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24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五到第十)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6pt][color=#000000]欧洲的异乡人[/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欧洲与犹太世界的矛盾由来已久,基督教认为犹太人应该为耶稣之死负责,彼拉多是因为犹太长老会的要求而下令处死耶稣的。而耶稣对于犹太教则属于异端,犹太人坚持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不承认耶稣的弥赛亚(救主)的身份,也就不可能承认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信仰具有强烈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特征,虽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从犹太教演化而来,但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随着基督教的势力壮大,欧洲与犹太人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著名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反犹太人》,将犹太人描绘成被上帝摒弃而必须永世受罚的民族,而且他们将被上帝“新选定的民族取代”——即由基督教民族代替犹太民族。[/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基督教与犹太人的第一次全面冲突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96[/font][font=宋体]年,一群狂热的圣战信徒在法国和德国杀害了近万名犹太人。此后,在欧洲发生的所有灾难性事件,总免不了被指责为犹太人所为,犹太人成为灾难的替罪羊。强大宗教力量对犹太人的强烈排斥,导致犹太人很难融入欧洲社会,于是他们反求诸己,愈加坚持自己的所谓“犹太特性”——即宗教特性和民族特征,“不可同化的犹太人”成为犹太人的一个符号。[/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封建社会,土地是社会经济的命脉,但犹太人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土地以外,不能从事与土地相关联的生产活动,为维持生计,犹太人不得不把眼光贸易、金融这些高风险投机行业。[/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尽管如此,欧洲人并没有停止对犹太人的恶毒攻讦,其中,对犹太人攻击强度最烈的大约是马丁·路德,他被历史学家认为是“给犹太人这个词赋予了带有绝对侮蔑性质的、恶毒的意义”的第一个德国思想家。[/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0000]他向犹太人宣泄了一腔莫名仇恨,指责犹太人“只知填饱肚皮,围在火炉旁暴饮暴食……打嗝放屁……并诈取我们的钱财和货物。”不断提醒德国民众,犹太人有着杀害基督的罪行,和撒旦狼狈为奸,他给犹太人加诸了一连串罪行,并提出有力的惩罚措施,其恶毒程度不逊于后来的希特勒。[/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总体说来,在古代社会,由于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种种条件限制,欧洲人与犹太人的冲突是以宗教冲突为基础的,持续、缓慢和局部的,种族色彩并不十分强烈,因为犹太人毕竟是“按照上帝形象创造出来的人,他们是可以拯救的”——但冲突的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加强,他们渐渐被排挤出西欧,集中到了东欧地区,而东欧人对犹太人的态度与西欧大体相似。[/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犹太人迎来了一次政治上的“解放”,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和欧洲人一样共同生活了,这使得被排挤到东欧的犹太人开始部分返回西欧。[/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在欧洲地位的相对好转,犹太人团体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他们也对自己的漫长的历史进行反思,相当一部分犹太人不再坚持自己的犹太教信仰,转而信仰基督教,同时加强了对所在国家的认同感,这样,他们不仅是犹太人,同样也是法国人、德国人,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获得政治解放的犹太人在十九、二十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如文学家海涅、思想家马克思、音乐家门德尔松、科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等,都是一个时代、一个领域成就的象征,而在金融界更有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是缔造了令人生畏的金融帝国。[/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但犹太人的“解放”并不彻底,法律上的平等并没有消除欧洲人对犹太人的极端偏见,十九世纪是现代科学大发展时期,尤其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欧洲对犹太人的态度迅速沾染上种族主义色彩,“犹太人”这个词又被加诸新的解释和新的定义,犹太人的种族身份,不可改变、不可同化的“犹太特性”得到强化,如遭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的欧根·杜林这样的哲学家就坚持认为,犹太人的独特性,使他们根本无法融入德国文化之中。