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和钱钟书
英若诚到清华大学读书以后,由于学习英语早已经过关,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文学和戏剧了。那时,在清华园的图书馆里,经常有这样一个学生出入其间,此人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胖,大头,方脸,鼻子上还架着一副白边儿近视眼镜。英若诚虽然从小就淘气调皮,但是非常之爱看书。上中学的时候,已经通读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史记》等等,并且选读了唐诗、宋词、元曲,进了清华大学,有了藏书十分丰富的图书馆以后,读书也就更加发奋刻苦了。
英若诚在读书上受到几位老前辈的影响很深,一位是曹禺,一位是钱钟书,一位是李健吾,一位是张骏祥。他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常常发现借阅卡片上不断地出现这几位的名字。甚至,连一些冷门书的借阅卡片上也不例外。为此,他很感动,立志要向老前辈们学习,只要他们借过的书,自己也一定要看。英若诚说:“要说聪明,钱钟书才称得上是聪明,简直有照像式的记忆力,他的成功就在于他是名副其实的钟情于书,几乎没有他不看的书,比起这位先生,我是望尘莫及的。”
英达 父亲借剧致敬恩师
英达表示,赵辛楣一角是他正儿八经的第一个角色,当时非常上心,还特意写了人物小传,导演看后非常满意,差点挖他做执行导演。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当年是主动请缨,通过英达向黄蜀芹透露了想参演的想法。黄蜀芹回忆说,“我们这个戏当时已经拍了一半了,他父亲当时已经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了。英达跟我说,他父亲很想演,我说他那么大的官怎么能到我们这来演。英达说,钱钟书是他父亲在清华大学就读时的英文老师,好像教英国文学吧。英若诚先生就觉得再少的戏,再怎么样,他也要有一个表达。后来我们就跟英达一块翻小说,一块商量,确定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这个角色。英若诚当时在文化部请了假飞过来,拍三天戏,再飞回去,就是这样,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觉得我们这个戏都是充满一种向大师致敬。”
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皇族。《大公报》及辅仁大学都是英敛之创立的。
英千里是英若诚的父亲,是英氏家族的第二代名人。12岁便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到辅仁大学任教授。英千里的英文水平颇高,钱钟书曾回忆说:“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做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
英若诚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门,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省长。解放后蔡葆真曾任北京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英若诚之妻吴世良同样也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与英若诚是清华同学。毕业后他们结成伴侣,共同分配到了北京人艺。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吴世良女士还担任过曹禺先生的秘书并为周总理做过翻译。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学习导演专业,回国后在《最后的贵族》、《围城》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声名鹊起。他导演的《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等情景喜剧红遍了大江南北,开创了一个中国情景喜剧的时代。
钱锺书先生初到清华也在外文系授课,有时在家阅外文系学生的课卷,让钱瑗帮助给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 “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先生说:“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你看全班学生的课卷全用蓝墨水写的,只有他俩用的紫墨水。”
钱瑗猜的没错,英若诚和吴世良,这两个同班同学的确关系亲密。他们同是戏剧爱好者,同属清华骆驼剧团的演员,共同主演过俄罗斯B.A.拉夫列尼约夫的小说改编的戏《第四十一》,英若诚演被俘的白俄军官,吴世良则演押送他的红军女战士。两人从清华毕业后,一起去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结为伉俪,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地过了一辈子。
----来自豆瓣,作者不详 不能说英达没文化,可惜他没继承祖上的儒气。英达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书香宅门里出来的,丫整个儿一胡同串子。 很喜欢看英达演的赵辛楣。 英达给我的感觉是有纨绔味而少书卷气. 当年包柏漪的英文小说《春月》就是吴世良翻译的。最早包氏委托一个出版机构翻译,好几个人同时工作,一人一段地翻译,像一群蹩脚的厨子糟蹋上好的食材,端出一桌杂烩。包大为不满,遂找吴世良和英若诚,夫妇俩共同翻译了此书,颇受好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