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谈新书《上课记》——哪怕完全徒劳也要让徒劳发生
[i=s]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3-20 19:14 编辑 [/i]王小妮以诗人气场挑战传统课堂,七年教学记录成就《上课记》——
[font=黑体][size=4]哪怕完全徒劳,也要让徒劳发生[/size][/font]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替我学生求份工,我愿个人担保。”近日,著名诗人王小妮的这条微博被频频转发,仅一天内就有十余家公司主动“要人”。王小妮是去年8月开通微博的,一向低调的她至今连手机都是非彩屏的,当时开微博的唯一目就是方便与学生交流。
2006年,王小妮带着诗人的敏感开始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有学生还清晰记得那个夏天,她走进来的时候穿的白色衬衫是汗湿的,亚麻色长裙则像谁家里的麻质蚊帐,而她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她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她会保留每一份学生名单,她注重聆听与分享多于讲授,她刻意瓦解“好词好句”的权威,她还请学生用方言读诗,川话版的《中文系》、宁夏版的《傍晚》、安徽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云南版的《麦地》……
不久前,王小妮将2006-2010年间与学生的点滴随笔整理成一本由五个篇章构成的《上课记》。她说,书中的文字多数不是感想,而是随时都将被遗忘的记录;她甚至不愿去修改它们的原貌,因为越来越意识到保持真实性的重要。王小妮庆幸自己一直都带着诗人的气场进行教学,“如果真的变成一个教书匠,可能就什么都没了。”围绕《上课记》及其背后的故事,本报记者对王小妮进行了专访。
[font=黑体]“他们看似安静的心里都在想什么”[/font]
王小妮笔下的学生多数为“90后”,却一点都不像社会认知那样“非主流”。由于生源的关系,她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大部分都曾被烙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几乎两年才有一个省会城市的学生。”王小妮说,缺失父母关爱让这些孩子情感脆弱、缺乏自信以及过于封闭,身上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现代感与安全感;再加上自己七年的下乡插队经历,她本能地对这些学生有亲近感。
“他们没有看过课本以外的任何一本课外书,最关心的是怎样找到一份工资高又不辛苦,最重要是有尊严的好工作。”王小妮说,农村学生虽然淳朴,但仍然难掩心中的期待与野心。“与几十年前的农村学生相比,‘90后’在电视与网络上看到了太多城市的斑斓璀璨,却又在现实中发现,那些梦境其实离自己很遥远,甚至比曾经憧憬的还要远。”
他们对于社会不公的义愤填膺,最终都只能无奈与无力,甚至是愤怒。就像王小妮在《他们看似安静的心里都在想什么》一篇中写的:“只有极端的想法,才让他们兴致盎然,平淡的解决方式显然没人有兴趣。是什么经历在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
于是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他们对于个体的自觉远大于集体意识。王小妮不赞同。“现在的孩子并不是自私,他们只是更在意自己的想法,相较历史而言这是进步的;因为没有真实的个体,集体是不存在的。”王小妮说,若硬要谈个体意识,其实是城市的孩子比较强烈,农村孩子仍然有很强的集体意识,“甚至现在还有孩子告诉我他喜欢军训,他们需要一个集体的概念来巩固自己的气场。”
王小妮喜欢“气场”这个词,她认为每个人甚至每一堂课都有它的气场。“再贫困再怯懦的学生都有丰富的内心感受,他们也有审美与追求的权利,或者说念头。”
[font=黑体]“课堂上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font]
[font=黑体][/font]
“她在课堂上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最早“怂恿”王小妮教书的崔卫平这样描述她。原本执拗地不想讲诗歌的王小妮,从来不指望用一种抽象文学来为学生血液里注入缺失的诗意,但她最终还是讲授了两年的“新时期诗歌”。
“不管他们能否接收,我起码得去告诉他们新时期诗歌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曾经完全处于原始地下状态诗歌的出现和一直以来诗的孑然独立的先锋性。”王小妮说,诗意是片刻的、转瞬即逝的,“而我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一闪而过的东西就足够了。”
王小妮说,自己目前做的其实本应该是教师的“常规动作”,可遗憾的是如今的高等学府已几乎沦为“高等技术学校”,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急功近利,都只想立马找到能赚大钱的捷径。尽管如此,王小妮还是在独自坚持,用她的话说,这出自“一个写诗的人本能的抵御和挣扎”,“我只是死心眼了点,我没有未来,但这些孩子必须为自己争取未来。”
王小妮深刻记得一个情节,那是她在课上朗读食指的《相信未来》后的一个中午。“有个女生问我:老师你相信未来吗?我得实话实说,我说:我不信。她说:我信,我什么也没有,只有拼未来。”王小妮在她脸上看到了决绝。
[font=黑体]“学生名单和一盘散沙”[/font]
[font=黑体][/font]
每学年初,王小妮都会迎来一张崭新的学生名单表;每学年末,这张名单表都被她注解得满满当当。王小妮保留了每一届教过的学生名单表,起初的内容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宿舍编号等9项,但后来逐年简略,最终只剩下一串数字学号和学生姓名,是男是女都不再标出。这是她在《学生名单与一盘散沙》一篇中剖白的。