他在一本极具挑衅性的小册子《作为种族习俗和文化问题的犹太人问题》中,呼吁灭绝全世界的犹太人。强烈的社会偏见,使大多数成绩斐然的犹太人被阻挡在欧洲上流社会之外,如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哲学家、心理学家都无法获得大学的教授职位。[/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这种极端思潮延续到第三帝国时期,其境遇可想而知。纳粹党执政不久,一位[/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岁的犹太少年在母亲的带领下去商店购物,店主拍着少年的头假装和善地询问孩子是不是需要圣诞礼物,在孩子答应之后,店主说到:“但我最好的礼物是所有的犹太人都被棒子打死。”这种赤裸裸的凶狠和恶毒羞辱,使我们不难想象德国人面对大屠杀,竟然是那样地无动于衷。[/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
[/color]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25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六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4pt][color=#000000]党争遗祸[/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党派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德国统一之后也采取了羞答答的宪政体制。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活跃于德国政坛的主要政党之一,只是在第二帝国时期俾斯麦和霍亨索伦王朝的强力控制,社民党与德国其它政党一样,始终处于反对派的位置,从未取得过执政地位,俾斯麦教给这些政党的可怕政治素质是:“可以怎样在不必承担国家责任的情况下,施加政治影响”,第二帝国留给这些政党的任务就是投反对票。它们学会了投反对票,却从来没有学会妥协的艺术和必要性,更谈不上懂得如何领导德国。社会民主党毫不例外地染上了这一恶习。直到纳粹党掌权,历史学家梅尼克还说德国人没有成熟到如何使用民主,实质却是专制的霍亨索伦王朝从来没有打算让德国人学会如何行使民主的权利。在此种情形下建立的魏玛共和国,严重的先天不足、激烈的政党争端,为共和国崩溃埋下了祸端。[/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争端首先来自社民党内部。社民党不仅分裂为多数派和独立派,而且政治上激进的独立派还与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运动联合,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1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组建了德国共产党。[/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同属左翼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价值观上基本一致,但在如何取得统治地位的手段和方法上却大相径庭,前者坚定不移地要建立共和国家,走议会道路,坚持通过提高工人和劳动者的社会福利方式,实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平等。而由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的德共,坚决信奉暴力手段,相信通过暴力才能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权,他们不时领导德国公众进行罢工、暴动,不断采取激进行动,在严重威胁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还相当程度上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一战失败威廉皇帝刚刚宣布退位不久,李卜克内西立刻宣布建立德国苏维埃共和国,但因缺乏必要力量支持而失败。这样,从未取得执政地位的老牌社民党如愿以偿,在忙乱中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党的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菲利普·谢德曼分别担任总统和总理。[/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激进派的行动引起了右翼势力的极度恐慌,他们暗杀了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德共因此要求执政的社民党举行全国总罢工,结果遭到执政的社民党拒绝。从此,这两个左翼政党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彻底分道扬镳,其对立程度远在左右翼之间的对立之上,这就给纳粹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德国党派的小团体特点由此可见一斑。[/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魏玛之初,是一个由社民党、中央党和民主党共同组建的三党联合政府,但大多数德国人对共和政体并不感兴趣,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0[/font][font=宋体]年第一次国会选举中,社民党就丧失几乎一半选票,使这个小心翼翼维护议会道路的左翼政党,仅执政[/font][font=Times New Roman]479[/font][font=宋体]天就不得不交出政府权力。