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2012:纽时中文网年度书评精选
2013年01月01日阅读中的2012:纽约时报中文网年度书评精选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部
回顾2012年与阅读相关的报道,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年度热门事件的影响,我们以书评、出版业分析等方式回应了这些事件。我们也关注中美关系和大选,以及与两大经济体相关的书籍。我们尤其关注与前独裁政权有关的历史著作和民主启蒙读物,希望它们给中文读者以慰籍和启迪。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文学,2012年一些知名作家出版了新作,也有作家宣布停止写作;一些年轻人崭露头角,还有一些老人离开了人世,他们的作品致力于“虚构”,却没有谁比他们更深刻地参透真实。
[b]文学奖[/b]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纷争四起。我们刊发了两篇极富思辨性的讨论:汉学家罗福林(Charles Laughlin)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17/c17moyan/][color=#0066cc]莫言的批评者错在何处[/color][/url]》;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撰写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27/c27perrylink/][color=#0066cc]再谈莫言:政治以何种方式影响这位作家[/color][/url]》以回应前篇。两位中国作家李劼和蒋方舟也分别撰写《[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08/cc08moyan/][color=#0066cc]莫言诺奖:吻合西方想像的中国农民文学[/color][/url]》和《[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24/cc24jiangfangzhou/][color=#0066cc]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color][/url]》,论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此外,可以阅读《[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11/cc11moyan/][color=#0066cc]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文学王国[/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12/c12appraisal/][color=#0066cc]莫言,用黑色幽默对抗残酷现实[/color][/url]》和《[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13/c13spenceonmoyan/][color=#0066cc]史景迁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color][/url]更深入了解莫言作品。
美国国家图书奖也颁出它的奖项,2012年这个[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17/c17nationalbook/][color=#0066cc]美国最有声望的文学奖追求红毯效应[/color][/url],同时也更[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19/c19nationalbook2/][color=#0066cc]关注种族问题和通俗作家[/color][/url],最终获得最佳小说奖的是路易斯·厄德里奇([url=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e/louise_erdrich/index.html?inline=nyt-per][color=#0066cc]Louise Erdrich[/color][/url])的小说《圆屋》,非虚构类奖颁给了卡瑟琳·布(Katherine Boo)的《永恒美丽的背后:孟买地下城的生命、死亡与希望》(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Life, Death, and Hope in a Mumbai Undercity)。
英国布克奖颁给了此前凭借小说《狼厅》(Wolf Hall)获奖的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2012年她的获奖作品是小说《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她[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19/c19booker/][color=#0066cc]等了布克奖20年,突然一下就得到两个[/color][/url]。
英国另一个享有盛名的、只颁发给女性的文学奖橘子奖([url=http://www.orangeprize.co.uk/][color=#0066cc]Orange Prize[/color][/url])也在2012年走过第17个年头,但是这个奖面临一个争议:[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17/c17orange/][color=#0066cc]“橘子奖”带有性别歧视吗?[/color][/url]
[b]中美关系与两大经济体[/b]
“中国崛起”是2012年的热点话题。 《大预测》(Eclipse: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一书预测[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10/cc10eclipse/][color=#0066cc]中国将在二十年内主导世界[/color][/url];《希望的乐土》(Land of Promise)也反问[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16/c16promise/][color=#0066cc]美国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还能保持多久?[/color][/url];经济学家保罗·R·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03/cc03krugman/][color=#0066cc]现在终结萧条![/color][/url]》(End This Depression Now!)还提出面对美国“经济萧条”的策略;当我们谈论中国崛起时,或许可以对照观看[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27/cc27europe/][color=#0066cc]欧洲崛起之谜[/color][/url]。
