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9-10 16:12

阳关曲的作法

张大春

[size=16px]苏轼有〈阳关曲〉三首:[/size]
[size=16px]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答李公择)[/size]
[size=16px]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作)[/size]
[size=16px]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赠张继愿)[/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这三首诗并载于施注苏诗卷十三与东坡乐府卷一,不过词集中三首分见,诗集中则并三首为一题,边次也语词集稍异,题下王注曰:「三诗各自说事,意皆可以阳关之声歌之,乃聚为一处,标其题曰『阳关三绝』云。」这三首诗既能以阳关歌之,自然对声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下面是以王维渭城之作加以比较:[/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此诗在唐朝属于乐府绝。按乐府绝以入乐为主,属歌行体的绝句。可见〈阳关曲〉在唐宋实是合乐可歌的,至于在声调上的特征有四:[/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一.全诗格律必须用平起入韵的折腰体。所谓「平起」,是以句中的第二个字须用平声为准;而所谓「折腰体」,则是指诗中第二、三句本来应该「黏」却反而用「对」,与寻常调谱所示者不同。像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王维的〈送沈子归江东〉,皆同此类。[/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二.次句的第五字必用上声。如前揭王维的这一首中的「柳」字即是上声。[/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三.第三句的五六七字必用入平上。如王诗的「一杯酒」三字即作此调。[/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四.末句最后三字须用平仄平。如王诗的「无故人」三字即作此调。[/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再读一次苏轼的诗,便可以看出:这三首〈阳关曲〉皆以折腰体为之,四句的声调,都是:第一句平起,第二句仄起,第三句不黏反对、所以变成与寻常调谱不同的平起,第四句又是仄起。而三首次句第五字的「马」、「转」、「古」都是上声字。又,三首诗第三句腹节以下的三字「霅溪女」、「不常好」、「契丹首」,用的都是「入平上」的声调。又,三首诗末句的最后三字「肠断声」、「何处看」、「归故乡」也都作「平仄平」,无一例外。[/size]
[size=16px][/size]
[size=16px]阳关之声究竟如何?今无可考,但就此三诗绎之,与王维渭城之作,若合符节。当然,这三首诗可能都是以王维之诗而作的,但苏轼「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但是这三首却为了诗作能够入腔合歌,居然肯在声调上探究入微,也真难为他了。李清照在《易安居士事辑》中,曾批评坡公所为小歌词,往往不协因律,看来这话有商榷的余地。[/size]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