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亚平 发表于 2011-3-10 23:36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利率和汇率是最重要的货币资金价格,建立市场化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金融宏观调控逐步由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疏通货币政策市场化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人民银行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宏观调控能力得到改善。
  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化运行程度提高、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调控更多转向依靠间接调控,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利率杠杆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一方面不断放松利率管制;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我国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维护宏观稳定、增强市场化利率作用为宗旨,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健全金融机构定价机制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有序推进。一是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和培育工作逐步展开。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16家商业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每个交易日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至1年共八个关键品种。三年来,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在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衍生产品方面发挥了定价基准的作用,并且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同时,以培育Shibor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我国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建设。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逐步开发了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定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通过创新推动替代性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在创新银行间市场企业短期融资券工具基础上,2008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扩大至1年以上,实现了企业以债券方式直接筹资利率市场化。这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向企业传导,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自主定价产生积极影响。在人民银行推动下,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远期利率交易等衍生产品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三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在已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的基础上,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对利率调整敏感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逐步增强,2006年人民银行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10月,为进一步提高对居民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金融服务水平,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提供了更大空间。
  四是逐步完善央行利率体系,探索利率调控方式转变。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人民银行逐步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的调控,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利率的调节作用大幅增强。利率调控由过去单一依靠存贷款利率调整转向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与引导市场利率并重:一方面根据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形势,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
  改革实践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和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金融市场建设的步伐相契合,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和节奏相衔接,经历了管制利率的“破”与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立”。破立结合,积极稳妥推进,既有利于行政管制价格向市场化价格的平稳过渡,避免金融机构因产权约束和经营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的价格恶性竞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逐步实现向价格型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
  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利益,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维护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十一五”期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后,我国即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2005年7月,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我国实施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后,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2010年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测算,至2010年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其他配套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外汇市场建设,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供制度支持。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同时大力发展银行间人民币远期、掉期和期权市场,创新汇率避险工具,增强企业管理风险的能力。2010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远期和掉期分别成交3.05万亿美元、327亿美元和1.28万亿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4倍、2倍和25倍。二是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不断拓展对外投资渠道,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放宽企业、居民持有外汇的限制,加快走出去步伐。同时还加强了跨境资金监管,防范短期套利资本大规模流动。三是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注意观察企业承受能力,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显著增强,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从实体经济的运行来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外汇市场快速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报价活跃,成交量增长较快,掉期和远期等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外汇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在适应汇率灵活性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改善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和市场基础,增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发挥好利率、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上述领域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完善,逐步转向以价格工具为主的间接调控,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快速发展,市场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扩展,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加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条件,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确立审慎合格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的硬约束条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定价能力,促进市场定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尽量避免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实现各类产品的市场化定价。通过多个领域互动和相互促进,特别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培育,从机制建设入手,创造条件使市场在利率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