但是法国记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认为[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17/cc17powerofculture/][color=#0066cc]经济强大不意味着文化强大[/color][/url];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著作《文明:西方与其它》(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也断言[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04/c04west/][color=#0066cc]“西方中心论”并未过时[/color][/url]。
有关中美关系,可以阅读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回忆录《论中国》(On China)的评论《[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05/c05kissinger/][color=#0066cc]基辛格论中国[/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opinion/2012/06/23/c23uschina/][color=#0066cc]避免中美冲突[/color][/url]》评论了《中国问题的抉择:为什么美国需要分享权力》(The China Choice: Why America Should Share Power)一书,从更现实和当下的层面论述美国政策、中国政策和区域政策在当前发展中的内在危险。
美国大选是2012年另一个热门话题。又有一部奥巴马的传记出版,《巴拉克·奥巴马:他的故事》(Barack Obama: The Story),它尚未出版就引发热议,讲述[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05/c05obamastory/][color=#0066cc]美国总统是怎样炼成的[/color][/url]。另一部令人瞩目的大部头是林登·约翰逊的系列传记第四部《林登·约翰逊时代:权力通道》(The Passage of Power),我们介绍了作者罗伯特·卡罗(Robert Caro)[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6/28/c28caro/][color=#0066cc]领悟权力:为美国总统立传[/color][/url]的恢宏过程;同时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为这本书撰写了书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6/28/c28clinton/][color=#0066cc]林登·约翰逊的权力宝座[/color][/url]》。
[b]温故知新[/b]
2012年我们关注了以下与中国现实有借鉴和观照意义的历史著作:《[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20/cc20frenchrevolution/][color=#0066cc]旧制度与大革命[/color][/url]》、杨继绳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11/c11mirsky/][color=#0066cc]墓碑[/color][/url]》、原《芙蓉》杂志编辑谭合成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08/cc08jiangfangzhou/][color=#0066cc]血的神话——公元1967年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纪实[/color][/url]》,以及李玉贞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27/cc27history/][color=#0066cc]国民党与共产国际[/color][/url]》。
因为电影《一九四二》,我们也重新回顾了几部以“饥饿”为主题或线索的中国小说家的作品:[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29/cc29liuzhenyun/][color=#0066cc]饥饿,是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color][/url]。
[b]他山之石[/b]
《[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23/c23iran/][color=#0066cc]被禁言的伊朗作家道拉塔巴蒂[/color][/url]》也许可以唤起一些中文读者的“共鸣”,被逮捕后,伊朗作家马哈茂德·道拉塔巴蒂(Mahmoud Dowlatabadi)问审讯者自己犯了什么罪。“你没犯罪,”审讯者回答,“但是我们逮捕的每个人好像都看过你的小说,这说明你煽动了革命。”凭借《古拉格》(Gulag)一书获得普利策奖的安妮·阿普勒鲍姆(Anne Applebaum)也在2012年出版大部头续集《铁幕》(Iron Curtain),讲述二战之后的十年中,[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28/c28iron/][color=#0066cc]共产主义的尖刀如何在苏联磨利[/color][/url]。中国学者金雁的历史著作《倒转“红轮”》则是[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29/cc29russia/][color=#0066cc]一部映射中国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史[/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01/c01dictator/][color=#0066cc]小说《最后一百天》[/color][/url](The Last Hundred Days)讲述了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审判的过程。《[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6/11/c11dictator/][color=#0066cc]铁腕戴上丝绒手套[/color][/url]》评论的则是威廉·J·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那本睿智而又引人入胜的《独裁者的学习曲线:全球民主之战内幕》(Dictator’s Learning Curve)。
[b]读读小说[/b]
2012年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url=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f/jonathan_franzen/index.html?inline=nyt-per][color=#0066cc]Jonathan Franzen[/color][/url]),他的小说《自由》(Freedom)出版了中文版,[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14/c14franzen/][color=#0066cc]弗兰岑将“单数的人”放大书写[/color][/url];同时他的一部随笔集《[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20/c20franzen/][color=#0066cc]远去[/color][/url]》(Farther Away)也颇具魅力。
