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18:37

转贴两篇关于日本作家的随笔

方寒之争以来,我也在这里稍稍跟帖表示自己对韩的质疑,与其说质疑韩寒,倒是质疑送给韩寒第一桶金的作家们。我的质疑的动机,也遭同情韩寒的作家——我的老乡的猜疑,他看来似乎我是因为自己处境困顿和贫穷,处于嫉妒质疑韩寒富裕和声望,要我以平常心安贫乐道。
现在我在这里转贴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之所以质疑送去第一桶金的作家们(不是质疑质疑我跟帖动机的作家——这位是精通西文的)的原因:1,他们自己恐怕西文水准都不好,都不会像村上那样翻译洋人的作品,所以会对挂科7门的韩寒送上奖状,还美其名:改革考试制度,明明是变相作文考试。2,我质疑韩寒是位不读书的公知,为何受粉丝们青睐?这一点,大江读书方法证明作家认真读书的话,与学者没有什么两样,大江也是读洋文著作的,读法与一般学术人几乎一样。韩寒是从钱著中抠出点冷僻的东西哗众取宠。
[font=SimHei][size=5][/size][/font]
[font=SimHei][size=5][/size][/font]
[font=SimHei][size=5]雷蒙德·卡佛:“非作家”人生[/size][/font]
1984年,村上春树以一名译者的身份登门拜访了雷蒙德·卡佛。村上刚刚翻译了卡佛的小说,在日本很是畅销,卡佛收到从远方寄来的丰厚稿酬时,内心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的小说在日本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那时的卡佛对这位年轻的译者几乎一无所知,不会想到他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而且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会不遗余力地把他的所有小说译成日文。
卡佛正暗自纳闷自己的小说会在日本畅销,他想搞清楚原因——原因正近在眼前,他懵然不知。村上极其推崇卡佛的小说,甚至把卡佛当作学习最重要的导师,但是他见到卡佛时,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他说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身材如此高大的作家,尤其是他看到卡佛喝茶时的样子,形容他“看上去好像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做一件错误的事”。
村上的这个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从卡佛的经历中,你能发现太多错误的事情。卡佛的一生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大龄文艺青年的反面教材,写作之路如此坎坷,以至于赌上所有的幸福都在所不惜,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这样的人生让人望而却步。也许,很多人会借此反驳说,他不是后来成功了嘛,否则我也不会在这里大书特书了。文学上的成功往往是文学史的虚构,人生的失意却是无比的真实。我们在读他的小说的时候,会下意识美化他人生的各个侧面,尽管知道他酗酒、失业、破产,深受早婚家庭的困扰,大半生遭遇的苦难不计其数,但是在文学荣耀的光环之下,这所有的苦难都变成了大器晚成的铺陈。
美国传记作家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在《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中几乎还原了卡佛从踏上写作之路,到其晚年功成名之时所有真实惨淡的生活场景。苦难在这里再也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活生生的困窘,细致入微的悲剧。现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为了文学可以如此不惜一切,不管不顾地渴求成功。村上称赞卡佛是个天才小说家,天知道还有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天才,他并不以为自己是个天才,而且卡佛的天赋并不明显,他的大半生中都习惯了失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文学创作上。他身上唯一优秀特质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坚持,而且这种坚持还得到了另一半无条件的支持。