[/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非但社民党如此,魏玛时期的主要政党几乎无一例外带有这一恶习,他们对成为执政党有着浓厚兴趣,但对投反对票的兴趣更加浓厚,即便在掌握政府的时候,也依然像反对党而不是执政党,只要政府行为不符合党派利益,哪怕政府总理出自本党,他们也会在议会中坚决投下反对票。[/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这种异常的党派争夺,使魏玛政治陷于一片混乱。典型的如[/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8[/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月执政的赫尔曼·米勒政府。米勒虽然出自社民党,建立却是一个五党大联合政府,因党派关系,几乎无人支持他的施政纲领。他的前任政府遗留下建造[/font][font=Times New Roman]A[/font][font=宋体]级装甲舰的计划,如果米勒总理不同意该计划的实施,就会面临政府解散。为维系政府的生存,他无奈中通过政府决议,同意了建造计划,但政府决议却违背了社民党的政治理念,立刻遭到社民党强烈反对,认为米勒“把政府利益凌驾于党的利益之上”,社民党议员竟然在议会对本党内阁决议投下反对票,成为德国议会从未有过的事。这导致议会和政府威信严重下降。[/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社民党的党派利益和米勒政府的无能,引起右翼政党和军队的强烈不满,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期而至,米勒政府的经济政策遭到联合政府所属各党派的联合攻击。社民党越来越无力承担对德国的领导责任,议会议席不断丧失,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月米勒终于被赶下台,结束了魏玛时代的最后一次执政,由中央党人选代替。[/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2[/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宋体]月选举后,沦为真正的反对党,从此退出国家政治,纳粹党同时成为议会第一大党。[/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魏玛共和国累计不过[/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宋体]年零三个月,自[/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1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第一次议会选举以来,一共进行了九次议会选举,更是先后产生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任政府总理,到第[/font][font=Times New Roman]21[/font][font=宋体]任政府总理出现却意味着一个共和政体被彻底颠覆,这就是阿道夫·希特勒。[/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这些执政党轮番执掌着德国政坛,但党派的团伙性质却导致这些政党都不能充分地代表德国,他们不属于国家,只属于狭隘的利益团体,这是德国政党政治的致命缺陷。[/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27

RE: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七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6pt][color=#000000]“血与土”[/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党的政治理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整个德意志思潮的延续和发展,因而,我们不能将“二十五条纲领”和《我的奋斗》中所表达的内容仅仅视为希特勒的个人产物。[/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在中国人的文学图景中,湖光山色、山水寄情,是逃避尘世喧嚣之所在,是让纷扰着的心灵复归之寓所。中国式的山川河流、田野大地,从来都是竭尽自然本色,并且与精神相连接,陶潜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尽中国人的山水情怀。中国人热爱土地,热爱自然,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切,恬淡、冲实、唯美。中国文学景观中的土地,不仅看不到一点点血雨腥风,哪怕尘烟也会被中国文学家们的笔竭力回避。[/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文学也同样充分地表达了对土地热爱,从这种对土地的情感而言,很难说德国文学家们比中国文学家的情感浅薄或者不够真诚,他们一样热情赞美土地、讴歌家园。但是,德国的“土地”与中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土地是德意志的生命,对中国则是一种意向、一种精神,是对尘世生活的逃避。一旦德国文学家将土地与生存空间想结合,附着土地上全然不是中国式的“情”、纯真和淡然,而是德意志的血——血与土,构成了纳粹的文学景观,他们用赤裸裸的武力表达了对大地的热爱,这是一种充满欲望的冲动,成为纳粹征服世界的动力。[/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面对破碎的德意志,赫尔德、歌德、海涅,都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德意志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对德国的未来显然有一种不确定感,尽管他们渴望德国的统一和强大。同样的问题,在另一位德国诗人恩斯特·莫里兹·阿恩德特那里得到了回答:“有人说德语的地方就属于德国。”欧洲除了德国本土,奥地利、捷克、波兰、法国、瑞典、瑞士都有德语区的存在,这就意味着,这些土地只有成为德意志的一部分,它们才可能具有价值。