2012年英国作家J·K·罗琳([url=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r/j_k_rowling/index.html?inline=nyt-per][color=#0066cc]J.K. Rowling[/color][/url])的新小说《偶发空缺》(The Casual Vacancy)也出炉,她尽可能地远离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稳稳踏上了麻瓜的土地。虽然这本[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22/c22rowling/][color=#0066cc]新书令人沮丧[/color][/url],但却是她用生命写就,一度[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24/c24rowling/][color=#0066cc]新作《偶发空缺》让J·K·罗琳失声痛哭[/color][/url] 。
英国作家大卫·米歇尔(David Mitchell)因为小说《云图》(Cloud Atlas)以及同名改编电影,在2012年颇受瞩目,[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0/29/c29cloudbook/][color=#0066cc]《云图》是一本非常“狡猾”的小说[/color][/url],也是一本带给作者[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05/c05bythebook/][color=#0066cc]“缓慢燃烧般的快感”[/color][/url]之作。大卫·米歇尔今年也到访上海,他是一个[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30/cc30yekai/][color=#0066cc]我们了解他,他却不了解我们的作家[/color][/url]。
2012年,另一位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小说《追日》(Solar)也推出了中文版,这是[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26/c26mcewan/][color=#0066cc]一本过分完美以至于让人痛苦的书[/color][/url],但是它无损于麦克尤恩的魅力,他用独有的节奏韵味,改变了阅读体验,达到[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16/cc16mcewan/][color=#0066cc]一瞬即永恒[/color][/url]的效果。
2012年也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自杀四周年,这是一位[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12/cc12wallace/][color=#0066cc]抱负不凡却最终放弃的“文学武士[/color][/url],他具有非凡的头脑和苦学而来的渊博,恰逢他天赋异秉,于是成为外星人似的角色,[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21/cc21lidawei/][color=#0066cc]人们永远将封圣的名额,预留给了这位牺牲者[/color][/url]。为了纪念这位作家,2012年作家D·T·曼克斯(D.T. Max)撰写了有关他的传记《[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13/c13wallacebio/][color=#0066cc]每一个爱情故事都是鬼故事[/color][/url]》(Every Love Story Is a Ghost Story)。
2012年,一些经典作家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杰作《永别了,武器》出版了[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10/c10farewell/][color=#0066cc]附加有47个结尾的新版本[/color][/url];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的最新小说《凯尔特人之梦》(The Dream of the Celt)也[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6/24/c24llosa/][color=#0066cc]企图抚慰一个不安的灵魂[/color][/url];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耀眼作品《[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29/c29marquez/][color=#0066cc]霍乱时期的爱情[/color][/url]》首次出版了正是授权中文版,我们也重温了他的近作[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6/29/cc29jiangfangzhou/][color=#0066cc]《我那些苦难的婊子的回忆录》[/color][/url]。
有的作家老骥伏枥,[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19/c19herman/][color=#0066cc]《凯恩号哗变》作者作者赫尔曼·沃克已97岁高龄还出版新书《立法者》[/color][/url];而有的作家厌倦了被写作奴役,80岁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url=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r/philip_roth/index.html?inline=nyt-per][color=#0066cc]Philip Roth[/color][/url])宣布停止小说创作,因为他[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26/c26roth/][color=#0066cc]要说的话都说完了[/color][/url]。
[b]逝者[/b]
2012年,我们以一篇《[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02/c02hitchens/][color=#0066cc]一个美国公共知识分子肖像[/color][/url]》纪念美国的杂食性知识分子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这个名字极易引起极端的情绪——要么欣喜,要么暴怒,抑或两者兼得,不论喜欢他还是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机智。
