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校书简》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汉鼎繁颜体][size=18pt][font=宋体, MS Song][color=#000000]悠闲是学习的前提[/color][/font][/size][/font][/align][/align][font=宋体][size=10.5pt][color=#000000] 《致各校书简》,第一卷[/color][/size][/fon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 要悠闲,才能够学习生活的艺术。我们对[/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悠闲[/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这个字眼常常有很大的误解。悠闲通常意思是不为谋生、上班、上工等这一类事情缠住。这种事情结束了,才有悠闲。所谓悠闲的时候,你要的是消遣、放松。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必须将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事情。谋生的时候,不管你做的是什么,都和所谓的悠闲相反。所以我们有的往往就是紧张,紧张的逃避,悠闲就是没有紧张的时刻。悠闲的时候你看报纸、看小说、聊天、娱乐等等。这是事实,这种事到处都是。谋生就是否定生活。[/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 这样我们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何谓悠闲[/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以我们的了解,悠闲是缓和谋生的压力。每当我们身上有谋生的压力,或者不管什么压力,通常我们都认为这时就毫无悠闲可言。不过,不论意识或潜意识,我们其实还有更大的压力。这压力就是欲望。[/size][/font][/color]
[font=宋体][size=10.5pt][color=#000000] 学校这种地方必须悠闲。因为你必须悠闲才能够学习。换句话说,你必须完全没有压力才能够学习。遇到蛇或遇到什么危险,这种危险产生的压力让你有一种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只是培养你的记忆,帮助你以后知道危险所在,所以,这种学习事实上就变成机械式的反应。[/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 悠闲表示心不受纠缠,心只有这时才有学习状态。学校并非只是累积知识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说过,知识在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知识有其必要。不幸的是,知识的地位虽有一定,却把我们的生活全部吞噬了下去。我们再也没有学习的空间。我们殚精竭虑谋生,一天终了,我们已经累得需要刺激才有精神。我们用宗教之类的娱乐来消除这种疲劳。人类的生活就是这么一回事,人类创造的社会需要他们耗尽时间、耗尽精力、耗尽生命。因为不得悠闲,因而不得学习,所以生活就机械化,几乎毫无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必须把[/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悠闲[/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这个字眼弄得很清楚,心不受任何事物纠缠的时候,就是悠闲。这是观察事物的时刻,不受纠缠的心才有办法观察事物,自由观察就是一种学习的运动,这使人免于机械化。[/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 所以,老师能不能够让学生了解[/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谋生[/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这整件事情,和其中的压力[/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能不能让学生了解知识只是帮他们找工作,连带也帮他们找来恐惧、焦虑,使他们瞻望明天感到害怕[/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如果老师自己已经了解[/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悠闲[/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和[/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纯粹观察[/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的本质,那么谋生就不再是一辈子折磨、一辈子劳苦。老师能不能够帮助学生拥有一颗不机械化的心[/size][/font][size=10.5pt]?[/size][font=宋体][size=10.5pt]使悠闲的好处开花结果,绝对是老师的责任。学校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存在。创造新的一代来改变社会结构,使社会结构不再汲汲营营于谋生,是老师的责任。这时,教育才成为神圣的行为。[/size][/font][/color] 活得有创造性
《文化问题》,第七章
我们已经讨论过爱是多么重要。我们了解爱是不可求、也买不来。没有爱,所有想要追求完美社会秩序,使社会没有压榨,没有党同伐异的计划,都没有意义。我觉得趁着年轻时了解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
在这世界闯荡,不管到哪里,我们都会发现社会一直在冲突。冲突的一边是有权力、有钱、富裕的人,一边是劳动者。彼此都在嫉妒、竞争。每一边都想得到地位、报酬、权力、名望。这就是当前世界的状况。所以人心内外战争不断。
因此,如果我们要对社会秩序进行彻底的革命,首先必须了解人这种攫取权力的本能。大部分人都喜欢权力。我们认为,有了权力和财富,就可以四处旅行、结交权贵、名闻遐迩,或者创造完美的社会。觉得我们可以运用权力来做好事。然而,追求权力——不论追求的是自己的权力、国家的权力,还是意识形态的权力,都很邪恶,都有破坏性,因为,追求权力一定会制造对立的权力,于是两者永远冲突。
内外皆无冲突的世界多么重要。教育不是应该帮助你们了解这一点吗?内外皆无冲突的世界是你不会因为野心的驱使,而和邻居或什么团体冲突的世界,因为欲求权力和地位的野心已经消失。我们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个内在外在都没有冲突的世界呢?社会就是你和我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关系是建立在野心上面,那么你我都想比对方有权力,这样我们就一直冲突。我们有办法消除这冲突的原因吗?我们能够教育自己不要竞争,不要攀比,不要觊觎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不要野心勃勃吗? 完整的责任感
你们和父母到学校外面,看报纸或者和人谈话,大概都曾经发现,几乎人人都想改变世界。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这些人都和别人有冲突,为了观念、财产、种族、阶级、宗教和别人冲突。你们的父母、邻居、部长、官僚,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追求地位,所以一直和别人冲突?当然只有去除这一切竞争心以后,我们的社会才会平安,我们每个人才能够活得快乐,活得有创造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规则、法律、训练自己不要有野心,这一切,能够除去野心吗?你也许外在已经受过训练不要野心勃勃,你也许在社会上已经不再和别人竞争,但是不论如何你内在还是野心勃勃,不是吗?这野心造成人类多少的痛苦,那么完全扫除这野心有可能吗?你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因为从来没有人和你们谈过这一点。现在既然有人谈起,你们难道不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丰富的、完整的、快乐的、有创造性地活在这个世界,没有野心、没有竞争吗?你们难道不想知道自己要怎样活着,才不会伤害别人,不会在别人路上笼罩阴影吗?