1961年,海明威的自杀对卡佛来说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征兆。这是卡佛一直深深景仰的作家,海明威一直信奉“小说必须以实际体验为基础”的信条。卡佛认为,海明威的信条说明了什么是一名作家应该做的:“其超越自身体验的创作应该产生一种比任何真实的东西所能产生的更真实的描述”。在这个显得拗口的句子中,我们至少明白两点,卡佛的极简主义小说确实受到了海明威的简约主义文风的影响;小说创造无论怎么样的虚构都有现实的影子。用卡佛总结的小说写作理论形容就是“一点点自传性和大量的想象是最好的方法”。
卡佛所有的小说似乎都遵循这样一种创作的路径。当然,他虽然在大半生的创作生涯中,多次宣称正在构思一本长篇,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有他的短篇,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局限反映。没有稳定的生活和收入,依靠打零工的方式,在美国二十多个地区来回的流窜,这就是这家子人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说,卡佛也属于那种被生活放逐的作家,他的生活不断地承受失败的痛苦,乃至某一天成功突然到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是个残酷的玩笑。对他而言,被生活放逐成了他写作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过失败的生活,失意的人生,他才能发掘出他的天赋,成为“贫困劳动者的诗人”和“蓝领阶层希望破灭的记录者”,美国最为底层生活的代言人。这样的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反讽?
卡萝尔在《雷蒙德·卡佛》一书中分析了卡佛成功的“偶然性”。20世纪70年代主流出版业开始反映60年代全方位席卷美国的那些变化。生意规模更大,业务发展更快,出版的书籍越来越多而且极少滞销。大型购书中心开始取代传统的书店,迫使出版商面对更大的批发折扣,“他们还寻找新的——年轻、女性、亚裔、黑人——作者,同时尝试使用适当忙碌的人们阅读的新开本版式。由一段段小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用大片空白分成一块块文字的虚构作品、附送影视配套读物的书籍已经关于通俗文化的著作变得更加流行。”换句话说,卡佛碰巧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代需要雷蒙德·卡佛和他的极简主义小说,卡佛笔下灰色失意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时代标签,那是时代遭受挫折的精神标志。
极简主义是贴到卡佛身上最大的标签。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他的小说就会知道,这种极简主义的背后是一种浓缩精简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过是把生活切割成了一个个细腻的场景,放大,并往那些放大的空隙中填补想象的虚空。我们喜欢他的小说不是因为我们和他有一样的生活,而是因为我们能从他留下的空白中填补上自己想要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卡萝尔的《雷蒙德·卡佛》是另一种空白的书写。她把卡佛的一生抽离成了现实与虚构截然不同的层面,从中寻找卡佛生活与写作的界限。这样一部厚重大气的传记作品让我们对文学的追求几乎要失去信心的同时,对卡佛的人生充满了无比的赞叹和景仰。
古希腊哲人有言,没有经过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通过读卡佛的一生,反而可以观照自我的成长,这就足够了。
思郁
2012-2-9书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著,戴大洪 李兴中译,龙门书局2012年1月第一版,定价:48.00元