另[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08/c08vidal/][color=#0066cc]一位多产、好斗却又文雅的美国作家[/color][/url]戈尔·维达尔([url=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v/gore_vidal/index.html?inline=nyt-per][color=#0066cc]Gore Vidal[/color][/url])在2012年 7月31日逝世,这也是一位奥古斯都式的人物,认为自己是某个流派仅存的最后一位传人,他可能是对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08/c08hansuyin/][color=#0066cc]传奇华裔女作家韩素音也在2012年逝世[/color][/url],她是欧亚混血,在中国出生长大,用英语和法语写作,她的小说起到向西方解释中国的非凡作用;她也曾因为赞美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袖,在西方受到批评;[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01/c01barzun/][color=#0066cc]预言“西方衰落”的文化评论家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world/2012/10/15/c15hobsbawm/][color=#0066cc]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color][/url]艾瑞克·J·霍布斯鲍姆(Eric J. Hobsbawm),也在2012年离开了我们。[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16/c16eliot/][color=#0066cc]诗人T·S·艾略特之妻瓦莱丽·艾略特、诗人作品坚定的守护神在2012年11月9日去世。[/color][/url]
2012年还是玛丽莲·梦露去世50周年,我们刊登了[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07/c07monroe/][color=#0066cc]50年前的玛丽莲·梦露讣告[/color][/url];新传记《[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8/17/c17monroe/][color=#0066cc]玛丽莲:激情与悖论[/color][/url]》(Marilyn: The Passion and the Paradox)则又一次试图描摹这个谜。 赫尔曼 沃克还没死??老天,还以为会是死了几十年的人呢。 人物《凯恩号哗变》作者97岁高龄出版新书BROOKS BARNES 报道2012年12月19日 [img=600,364]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2/11/13/books/13wouk-2/13wouk-2-articleLarge.jpg[/img]
Stephanie Dian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赫尔曼·沃克在加州棕榈泉家中的书桌旁边,身边放着一幅亡妻的照片。
加州棕榈泉——97岁的赫尔曼·沃克(Herman Wouk),《凯恩号哗变》(The Caine Mutiny)、《马珏丽·莫尼斯达》(电影版,台湾译为《初恋》)(Marjorie Morningstar)与《战争风云》(The Winds of War)的作者,已准备好接受访谈——他的管家如是宣布。穿过整洁的厨房,走过一间小书房,里面的躺椅上放着写了“我爱你,爷爷”的枕头,然后右拐。
沃克就在眼前,站在桌子后面,眨动着眼睛,握手很有力,说很想谈一谈自己最新的小说。“我们开始吧!”他兴高采烈地大声说道。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2/11/13/arts/wouk/wouk-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2/11/13/arts/wouk/wouk-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2/11/13/arts/wouk/wouk-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Stephanie Dian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赫尔曼·沃克。
相关文章[list][*][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26/c26roth/][color=#0066cc]菲利普·罗斯要说的话都说完了[/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13/c13martinamisworks/][color=#0066cc]文坛老顽童马丁·艾米斯[/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7/02/c02hitchens/][color=#0066cc]一个美国公共知识分子肖像 [/color][/url][/list]
这就是隐居出了名的赫尔曼·沃克?
他年纪大到记得西蒙与舒斯特的两位创始人(“他们两人截然不同”),沃克还写了一部小说,在现代性方面令人惊诧不已,至少在形式上如此。《立法者》(The Lawgiver),周二(指11月初——编注)上市,用信件、短信、备忘录、《综艺》杂志上的文章、电子邮件,还有Skype聊天记录,编织成滑稽的奇闻趣事。他认为,书信体小说是解决他花了数十年时间试图破解的主题的唯一方式:摩西(Moses)。
“要说叙事,小伙子,讲故事除了圣经就没别的了,”沃克说道,“它已经很完美了,你还能达到什么境地?我想这部分说明了我的‘固着’,照你们的说法。”
《立法者》这部小说有234页,故事虚构了一群现代人要拍一部有关摩西的电影 ——得到了一位非虚构人物的指导:赫尔曼·沃克本人,一位“固执的古人”,尽管他的妻子贝蒂·撒拉·沃克(Betty Sarah Wouk)顾虑重重,他还是卷了进来。纠结在一起的是旧情复发、财务纠纷、宗教传统与家族关系等主题。
小说的中心人物,马果礼·索罗威(Margolit Solovei),被描绘成当时红极一时的好莱坞作家,给人的印象有点像沃克笔下的马珏丽·莫尼斯达(Marjorie Morningstar)的当代版本,那是1930年代风华正茂的一位当红女演员。但沃克坚持说这不是他的本意。
“绝对不是,”他说道,“《马珏丽·莫尼斯达》是——我的天啊—— 整整两代以前的人物了。”
沃克对好莱坞的各种荒谬之处的描写可谓毫不手软(而又十分准确),这部摩西电影的制片不断催促要求作家马果礼“让上帝的台词尽量短而少。”
沃克上周说过,“我跟电影制片厂算是完了,你可以这么说,”他说他的房子一度为娜塔莉·伍德(Natalie Wood)所有,后者在《马珏丽·莫尼斯达》1958年版的电影中出任主角。沃克虽然赞扬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在《凯恩号哗变》(1954)的表演,但他说,自从1964年改编了他的《血气方刚的霍克》(Youngblood Hawke之后,就对“电影人”不抱幻想了。“那真是糟透了,”他说。
尽管自己在好莱坞有很长的经历,沃克说他还是担心没办法把握今天好莱坞的一些细节。电影决策人现在还看《综艺》杂志吗?电影制片厂还玩财务游戏吗?