“在那串数字后面,其实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故事。”王小妮没有想到,她不经意地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能让他开心一中午。于是在《上课记》的第五章中,王小妮干脆直接以几位学生的名字作为标题单独成篇。
王小妮说,这几年的教学让她逐渐从“讲述者”变成了“倾听者”,“当老师最快乐的事其实在于学生愿意向她很随性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难过或高兴。”在课堂上,王小妮有意识地去摧毁“好词好句”在写作中的地位,并为学生打开自由想像与表达的空间;而在课堂外,王小妮也不多作干涉。“我不喜欢规定别人的思想和被别人规定,我只想告诉他们别被永远捆绑。”王小妮说,“我宁愿相信对自由意志本身的渴求是人类的本能,甚至越挤压越反弹。”
不过,王小妮也再清楚不过,出了教室,放下课表,她终究是无能为力的。“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复杂得多,好像不管哪一代,都受过(教育)体制的伤。”王小妮认为,社会寄予了大学过高的期望,然而无奈,大学却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王小妮说,自己也快退却了。终于,她准备在今年向学校提出退休申请,在写完《2011上课记》之后将不再教书。
[font=黑体]“在一节课的同时”与“一支秃笔”[/font]
教书占去了王小妮非常多的精力,她几乎没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写作。不过,即使在“备课”的过程中,王小妮也找到了一种近似于写作的快感。
“备课其实就是个灵感突发不断修改激情涌动的过程,有时一次课的讲法会反复改变好几回,就像字斟句酌把一首诗改来改去一样。”王小妮在《上课记》前言中写道,“有时候去上课,感觉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一个悲观的人能在今天这么做,真是自我的拯救,多亏了些年轻人不间断的提示和陪伴。”
“就像一直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东西,突然获得了另一条奔涌的渠道。”王小妮说,她以老师身份与年轻人近距离交流时的收获不是直接的,而是主要在于交谈之中,触发并整理了自己思路。
不过,这种交流很多时候也会发生传递失效的情况。比如王小妮在《在一节课的同时》一篇里写道:“一节课上,表面来看安静正常,一个人在上面滔滔地讲,满屋的人坐在下面听。就在那些安静中,有多少手机短信通过虚拟空间暗中来往,自以为是的老师并不知道。”此时的王小妮,像极了她笔下的那个标题——《一支秃笔》。
不过,王小妮并不害怕这种孤独的感觉。“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在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王小妮写道,“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font=黑体] 王小妮:[/font] [font=楷体_GB2312]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曾随父母到农村插队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原文地址:[url=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2-03/20/content_1970436.htm]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2-03/20/content_1970436.htm[/url][/font] [i=s]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3-20 13:50 编辑 [/i]
[attach]51193[/attach]
王小妮近影
[attach]51194[/attach] [i=s]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3-20 14:00 编辑 [/i]
[font=楷体_GB2312]王小妮笔下的学生多数为“90后”,却一点都不像社会认知那样“非主流”。由于生源的关系,她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大部分都曾被烙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几乎两年才有一个省会城市的学生。”王小妮说,缺失父母关爱让这些孩子情感脆弱、缺乏自信以及过于封闭,身上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现代感与安全感;再加上自己七年的下乡插队经历,她本能地对这些学生有亲近感。[/font][b][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467&ptid=110789]1#[/url] [/b]
俺这几天正在翻《上课记》。王小妮所教的这个班是影视文学专业,班上80名学生,上大学前70%没进过电影院,很多是被调配到这个专业来的。在大扩招之下,如此的专业设置,实在让人无语。所幸这些孩子还遇上了王小妮,四年大学,也不算白读了。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469&ptid=110789]3#[/url] [i]李小苗[/i] [/b]
影视文学这个叫法有问题,叫编剧合适,文学是文字想象功夫,激发读者的荷尔蒙;影视则是客观场景描述,以便导演演员转换为画面,否则要被骂,人家没功夫欣赏。 [i=s]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3-22 18:57 编辑 [/i]
