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亚平 发表于 2010-11-10 09:34

罗志田:凡眼观真说胡适

章太炎曾概括其一生学术走向为“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那里面的“真”和“俗”,颇有些虚悬抽象,今日的文史教授,乍看或也不一定识其就里。但对过去一般读书人而言,这大约就是常用语。如傅斯年引用过的“凡眼观真,无真不凡;真眼观凡,无凡不真”,便是类似的表达。
  中国史学本以纪传见长,近年的研究也日渐以人为本。研究人物者自然都想还原其真相,但究竟何为真相,其实不太说得清楚;即便有一个可以把握捕捉的真相,也还有“形似”或“神似”的问题。后者更难得,即王安石所谓“丹青难写是精神”也。实则只要能“似”,就不简单。很多时候,史家重建出的人物究竟是否“似”都难以判断,遑论所谓“真”。此真非彼真,然也相通,盖真相若到“神似”的层次,便也有些朦胧,有时写意或胜过写实。
  很多年前,胡适成了研究的“禁区”。那时写胡适而不批判,或批判而不深刻(此用其本义),研究者自己就可能吃亏。如今胡适成了北方老百姓所谓“香饽饽”,似乎谁都可以说几句。而胡适的形象,也就因此而丰富,而多元,进而多歧,直至难以辨识。
  例如,谁都知道胡适好名,也曾暴得大名,持久不衰。但在今日一些研究里,胡适与人争名,已到老幼不让的程度。不仅与年龄大的人争,甚至与自己的学生争。前些年有人提出,胡适自以为天下第一,听到别人表扬陈垣,便即刻不高兴,且形之于色。近年的研究更变本加厉,说胡适看到自己学生顾颉刚出名,也妒忌而不爽。
  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点“凡眼观真”的意味。以今人之心度昔人之腹,便无昔不今;更多展现的,或是研究者所处时代的集体心态。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像韩愈这样自认不世出的大人物,才一争数百年。一般争名者,多与同类相争,大体尚能尊老爱幼。若跨过这一步,恐怕就有些为人所不齿。这样的人还能享大名于世,那可真不是什么好的世道!
  进而言之,就算一个争名者自己目中无人,狂妄到连老辈也不放过,尚且罢了。任何作老师的,看到自己的学生有成就,必欢喜不已;若竟然联想到对自己名声的威胁而妒忌,真不必进入教书这一行。大约也只有自己不曾作过老师的,读史料时才能看到想到这样深刻的层次。相信那作者自己作了老师后,便会有不同的认识。
  而且,能从学生的成就中看到对自己的威胁,心中应充满了不安全感。而胡适虽从绩溪上庄的小地方走出,却不过在小学阶段略有挫折,此后便如有神助,一路顺遂,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俨然有国人导师之誉;三十多岁更周旋应酬于部长和国务总理之间,言动关天下。这样的人还能有如履薄冰的不安全感,不必是看到他人的威胁(更不至于离谱到视学生为竞争对手),更多或近于孟子所谓的“慎独”,也就是现在很多体育世界冠军常说的“战胜自己”。
  胡适在1927年曾致函其美国女友韦莲司,坦承其几年前在天津旅次,忽生强烈的孤寂之感。他感叹道:“你也许不能全然了解,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没有高手也没有对手的社会里——一个全是侏儒的社会——是如何的危险!每一个人,包括你的敌人,都盲目的崇拜你。既没有人指导你,也没有人启发你。胜败必须一人承担!”(译文是周质平先生的。)
  这大约才是胡适内心世界的坦露。正因其如此的孤独,才更有“慎独”的需要。墨子说过:“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人知自尊,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胡适能暴得大名,与他自觉的持续努力相关。其名声能长期维持,更因他一方面能坚持自己所说的“爱惜羽毛”,同时还有一些像傅斯年那样的诤友,可以警告他外在的尊崇可能是影响将来大成的“魔障”。
  无论如何,从上面的私信可以看出,至少在学术的世界里,胡适已明显有了“寡人”的感觉。这孤独的背后,宁非极强的自负?一个人若自觉其生活在一个“没有高手也没有对手”的世界里,却连学生的成就也要妒忌,是不是心眼儿忒小了点儿?
  钱穆曾说:“治史贵能平心持论;深文周纳,于古人无所伤,而于当世学术人心,则流弊实大。”能否做到“平心持论”是一事,从努力想要“平心持论”到养成尽量“平心持论”的思维习惯,则不仅于史学有益,且有益于人生,此又史学对社会对人生之贡献也。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11-10 11:44

“例如,谁都知道胡适好名,也曾暴得大名,持久不衰。但在今日一些研究里,胡适与人争名,已到老幼不让的程度。”
——可能,俺无聊的文字看得少,所以不清楚作者所指为何。
抄一段余英时先生的话,假如这样的胡适还算好名争名,我不知道还有谁不算好名争名的:
1923年罗素为美国著名的杂志Nation写了《先秦名学史》的评论,开始便说:“对于想掌握中国思想的欧洲读者而言,这本书完全是一个新的开端。欧洲人很难同时是第一流的汉学家,又是合格的哲学家,这是不足惊异的。……一个人不通中文而想知道中国哲学,面对着这一情况简直只好绝望。好了,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胡适博士,他对西方哲学的精熟好像是一个欧洲人,英文写作之佳则和多数美国的教授没有分别,至于翻译古代中国文本的精确可靠,我想任何外国人都很难赶得上。”
胡适生前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罗素的书评。如果不是他把这篇文字附收在《日记》中,这件事便将根本埋没了。
——说明一下,胡适喜欢将与己有关的评论,以剪报形式夹在相关日记里,供自我收藏。即使后人发现,胡适所得的,也只是身后之名了。且不说文人学者追求身后之名原是正大光明之事,俗间所谓的争名好名,一般都是身前之名,当世之名。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1-10 18:55

爱惜羽毛,在乎自己的声誉,就好比一个人在乎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经常修饰仪表,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一种优秀品质。

只要不是恶意玷污他人的形象来拔高自己,就没有问题。罗志田这样写胡适,我有点看不懂了。

tian295 发表于 2010-11-10 19:18

有些稀里糊涂,缺乏必要的论证!
文章上下半截看法似乎还有些不一致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