“德语与其它语言即交揉在一起,要想分辨清楚是枉费心机”——德国作家理查德·塞缪尔如是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塞缪尔提出了“帝国”概念:“帝国构成一种超级国家的观念,在理论上它可能包容所有德国人,同时还可以为包容非日耳曼族的少数民族提供历史依据。”这些话语着重体现这样一个观念:日耳曼神圣。[/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文学家的痴心妄想在希特勒哪儿得到深度回应——这就是第三帝国的建立。但希特勒走得更远,不仅占领的“德语区”,还占领的几乎整个欧洲,还对犹太人实施了种族灭绝。[/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主义的文化观由健康的、种族的、英雄和直觉构成,同时强调作品的“血肉丰满”,比较抽象的现代派艺术作品,在他们看来都是病态和扭曲的,因为他们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怀疑、讽刺和堕落。纳粹主义竭力推崇一种比共产主义更加“高级”的文学理想:以一个同心同德的民族共同体来代替阶级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理想,只有在同宗同族的日耳曼人之间才会出现,只有在田园风光中才能得以体现。这正是典型的纳粹文学景观。[/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阿道夫·巴特尔是对纳粹主义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著有小说《迪斯马什人》,他是一个激进的反犹主义者“在文学史喜多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态度”。他认为犹太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剥削者合为一体的人;因为海涅是犹太人,他就把海涅说成是外国文化的侵入者;他全面否定德国盛行的表现主义艺术和荒诞派戏剧,认为只有回归乡土艺术,才能阻止德国堕落倾向的蔓延。[/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巴特尔的文学态度与希特勒产生了强烈共鸣,[/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6[/font][font=宋体]年希特勒曾经拜访过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42[/font][font=宋体]年在巴特尔八十岁生日之际,希特勒封他为纳粹党的荣誉党员并授予他金质勋章。[/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在纳粹文学中,具有高度民族性象征和战斗意识的是赫尔曼·隆斯在《自卫的狼》一书中的充分反映。这部小说被称为“民族运动的经典”:一群日耳曼人用鲜血保卫自己的家园,主旨在于表达:“第一,安居乐业;第二,为保护安居乐业而进攻”。小说借主人公沃尔夫之口说道:“任何人要想碰我或我的同胞的头发,我都要让他血流成河”。“血与土”的文学基本要素在小说中得到充分表达,最终,“血流成河”成为这部小说的结局。作者隆斯本人在一战爆发伊始就入伍参战,[/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14[/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月战死,他在临死前还呼唤“英雄从群众中脱颖而出、拯救日耳曼民族,以带领整个民族走向胜利”。用行动实践了他的文学理想。[/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隆斯的这部小说在第三帝国影响巨大,[/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3[/font][font=宋体]年卖出[/font][font=Times New Roman]37[/font][font=宋体]万多本,而到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9[/font][font=宋体]年二战之年,则卖出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56[/font][font=宋体]万多本,“血必须流,血必须流”是纳粹党的口号,也是纳粹文学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那血流成河的场面又与乡村田园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
[/color]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29

RE: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八

[i=s] 本帖最后由 网事情缘 于 2013-2-13 04:31 编辑 [/i]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6pt][color=#000000]皮条客之歌(发表时改为“纳粹曲”)[/color][/size][/font][/align]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3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为庆祝希特勒五十周岁生日,在首都柏林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按惯例,阅兵式首先演奏了德国国歌,接着又演奏了纳粹党党歌《霍斯特·维塞尔之歌》。说起这首歌的来历,颇能体现纳粹党的虚伪特性。[/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运动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运动,纳粹党冲锋队在魏玛时期制造了大量的社会动乱,特别是与德共的冲突十分激烈,两个政治组织经常在街头开打。