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轉向應對通脹 .蒯轍元
蒯轍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學術交流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智業發展戰略委員會副主任、港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著有理論專著《世紀之交的求索》、《中國崛起與挑戰》、《危機下的中國》、《崩潰邊緣》、《中國大轉型》及長篇小說《商界恩怨》、《角逐》、《囫圇在愛河》等。十二月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十二月十二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為二零一一年全國經濟工作定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二零一一年趨勢,研究了二零一一年經濟工作政策取向,做出了重大戰略決策。這就是二零一一年中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全中國釐定了二零一一年經濟工作的明確方針,向全世界傳遞出了二零一一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要信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會在這項轉向政策的指示下,去作政策搭配,以便達成政策目標。
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二零一一年中國經濟工作方針政策的決策,是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戰略考量而做出的戰略抉擇。首先,是基於為應對二零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來,中國經濟率先反轉,現已企穩回升,同時又存在國內通脹預期居高不下的風險。很顯然,「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到了「適度」的節點,而且也已到了應及時退出的時間點。因此,「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必須適時適地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
其次,是基於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歐洲財務危機的蔓延,由此而進一步推動全球流動性泛濫,加大了對中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中央及時決定採取退出政策,由「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十一月份失業率再度攀升至百分之九點八,創七個月來的新高。這表明美國經濟復甦乏力,仍然深陷於停滯不前的疲弱狀態無以自拔,這使得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放出話來,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會超過六千億美元的規模,這又將再次加劇全球流動性泛濫的進一步擴大。顯然,[b]中國適時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會對美國實施第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加劇全球流動性泛濫有一定程度的對沖。[/b]
由此看來,中央決策高層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環境的變化,從而確保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速是解決各方面問題的一個基礎,但又不能將經濟發展的目標全部定義為高增速,「高增速」非首要,需更注重質量。
儘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國內外發出的信息是明確的,積極的,有利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但市場對中央決定將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解讀,似乎並不全面,有偏重於貨幣緊縮的消極看待傾向。當然,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不妥當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穩定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著貨幣緊縮,更不等同於貨幣緊縮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從「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向常態或常規貨幣政策回歸的一種過渡政策、平衡政策。而且還可隨時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適度微調,尤其在實施的初中期階段,必要時還可向「適度寬鬆」適度偏移。這是順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穩健而靈活的貨幣政策,旨在防止經濟過熱產生泡沫爆破危機,增長動力則靠積極財政政策,把資源調向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主政改善公共服務及推進經濟結構轉型。
再者,中國經濟形勢出現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同時通脹預期壓力在加大,物價上漲的風險在加劇,要大力控制CPI的快速上升,必須通過保持貨幣信貸合理投放,以穩定物價,降低通脹預期。這既有利於經濟平穩增長和社會穩定,也有利於抑制流動性泛濫而導致市場過度投機和炒作,更有利於資本市場平穩發展。
其三,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慎重而嚴謹的決策,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也就是說由「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繼續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回升勢頭良好的同時,也存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為了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抑制通脹,保障民生,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b]二零一一年在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的同時,還必須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甚至必要時還須保持適度的擴張,以對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財政保障[/b]。因此,中央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有科學和現實根據的,符合現實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對於二零一一年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應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更好服務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可以預斷這「積極與穩定」組合的財政貨幣政策的實施,必將使二零一一年經濟工作別開生面,更上一層樓,而且也必將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