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1-12 16:10

李稻葵:美元泛滥与绿色信仰下的中国出路

金融危机过去两年多了,让我们回头看看过去两年历程,再展望一下未来。今天我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这场金融危机本质是什么?可能有怎样的演变?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其次,中国经济将怎样发展,如何应对?最后,企业该如何调整?
  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战争
  首先,这场金融危机该怎么看?它很可能将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一次重大事件。其重要性不亚于1990年代初前苏东体系崩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展开,且更加持久。
    这是因为这场危机是发生在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里,是富人家的后院起火。在过去两年内,经过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救助,金融危机并没有来第二轮。虽然是短期火扑灭了,但是富人家伤了元气,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今天这个世界,30%左右的增长来自于中国,如果把金砖四国增长绑在一块,我相信50%以上的增长来自新兴市场国家。这个格局还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金融危机过去了,但今天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财政空间没有了,经济没有完全恢复,伤了元气。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仍然需要修补,大量的金融公司、银行仍有大量呆账。这个情形下,惟一可以采取的短期措施就是印发货币。
    印发货币有三个用途:第一,通过印发货币由美国中央银行或欧洲商业银行去购买金融资产,把金融资本价格买下来,让它涨起来。11月5日,全球股市几乎没有例外,一片涨停。第二,通过扩大货币发行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放宽对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这个作用现在看来可能是比较小的,因为西方的金融机构很大程度是僵尸银行,资不抵债。它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用自己的现金和存款购买最高质量的金融资产,而不是贷款和扩张。所以第二个作用发挥不好。第三,通过货币发行把本行币值买过来。美元又泛滥了,11月5日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1.01,这是美国宣布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的历史性突破。为什么呢?美国希望通过这个贬值的机制,促进本国企业的出口,扩大就业。
    这三件事情都告诉我们:量化宽松的政策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环境
    那量化宽松政策会给世界带来哪些改变呢?
    首先就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我坚信未来五到十年的世界,以美元定价的产品会持续出现价格上涨趋势。为什么这么讲?货币发多了一定会形成对产品的购买力,购买力提升之后,自然资源供给短期内不会提高,必然带来价格上涨。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担心通货膨胀的政治基础已不存在了。在历史上这些发达国家是债权国,他们的国家对外拥有债权,对内拥有债券,今天情况不一样,正相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逐步全面演变为债务国了。打个比方,杨白劳最喜欢通货膨胀了。高通胀情况下,同样的利息率对债务持有者而言负债减轻了。今天发达国家已经不再是万众一心抵抗通胀,他们呼吁要提高通货膨胀率,目的是让汇率贬值,让资产价格飞上去,这是国际形势。一句话总结,这种流动性泛滥局面将会持续出现。
    第二个变化就是全球范围内由发达国家所引领的全球化运动已经转向。二十多年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金融人士反复呼吁搞全球化,而今天这个共识已没有了。我援引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最高顾问、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在达沃斯论坛上的原话:“再过300年我们书写今天历史的时候,也许他们会忘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他们而言是短暂的。他们会着重描写另一个事实,就是今天的世界有十几亿乃至几十亿人口正在迅速的现代化,这几十亿人口现代化对于已过上现代化生活的发达国家人口毫无疑问产生了挑战。我们几个发达国家的任务是设计出新的全球治理,让几十亿人全球化符合现在已过上现代化生活富裕人口的利益。”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来理解货币的争议、各种贸易保护的措施就再容易不过了。
    第三个变化,是我去年谈过的,我想再强调一下。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有一件事情将不会离我们远去,将会困扰我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那就是西方国家所引领的绿色意识形态将持续存在。什么是绿色意识形态?欧洲人现在所反复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应该成为全球首要任务这个理念,就是全球绿色意识形态。在他们看来,全球应该团结一致把延缓气侯变暖当做首要任务,这比脱贫更重要,比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比解决战争、宗教和解更重要,这就是他们的意识形态。这是过去五年左右才发生的一个新的现象。
    再追问一下,为什么西方国家把绿色问题上升为意识形态呢?其实也不难理解。非常客观地讲,过去500年是西方文明引领了其他的人民,而西方文明的基础是什么呢?一个是理念,一个是气候。理念是以人为本。而气候,是说西方的文明得益于气候——北欧、英国、西欧的气候得天独厚。大西洋暖流带给他们温和与湿润,一年四季几乎是风调雨顺。英国、西欧国家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吗?他们知道温和的气候带来了工业革命,首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让他们有富裕劳动力,让他们可以腾出手来作文化宗教活动,他们不用去应对自然灾害。
    西方国家非常明白气候条件和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带来了过去500年的发展。但当大家突然发现,气候在变化,他们的焦虑之心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中国的发展并不是谋求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出门有汽车,我们的目标就是长期的昌盛,我们不想破坏环境,也不想沦为被全球指责的对象。在全球绿色意识形态不断升华的背景下,我想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明白: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抓住西方人绿色意识形态升华的历史机遇,把中国老祖宗文明吹出来。我们老祖宗文明认为天人合一,我们说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文明是更具有活力,更具有普世价值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西方人鼓吹绿色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对中国文化复兴具有长远战略性意义。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在舆论上、政策层面、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好工作。