“我的作品必须准确,”他说道,一边做着旋紧螺丝的动作。通过一位朋友,他找了弗兰克·马歇尔(Frank Marshall),即《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谍影重重》(The Bourne Legacy)等电影的制片。
“弗兰克飞到这里,说,‘对,就是这个样子。’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沃克说。
《立法者》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当是沃克与其妻子关系令人心碎的描绘,她去年以90高龄去世。这对夫妻结婚66年,她也是沃克的经纪人。沃克太太在书中是一位严格而又机智的人物,不但保护丈夫不受外人的干扰,同时又滋养着他的创作才能。
她的照片出现在小说的结尾——正是她夹在“一封情书”里寄给他的那张,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在海外。他给照片装框后,放在桌上。
考虑到她去世不久,而她也会一直萦绕在他身边——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过道书架上摆放的那些陶瓷猫雕,沃克对有关她的提问敏感也情有可原。但不要在这位九旬老翁面前战战兢兢。
“问吧,问吧,”他说话的语气坚定但不恼怒,“不要客气,想问什么就问吧。”
好吧,那就问了:66年之后,没有了她,他是如何过的?
沃克凝视着窗外的圣哈辛托山脉和自己的盆栽天竺。“我们的关系实在是太深了,难以形容,”他轻轻地说道,“也可以说是才开始,可她却离我而去。”
他将自己的评论限于工作关系,回想起沃克太太从未去过自己的办公室,却在自己的书中(截至目前是18本)起着“巨大的”作用。譬如,他因之获得普利策奖的《凯恩号哗变》,每写完一章,他就大声朗读给她听。
“她可能会说,‘我知道你写到什么地方了,但你必须解决那个家伙。’”沃克说道,“嗨,六个月的写作一眨眼就过去了。而她总是——总是——对的。”
他又朝窗外看了。“一不留神就要跑题了,你们会认为我是一个动不动就爱哭的老头,”他说道,“你是怎么做到让我说这个的?我们来杯咖啡吧。”
说完,他从衬衣口袋里掏出手机,叫了管家,然后转向比较轻松的话题。
沃克说他很“高兴”回到西蒙 & 舒斯特,这家出版社194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奥罗拉·道恩》(Aurora Dawn),这是他二战期间他在海上的时候手写的。(他参加了8次太平洋入侵战事)沃克觉得尤为感人的是,西蒙&舒斯特的出版商乔纳森·卡帕(Jonathan Karp)写的硕士论文,研究的就是他的小说。
人们对他把最新式的联系方式如短信与Skype融入《立法者》这一点很感兴趣,这使他有一丝的恼怒。一个97岁的老人怎么会知道Skype的?
“我或许是老了,但我还是知道外面的世界的。”他说道,指出为了跟朋友与家人保持联系,他使用互联网也已多年。“我得承认,我现在还不是真的会发短信,”他说。(注意那个“还”字。)
对于97岁的人来说,沃克可谓相当好动了。他的私人教练周一、周四来;瑜伽教练周二、周五过来晃一圈。不管你做什么,可别问他是否打算封笔不写了 。
“那我做什么?”他问道,“就坐等一年?”