[quote] 3# 李小苗
影视文学这个叫法有问题,叫编剧合适,文学是文字想象功夫,激发读者的荷尔蒙;影视则是客观场景描述,以便导演演员转换为画面,否则要被骂,人家没功夫欣赏。
[size=2][color=#999999]一溪本 发表于 2012-3-20 14:2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473&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俺在1楼是凭记忆写的,果然有误。翻了一下书,是“戏剧影视专业”。
再抄几段书:
[font=楷体_GB2312]“2007届我的学生中大约只有10%选报了这个专业,其他都是被调剂来的。他们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font]
[font=楷体_GB2312] “80人来自中国的21个省区,来自乡村的超过城镇的,从乡村考上来的学生家境多贫困,其中,父母种田为生的占三分之一,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也占三分之一。”[/font]
[font=楷体_GB2312] “70%的学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八十个人进过剧场的只有两个,当然不是看歌剧话剧实验剧,是看地方戏。很多学生不能从类型上区分电影和电视,有人起身自报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冲出亚马逊》,有人在下面订正:那是电影。不少人以为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故事片就是电视剧。”[/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 [/font][font=宋体]——如此资质的一群家境窘迫的孩子,被调剂来学这么个劳什子专业,以后该找什么样的工作?真是坑爹啊。[/font]
[font=宋体] 《上课记》有着如王小妮诗歌一样平实内敛的震撼力。貌似一位大学教师的教学流水账,实则是对当下大学教育生态的一份珍贵的田野记录。[/font] 这个老师真不容易 [quote]这个老师真不容易
[size=2][color=#999999]老木匠 发表于 2012-3-20 15:4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01&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是啊,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依然很有爱心和责任感,尽量方方面面地多给学生一些启发和帮助。俺看得很是感动。 [quote]
影视文学这个叫法有问题,叫编剧合适,文学是文字想象功夫,激发读者的荷尔蒙;影视则是客观场景描述,以便导演演员转换为画面,否则要被骂,人家没功夫欣赏。
[size=2][color=#999999]一溪本 发表于 2012-3-20 14:2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473&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又闹越界信口开河的笑话了吧。原来的戏剧文学系是培养编剧的,现在加上影视而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属于虚构类,大多是从小说改编过来的,剧本通常先有文学剧本,决定拍的话,再写分镜头剧本。拍摄时用的是后者。 徒劳,如果是指学生将来要找工作的话,大概是比较徒劳的
可是,无论做什么工作,如何在心底保留一线诗意,存有一种梦想,这个绝不会徒劳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03&ptid=110789]7#[/url] [i]李小苗[/i] [/b]
这个专业市场那么好,居然叫苦,那只能说教学水平有问题了,很可能把“编 剧”教成“文学”。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10&ptid=110789]8#[/url] [i]施国英[/i] [/b]
就算是笑话也勇敢认,反正在中国特色面前闹出笑话无所谓。 [quote] 7# 李小苗
这个专业市场那么好,居然叫苦,那只能说教学水平有问题了,很可能把“编 剧”教成“文学”。
[size=2][color=#999999]一溪本 发表于 2012-3-20 16:0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14&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看来你是要把笑话进行到底。这个专业的圈子性非常强,大家都有自己的班底。不要说编剧,就是导演出身,绝大多数三五年都拍不了一部戏。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18&ptid=110789]12#[/url] [i]施国英[/i] [/b]
嘿,你不觉得中国影视最大毛病就是故事经不起推敲,所以戏剧冲突往往变成滑稽,这和圈子有啥关系,倒是和逻辑关系太大,你说呢?
[color=#666666][font=Tahoma][size=12px] 第一步,把故事编出来(就类似你这个狙击手的大纲,就不错!)
第二部,从好看的角度,【借鉴很多高段的编剧手法和原则,重新打乱,调整节奏,人物。这时候,肯定就已经变成了一部好看的戏。】【但是,问题也就来了,重新调整后,逻辑就乱了,变得不合理,不真实。很可悲的,我们国家的编剧,往往就到这个阶段。所以,我们很多编剧编出来的戏,漏洞百出。类似你说的顺溜里,这样的问题就太多了。】
那怎么办?
【第三步,把为了好看而失去的逻辑补回来!
