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建筑的政治解读 ——读《记忆的毁灭:战争中的建筑》
[align=center]摧毁建筑的政治解读 ——读《记忆的毁灭:战争中的建筑》[/align][align=center]文/萧轶[/align]建筑往往在无形之中被政治化,能够被赋予一种文化价值、政治意义等,就连一个小小的居民区,也可使居住其中的人拥有身份认同感。而在战争之中,从当年的弓箭石斧到如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破坏建筑一直是敌对行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建筑的破坏,往往是政治上绝对必要地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军事需要。
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以不同手段持续进行的政治斗争。”建筑本身其实并无政治意义,被政治化了的是它们被建造、被喜爱、被延误和被摧毁的原因和方式。伴随着对建筑的毁灭,往往同时也进行着针对建筑物的另一场战争——毁灭敌对国的文化作品,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征服、恐吓、分割或彻底清除。其目的并非出于打败敌对的军队,而是以其他方式进行种族清洗或种族灭绝,还可以从战胜者的角度重新书写历史以巩固征服的胜利成果,重塑历史的神话。
建筑物被其日常承载的功能、在城市风景中的地位和气外在形式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每一种作用都可以唤起记忆,它可以勾起对过往的怀想,形成一种特殊的依恋感,并拥有一种归属感。当人们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对一个人来说就意味着从熟悉的环境所唤起的记忆中被流放并迷失方向,威胁着人们丧失集体身份认同,丧失它们身份认同稳定持续性。 在城邦国家时代直至主权国家时代,围城和正面交战时战争冲突中常见的特征,城市本身就成为了战争的目标,因为它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的认同感的所在地。 在大革命时代,理性替代迷信,平等替代神权,大小宗教都被剥夺神权而关闭,贵族官邸、城堡和修道院都被烧毁,市民冲击和烧毁巴士底狱,都是对王权象征的打击。而纪念性的建筑物不仅是敌人的化身,而是它们本身就是敌人,它们常常激起一种非常实在的恐惧,譬如萨达姆·侯赛因的雕像被推翻。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道:“消灭一个民族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有关这个民族的记忆。”在“碎玻璃之夜”的行动中,对犹太人的破坏行动并非以犹太人为目标,而是以代表犹太人存在的商业和标志性建筑为主要目标。它主要是使第三帝国实现去犹太化,制造一个没有以建筑形式作为文化记录的民族,使得那些创造和保护文化记录的人们以及证明他们存在的历史、身份的延续和承载记忆的代表建筑逐渐消失。种族清洗辅以文化清洗政策可以使前者的效果永久化和对一个地方和建筑环境的依附,它旨在抹去对方的历史存在和当代生活记录,消除所有让被驱逐的人们想重返故土的理由,或者彻底清除曾经在当地存在过的所有证据。历史由此将被重写,新的未来和新的过去都在被重新创造着。土耳其人曾经对亚美尼亚族人进行大屠杀和驱逐,不断地将上千年的亚美尼亚文化和艺术历史清除,甚至在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脚注都不允许提及亚美尼亚的任何历史,一位编辑因为在脚注中提及亚美尼亚王国的古城基利,而被逮捕,百科全书也被禁止发行。萨达姆也曾经指挥进攻了什叶派穆斯林居住的村庄,摧毁了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沼泽阿拉伯人的文化。
在意识形态驱使下进行的建筑摧毁行动还可以与制造恐怖或进行报复的要求结合起来。但发动建筑摧毁行动时,等于在向外界宣传——试图反抗,不仅导致反抗者性命不保,还会给家庭、城市甚至整个文化带来毁灭。在建筑被摧毁的同时,能够对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可以导致精神崩溃。所以,必须一定程度上地对建筑进行炮轰。城市的毁灭,可以说是对城里的居民和城市内在的结构组成进行蓄意打击,旨在消灭通过交流产生和分享文化的的城市所包含的公民价值。在城市的毁灭中,不仅是对其中有代表性社区的单个建筑进行进攻,而且是要以多种族共同分享的空间,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为目标。