[/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豪斯特·维塞尔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随军牧师,和兴登堡总统颇有交往。维塞尔参加冲锋队后,由于好勇斗狠的性格,成为第五分队的队长。[/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8[/font][font=宋体]年,维塞尔创作了一首叫做《高举旗帜》的短诗,共三段十二行,其中第一段写到:“高举旗帜!团结一心!步伐整齐,安静平稳,冲锋队在前进!红色阵线和反动派枪杀了战友,他们的灵魂仍和我们一同前进。”他创作这首诗时年仅[/font][font=Times New Roman]22[/font][font=宋体]岁,不过是当时十分常见的涂鸦之作。[/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人们将这种充满血腥气的作品称之为“柏油文学”,所谓“柏油文学”是指城市的街头文学,它对应于乡土文学。这种作品既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也没有什么文学思想和文学情感,纯粹煽动暴力。如汉斯·鲍曼的《朽骨在颤抖》,都属于这个范畴。[/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30[/font][font=宋体]年初,霍斯特·维塞尔在一次打斗中被一名红色联盟成员杀死。维塞尔的死,却给纳粹党创造一起令人咋舌的纳粹神话机会。[/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为何维塞尔的死能够成为纳粹神话的主人翁?原因是他的这首诗非常符合纳粹的政治意向。它首先具有军事化色彩;第二,具有强烈的敌我意识,分清敌我是纳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是“朋友”,就要加入纳粹党、加入冲锋队;第三,它表达了民众基本的经济诉求,诗中写道:自由和面包正在来到;最后,以“希特勒的旗帜将在所有街道上空飘扬”为期待,达到了纳粹党所期望的执政目的。[/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维塞尔被刺杀事件立刻被纳粹党宣传部长戈培尔所利用。维塞尔死后,纳粹党为他举行了由数千名支持者参加的隆重葬礼,戈培尔发表演讲,称维塞尔为“风暴领袖”,这次演讲据称是戈培尔最出色演讲之一。下葬时,纳粹党的党旗从维塞尔坟头升起,具有强烈的宗教元素。此后,戈培尔还写了纪念文章,说维塞尔的精神永远不死,“那些准备学习维塞尔、为纳粹事业做出最大牺牲的人,其精神也将永生。”维塞尔的这首短诗很快被谱上曲,更名为《霍斯特·维塞尔之歌》。[/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造神运动使纳粹党颇获收益,由于葬礼后纳粹党的游行队伍受到德共组织的冲击,德共此后不断被指责为在德国制造动乱的祸根,纳粹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同情和支持,[/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的大选,纳粹党在议会的议席由[/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席跨越性的达到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7[/font][font=宋体]席,一跃成为第二大党。第二天,纳粹党官方报纸《人民观察家报》即用维塞尔的一句歌词作为大标题欢呼大选胜利:“为冲锋队让出街道”。次年,这首歌被纳粹党带进了国会,纳粹党议员开始在国会唱歌,接着又成为纳粹党党歌,几乎在纳粹所有官方场合都要播放这首歌,它又有纳粹德国第二国歌之称。[/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此后,维塞尔的故事不断被包装面世,说他是为把共产党人争取到纳粹党来才遭到暗杀的,是以身殉职。他的故事被写成小说,以《冲锋队征服柏林》出版,希特勒还希望一位叫艾沃斯的作家为其立传,而这位作家则是以专写色情小说出名。此外,维塞尔的“业绩”还被拍成了电影。[/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党的如此行径,当然要受到德共的抨击。德共党员、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用同样的结构、嘲笑般地讽刺了维塞尔的诗作:“屠夫发出召唤,牛儿举步前进,紧闭双眼,安静平稳,那曾血洒屠场的牛们,灵魂伴它一起前进。”布莱希特说,霍斯特·维塞尔不过是纳粹宣传机器精心制造的一个神话,他说,纳粹党把一个老鸨当作英雄正合适。[/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布莱希特的说法并非杜撰,原来,霍斯特·维塞尔住在柏林最肮脏的地区,靠一名妓女供养,当时的普遍传闻说维塞尔是一名皮条客,由于竞争激烈,维塞尔在打斗中,被他的竞争对手、另一名皮条客杀害,而[/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这位皮条客是红色联盟的成员。后来,传闻在细节上得到一些修正:维塞尔,这位狂热的纳粹分子,娶了一个因为经济窘迫而卖淫的女子为妻,她用卖淫的钱资助维塞尔完成了学业。一位来自红色联盟的皮条客对[/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这个女人爱上了维塞尔恼羞成怒,在打斗中将维塞尔杀死。后来杀人者被判入狱,[/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3[/font][font=宋体]年被纳粹党杀害。[/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非但如此,维塞尔的“诗作”也并非什么“原创”,据专家研究,不论在诗的意象上和歌词上都有剽窃当时德国共产党卡祖笛乐队的嫌疑。[/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党为神话自己、欺骗民众,进而实现自己的极权统治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一个通过欺骗上台的政党,将会给德国民众带来什么?[/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30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九

