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构建以底层社会为核心关注的政治科学
[i=s] 本帖最后由 沈阳先生 于 2011-4-26 14:15 编辑 [/i]文章来源: 《凤凰周刊》2011年第11期
[作者:沈阳]
于建嵘先生是被其他知识分子毁誉参半的公共知识分子。浙江发生震撼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后,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先生在微博上说,于建嵘发起的打拐是为执政党“转移危机”。几天之后,大艺术家从宋庄东书房出来,说要为于建嵘平反。于建嵘幽默地说,“我好好的,平什么反?”“为执政党说话”,类似的指责,在这位学者身上一直不断。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另外一种可以被就事论事的思考,应当研究于建嵘几十年学术研究究竟遵循了什么样的思路。从较早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开始,直到后来的《中国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底层政治》,再到最近连续出版的《抗争性政治》、《底层立场》、《安源实录—一个阶级的光荣与梦想》,于建嵘都在关注一个非常实证性的政治科学问题,那就是真实的中国究竟如何,对底层社会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人权保障措施,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韧性稳定,而不是那种通过维稳体制才能确定的“刚性稳定”。
即使这样的思考,如果真正要保护于建嵘的学术自由,就要避免关注那些过分激烈、且无法实证的无效话题,比如像于建嵘究竟为谁说话之类的问题。在当前价值冲突日益加剧的时代,这种“溢美”将会对这位学者寄予远远超出其能力的肯定。还有一些赞美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于建嵘具有底层智慧。何谓“智慧”,其实也是一个颇为混乱的问题。像于建嵘那样研究敏感性问题,而不成为敏感人物,这就叫做“智慧”?那么历史和现实中另外一些学者呢?他们追求正义,而失去了人身自由,甚至牺牲了,难道就是愚昧?这种议论,仍然是将于建嵘放置于一种动辄被众人圣贤化或妖魔化的恶劣处境。
[b]关注底层社会[/b]
如果要给于建嵘的学术研究一个合适的分析,一定要明白,于建嵘所努力的,正如他自己所强调的,是在构筑一种以底层社会为核心关注的政治科学。这种关注,不论其后果是什么,能够确定的是,第一首先是符合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如果我们支持普世价值,我们就不能假设一个国家可以脱离底层社会的认同,其宪政制度还能良性运行。同样,对政府来说,如果要维系经典政体学说中所说的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一个明智的统治者无论多么精英主义也不会漠视底层社会。儒家学说,今天普遍认为是某种精英政治,它仍然要求自己实行某种仁政,以确保政权的长治久安。因而,底层社会,从技术性层面来说,是在正常的政治科学研究中,应该被充分重视的一个话题。可惜,在今天,在被一些学者动辄以“左”“中”“右”这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代替实证研究的学术生态中,于建嵘这样的学者太少了。
例如,以《安源实录—一个阶级的光荣与梦想》为例,于建嵘介绍说,他“在研读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时,被恩格斯详尽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所震撼。这种震撼不仅由于我出身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工人家庭,我的亲人大都是工人,对工人这一社会群体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更主要的在于,我为恩格斯运用的研究方法所吸引。在我看来,恩格斯的这种实证主义精神是中国社会科学界最为缺少的”。这样一个角度就比较准确。
第二,除了这种技术性研究之外,还应关注于建嵘的研究中究竟有哪种特殊的价值观。这个其实比较敏感,非常容易被道德批判。有一次,一群知识分子仍在争论这个无聊的问题,批评他的是一位我们都非常尊重的学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于建嵘非常伤心,给传达消息的朋友发去短信说:“他是共产党员,我在为他说话。”这个说法很震撼。因为我们不应生活在仇恨中。