不过,他承认自己有时担心还有什么可说的。
“有时候,情绪低落,我感觉全身空荡荡的。”他说道,“不过那种感觉一过去,我又回到电脑旁。”
其实,他的下一本书已经在写作中。“我已写了一大部分,但这个不能跟你说。”他微笑道。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2年11月13日。
翻译:王晓元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1-3 12:03 编辑 [/i]
书信体、Skype聊天记录。。。太让人惊讶了。这样的精力和创造力、适应性,令人汗颜。
「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是我对二战了解的起始,也是少年时对军事有兴趣的肇因。那也让我的中学历史课现代部分变得比较难以忍受。 是啊,我那时也看过「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一边看书,一边看影视。 2012年度中文书推荐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部 2013年01月07日 非虚构1,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共三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年》、《大跃进1958--1960年》和《浩劫的来临1951--1966年》。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7/c17-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7/c17-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7/c17-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2/c12-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2/c12-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2/c12-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4/c4-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4/c4-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4/c4-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3/c13-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3/c13-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3/c13-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虚构的犹太民族》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9/c9-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9/c9-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9/c9-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c1-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c1-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c1-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表演与偷窥》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6/c16-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6/c16-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6/c16-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2666》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5/c5-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5/c5-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5/c5-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地下室手记》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8/c8-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8/c8-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8/c8-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霍乱时期的爱情》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5/c15-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5/c15-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5/c15-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追寻逝去的时光》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1/c11-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1/c11-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1/c11-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特别响,非常近》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8/c18-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8/c18-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8/c18-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自由》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4/c14-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4/c14-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4/c14-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追日》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0/c10-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0/c10-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10/c10-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霍普利全集》