[i=s] 本帖最后由 网事情缘 于 2013-2-13 04:32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6pt][color=#000000]害国政纲[/color][/size][/font][/align]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集中体现希特勒变态“爱国主义”思想的有两部重要文献,一部是他在“德国工人党”时期与该党领袖安东·德莱克斯勒及费德尔共同拟定的《二十五条纲领》,另一部是他臭名昭著的代表作《我的奋斗》。[/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2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4[/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希特勒在慕尼黑霍夫布劳豪剧院发表演讲,颁布了德国工人党的《二十五条纲领》。一周后,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希特勒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6[/font][font=宋体]年宣布该纲领作为纳粹运动的哲学与原理体系,是“永远不变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2[/font][font=宋体]年纽伦堡国社党代表大会再度肯定了这个政纲。[/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二十五条纲领》翻译成中文不过一千字余字,这是集一个国家主义、种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于一身的三结合政治纲领,它以国家主义为意识形态,以国有化、反对大资产阶级为基本途径,以雅利安种族国家为实现目标。如果单独考察这个纲领的每一条,大多数条款特别符合当时德国下层民众的基本愿望,但将全部条款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纲领”完全是连拼带凑、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它具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和暴力气息。[/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纲领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确立了种族社会主义原则,纲领的第一条即提出“我们要求基于民族自决的权利,联合德意志人为大德意志帝国[/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德意志“生存空间”问题,是德国统一和屡屡扩张的动力。但如果说,土地、生存空间通过掠夺、征服可以得到,居住在德国土地上的犹太人可以通过杀戮消灭,现代国家的日常治理和经济发展绝不可能通过强权得以实现。二十五条纲领当然不会对此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思考,对于如何治理一个现代化国家,他们既无能力也无兴趣。[/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只有健康的市场化才能推动现代工业社会向前发展,二十五条纲领却提出与市场经济完全相反的口号:没收私人土地、实现大企业大公司的国有化、在毫无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许诺德国公众超额的社会福利。这些内容很明显会博得中下层民众的欢心,实质却是对公众的政治贿赂——一旦全面实施国有化,就会立刻丧失经济增长的动力;倘若还有实现这种政治许诺愿望的话,那么出路只有一条:掠夺。在德国,对内主要是通过对犹太民族的抢劫,对外则是发动世界大战。[/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相比复杂而严谨的德国哲学,《纲领》的文字草率到几乎粗俗,不仅自相矛盾而且左支右绌。[/font][font=宋体]纲领第二条写到:“我们要求德意志民族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到了第四条则变成:“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无论职业如何,只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因此,犹太人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所谓“民族平等”在纳粹党手中不过是一个可以任意拿捏的面团。[/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在相当意义上,可以把二十五条纲领看作希特勒《我的奋斗》的先声,浓缩了希特勒日后统治德国的核心思想。如“纲领”第二十三条公然提出对德国人民进行思想钳制:“我们要求在法律上抵制报刊故意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我们要求按法律抵制对我国国民生活生产腐蚀影响的文艺倾向,取缔一切违反上述要求的文艺演出。”德国是产生过康德、黑格尔这样人类思想大师的伟大国度,这种对思想赤裸裸的钳制却能够畅行无阻,[/font][font=宋体]成为笼罩在德国人头上久久不散的阴霾,究其原因不过是把德意志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国家”正是德国人所狂热迷信的东西——他们竭力反对魏玛共和国就有“白马非马”的意思,反对的不是马,而是白马。