事实上,在于建嵘的著作中,他曾经为农民阶级的生存权和幸福权辩护,为工人阶级的生存权和幸福权辩护,曾经为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辩护,当然,也曾经在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涉诉信访制度等方面为所有人的人权辩护。作为一个从法律工作者向实证性学术转型的知识分子,于建嵘对得起他自己的底层研究了。
[b]研究问题与现实对策[/b]
同样以《安源实录—一个阶级的光荣与梦想》为例,于建嵘指出:“安源煤矿作为中国最早的近现代企业之一,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了。它在事实上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缩影,既经历自然经济又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现又面临市场经济冲击和知识社会(新经济)的挑战。这三种社会形态和矛盾交织在一起,是解释中国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根源。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一社会转变中,与农村联系最多的煤矿产业工人的命运最为独特。他们主要以体力劳动为生,又缺乏城市文明的陶冶;他们是农民中的工人,工人中的农民。可以说,安源是中国社会最具典型意义的、一块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化石。我们不去好好调查研究,实在遗憾。”这就是说,以安源产业为代表的工人,在一个转型时代,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理应在人权意义上得到同等的尊重,从而不阻碍他们面对现实困境追求幸福生活。
当然,具体路径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如果让儒家学者来选择安源工人的出路,答案就是民本和仁政。对这类问题,甘阳先生提出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说法,叫做“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鼓吹精英政治的康晓光先生在此基础上竭力反对于建嵘的相关观点,主张加强信访制度,一定不能有程序正义和司法独立或者司法制衡。而被现代文明洗礼的学者说,应该赋予工人以集体抗争的权利,来制衡资本和强权的逼迫。所以,于建嵘有另外一本书,标题很醒目:“抗争性政治”。这事实上是否定了儒家的政治想象主义。
在现实的对策中,于建嵘事实上回避了一个被很多学者珍视为根本性问题的对策,那就是实现宪政民主。对此,于建嵘不断对他爱护的所有年轻学者和朋友说,要多研究问题,我们只研究问题,我们不参与党派,不学一些退休老人,从事口头政治。对笔者,于建嵘也这么提醒:“你还年轻,一定要保护自己,那些人退休了,你和他们不一样。”作为一个读大学就接受了西方知识的年轻人,我不是“文革”过来人,我不需要退休老人启蒙我中国应该有宪政民主,我们年轻人当然不能犬儒主义,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成就民族美好的未来。但也因此,于建嵘承受了人们对他的巨大批评。
对这样的批评,很多人只好沉默无语。人是不能自证无罪的。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除非我们能够依据确定的程序,以不可否定的证据链证明一个人有错,那么这个人就必须被“无罪推定”。此外,于建嵘不参与某些政治活动,如果我们真如自己所标榜的是“多元主义”,就应该明白,于建嵘所鼓吹的,并没有构成对我们的强制。也就是说,他的言论,仍然是个体性表达。正如,没有参与浙江那起全国闻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将这种事件转变为街头政治,那也是于建嵘的基本权利。更为重要的是,他以他的努力,正在构建以底层社会为核心关注的中国政治科学。他也在哲学层面上,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宪政法学以程序正义为核心,从而保障所有人的公民权利的“正义一元论”这一基础结论。这里的公民,不仅仅是今天的底层民众,也包括在人类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难免失势的统治者。
当然,于建嵘的有些看法,很多人都是不赞成的。人们对他的中国研究,既可能有嫉妒,也有复杂时代投射在这个特殊人物身上的爱恨情仇。在这个意义上,就他表面上叱咤风云的日常生活而言,他很有可能是个悲剧人物。这种角色,有时是个体智慧难以改变的。