    未来五年的中国走势
    这个大背景下咱们来看看中国的发展。我想十二五规划的基调和任务是比较明确的,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原话是说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进展,取得实质性的成绩,这点没有余地。
    我想未来五年发展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下面我们来一起展望:哪几个方面会出现变化呢?哪些政策会出来呢?
    第一,短期内能够取得明显进展的,就是中国的对外经济结构。说得更狭隘一点,现在外贸顺差占GDP的9%~10%,也就是说一年的GDP里,10%左右是由外国人消费的。经过两年多努力,根据我的推算,顺差在2010年会降到4%左右。这么一个外贸顺差的下降具有重大的国际政治意义。因为这是人民币汇率争议的本质。如果经过两到三年努力,贸易顺差比进一步下降,占到GDP仅2%左右的话,我想我们就会非常主动。这是非常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已经蕴藏很多的市场机制,推动我们把外贸需求转向内销,也推动我们的内地企业、非出口企业扩大进口,这个我看是大势所趋。
    第二,居民收入的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必须要提高,其本质还是市场机制。而根本原因就是劳动用工成本在逐步上升。我们应该保护这个市场机制,这不是人为的拔苗助长——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资增长的过程。
    第三,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在十一五规划里面上升到硬指标,十二五规划这种约束性不会下降,可能还会上升。政策着力点会转向更多的利用市场机制,针对资源、能源排放的各种价格都会出台,这是一个大方向。
    我想强调的是未来五年,作为一个学者,我们应该呼吁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不要仅仅依赖手中的钱,用短期资金补贴的方式来拆东墙补西墙。我们应该通过更高层次的开放来进行结构调整。
    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就是财政税收体制,已不适应今天发展的基本格局,不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
    比如说政府要搞兼并重组,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本地注册的企业,如果跟其他地方并到一块,地方政府就没税了。再比如说房地产,如果把商业性房地产的价格打下,地卖不出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怎么搞建设?这又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再比如说老百姓收入,老百姓消费上不去,究其原因是百姓手中钱太少。还有个人所得税问题,个税对改善我们生活完全起到了反作用,这是第一大问题,这个改革必须推进。
    第二,金融可能需要适当收紧。为什么呢?现在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增长速度已经稳定住,今年10%左右,明年也应该是9.5%。同时流动性有充分保障,广义货币、现金、存款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全球第一。
    宽财政、紧货币可能会是未来五年宏观政策的一个基调。
    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
    最后是对企业运营的体会和建议。我想企业应该抓住至少三大战略机遇:
    第一大战略机遇是流动性的宽松。中国10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头疼的。对于企业运作层面而言可一分为二地看,既看到资产价格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同时也应该看到流动性充裕对资本运作、企业扩张、并购带来机遇。抓住机遇利用好资本市场,去搞发行债券、股票,这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国家政策调整方向。多发一些股票、多搞一些证券,这个非常有必要。
    第二大战略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这个结构调整的机遇是什么呢?就是内需增长比外需快;内地增长比沿海快;搞进口的企业发展前景比出口企业好;今天的中国经济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可能不是北京、上海、广东,而是广西、重庆这些西部地区。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结构调整的机遇,抓紧产业布局。
    第三大战略是一定要利用好国外资源,深层次开放。什么是深层次开放?深层次开放是把我们的优势和发达国家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层面发扬光大。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两个:第一是我们的大市场,企业家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哪里有发展前景。第二是我们相对充足的资金,中国广义货币10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只要你稍微经营好一点银行都愿意贷款。两个优势结合国外的技术,到国外去并购一些技术,到国外并购中小企业,把国外优势尤其是像德国等技术发达国家的优势给利用起来。也同时利用好他们一些深层次的市场。他们中小企业手里有订单、客户名单。我们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并购一些国外企业,合伙来做,在全球范围内来取长补弱,把他们的优势跟我们结合起来做强做大。
    关于企业到境外投资,我想讲一个最基本的判断,那就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全球的资产价格还会有比较大的上涨。我相信不出三年,资产价格不仅会涨100%,而且会超过。因此我觉得企业应该特别关注两类地区或者是产业:第一类是跟资源密切相关的产业或者地区,比如澳大利亚有各种各样的矿石;第二类跟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我相信澳大利亚还会有上升的投资前景。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最值得期待或者是值得共同呼吁的,就是经济发展体制、新市场体制要有更深刻的推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仅五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增长。这样,在座企业家的事业才能做大,中国在世界才可以彻底站稳脚跟,成为被全球尊敬的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人民。

douniwan 发表于 2012-11-13 08:38

李稻葵,当红辣子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