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立杨的鸿儒缘(王久辛)
[url=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6-26/73933.html]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6-26/73933.html[/url]伍立杨的鸿儒缘(王久辛)[url=http://www.chinawriter.com.cn/]http://www.chinawriter.com.cn[/url] 2009年06月26日22:23 [color=#a20010] 文学报 王久辛[/color]
统观伍立杨的鸿儒缘,我发现,那些鸿儒们对立杨都完成了这三个境界的三级跳,最后都嘉许这位“决计只住在第一流的文字里”的伍立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作家伍立杨善隐好静,又不善交际,却凤兮凰兮,纷纷栖于梧桐枝头,不仅同龄俊彦喜欢同他交往,就是比他大四五十岁的古稀鸿儒,亦与他情笃谊深,好不令人艳羡称奇。
说起立杨的鸿儒缘,就不能不说他与大画家范曾曾经的交谊。早在1990年代上半期,这是先生人生中比较隐晦的一段时期,时在人民日报某部供职的伍立杨因缘际会,得以和先生相识。八行笺写信,浅近文言叙事,双方都有相近的地方。真是典故对掌故,黄页映孤灯,扎实绮丽的文采,令范先生拊掌称佳。于是,便有了地坛客舍的雅聚。于是,那个小圈子的老少忘年交们便开始玩“诗钟”。诗钟是学习对偶技巧的一种训练方法,又是欣赏对偶佳趣的一种文字游戏,乃是露题面之字,用类似谜面隐含谜底之法去作,常用成语典故或古诗句借以成联。难度甚大。往往往复来去之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其间立杨及少数青年友人,多次观赏了范先生作画,他慨叹,那确实是一种享受,我觉得立杨真是艺术观赏之鸿福不浅。
立杨酷嗜钱钟书著作,钱先生仙逝后,受东北一家出版社编辑纪念文集《一寸千丝》。其间,立杨受托在北京前后奔走,为出版种种事务穿针引线。他的怀念钱先生的文章,也受到杨绛先生的称赞。当时出版社的编辑,对他的奔走也铭感在心。多少年以后,这位先生已经是出版社的负责人了,一个电话打到立杨的案头,说起当年《一寸千丝》时节的往还,说是他们一直记得。而立杨却真是忘得差不多了。种种对他人的帮助,他觉得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位负责人坚持要立杨在他们那里出书,于是就有了近期的《烽火智囊——民国幕僚传奇》等书的问世。这也许是在帮助出版钱先生纪念文集时所积下的阴德吧。
2002年韦君宜先生仙逝,因撰写墓志铭及诔文。在京文坛诸家试笔均不合适。后来大诗家邵燕祥先生向韦先生家属推荐伍立杨。立杨怀着尊崇,拜阅韦先生平生事迹——动心、动容、动笔。从容写来:“女作家韦君宜(1917-2002):原名魏蓁一,湖北建始人。少聪颖,笃于学,及长,入清华学府……时民生凋敝,外侮迭至,以书生报国,投身学运,加入中共。抗战军兴,转赴延安,携笔挟枪,万里从征……衰年结撰《思痛录》,历数错误路线,揭极左祸根,于文化思想界影响至巨,其胆识及自省之勇,亦当无愧于天地乎”。一稿而成,金石珠玑,韦先生家属认为写得很到位很合适,一时传为美谈。
在南行之前,伍立杨住在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容膝小屋,他的家像个书房,前后左右、上下中间——中间是床,床上也摞的书,晚上睡觉时再将书搬到写字台上。当时他进某单位十几年了,只见别人搬新房,就是没他的房。
同事张东声常与高层有交往,一次偕他给范荣康副总编送材料。到了楼下,他却生死不上楼。东声只好自己送上去。范总为人谦和,让东声坐一会。东声说:“不行,伍立杨还在楼下等我呢。”“他怎么不上来?”东声随口应:“呵呵,谁知道呢!”范总意味深长地说:“他不上来,难道我这个地方是侯门深似海吗?”这是同他的书生气开个玩笑,也是一种定位。
1999年夏天,立杨电话告诉我,他将要调到南方去,我搁下电话便从西城赶到东城找到他,并和我们部队首都总队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帮助留他。总不能华北之大放不下他一张小小书桌啊。但是没用,他去意已决。包括魏明伦打了一小时电话,对他进行规劝;唐达成亲自指示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帮他解决困难……也都付诸流水。
他这一走,就走了整整十年。这期间,他又写了十几本书,多是有关晚清、民国历史的随笔与专著,文史价值有口皆碑。有人说:伍立杨整天钻在故纸堆里讨饭吃,昏天黑地的,有啥意思?其实他们是不理解伍立杨——他是在历史中找现实,写的哪怕是一篇千八百字的小玩意儿,那也有春秋笔法在内。他并不是沉睡在书斋,他对现实的关注,是极具行动感的。2004年4、5月间,得知云南直选乡镇长,他几乎是一下子跳将起来,当即请假,随即驾车渡过海峡,千里万里自费赶到云南,现场跟踪采访直选全经过,并写出了第一手观察手记,其对民生民主的现实关注,与他对历史的酷爱完全一致,哪怕有一粒光明,他也奔赴前去。
欣赏、赞赏与激赏,其实是三个境界。虽然都有一个“赏”字,那差别可就大了。统观伍立杨的鸿儒缘,我发现,那些鸿儒们对立杨都完成了这三个境界的三级跳,最后都嘉许这位“决计只住在第一流的文字里”的伍立杨。倘以我多年职业军人的眼光看,也许回溯时光隧道,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他或许是位有为的幕僚——谈兵并非只在纸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