这一步最难,因为这一步,需要极为强大而缜密的逻辑思维,要给不合理的地方找折,要把故事说圆了!为什么很多我们的编剧做不到这第三步,就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是文科出身,逻辑很差。好莱坞很多好编剧,都是有一颗强大的理工科脑子,比如卡梅隆。】
[/size][/font][/color]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26&ptid=110789]13#[/url] [i]一溪本[/i] [/b]
回楼上:
且不说影视圈的水有多深,新人进入及出头有多难。单说创作,天分、发自内心的热爱比专业训练更重要。后者可补,前者不可补。一群对影视戏剧几乎一无所知的平民孩子,在一个非主流学校的非主流影视专业读个四年,成为影视创作专才的几率能有多大?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31&ptid=110789]14#[/url] [i]李小苗[/i] [/b]
这两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为老师你不把他们带进来,给他们方法论,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兴趣,欲望。老师都公开说没办法,那学生怎么想,绝望。
还是培根那句话,知识是power,你给学生多少power,学生就有多少求知欲。 [quote] 12# 施国英
嘿,你不觉得中国影视最大毛病就是故事经不起推敲,所以戏剧冲突往往变成滑稽,这和圈子有啥关系,倒是和逻辑关系太大,你说呢?
第一步,把故事编出来(就类似你这个狙击手的大纲,就不错!)
...
[size=2][color=#999999]一溪本 发表于 2012-3-20 16:35[/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26&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中国的影视不好看原因太多,和你说不清。
关于逻辑,就更不想和你说了。
美国好莱坞编剧中有多少文科生和理科生,你先弄明白了再说。 [quote] 14# 李小苗
这两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为老师你不把他们带进来,给他们方法论,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兴趣,欲望。老师都公开说没办法,那学生怎么想,绝望。
还是培根那句话,知识是power,你给学生多少power, ...
[size=2][color=#999999]一溪本 发表于 2012-3-20 17:0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545&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有兴趣您可以看看《上课记》,太忙的话,也可以细看看主楼的文章,或有助您了解小妮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然后,再批评其他。 王小妮的诗最好,北岛也没得比~~呵呵~ 王诗人文中描述的一些现象,俺在世纪中国网站存活时都谈过,俺见到的80后安徽学生比诗人见到90后还严重。比如:诗人说 “他们没有看过课本以外的任何一本课外书,最关心的是怎样找到一份工资高又不辛苦,最重要是有尊严的好工作。”王小妮说,农村学生虽然淳朴,但仍然难掩心中的期待与野心。”
“有尊严的好工作”???,似乎学生还知道尊严,而我的安徽学生的尊严,大概就是体面,喜欢入党做官(抢做学生官)课本之内的书也被他们废除,2008年前后,一年级学生都不卖教科书,得到学校当局认可。他们也不要什么尊严,大一开始普遍作弊,公开秘密,也得到校方默认——睁一眼闭一眼。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971&ptid=110789]19#[/url] [i]feilian[/i] [/b]
这样的学生,当然每年都有,但应该还不占多数吧。
我觉得我教的孩子都还单纯,当然,也许因为是三本,孩子成绩虽然不好,但家境过得去,还容得这种单纯。 [quote] 19# feilian
这样的学生,当然每年都有,但应该还不占多数吧。
我觉得我教的孩子都还单纯,当然,也许因为是三本,孩子成绩虽然不好,但家境过得去,还容得这种单纯。
[size=2][color=#999999]刘勃 发表于 2012-3-22 20:2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8993&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不占多数?99。99999%,几乎全部毫无求知欲,呵呵!那里的教师也是如此,从来不买书,家中只有几本大学念书时代的教科书、备课用资料(国内骗子写的)图书馆里无书,呵呵!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9039&ptid=110789]21#[/url] [i]feilian[/i] [/b]
1590年培根就说了知识是要拿来下黄金蛋的,所谓“拷问”自然,“拷问"社会,因而知识有力量。而中国人把知识看作(两种看法)1,换黄金屋颜如玉——这本身就藐视知识了,所以知识分子被整自身要负主要责任;2,这属于士大夫传统,国学是根本,其他听指挥,至于国学里面,谁是老大,各执己见。——这是彻底敌视知识了,徐晋如是最甚,有名言,大意,五四赛先生是中华文化第一号仇人,须彻底打翻,中华文化才可复兴。 专业太坑爹了,但老师很赞。
想起一部真人真事电影:街头日记 小妮诗人好象是诗人徐刚的爱人吧!我非常喜欢王小妮,估计她的课和北大的戴锦华一样余音绕梁、肆意汪洋。 [quote]小妮诗人好象是诗人徐刚的爱人吧!我非常喜欢王小妮,估计她的课和北大的戴锦华一样余音绕梁、肆意汪洋。
[size=2][color=#999999]天淡云闲 发表于 2012-4-8 21:57[/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2408&ptid=11078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她的先生是诗人评论家徐敬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