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通膨的根源在貨幣
財金(評) 100-087 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June 07, 2011
台大經濟系教授、財政金融組召集人 林建甫
[url=http://www.npf.org.tw/post/1/9266][color=#0000ff]http://www.npf.org.tw/post/1/9266[/color][/url]
[color=#0000ff]
[/color]
最近兩則有趣的物價報導:一、供給面衝擊再次被指責推高中國的食品價格,不
過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貨幣供應過量,而不是豬養的不夠多。二、糧價讓中國人民很瘋狂
,「雞毛蒜皮」的事,也讓中南海領導人的神經,抽個不停。
最近幾個月,大陸最大的民怨是食品價格漲太多。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大陸5月及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會持續在高點。分析師預計,5月分CPI升幅為5.43%,6月將
達到5.95%。已經公布的4月分CPI年增率雖為5.3%,略低於3月分的5.4%,但仍高於政府
全年4%的通膨目標。因此中國大陸今年雖已先後兩次加息,並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人
民銀行6月可能再度加息,來抑制過熱的通膨。
根據經濟學貨幣學派理論,通貨膨脹一定是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諾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曾說:「通貨膨脹在任何地方都永遠是這種貨幣現象,並
且只能是由貨幣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產出的增長速度而造成的貨幣現象。」他甚至在
1959年就提出完全排除政策權衡的嚴格法則:無視經濟情況的變動,貨幣供給成長率應
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成長率(k%法則),不必和其需要的增加相一致,才能避免通貨膨脹
。後來大部分國家採行的政策倒是容許貨幣供給和經濟成長率掛勾,以經濟成長的貨幣
所得彈性來計算最適貨幣供給量。因此若要防止通貨膨脹,一個國家貨幣供給數量的增
長速度應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適度的同步。
國際順差致外匯暴增
但是過去的10年中,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平均增速為10.9%。廣義
貨幣供給(M2)平均年增率為18.8%,2009年最高達到27.7%,中國大陸的M2/GDP比值逐
年升高,超過最適貨幣供給量控制範圍。2010年10月M2餘額就已經達到70兆元人民幣。
究其原因,2003年起,中國的貨幣供給因出口賺取大量外匯而暴增,隨後7年間就
增加2.3兆美元,等於大陸央行要加印17兆元人民幣吸收外匯存底。而估計17兆中,至少
有5兆在外流通,12兆沖銷回到銀行體系。
在中國大陸現行匯率制度和結售匯體制下,大量國際收支順差讓人民銀行的國外
資產(外匯儲備)增加,直接導致外匯占款迅速增長,從而造成基礎貨幣被動增長。外
匯占款的平均增長速度超過狹義貨幣供給量的增長速度,導致近年來外匯沖銷干預指數
多數時間大於國際0.5-1.5的經驗水準,也表明中國人民銀行所承受的外匯沖銷干預壓力
相對較大。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隨著4兆元人民幣刺激經濟計畫的實施,固定資產投資更
大幅增長,M2/GDP的值就大幅上升至178%。而金融危機之後,貨幣供給量更隨著景氣復
甦、貸款的快速增長而迅速增加,再透過貨幣乘數,M2餘額就達到了70兆元人民幣。
通膨與資產泡沫主因
現在中國M2超大規模,也是中國經濟在全球份額上升的結果。但是貨幣份額的升
幅超過經濟增長,成為目前資產泡沫(尤其是房地產)的主要推力,也是目前通膨的主
要原因。此舉拉大了貧富差距,從而使得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下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
問題也因此日趨嚴峻。
大陸當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持續提高存款準備率和加息。但追本溯源還
要加強管制貨幣供給量。否則將無法有效控制通膨與資產泡沫,也有礙中國經濟轉型。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1年06月07日旺報) 大陸市場失色 巴西後來居上
2011/06/07 06:41:13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6日專電)美國顧問公司A.T.Kearney調查指出,巴西超越中
國大陸,首次在吸引外國人投資零售業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排行榜居首位。
顧問公司股東史崔克(Markus Stricker)表示,人民收入增加及中產階級規模擴大,是
巴西零售業吸引力與日俱增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顧問公司自2001年起開始評估30個發展中國家,因消費飽和及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經
濟滯漲的緣故,成熟市場已不具成長優勢。
排行榜顯示,今年最具吸引力的10個國家中,除巴西外,還有3個南美洲國家:烏拉圭和
智利分列第2和第3名,秘魯第8名。
史崔克指出,這些國家名列前茅是因為平安度過經濟危機,且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
成長率均達6% 左右。
顧問公司依據4大類評估每個國家呈現的25項條件,包括市場吸引力、經濟和政治風險、
市場飽和度、多久會出現市場新玩家等。
據調查,2001年起年年排名第1的中國大陸及向來位居前幾名的印度,漸失吸引力。中國
大陸在今年的排行榜滑落到第6名,印度則從第3名變成第4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