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的原野
初译:dxll 校订:鲁克奈赞尼•莫顿描述了他和朝圣者在1620年的所见所闻。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档案保管员奈赞尼•莫顿(Nathaniel Morton)根据当时总督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的描述,记载了从1620年开始的这些难忘的事。
在优美而怡人的莱登城(Leyden)休憩了11年之后,他们还是选择离开。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是朝圣者,在这里毕竟人地生疏。他们对这周围没有兴趣,他们仰望天堂,那个更亲切的家乡,上帝在那里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书11:16),可以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在到了达尔夫斯海文(Delfs-Haven)后,他们发现船只和所需的物品都已齐备。无法陪他们远行的好友跟随着,还有阿姆斯特丹的各类人士,为他们送行,目送他们登船。此夜无眠,他们享受着友好的款待,基督教的讲道,以及对基督的真爱表白。
“翌日,众欲仗舟楫,友临岸相送。临别之景,凄凄惨惨。叹息声,抽泣声,祷告声,声声交织,众皆泪下。言语苍白,而痛人心扉。凯路之上,熙熙攘攘,路人皆为之泪下。香客欲留,而潮不止,声声催唤。牧师虔诚下跪,众皆随同。众人泪雨横流,愿神保佑,求主赐福; 随后,彼此相拥,携泪辞行,是以诀别。 “ (dxll的译文)
穿过茫茫的大洋之后,他们没有想到眼前还是困难重重:没有朋友来迎接,没有旅店让人休整,没有住房,没有多少城镇可以用来修补和帮助。那是冬季,他们太了解国内的寒冬了,他们知道自己已身涉险境,随时会遭遇暴风骤雨,到那些著名地方要比找未知的海岸还危险得多。
除此之外,他们所见到的是一片原野,恐怖且荒凉,兽和野人无所不在?真的成千上万么?他们后来知道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他们只注意(上天的保守),对于外面的一切,他们没有什么要慰藉或者满意的;夏季正在结束,万物皆刻在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容上,整个国家在丛林和灌木当中,进行原始和野蛮的开拓。
如果他们回首,那个已经被跨越的茫茫大海如今就象与文明国家相隔一个大篱笆,或是一湾深海而已。
(注:希伯来书11:16:他 们 却 羡 慕 一 个 更 美 的 家 乡 , 就 是 在 天 上 的 。 所 以 神 被 称 为 他 们 的 神 , 并 不 以 为 耻 , 因 为 他 已 经 给 他 们 预 备 了 一 座 城 。) 荒凉的原野 翻译:dxll
奈赞尼&S226;莫顿描述了他和朝圣者在1620年的所见所闻。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12:02 a.m. EST
普利茅斯殖民地档案保管员奈赞尼&S226;莫顿根据当时总督威廉布拉德福德的生平记录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事,而这一切皆从1620年开始:
在美丽而又舒适的城市莱登休息十一来年后,他们就轻轻地走了。因为他们深知居住于斯的朝圣者和陌生人并未把心思完全寄托于此,而是仰望天堂这一至亲乐土。在那里,上帝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书),其灵魂可于此处得以净化。
在来到Delfs-Haven后,他们发现船只和所需物品尚已具备,无法同行的一些好友在其后跟随,并夹杂来自阿姆斯特丹的人们送其登船,向其告别。众人此夜无眠,但与其相伴的是友好的款待,基督教语的高谈阔论,以及基督教徒挚爱的真诚表述。
翌日,众欲仗舟楫,友临岸相送。临别之景,凄凄惨惨。叹息声,抽泣声,祷告声,声声交织,众皆泪下。言语苍白,而痛人心扉。Key路之上,熙熙攘攘,路人皆为之泪下。香客欲留,而潮不止,声声催唤。牧师虔诚下跪,众皆随同。众人泪雨横流,愿“佛”保佑,求主赐福; 随后,彼此相拥,携泪辞行,是以诀别。
经过茫茫大海时,这比他们预期所想的更为困难:无友相迎,无店可待,无栈可息,无落脚之地,无甚多之城池。修整船只,以求相助的希望也显得甚为渺茫;当时天寒地冻,对了解国内寒冬天气的他们来说,这已是身涉险境了,并随时会遭遇暴风骤雨,前往熟识之地已极其危险,更何况是那未知的海岸。
此外,他们所看到的是一片恐怖而又荒凉的原野,到处都似乎充满着野兽和野人?但那究竟是什么,他们后来知道不是:在关于外物上,他们对注意力(求上天救恕)的转向方式表现出极少的慰藉或满意;夏季正在结束,万物呈现在风吹雨打之下。人们开始在这个充满林木和灌木丛的大陆上向原始和野蛮进军。
如果回首其后,那是他们穿过的茫茫大海,而现在则是同文明国家相隔一个主要篱笆或一湾深海了。
本文在于自娱自乐,文章翻译不文不白,尚请诸位多多见谅,欢迎论坛好友多加指点。 我看过欧·亨利小说的多种译本,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虽未见原文(看了也不懂),但中文功底立判高下。我信耶稣基督。谢兄台赐美文。力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