[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7/c7-popup.jpg][color=#0066cc]按图放大[/color][/url][url=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7/c7-popup.jpg][color=#0066cc][img]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3/01/06/books/c7/c7-articleInline.jpg[/img][/color][/url][color=#0066cc][/color]
《寡人有疾》
相关文章[list][*][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04/c04bestbooks/][color=#0066cc]《纽约时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color][/url][*][url=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3/01/01/cc01bookreviews/][color=#0066cc]阅读2012:纽约时报中文网年度书评精选[/color][/url][/list]
[美]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著,中文译本2012年11月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马若德因此书在1999年获得倍受尊敬的"亚洲研究学会""莱文森奖"(Joseph R. Levenson Prize)。这部专述文化大革命起源的编年通史,从文革前10年的1956年写起,到1966年文革爆发时止,对来自官方与民间的海量历史资料条分缕析,多方考证,细致甄别,以迥异于党史话语体系的叙事结构,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贯通了文革起源的因果链条,其旁征博引的史料之多,所述的历史事件之多,在中外文革研究领域中,尚不见出其右者。(推荐人:董郁玉,资深媒体人)
2,《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野夫著,2012年5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故乡”是中文著作的一个母题,也是当下中国人复杂情绪的所在,野夫在《相关何处》中试图描述这种复杂:“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这本书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具有批判与反省的写作态度,流畅的叙事与典雅的文字。(推荐人:徐晓,作家、出版人)
3.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金雁著,2012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写作本身不仅占有大量的资料,而且论述独到;选题角度不仅有历史感,而且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其价值更在于,不仅有助于认识一脉相承的体制,更直击一代人精神的生成。(推荐人:徐晓,作家、出版人)
4,《虚构的犹太民族》(The Invention of the Jewish People)
[以]施罗默·桑德(Shlomo Sand),中文译本2012年9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犹太人是谁?真的曾经出现过一个《圣经》中所描述的犹太民族么?犹太民族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认同是真实还是虚构?本书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述解读以上问题,并且成功地将一部历史著作写得如此犀利好看。(推荐人:蒋方舟,作家,媒体人)
5.《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美]孔飞力(Philip A. Kuhn),中文译本2012年5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版
这本书讲述的是“乾隆盛世”,却切中中国当下。“叫魂”妖术流言在民间盛传,百姓人人自危,各地官府暗藏企图,高层借机清除异己,全面的群体性疯狂由此衍生。阅读时难免联想到2012年发生在中国的诸多新闻。(推荐人:困困,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
6.《表演与偷窥》
小白著,2012年9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只有真正也在域外书籍中打滚和钻营的读书人,才知道小白以“情色考古”为名号的散文里那些妙趣横生的掌故意味着多么艰辛的阅读苦役。里面很多关于图像学和表演的素材和妙论,稍加梳理就是绝好的论文,却被他暴殄天物般洒落一地。对于他是怎么读书和学习外语的,我一直觉得是个不可思议的谜。不过,小白的博学从未令读者觉得咄咄逼人,他在指出别人错误时甚至谦虚到只说“我们认为”和“我们发现”。(推荐人: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虚构
7. 《2666》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中文译本2012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666》这部典型的全景小说厚重、奇异、气势磅礴,是当代拉美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甚至拓宽了拉美文学的边界,对老派拉美文学代表人物进行了挑战和嘲弄,罗贝托·波拉尼奥完成得令人惊异得出色。(推荐人:比目鱼,书评人,阅读网站“读写人”发起人)
8,《地下室手记》(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俄]陀思妥耶夫斯(ф.M. дoctoebckий)著,中文译本2012年5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我独钟臧仲伦先生的译本,陀氏作品里我特别喜欢《群魔》,而这部《地下室手记》是包括群魔在内陀氏系列巨著的序曲,越读陀氏越了解那个隐秘的自己以及普遍的人性。(推荐人: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9.《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中文译本2012年9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少有得到了巨大声誉的作家像马尔克斯这样,在一种写作手法获得成功之后,敢于突破自己改换另种写作手法。更可贵的是,他的写作并没有被相对传统的阴影所埋没,浪漫而又不失现实,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推荐人:徐晓,作家、出版人)
10.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1卷):去斯万家那边, (第2卷):在少女花影下(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法]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中文译本2012年11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普鲁斯特无需我多说什么,我只是特别喜欢周克希先生的译本,这可算一点偏见,与此前上海译文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的都不同,此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的是周先生最新的精校本。(推荐人: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11.《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美]乔纳森·萨福兰·弗尔(Jonathan Safran Foer),中文译本2012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福尔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觉化写作,拓宽了9·11小说表达的疆域。主人公的名字“奥斯卡”源自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铁皮鼓》(The Tin Drum),但是福尔以新的视角和技巧激活了我们对“大屠杀”叙事和9·11的伦理讨论,也为居于语言死角的创伤记忆找到了新的言说可能。小说原著的语言机质和富饶寓意是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的电影改编所望尘莫及的,而杜先菊的翻译也令人叹服。这本书在今年各类年末好书推荐中鲜被提及,实在是咄咄怪事。(推荐人: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12.《自由》(Freedom)