在战争的征服之中,并非所有都以占领疆土为目的,发生各种革命,新的秩序得以建立,旧的秩序得以革除,使得许多建筑被拆毁,同样,许多建筑也被新建。例如在苏联,为了消除组成苏联的各民族团体的任何不同证件或分离论者,斯大林发动了激烈的征服旧秩序建筑的运动。各共和国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被压制和扭曲,而重塑新的历史,包括建筑的历史,以顺应苏维埃共和国的俄罗斯化。为了建立单一民族或统一的意识形态,那些民族多样性的建筑将会清除。因为城市是属于宽容和自由的地方,允许民族和宗教的多样性和思想上的交流,对于极权统治者来说,城市难以控制,其本质是反权威的,不断地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纪念性演变和变化,也就意味着权威不能够得到统一的执行,权力也就永远无法达到绝对。尤其是帝国和强有力的极权统治,总是着迷于宏大和壮观的重建计划,它们可以对民众展示力量,让民众顿生敬畏。譬如梁思成没能说服毛泽东在老北京建立新北京。而毛泽东却是出于消除过去和建立新城,创造一个社会主义的人和社会主义的城市,在现在看来,其本身就有一种通过拆毁和重建的工作,即激烈的变革过程带来新的变化。
拆除建筑,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大革命",消除各种民族的记忆以重新定义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识,创建一种新的统一的集体记忆,并以建筑的形式加以固定。在这一过程中,拆迁使人们熟悉的和珍视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感到深深的不安,并在人们心中植入对于国家政权的恐惧,从而变成无能为力的观众。在齐奥塞斯库领导的罗马尼亚,就曾有计划地在城市和乡村清除罗马尼亚古老的地方建筑古迹。罗马尼亚的建筑古迹,以及大众化生产之前的建筑一直有着多样化、丰富性和差异性等特色,而自齐奥塞斯库实施清除计划后,这些特色全部消失,也说了罗马尼亚共产主义要建立一个新的罗马尼亚工人阶层,不带有个性化的农民历史、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试图使国家同一化,建立起工业城市无产阶级,压制浓郁的地方特色。直至1989年齐奥塞斯库政权垮台,一场建筑屠杀方才结束。
在有象征性建筑物被拆除之后,后代往往希望能够得到重建,希望借此将被粗暴撕裂的伤口固定下来,或者将原来的生活线条重新编织起来,以恢复以前的生活,也为保存共同记忆提供了新的参照物。但是重建真的可以回归到从前的建筑物所具有的意义吗?在发生了通过消灭物质文化而进行的强迫忘却之下,重建的过程往往具有欺骗性,重建的建筑真的可以表达真相吗? 如果说书写历史是胜利者的特权,那么成功地重新书写历史也是胜利者的特权。重建建筑都有一种庸俗和造假的气质。因为重建的历史看似是对过去的真实记载,实际上却不真实,重建的过程中,会根据建筑被毁后的风俗习惯和官方的历史记录植入错误的记忆,建筑的形式也往往被权势集团所左右,这其实是以建筑形式表达的历史记录来强迫性地压抑记忆。但是如果这些建筑不被重建,在娱乐化的生活中,记忆又会被轻而易举地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建筑保护好,不轻易对建筑物开枪放炮。
刊《时代周报》 有趣的书。拿来印证现在的城市建设倒是很好玩。 但看书名,以为是讲“战争中的建筑物”,那就是城堡、军营、桥梁、防御工事……
看了楼主的介绍,才知道是讲战争破坏的建筑物,或者是战争和建筑的关系
正在看《狼穴——希特勒的秘密总部》,那是战争中的建筑,是作为指挥部的地下工事。只可惜翻译得一塌糊涂,大量段落不知所云。又是大乾文化公司策划的二战“编著”系列,卖了汕头大学出版社的书号。书本身应该很有意思。比如,这些指挥部大多都设置了空调,居然还都设置了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偶国现在的大规模拆迁可比齐奥赛斯库狠多了,总共罗马尼亚也没多大;萨达姆也不见得能够胜出,毕竟他还有宗教观上的选择。基国可是百无禁忌挥金如土,岂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