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亚平 发表于 2011-1-6 13:50

孙健芳:我们喜欢哪类首席经济学家?

不同的券商有不同的风格,而首席经济学家的风格往往代表一个券商团队的研究标志。
    完美的逻辑
    安信证券在新财富排行榜中排名第一,与其说安信证券判断结果精准,不如说安信证券赢在逻辑体系的完美。
    2010年安信证券最有名的报告是《十年之痒》和《三十年未有之变局》。
    在《十年之痒》中,安信证券风格仍是大阔大揽,文章一开始就大手笔说:中国是赶超型的经济体,产业周期模式主导中国经济中期发展模式,一个完整的产能周期始于产能短缺局面的出现,而结束于产能过剩。
    此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十年周期的末期,为什么呢?文章回顾过去20年的中国经济波动历史,将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为1992-2001年和2002-至今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中出现很多的一致特性,而中国经济之所以表现出规律性的周期性,其关键原因是:两个阶段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都是产能的形成,而产能的余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也许预示着未来资产市场以估值中枢普遍和持续上升为特征的全面重估过程在未来数年内难以再现。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的操刀之人是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他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北京大学理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由于经济功底好,富有逻辑体系,加上曼妙文笔,高善文的文章是“一叶知秋,异地依然”。比如在2009年的宏观经济报告中,他观察一枚“贵妃醉酒”彩币价格变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而论证彩币的价格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章获得业内的赞同。
    虽然逻辑严密且妙笔如花,但安信证券的论证结果往往与市场实际背离,证券市场的每个人都会记得2007年安信证券“牛市下半场”的争论,当时安信证券经过分析后判断,“牛市的基础依然健康,牛市确实已经进入下半场。”
    但投资者并没有等到所谓的牛市下半场,而是等来从2007年10月份开始的股市向大调整,这当然也影响安信证券当年在新财富的排名。事后高善文回顾时说,市场注意他的分析的结论,但是没有注意他得出结论的前提条件,条件改变了,结论自然不同。
    即使2010年的这份《十年之痒》分析报告中,高善文的判断也出现偏差。首先,他分析中国一般消费物价指数高峰可能已经过去,并判断物价洪峰高点不会超过3.5%,但2010年10月和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4.4%和5.1%的高峰;其次,他判断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率同比会节节下降,甚至会下降到8.5-9%之间的水平,但实际上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6%。最后,他判断2010年出口增速会节节下降,年底可能是个位数水平,但截至11月底,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万6千亿美元,已经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贸易。
即使结论不准确,安信仍赢在其独特的视角和完美的逻辑,所以2010年安信证券在深圳召开的中期策略会上,参会人员远远超过了同期开会的所有券商,达到前所未有的1300人。“高善文在行业中超级影响力绝对超过任何人。”一位业内人士说。
    持久的观察
    若以单枪匹马的较量,自然无人能与高善文争锋,但如果以宏观团队而论,能与安信证券比肩非中信证券莫属。籍强大券商实力,中信证券宏观豪华研究团队由诸建芳、孙稳存等10人组成,并分为国内宏观和国际宏观两个小组。
    即便有10人的研究团队,中信宏观仍带有明显的诸建芳风格,诸建芳原先是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过,此工作经历让他更关注于实地调研。诸建芳自己也表示,中信宏观组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对经济都有持续性的跟踪,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地区都会选取一定样板,选择一定的地区进行定期的观察。
    在2007年10月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诸建芳专门就江浙经济进行调研,其撰写的《从浙江看中国经济之未来》指出。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浙江经济率先面临了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外是贸易环境的恶化,后是资源的不断紧缺。报告结论是:未来中国的ODI的规模必然更加庞大,金融交易可能在未来达到难以想象的规模,如何应对非常庞大的流动性,将是中国的一个持续性难题。
    在加盟中信证券之前,诸建芳曾在华夏证券研究所工作,2004、2006年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第一名,加盟中信证券之后,又为获得2007、2008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第二名,2009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第一名。但“花无百日好,人与千日好”,在竞争激烈的宏观领域更是如此,中信证券在2010年位居第二。
    在国内,与中信证券背景和强大的宏观研究团队类似是交通银行宏观经济部,不过这家机构并不参加新财富的排名,其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是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新金融》主编,其研究领域涉及外汇与汇率、离岸金融、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国际金融中心及世界经济理论等。
    由于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背景,同时兼具交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连平很容易网络一大批人才加盟交行宏观研究团队,这些人有唐建伟、许文兵、鄂永建等。
    相比中信和交行,外资投行既不是单枪作战,但肯定比不上中资机构的阵容。由于外资投行不参加国内排名,所以市场对他们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报告的风格、专题的延展性、预测的准确性上。
    外资投行中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以及高盛亚洲宏观经济学家乔虹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汪涛的报告风格以朴实和论证严谨见长,这与她担任IMF高级经济学家的经历有关,她目前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
    相比汪涛,王志浩以犀利和尖锐见长,他注重调研,也注重与记者们的交流,尤其关注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在2008年他质疑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存在漏洞,敢对地方债和中国投资问题指手画脚,虽然作为外籍人士,他仍旧是中国政府很好的监督者。
    中金的报告以全面细致和紧贴市场为典型特征,这与中金一贯的以客户服务为导向有关,在过去一两年,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和其助手刑自强在宏观经济领域都具有一定话语权,但随着哈继铭、沈建光、陆垠、高挺、贝多广这些中金公司台柱子离开后,邢自强等人也纷纷离开中金,现在中金的研究实力不敢过于期望。
    其实,外资投行中,能与上述三位经济学家齐名还有很多,如高盛的乔虹、原野村证券的孙明春、汇丰银行的屈宏斌、瑞穗证券的沈建光等,这些人都在宏观领域有相当的造诣。
    政策风向标
    最近几年,内资券商的投行风格迅速向外资投行接轨,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是李慧勇,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李慧勇比较注重理论分析,这些都体现在申万宏观报告对政策精确跟踪上。更值得欣赏的是,过去一年,申万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宏观经济数据出来之后,申万的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将自己研究成果对公众和媒体进行公布。
    今年的新财富排名中一个黑马就是兴业证券,这完全归因于业内最勤奋的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的个人努力,相比其他人,董先安加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并不早,但能后来者居上,主要因为报告的高频率、对政策严密追踪、大胆的预测风格而声名渐起,兴业证券获取2010年新财富排名第四的成绩。
    除了李慧勇和董先安,业内值得提及的还有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这些个人业务能力和研究能力都很强,在行业中都具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但整体公司研究风格尚需要提升和加强。
    研究机构是个人才聚集的地方,人才的流失会立即影响到公司研究实力和研究的风格,这几年研究实力下滑较多的是国信证券, 2006年,国信证券还获新财富9个行业最佳分析师排名,但之后就鲜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出来。不过,未来可能与其同生共亡可能是国金证券,自从金岩石辞去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职务之后,国金的宏观研究更是失去的指示方向。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