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华:马达
著名报人,文汇报原总编辑马达先生2011年9月6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作为一个报人,马达办报生涯长达60年。他生于安徽安庆,16岁便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苏中报、滨海报、群众报记者、通联科长,新华社苏中二支社(高邮分社)副社长,人民报总编辑,工人生活报编委会书记。解放后历任上海劳动报总编辑、社长,上海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等。 马达一生曾创造过许多辉煌,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辉煌还是在文革结束,“四人帮被粉碎”,他被调到《文汇报》任总编辑以后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所作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不仅使得《文汇报》的发行量达到创记录的170多万份,更展现了《文汇报》在那个时期作为一份知识分子所喜爱的报纸的铮铮风骨。何谓三件大事?
其一,便是在《文汇报》整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1978年4月,一篇名为《伤痕》的小说,张贴在学生宿舍楼的墙壁上,随即轰动全校。《伤痕》的女主角叫王晓华,因为母亲被定为“叛徒”,遂与母亲决裂,初中没有毕业就上山下乡去了农村。粉碎“四人帮”后母亲平反,但当王晓华赶回家探望时,母亲已离开了人间。马达通过文艺部高级记者钟锡知知道了这一情况后,马上嘱咐他“赶快把它弄来,看一看是什么内容。”之后又向文艺部负责人介绍了这一情况,并让后者具体落实。隔了一个星期左右,一份印有小说《伤痕》的小样送到了马达的办公桌上。当时,全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马达认为,发表小说《伤痕》无疑对肃清极左思潮的流毒很有帮助。于是,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他决定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发表这篇小说。1978年8月11日,一个整版的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很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其二,仅两个月后,1978年10月12日,《文汇报》又发表了文汇报记者周玉明采写的长篇通讯《于无声处听惊雷》,文章采访了《于无声处》的编剧、导演和演员。10月27日,话剧《于无声处》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从次日开始,《文汇报》连续三天用三个整版全文发表了5万多字的《于无声处》剧本。这在《文汇报》是史无前例的。一个星期后,中央电视台又在全国直播了上海演出话剧《于无声处》的实况,这也是没有先例的。《于无声处》的发表很快引起中央注意。1978年11月12日,陈云在西北组小组会上发言指出:“关于天安门事件,现在北京市又有人提出来了,而且还出了个话剧《于无声处》……”16日,经中央批准,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革命行动。天安门事件终获平反。
其三,坚拒转载《解放军报》批《苦恋》的文章。1981年4月20日,新华社播发了《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当天一大早,马达刚进办公室就接到一位领导电话,要求《文汇报》与《解放日报》一起刊登批判《苦恋》的文章。马达不认识《苦恋》作者白桦,也没看过剧本,只看过由剧本改编的电影《太阳和人》。但他对《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文革”大批判式的粗暴语言和文风十分不满。第二天,《解放日报》及全国其他各大报纸都转载了该篇文章,唯有《文汇报》未予转载。上面领导多次打电话催发此文,马达却抱定:“我尊敬领导,但我更尊重真理。”此事后来惊动了胡耀邦,他说:“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我也看了,可以转载,不转载也应该是可以的吧。”此事才终于画上句号。
“身经千难万苦允称报界巨擘;胸怀四海五洲无愧时代英豪”——马达先生告别仪式上的巨幅挽联曾这样写道,相信它也是广大读者和人民的心声。 伤痕仁者当年读过。
那个时代是文学的时代。 老马是很有魄力的人,且正直敢担。悼念~~
89年5月,报社要我去北京出差,我说要等赴澳的签证,走不开。另一位同事替我去了,说他们驻京办的人把马总带到广场,马总在现场泪流满面,当场拍板,什么都可以报道。接下来的1-2周内,那是1949年以后我们唯一享受新闻自由的时光。 怎么好人总死在前面? 还记得有一篇叫“在小河那边”的短篇,发在《小说月刊》上? 近二十年前,听说卢新华在赌场发牌,近况不知如何? [quote]近二十年前,听说卢新华在赌场发牌,近况不知如何?
[size=2][color=#999999]李大兴 发表于 2012-3-29 23:43[/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0516&ptid=108200][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记得陈燕妮在她的<<遭遇美国>>(95年左右出版)里有一篇对卢新华的专访,确实是在赌场担任发牌员,收入不错,生活稳定,为了对母亲的孝心,在美国又生了两个孩子.后来又看过一篇报道,好象卢曾计划回上海买房,似有将来养老之意. [quote]还记得有一篇叫“在小河那边”的短篇,发在《小说月刊》上?
[size=2][color=#999999]水笺 发表于 2011-10-24 11:2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28881&ptid=108200][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是孔捷生的小说,发表在《作品》上面。
当年的作品,当年的作者,当年的名刊,都已成为记忆,而且只是部分人的记忆。
回想那个年代,真如楼上朋友所言,文学的时代,不断的作品和不断的轰动——虽然作品的文学水准会被今天的人们嘲笑,但如果文学有灵性的话,我想她会选择生在那个年代,并感叹:“俺,生逢其时!” [i=s]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2-3-30 21:29 编辑 [/i]
老童年年不忘的《珞珈山》 这就叫新闻理想…… [quote]老童年年不忘的《珞珈山》
[size=2][color=#999999]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30 21:1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0828&ptid=108200][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珞珈山》比较有名,但是77级的。78级办的叫《红枫叶》。实事求是说,俺们的质量比学长们的有明显差距。呵呵。 那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提及,我根本就想不起《红枫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