[美]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中文译本2012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弗兰岑为了写作,把自己搬到一个荒芜的,常年可以看到候鸟迁徙的郊外,写作时把自己双眼蒙上,双耳捂住,在绝对的寂静中写作。《自由》是他的最新长篇,六百多页的篇幅讲了一个平凡美国家庭的故事,他复活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写法,从书中人物的命运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危机,阅读本书是一次自我救赎。(推荐人:蒋方舟,作家,媒体人)
13.《追日》(Solar)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中文译本2012年8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麦克尤恩借《追日》向美国作家索尔·贝娄(Saul Bellow)和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致敬,他也描摹起一个知识分子的衰老和与衰老无望的斗争,归根结底这来自于无尽的欲望,麦克尤恩不仅瞄准个体的欲望,还映射人类面对欲望的荒诞。这本书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还夹带大量物理学知识,阅读时富有智识趣味。(推荐人:困困,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
14.《雷普利全集》(The Talented Mr. Ripley )
[美]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Patricia Highsmith),中文译本2012年10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这套书的出版意义,在于帮助读者将“犯罪小说”这种已经在西方发展相当成熟的文学样式从“悬疑”或“推理”中分离出来。只有读完这套书,你才会知道为什么一个类型小说作家也曾一度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才能知道海史密斯的作品对人性阴暗面的探查到了怎样的深度。(推荐人:黄昱宁,作家和文学译者)
15.《寡人有疾》
苗炜著,2012年10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让我产生极大阅读快感的小说。它神奇地集中了一个小说家对自己笔下的故事最大的自信和最大的怀疑——对于一个后现代语境下的写作者,这两种特质同等重要。(推荐人:黄昱宁,作家和文学译者)
RE: 《阅读中的2012:纽时中文网年度书评精选》读后感
不清楚这份书单是谁开的,这家伙的阅读兴趣好像有点杂。反正我只读过其中三本,野夫的,陀氏的和马尔克斯的,所以在这儿只能就主帖中的推荐词聊几句瞬间的读后感。不是书评,最多只是读推荐词的断想。关于1,《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文革是个巨大的坑,采用编年史的方式去记叙文革,关键看编进去的都是些啥,如果是“来自官方的历史资料”,估计再怎么“多方考证,细致甄别”,也只在伟光正里兜圈子。在文革研究这个领域里,只是叙事结构“迥异于党史话语体系”,我想是远远不足称道的,那几乎等于在说“这本书写得,句子都还蛮通顺”。
关于2,野夫的《乡关何处》——野夫写作的特点是个人视野且带点悲愤情绪,所以我不认为他是在“批判和反省”,他只是在抒情。
关于3,《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说这本书“不仅占有大量的资料,而且论述独到;选题角度不仅有历史感,而且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其价值更在于,不仅有助于认识一脉相承的体制,更直击一代人精神的生成。”很空洞,大体等于“很好,很好,很好。”
关于4,《虚构的犹太民族》——“犹太人是谁?真的曾经出现过一个《圣经》中所描述的犹太民族么?犹太民族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认同是真实还是虚构?”这是让人很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读完此书,能让你感觉作者说清了这些问题,那它一定是一本了不起的书。
关于5,《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乾隆年间民间盛传“叫魂”妖术?以前没在通史里读到过,也没听历史老师说起过,看来这也是迥异于一般历史论著的一本书。
关于6,《表演与偷窥》——评语很震人!“只有真正也在域外书籍中打滚和钻营的读书人...”,完了,你认识几个在域外书籍中打滚和钻营的读书人啊?我能想到的,除了老木匠的爱女,小榔头,大概还有前总版李大兴、克明兄,说真的,他们“是怎么读书和学习外语的,我一直觉得是个不可思议的谜”。
关于7,《2666》——拉美文学我看得很少,所以拉美文学的边界是啥,也就不太清楚,那么“拓宽了拉美文学的边界”意味着什么,我也就毫无眉目了。
关于8,《地下室手记》——指的是《死屋手记》吧?萧瀚的评论有点玄,他说“越读陀氏越了解那个隐秘的自己以及普遍的人性”,假如“隐秘的自己”是指读者,那他只能是普通的读者吧,不然你怎么能了解了普遍的人性同时就了解了隐秘的这一个人?
关于9,《霍乱时期的爱情》——好书,早就有中文译本了,不是去年才出的新书。不过,当我读到“少有得到了巨大声誉的作家像马尔克斯这样,在一种写作手法获得成功之后,敢于突破自己改换另种写作手法”的评语时,我立刻想到了金庸,论写作手法之丰富多样,中文作家里金庸是顶尖好手,他的小说“浪漫而又不失现实,古典而又不失现代”。
关于10, 《追寻逝去的时光》——《追忆似水年华》一直摆在我的书架上,很多年来,我只看过一点点,我把它视作一座风景无限的高山。还有一套书也摆在我书橱里很多年,是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我也只看了一点点,我把它视作一个不见底的深坑。
关于11,《特别响,非常近》——这本书的推荐词包含了太多我搞不清楚的东西,比如“视觉化写作”、“9·11小说表达的疆域”、“对‘大屠杀’的叙事”、“居于语言死角的创伤记忆”,我愿意相信“杜先菊的翻译也令人叹服”,但这样的书评,我叹则叹矣,很难服。
关于12,《自由》——“弗兰岑为了写作,把自己搬到一个荒芜的,常年可以看到候鸟迁徙的郊外,写作时把自己双眼蒙上,双耳捂住,在绝对的寂静中写作。”用叙述的语言来介绍作者写作时的奇特,真的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只是,六百多页的篇幅,会不会太长了呢?
关于13,《追日》——描摹一个知识分子的衰老和与衰老无望的斗争,却“夹带大量物理学知识”,这样的书,会好看么?
关于14,《雷普利全集》——全集,这套书有几本啊?“从‘悬疑’或‘推理’中分离出来”,不分离该多好,要探查人性的阴暗面,悬疑和推理是最便捷的工具啊。
关于15,《寡人有疾》——“它神奇地集中了一个小说家对自己笔下的故事最大的自信和最大的怀疑”,这句话是不是意味着,这部小说的情节编得很不靠谱?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361&ptid=114250]7#[/url] [i]心中有刀[/i] [/b]
呵呵,对点评的点评,别俱一格。
这个书单应该不是一个人开的,而是一群人推荐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