也因此,当他给自己的研究范式取名为“问题研究”,一些学者就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也是不大赞成的。作为政治哲学爱好者,我不是一个简单地认为必须就事论事的人,就事论事有时是美德,却未必是人类的核心价值。于建嵘也知道这些大道理。可能是他太忙了,有时忘记了思考政治哲学的细节,也有可能他对此不懂,因此这些重要话题从来没有进入他的视野。他对我说:“我只是一个学法律的人,你的研究我非常支持,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做个几十年。”意思是,文明的促进需要分工,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听完这些,我知道了,事实也是,有些地方我们的确不必太把于建嵘当一回事。 沈阳兄,我不太赞成题目的意思。我认为:
1,正如布莱克斯通所说,“期待少数去关心多数的利益”,这种想法对人性缺乏基本的认知;
2,不要再妄想搞出什么“中国式政治学”了;
3,我认为在这方面的中文写作,仅仅需要诚实和谦卑的翻译而已;
4,我所见到的“关注底层”的玩意,全是利用中国底层的愚蠢和经验的狭隘。 WIND兄,谢谢批评。
1、是不要对人性有什么期待。我反复谈这个观点。
2、中国的底层研究不是要超越西方的底层研究,而是超越中国的精英政治思维;
3、非常赞成翻译的重要性,非常反对那些自以为了解传统就(包括民国的五四传统和胡适儒家传统)能给出中国问题答案的人,我在文章中反复谈不要走儒家的道德政治的路;但是,政治的确不是靠翻译能解决问题的。否则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就可以代替政治决断本身了。
4、中国底层问题一大堆。我也指出政治是寻求超越性,而不是简单的问题分析。
我觉得,我们至少1、3、4上具有很多一致的看法。至于第2点,有人要建设中国的政治学,没必要反对。 对于建嵘先生,我极度无知。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人,一个事件化的人。事件化的学者,也有其价值,只是,我生性不喜欢。
“他对我说:“我只是一个学法律的人,你的研究我非常支持,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做个几十年。”意思是,文明的促进需要分工,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听完这些,我知道了,事实也是,有些地方我们的确不必太把于建嵘当一回事。”
——不知沈阳先生的专业是什么。并非我热衷于打听,而是你既然在大作里提及了,却没有作出交代,叙述就是不完整的。 我说了,政治哲学。 沈阳兄,我乱谈一下:
1,以上第一点,我说的是对人性有一个大致恰当的认识,并不是丧失对人性的期待。对于任何一个对人性和人类社会有所思考并付诸文字的人,比如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或小说家等等,我觉得都应该对人性的良性化有一个期待,不管当下的罪恶如何深重。
2,从政治行为到三百年前逐渐形成的现代政治学,在我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便是以洛克为代表的学说,包括后来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如休谟等等),这一类以圣经为基础,以上帝的权柄为最高权力来源。还有一类便是否定上帝,而代之以形形色色的偶像崇拜,比如“人民意志”,“国家”等等。后者在实际上,简单的说就是一小撮人可以肆意操纵整个社会。
3,三权分立,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英美三权分立的政府框架中,执行权力(也就是那些每个公民直接面对的机构和公务员)被置于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的约束之下,首先,一般的来讲,执行权力执行的是立法权力制定的法律;其次,对于具体的执行行为,每个公民可以向司法权力寻求公正的审判。
4,人性有太多的缺陷。反过来审视一下所谓的中国文化,其违反人性的东西实在太多。比如,在中国的一些小说或戏剧影视中,会刻意渲染什么“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等等,以我们现有的经验来看,其实更多地是徇私情,徇亲情,其实这两者都是错的。在司法实践中,明明大家都知道这是人性的自然倾向,但是在汉语的观念中,不是回避,而是要求当事人克服这种人性,这实在是够垃圾的。 恕我直言,这种“关注底层社会”思维,脱胎于老毛,实与“普世价值”对立。 一,5楼说得好:我认为在这方面的中文写作,仅仅需要诚实和谦卑的翻译而已;
前人的书不读,整天写点时评,充当研究,一会说自己只是学法律的,一会儿当真志向宏大建立政治学、哲学体系?
