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亚平 发表于 2011-3-14 16:53

周其仁:中国的货币运动有两个圈

上周提到的“土根”与银根并举,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果要加以评判的话,我的看法是贡献大,问题也大。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见仁见智地评判,而是对发生于中国特殊背景下的货币运动的实际机制,有深入的探查和理解。
  说政府“供地融资”参与了“货币创造”,对不少读者来说也许令人费解。最直截了当的疑问,是不管天南地北、任何名目的政府、政府平台或国有公司,但凡向商业银行凭借土地借贷到手的“钱”,难道不都是经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出来的吗?凭什么可以说,除了央行之外,还有其他政府主体也参与了人民币的货币创造?
  是的,流通中的每一张人民币钞票,都是央行出品。这也正是法定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这套货币制度下,除了央行作为法定的发行货币的机构,任何其他中央的和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无权印钞。于是,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货币供给偏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多看央行几眼,并且多议论几句关于货币政策的问题。这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国际惯例,因为举世皆然,并非只有中国如此。
  问题是,钞票固然是货币,但货币却并非全部由钞票组成。举一个例,商品房刚刚出来的时候,居民购房都是现金交易,大家提着钞票去,数啊数的,好在那时房价还未上天,还数得过来。后来可以拿存折或信用卡“划款”,不用点算钞票了。再后来,购房人可以拿老屋抵押,向银行借贷完成购房,操办过程是银行评估购房人老屋的价值,然后打个折把贷款记到购房人名下,先把全额购房款“划”给卖方,然后由购房人慢慢还本付息。到了这一步,物业买卖基本不见钞票,大家以商业银行为中介,把款子划来划去,就完成了交易。
  也就是款子划来划去之际,商业银行创造了货币。这么想吧:购房人用于抵押的老屋,并没有卖给银行,还在自己手里,只不过被评估出一个市值,抵押给银行罢了。这里抵押的含义,是万一购房人不能按照与银行的协议按期还本付息,银行有权收走他的老屋,卖掉以抵借款。反过来,借款购房人只要照约还本付息,他就是没有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也可以通过借贷拥有货币购买力。是的,借到手的钱一样可以花,划到卖方那里的购房款,对方既可以付工人薪水,也可以付供应商的材料费,当然还可以花天酒地过瘾一番。
  戏法就在这个地方。购房人的老屋还没有卖到市场上,凭借把老屋抵押给银行而得以在市场上购入新房。如果还是以物易物的时代,任何人要买入商品都必须卖出商品,否则何来货币购买力?但是有了抵押借贷这一套,买家例如我们的这位购房人,即便还没有向市场供应商品,也可以凭信用——就是以老屋为凭据承诺未来还本付息——先获得货币购买力。这样,没有商品供应的货币,就经由商业银行被创造了出来。这在以物易物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这还只是小戏法而已。因为购房人抵押老屋借到的银行贷款,很可能是别人存在银行的款项。如果那位存款人向市场提供了相应的商品或劳务,有了收入却没有花完,为未来的某种需要而储蓄在银行里,那么银行把这部分钱借给抵押老屋的购房人,顶多是把原本已退出流通的那部分货币重新“激活”,整个市场里商品与货币购买力之间的平衡还不会有大问题。问题是银行可以继续做大,譬如抵押老屋的购房人把贷款付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存入银行,银行再贷放给其他抵押贷款人。这样贷了存、存了贷,最后不受商品供给约束的“纯货币”,就可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横竖商业银行有了存款就可以“划”出贷款来。要现金吗?也不难,凭存款资产向惟一有权发行钞票的央行换就是了。加总起来,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可能畅旺到以下地步,以致于流通中的货币购买力总量超过了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这时候,物价总水平——不仅仅是CPI——的上涨就势不可挡。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本事,也是举世皆然,本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不过2009年中国应对危机放出天量银行贷款的时候,电视里有金融专家“阐释”我国的信贷来自高储蓄,所以没有未来通胀高企的危险,倒着实让人大跌一回眼镜。这说明,要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知识在公众中加以普及,多少还是有点意义的。
  但是从探查中国货币运动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关注特具中国特色的那个部分。这就是上期本栏写过的,银币与“土币”共存、银根与“土根”并举的货币供求机制。这里最为特别之处,是政府——容我再强调一次,不仅是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部门和中央政府——动用征地权取得土地,经由评估抵押给商业银行借贷,最后在市场上完成开发,不断生成政府、企业与居民家庭的资产与债务。特色之中有共性,因为大范畴还是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但共性当中确有个性,因为除了普通的企业、居民家庭和个人在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参与了货币创造,中国的显著特色,是央行以外的、俗称条条块块的政府机构,在货币创造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主导作用。
  在“水多了加面”一文内,我问过一个问题:在货币超发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要避免严重的通胀,或避免某些市场、某些商品(叫消费品、投资品还是资产,悉听尊便)的价格冲天而起”,除了紧缩货币,“还有别的出路吗?”根据中国的经验,那篇评论回答说,“有的。这出路不是别的,就是将原本不在市场里、不受价格机制支配的资源,拉到市场里来,任由人们买来买去,资源转化而成的商品就需要消费货币来流通了。”
  从这个论点看,政府增加供地就是在多水(货币)的市场里“加面”,本来就可以收到平衡商品货币、抑制通胀之效。此论点今天不需要改。但是加上本系列最新几篇讨论的进展,我们要补充一个条件,那就是加了面以后,就不能随便再加水,否则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永无止境,宏观调控怎么也忙不赢的。很不幸,“供地融资”创造货币的机制,恰恰是加面之后又放大加水。这样看,要抑制通胀,政府除了熟门熟路但长远效果不佳的物价管制,有必要对独具中国特色的供地融资机制,下更多的功夫。
  概括起来,中国的货币运动有两个圈。第一个圈,是央行直接掌控的基础货币运动。举世皆然之中的我国特色,是受出口主导逻辑的支配,央行用基础货币为汇率稳定的政策目标服务,从而被动超发货币而后又不断对冲调控;第二个圈,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强有力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两圈的交汇之处,在央行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往来之中。如果说,无日无之的央行以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大手购汇,构成近年中国货币之水的源泉,那么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则高能放大了注入金融体系的货币流量。这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通胀压力不时相伴的货币基础。
  宏观调控吗?在两个货币圈上跳舞吧。

亚平 发表于 2011-4-7 16:02

[quote]第一个圈,是央行直接掌控的基础货币运动。举世皆然之中的我国特色,是受出口主导逻辑的支配,央行用基础货币为汇率稳定的政策目标服务,从而被动超发货币而后又不断对冲调控;第二个圈,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强有力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 ...
[size=2][color=#999999]亚平 发表于 2011-3-14 16:53[/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9195&ptid=104237][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第一个圈,既容易理解,也很好计算;第二个圈,稍微抽象一些,仍可理解,但其数量,却难估算。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4-7 18:25

简单问题复杂化。

亚平 发表于 2011-4-8 08:21

老邱不妨三言二语归纳一下,究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还是把简单问题想复杂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