你们瞧,我们都认为这是乌托邦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但是,我讲的不是乌托邦。乌托邦是子虚乌有。你们和我都是单纯的人、普通的人,我们这样的人能不能很有创造性地活在这个世上,不受野心的驱使?野心可以表现在权力欲、地位欲各方面。如果你爱自己的所作所为,你自己就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如果你只为了谋生,只因为你父亲或社会期望你成为工程师,你就去当工程师,这就是一种强迫。强迫就会造成矛盾、冲突。然而,如果你真的喜欢当工程师、当科学家、或者你种树、画图、写诗,都是因为自己喜欢,不是为博得他人承认,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绝不会和别人竞争。爱你的所作所为,我认为这是关键所在。
但是,这一点年轻时却不容易,因为年轻人总是什么事都想做,所以不容易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你想当工程师、想当火车司机、想当飞行员纵横天空;你想当出名的演说家、政治家;你想当艺术家、化学家、诗人、木匠;你喜欢劳心,你喜欢劳力。你是真心喜欢这些事情呢,还是畏于社会压力,才对这些事情产生兴趣呢?怎样才能弄清楚?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就是帮助你弄清楚这一点,让你长大以后可以将全部身心投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吗?
要弄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需要相当的智慧。因为你会担心无法谋生,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因为这样,所以你弄不清楚。但是,如果你不怕,如果你不肯让父母、老师、社会肤浅的要求推入传统,你就可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要发现,就不能害怕无法生存。
不过,大部分人都怕无法生存。我们说:“如果我不听父母言,如果我不适应社会,不知道有什么后果?”因为害怕,所以我们听别人的话。这里面没有爱,有的只是矛盾,这种内在的矛盾就是制造破坏性野心的因素。
所以,教育基本的功能,就是帮助你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让你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创造人的尊严,消弭庸俗,扫除可鄙的中产阶级心理。因为这个道理,所以适任的老师才很重要,适当的气氛才很重要。在适当的气氛里面,你可以在自己所作所为的爱里面成长。没有这种爱,你的考试成绩、你的知识、你的能力、你的地位、财产,不过是垃圾而已,毫无意义可言。没有这种爱,你的行为只会制造更多的战争、憎恨,制造破坏,制造毁灭。
我们讲的这些对你们也许毫无意义,因为你们还年轻。不过,我希望这些话对你们的老师有一点意义,希望对你们内心的某个地方也有意义。 教育不只是教导各种学科而已,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心完整的责任感。我们不知道,身为教育者,我们是在创造新的一代。大部分学校关心的只是琐碎的知识,不关心怎样才能转变人,转变人平常的生活。你们身为这些学校的教育者,应该有这种深切的关怀,关怀学生完整的责任感。
那么,用什么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这种爱,和这种爱的非凡呢?如果你们自己都无法感受,那么谈什么责任感都没有意义。你们身为教育者能够感受这个真理吗?
看清这个真理,自然就会带来这种爱,带来完整的责任感。你们必须沉思这个真理,在每天的生活中观察这个真理,在你和妻子、朋友、学生的关系中观察这个真理。在你和学生的关系中,你会从心底衷心的讨论这个真理,而非只求措辞的漂亮。感受这个真理,就是人所有天赋中最宝贵的。它一旦在你心里开始燃烧,你很自然就会找到正确的字眼、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为。一想到学生,你就会发现他来接近你,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要接触这个真理。他接近你是怕怕的、紧张的、急着要讨好你,要不就是防备着,因为他活着的这几年,已经饱受父母和社会的制约。你必须看清楚这种背景,你必须关心他的实际情况,不要把自己的意见、结论、判断强加在他身上。从他的实然来考虑,你会发现自己的实然。这时你会发现你才是学生。
那么,你在传授数学、物理——这是谋生所需——之余,能不能让学生知道,他必须为全人类负责?这样,即使他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不会心胸狭窄。他会了解知识分科的危险,连带了解知识分科的局限,以及一种奇特的残酷。你必须帮助他看清这一切。“良善”的开花结果并不在于知道数学、生物学、考试及格、事业成功。“良善”的开花结果在于这一切之外。“良善”一旦开花结果,事业等一切必要的活动,都会因它的美而受到修正。但是我们却一直偏于一方,完全无视于良善的果实。如今在这些学校当中,我们将努力使两者合而为一。不刻意、不当作你必须遵循的原理或模式,而是因为你已经看清一个绝对的真理,那就是,这两者必须合而为一,人类才有重生的可能。
你们做得到这一点吗?能不能做到,并不是因为你们大家讨论过了,得到结论,一致同意,所以要做。而是因为你们内心的眼,已经看到其中非凡的重力——你们本身已经看到。这样,你们说的话才有意义,这样,你们就变成光的中心,这光不是别人点燃的。由于你们是全然的人性——这是事实,不是漂亮的措辞,所以你们对人类的前途负有很大的责任。请不要把这个责任当作负担,否则这种负担就变成一大堆空口白话,毫无实际可言,只是幻觉而已。这种责任有它的快乐、它的幽默、它的运动,却没有意念的沉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