[b]大江健三郎的读书方法和建议[/b]


凤凰卫视2月10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们能够透过一些大作家,看他们怎么阅读,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也应该像他们那样去读书,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天给大家介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这本《读书人》的理由了。
在这本书里面,虽然他一开始讲的前提是在书店的角落放了自己喜欢的书给年轻人介绍,好像开了一个书单一样,而且这个书单还是具体摆在你眼前,但他其实也说到,你只要开始了你生命中认真阅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就会引导你一本一本的接下去。假如你够认真的去读,像他那样去读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些书,总是在你人生之中,不同的阶段出现在你的前面、你的旁边,然后它塑造着你对当时所经历事情的看法跟感受,而你对当时环境的种种反应,有时候也会受到你阅读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去看,书单是不必要的。因为书单是会跟随着你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慢慢而来的,但是当然指的是用他这样的一个读书方法,他怎么样来读书呢?我们昨天给大家讲过,他喜欢读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再加日译本。这个过程其实不是像我们口讲的那么简单,我们来看,他说,他是这样子来读的。
他读书的时候,首先,先拿着一个颜色笔,一个铅笔,把这个日译本(我们可以想像成中文本)一边看,一边划线,把自己最有感觉的,或者不太懂的地方用不同颜色标出来,或者对照字典,然后再去读原本,去体会这个翻译跟原本之间的差别。然后自己掌握这个原文,在另外一种语文里,比如说是比较通行的英文,在英文里面去掌握那个作者原来的声音是什么。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回这个原文本,就放弃各种的翻译本,在上面再重读一遍,这么重读三遍。
不止是这样,他还有一个读书方法,是用两三年时间读某一个主题的读书。比如说,可能有两三年的时间他就只读《神曲》,那一部但丁的《神曲》能够读两三年吗?可以的,因为他的读法是这样的,去搜罗各种版本的《神曲》,搜罗各种版本的专家、学者写的专门的论述,读到某一段的时候,就去看看人家专家对这一段有什么解释,而且是不同专家的解释,简直就是用一个学者做学问的方式来读书。这样的一个读书方式对作家来讲,会构成什么影响呢?
就是像我们昨天所说的那样,能够造成一种很特殊的,关于文学写作上面,你能够慢慢开始了解一个作家为什么在这里要这么写,你好像能够跟逝去已久的作者,比如说但丁,有一个心灵对话。因为你正在从他的文字里面一步一步复原、推敲他当时写这行字的整个思绪,他的推理过程。他为什么选择这个字,而不用那个字?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最贴近作者,或者试图贴近作者的细读方式。
比如说,这里面他就说到,他大学的时候,读过一个法国作家皮耶·加斯卡尔的小说,这个小说谈到的是当时法国的一个年轻人开始投入大战的战场,要攻进德国了。而在那个时候,这个小说有这么一段话,他讲到,“在此前,自己承受了袭向那座孤塔的诸多暴风雨之后,佩尔(也就是这个年轻的男主角),终于置身于袭向全世界的暴风雨,所有同胞的面孔以及整个大地的面孔,都在正面以对那场暴风雨”。
然后大江健三郎解释,他说,他认为最有趣的是这么一个段落,就是那段“袭向那座灯塔的诸多暴风雨之后”,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袭向,袭是侵袭的袭,袭向中这个“向”的用法非常巧妙,这个“向”指的是朝向哪里,朝向什么地方呢?他后面写的是朝向那座孤塔。因为是塔,便袭向那座孤塔的诸多暴风雨之后。或许有人认为,无论谁都肯定会这么来写,但是这里的向之有无却是非常重要。为了让读者把塔这个东西,把这个印象更具体化,而用“向”这个字,就是很明确的指出,这个暴风是“袭向”那座暴风塔,这时候那个具体的感觉才更清晰。
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个字一个字,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是那个字来去阅读的,当然值得你去读的,恐怕多半是一些写作的时候,就是这么用心,这么细致的一些作者,而不是无所用心、随随便便的人。我们刚才说到,有时候读书会影响你的生命状态,在他这里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有几年,他生下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大江光是个有自闭症的年轻人。他就说到,当时曾经非常的迷惘,那时候正好在读英国的大诗人、大画家布莱克的诗,其中有一首题为《迷失了的小男孩》。“我记得这首诗是这么写的,爸爸爸爸你去哪/请不要走那么快/请对我说几句话/爸爸/否则/(然后他用的是英文,这孩子告诉父亲)I shall be lost/然而父亲一个劲的往前走去/孩子便走失/立即成了迷失的孩子”。
“我读了这首诗,重新思考儿子的问题,然后回到家里面,我的太太说,光(也就是他儿子)开始反抗,自闭症的小孩开始反抗,不听话,让他感到很棘手。光的妹妹和弟弟也说了相同的话语。然而当他儿子孤立无援的把目光转向我的时候,那里面却显现出一种悲叹,当时我就在想要结合重读布莱克,将那种特别的悲叹写入小说之中,我意识到在那里初次展开的东西,便是自己今后的小说的主题了”。
什么意思呢?他这个悲叹就是布莱克很强调的一个字,他说道,在儿子那实在寂寥的目光里,显露出极度悲叹的疙瘩,我为自己身为父亲竟然没能看出这一点,而感到不可思议。看到什么?就是像布莱克的诗所讲的:爸爸、爸爸你去哪里,不要走那么的快,否则我就要成为迷失的孩子了。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4 19:20

[quote]方寒之争以来,我也在这里稍稍跟帖表示自己对韩的质疑,与其说质疑韩寒,倒是质疑送给韩寒第一桶金的作家们。我的质疑的动机,也遭同情韩寒的作家——我的老乡的猜疑,他看来似乎我是因为自己处境困顿和贫穷,处于嫉 ...
[size=2][color=#999999]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18:37[/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803&ptid=1105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quote]
我质疑韩寒是位不读书的公知,为何受粉丝们青睐?这一点,大江读书方法证明作家认真读书的话,与学者没有什么两样,大江也是读洋文著作的,读法与一般学术人几乎一样。韩寒是从钱著中抠出点冷僻的东西哗众取宠。
[font=SimHei][size=5][/size][/font]

