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亚平 发表于 2011-10-12 10:40

冯立果:温州模式死于政府掠夺之手

温州的企业倒闭潮越闹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了抛弃厂房设备跑路,也有企业家选择了跳楼自尽。这让我们联想起政治教科书里说的“经济危机”。事实上,本来这场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许多学者、机构在今年四五月份的调研都表明,这是一场比2008年还要严重的中小企业危机,需要政府采取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但由于政府讳疾忌医或者闭目塞听,总之像鸵鸟一样把眼睛和耳朵埋在沙漠里,任凭事态发展,才酿成今日之祸。温州企业家的跑路和跳楼,标志着中国这一自生自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温州模式,正在衰落。温州模式留给中国的除了少数几个知名的大企业如德力西、正泰、人民电器等,大多数温州企业可能永远只能以中小企业的身份继续生存或死亡。
  温州模式兴起于地方政府的不干预
  温州这个海防前线的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居然成为一种经济模式,实在出乎中央计划者的意料,因为中央既没有给温州配置诸多政策资源,也没有建设许多国有企业。但恰恰因为缺少了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管制,温州这种以工带农的“小商品大市场”模式才可能得以发展。阅读温州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温州民营经济即使在计划经济鼎盛时期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与地方政府的“无为”和变通有很大关系;文革结束后,除了1984年前后遭受的短暂挫折(八大王的冤假错案)外,温州民营经济三十年来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则完全扮演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守夜人”的角色,比如只打击假冒伪劣,不干涉企业内政。因此温州模式的实质是“民有、民营、民享、民富”。这种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是今天许多经济学家仍然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无为而治”的政府管理,最大限度发挥了温州人血液中的商业文化基因和企业家精神,不但使温州经济成为一种模式,更使得中国制造的商品畅销全球各地,从而成为中国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群体。
  温州模式被逼无奈之下转向虚拟经济
  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创业精神。不夸张地说,除了军火贩毒,天下没有温州人不敢干的生意。活跃的创业精神是市场经济永葆活力的必备条件。第二是做实业。温州人从做五金电器、制鞋、汽配等小商品制造起家,逐渐将生意扩展到诸多制造业门类,但总而言之是辛苦并踏实地做实业。第三是勇敢闯荡全球市场。温州人绝不局限于浙江市场、中国市场,相反是勇敢闯荡世界各地,销售中国商品。这三点成就了温州模式,成就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盛名。
  但进入本世纪以来,温州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型,即企业家不再专注于实业,有的甚至不再做实业,而是转向了虚拟经济部门,包括炒房产、炒农产品、做PE。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温州企业的倒闭破产、企业家的跳楼是活该”的原因,因为他们不踏踏实实的干实业。这话对于温州企业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太差了,利润太薄了,做实业太难了。举一个例子,2007-2010年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近300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都占到500强总和的40%以上,而利润总额却只有500强总和的30%左右。相反同一时期,我国最大5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农建中交)的营业收入总额均只有500强总和的6%左右,但它们的利润总和却已经占到500强总额的27%左右。实业部门与银行部门存在悬殊的利润差距,长此以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出实业部门是一种必然。
    温州模式死于政府的掠夺之手
  从概念意义上来说,温州模式从做实业转向做短期炒作、做金融,就意味着温州模式的死亡。第一,这说明温州创业精神的衰落。创业是艰难的,温州富二代没有几个愿意做累死累活又不挣钱的实业,而都愿意做来钱快的炒楼团,创业精神被侵蚀。第二,说明做实业是挣慢钱,但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是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第三,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打击温州制造业,温州制造业的国际化也基本止步于“进出口贸易”。
  然而,温州模式的死亡不仅在于概念层面,更是实质性的。2011年以来,我国采取了名义上稳健、实际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冻结了数万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也使温州企业赖以生存的民间信贷系统面临崩盘。据报道,目前温州至少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或倒闭,9月份发生26起,3名老板跳楼自杀。尽管官方尽量淡化这种危机的存在,同时试图亡羊补牢,但是无论如此,温州模式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转。
  第一,温州模式的先天优势已不再。温州模式是在满足计划经济造成的商品短缺而崛起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基础优势。这是温州商品能够畅销全球的基本原因。但是近年来温州模式赖以成功的先天优势已经逐渐失去,中国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尤其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没有了低成本,温州制造何以生存和发展?
  第二,温州资本没有投资出路。现在一方面是温州中小企业很“差钱”,融资难,另一方面却是温州商业银行存款达到7000多亿元,周转于各地房地产市场、农产品市场、收藏品市场、PE市场的流动资金更数不胜数,充分说明温州庞大的资本没有投资出路,只能“流窜”于各种投资品市场。必须指出,温州资本不是不想转型升级,不是不想投资,但体制障碍总是无法逾越。所谓玻璃门、弹簧门都是假象,真相只有一个就是垄断门。国务院的新老36条是个好东西,但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国务院一年发布上千份文件,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又都是“条条”和“块块”的利益主体,谁又关心这两个文件的落实情况呢?何况它们又不是法律!
  第三,政府的“掠夺之手”雪上加霜。市场经济讲究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规律,但我国政府处处强调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到底是一只什么手呢?它支持的是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官办经济”,而不是“民办经济”,因此温州模式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模式,难以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它制定了高昂的税负,使中小企业尤其制造业企业负担沉重;它制造了掠夺性的“官办商业银行体系”,将实业部门创造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掠夺进政府的腰包;它制造了垄断性的国有企业部门,它们控制着中国的钱流(商业银行)、物流(民航、铁路、航运)、能源流(石油、煤炭、电力)、信息流(电信、邮政),占据在民营企业的产业链上游,源源不断地吸取民营企业创造的财富;更不用说民营企业所遭受的“吃拿卡要”等无处不在的腐败行为。因此毫无疑问,这只“看得见的手”是一只掠夺之手,它是温州模式走向衰落的直接力量。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10-12 23:38

很久以前温州人喜欢到处建厂,再后来到处买房,再后来就有现在的高利贷危机了。资本从实业转向炒作,政府的臭棋引导难辞其咎。

亚平 发表于 2011-10-13 05:53

[b]                      政府不应为温州跑路企业大开货币龙头[/b]





    【《财经》综合报道】 据新快报消息,针对当前温州中小企业出现的老板跑路等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这些跑路的企业,不是真正做实业的企业,不能因为一些小企业的开工率下降、倒闭就大开货币龙头。
  他说,温州跑路的企业在前几年的高通胀中,发现了一些投机的机会,它们调动了大量资金进入投资,一旦泡沫破裂就出现了问题。他认为,这些企业都不是在做真正的实业。
  周其仁称,此时就算加大资金投入,也不会真正流向中小企业。如果大开货币龙头,让每个小企业贷款都没有困难的时候,社会上的人工成本、物价又会到什么情况?因此,需要在稳健货币前提下,把有限的货币量导向小企业。同时与贷款相比,降低小企业的税负更加重要。
  他表示,目前国际经济下行的风险在加大,国内通胀的尾巴仍然在摇,没有定价权的小企业会特别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把小企业融资难放在第一位,但其实人工、材料等成本上涨太快才是第一位。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