二,既然是学法律应该最知道在现实体制下关注底层、用法律条文是不可能为底层维权的,但是中国学法律的,或一点也不知道这一点,或装作不知道,整天谈维权,空谈司法独立,就凭你们自己也不能维自己的权益,还在体制内嚷什么?还要建立政治学体系,而且是中国的,呵呵!上下左右通吃 [i=s] 本帖最后由 feilian 于 2011-5-2 10:42 编辑 [/i]
关心底层民众的,学法学、政治学、哲学的学者,想必都读过朝圣山的博兰尼的著作,博兰尼著作中有一本《自由的逻辑》02年就有中译本,主要谈学术自由问题,也涉及司法独立问题。书中论证严密,要知道详细请读原著,我个人概括起来,他认为学术自由有三个条件,首先民主政治体制国家,2,国民信仰科学;3,学者良心自诉,且不说3各条件一个也没有,明知不具备第一个条件,抛开第一个前提一天到晚谈学术自由、学术创新、学术自主、学术主体性、大学自治、南方科大、司法独立、维权,其中一部分学者可能是良知过分大于学识,还有一部分明知故犯,让人感到另有志向。这个博兰尼,是个关心底层的左派,也是朝圣山一员,似乎它的著述更适合中国人读,但是,大家喜欢邓老师介绍哈耶克,哈耶克维所有制论在今天中国是“老学者碰到新问题”了。博兰尼家族中从事左翼运动者不少,自己也亲历1918-19革命,因为老婆曾是共产党员,移民美国被拒绝,住在加拿大而终。
还有一个德国左派学者战后西德学界称为德国现代政治学创始人之一的学者——恩斯特•弗伦凯尔(Ernst Fraenkel,1898-1975),是个法律专家,工会法律顾问,律师,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关心底层——德国社会中犹太人,为他们维权打了不少官司,利用现成法律也赢了几个官司,最后因为自己是犹太人不得不1937年离开德国逃往美国,他有本名著《双重国家》(The Dual State)。书中他强调纳粹体制下有法律空子可利用,说纳粹体制是个双重国家,但是书1938年一出版就遭到他的两位亲密战友诺依曼和基尔希海姆反驳,纳粹体制下不可能为弱势群体维权,详细可以读诺依曼和基尔希海姆的(三人都是战后西德政治学开创者)著述。
学法律的、搞政治学的相必也读过这些常识咚咚,
弗伦凯尔等人经历告诉人们真正维权的学者和律师,是要坐牢的 维护“燕谈”,拒绝重复垃圾。 [quote]沈阳兄,我乱谈一下:
1,以上第一点,我说的是对人性有一个大致恰当的认识,并不是丧失对人性的期待。对于任何一个对人性和人类社会有所思考并付诸文字的人,比如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或小说家等等,我觉得都应该对人 ...
[size=2][color=#999999]WIND 发表于 2011-5-1 10:4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7174&ptid=1051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wind兄,西方传统的主流对人性的判断是很确信的。我个人对人性没什么期待。但也坦然。其他观点,我基本赞成。 [i=s] 本帖最后由 沈阳先生 于 2011-5-5 13:38 编辑 [/i]
[quote]恕我直言,这种“关注底层社会”思维,脱胎于老毛,实与“普世价值”对立。
[size=2][color=#999999]李大兴 发表于 2011-5-1 11:2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7179&ptid=1051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作为一种角度,一种方法,总是可以的。当强者凭借制度与结构性优势欺负弱者,关注底层社会并探讨如何实现制度的更新与结构的正义化,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这正是支持普世价值的做法。当然,普世价值这个说法,是充满一元论精神的。我一直鼓吹正义一元论。合理的一元论必须尊重多样性,而不是消灭多样性。所以,您的某些思维方法,我不赞成。不过,我依然很尊敬您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和对底层社会这个话题的警惕。正是基于同样原因,我曾经反复说,知识分子千万不要煽动,去搞口头政治,让底层和年轻人牺牲。那种行为,本身也很没必要。至于未来中国该怎么样,我不知道。当然,这个帖子有朋友说,当公共知识分子是要坐牢的;看来,他找到了方向。我祝福他,唯一的要求是尽量别波及无辜。 [quote]一,5楼说得好:我认为在这方面的中文写作,仅仅需要诚实和谦卑的翻译而已;
前人的书不读,整天写点时评,充当研究,一会说自己只是学法律的,一会儿当真志向宏大建立政治学、哲学体系?
二,既然是学法律应该最知 ...
[size=2][color=#999999]feilian 发表于 2011-5-1 11:5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7182&ptid=1051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谢谢提醒。很及时,很必要。也请您转给那些在中国体制内工作的所有人。当然,我不希望有人进监狱,主要是我不希望因此染下仇恨。 [i=s] 本帖最后由 沈阳先生 于 2011-5-5 21:07 编辑 [/i]
[quote]维护“燕谈”,拒绝重复垃圾。
[size=2][color=#999999]dengjie 发表于 2011-5-3 08:3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7430&ptid=1051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一直努力不发重复垃圾,因此谢谢您的提醒。最近刚刚成立了“[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4px]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size][/font]”,那里或许能帮助实现您的理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