[/quote]

楼主一个转贴的主要问题(大概也是很多倒韩者的最大问题)是:以为韩寒不读书。

听了韩寒在香港书展的演讲之后,就应该知道,韩寒只是抵制应试教育,并未有反智思想(以反智的书生著称的薛涌居然说韩寒反智,大概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成名的),也没有说不需要读书。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4 19:21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OTg2NzA4.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OTg2NzA4.html[/url][media=ra,400,300]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OTg2NzA4.html[/media]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4 19:22

请问如何贴视频?:horrord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4 19:43

有人认为 厦大的这篇演讲是念稿子。不是自己的。

那么。演讲中提到的《party》出版逸事,也是他爸爸经历?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2NDk0NDk2.html[/url]

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19:55

[i=s] 本帖最后由 feilian 于 2012-3-4 19:56 编辑 [/i]

[quote]



楼主一个转贴的主要问题(大概也是很多倒韩者的最大问题)是:以为韩寒不读书。

听了韩寒在香港书展的演讲之后,就应该知道,韩寒只是抵制应试教育,并未有反智思想(以反智的书生著称的薛涌居然说韩寒反 ...
[size=2][color=#999999]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4 19:2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828&ptid=1105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读书的收获
,会反映在公共写作和文学创作,读书需要时间的,赛车手和那么多的公共应酬,不要时间,你把读书看得太轻松了,读书是艰苦的劳动,当然也有很轻松的,比如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一楼买点畅销书,一天可以扫它几本。我是个崇洋面外者,对韩寒和他的伯乐们不通西文——这一点遗憾明确地表达了,你没有注意,呵呵!韩寒能读点什么书?大江大学时代受到的读书训练,不在他的写作中反映出来?不上大学成才的人,我也介绍过,那要花费很长的岁月的努力,或者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我现在在翻译一本书的作者约翰·密尔,确实没有上过大学,在父亲指导下读书怎样读的?读点什么?参阅《我的知识之路》(自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20:15

这60年来,前30年政治高压,后30年的金钱怀柔,造成我们的后代的学术、艺术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极度低下,反知主义、知识无用论反复以各种面貌出现,民主自由的理想越来越失去基础,是这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我身边的年轻人只见他们身边的博导、专家,以为那就是学术艺术的最高境界,到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很容易德,天才近30年在中国频出,呵呵

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20:28

[i=s] 本帖最后由 feilian 于 2012-3-4 20:29 编辑 [/i]

10年来我接触到的青年人,算是我的学生,没有一个是与我交流读书心得、切磋学问一分钟的,大致有4种人1,要我写推荐信(考最高学府研究生使用,2,要我与某大学某某学院找关系开后门考研究生,3,为职称代作论文,4,问我借书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2-3-5 09:13

[quote]读书的收获
,会反映在公共写作和文学创作,[b]读书需要时间的,赛车手和那么多的公共应酬,不要时间,你把读书看得太轻松了,读书是艰苦的劳动,当然也有很轻松的[/b],比如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一楼买点畅销书,一天可以扫它 ...
[size=2][color=#999999]feilian 发表于 2012-3-4 19:55[/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846&ptid=1105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strongd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5 12:30

读书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轻松休闲地读,艰苦卓绝地读,还是苦大仇深地读,取决于每个阅读者的兴趣爱好,目的用途。不必强求的。

ironland 发表于 2012-3-5 15:29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5 15:34 编辑 [/i]

[quote]读书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轻松休闲地读,艰苦卓绝地读,还是苦大仇深地读,取决于每个阅读者的兴趣爱好,目的用途。不必强求的。
[size=2][color=#999999]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5 12: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5083&ptid=11054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1701

记得以前坛子里说起上厕所看什么书,结果有人说某家厕上放的是尚书。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