现“民富国强”目标,中国人民真正地全体富裕起来了,那么,中国将在谱写人类历史的最光辉的新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