[/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实际上,不论在纳粹党的夺权过程中还是在夺取德国领导权之后,这个纲领大部分条款并未得到执行,因为它根本无法执行,但这个无法执行的纲领却被希特勒强制推行,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上的无耻与思想上的野蛮。当然,《纲领》最重要的条款还是得到了实施,就是第一条建立“大德意志德国”——把世界拖入战争。[/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希特勒的这次演讲成为他日后演说的一个标准模式。他是一个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家,演说具有强烈的表演性质,他在演说中总是“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普通的老兵和爱国者,他将国家利益置于狭隘的自利集团的利益至上。”接着,“就是揭开破坏分子的面具,他们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毁灭和耻辱”。这些“坏分子”是哪些人呢?首先是犹太人,然后是“战争获利者、和平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最后,希特勒要使人们相信的是只有他和他的纳粹党才能拯救德国。[/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纳粹党的粉墨登场,导致德国极右翼气氛开始弥漫并愈发嚣张,这种极右翼思潮催化了三十年代知识分子的世界性左转,许多世界级作家诸如罗曼·罗兰、萧伯纳、纪德、鲁迅等等,都先后投身于左翼运动中。[/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33

RE: 从德意志到法西斯随笔第十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6pt][color=#000000]在邪恶中取乐[/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毫无疑问,德意志人种族优越感和对大空间概念的追求在某个阶段到达如痴如醉的地步,仿佛只有日耳曼人才是延续世界的动力,如果不能得到整个世界,德意志就无法生存。这种思潮不止局限于德国本土,在整个泛德意志地区都有所表现,甚至还漂洋过海,被德国移民带往异国他乡。他们不但仇视犹太人,还把仇恨扩大到一切“劣等民族”,诸如斯拉夫人、吉普赛人等。如生于波西米亚的日耳曼作家艾尔文·吉多·科尔本耶,作为一名作家和严格的知识分子,他的种族主义不仅出自族性的狂热,还有着深厚的知识学基础,其信念是:德意志民族主义,只是在德国领导下实现欧洲统一理想的最初阶段。他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2[/font][font=宋体]年加入纳粹党,后来还获得苏台德地区日耳曼文化协会会长职务。[/font][color=red][/color][/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更为偏执的是出生于奥地利的诗人约瑟夫·文俄伯,他早期即转向国家社会主义,信奉尼采哲学,以尼采格言为行动参照:“在孤独中自豪,在邪恶中取乐,在肯定生命中享受”。他的诗集《尊严与衰落》每一部分都明显合乎纳粹的胃口,他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者一样反对民主、反对共和和社会主义。他写过许多颂歌,赞美德奥合并、献诗给希特勒。在希特勒[/font][font=Times New Roman]49[/font][font=宋体]岁生日时,文俄伯特意写下一首《还乡颂》歌颂这个独裁者:“这就是以人民的名义!这是以血的名义!这是以苦难的名义:永恒伟大的德国,我们向您致意,德国!神圣、有力的元首,我们向您致意,元首!幸福、自由的家园,我们向您致意。家园。”[/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除文学手段以外,文俄伯与国家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联系也相当紧密,甚至可用休戚与共来形容。战争爆发后,他以一个纯正诗人的身份避免直接对战争进行描写,而是竭力拔高一些更为崇高的理想,写出诸如《日耳曼语言颂》之类的诗作,正如他认为的“只有忠实于日耳曼的语言,才有取得胜利的希望”。[/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45[/font][font=宋体]年,眼看德国战败,苏联军队将要占领自己家乡,文俄伯吞服吗啡自杀。[/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对“大空间”的狂热还蔓延到非德语区。汉斯·格雷姆是南非的德国移民,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创作倾向完全符合纳粹主义的政治特征:生存空间、民族主义、血与土。他在记述非洲生活的《卡鲁法官》一书中明确宣称白种人比黑种人更优秀。格雷姆最成功和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创作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26[/font][font=宋体]年的《没有生存空间的民族》,这是一本厚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00[/font][font=宋体]页的文学巨著,作品核心在于表达“德国如要生存,就必须拥有更多生存空间”这一理念。他对一战失败耿耿于怀,认为:一战以后的德国被毫无正义可言的凡尔赛条约剥夺了殖民地,使得日耳曼人成为一个没有生存空间的民族。小说的第一章题目就叫“故土与压迫”,异常清晰地表明了这个观点。[/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他在书中写到:“日耳曼人需要周围的生存空间,需要头顶的太阳和内心的自由,以求生活得更美好、更舒畅。”这种迫不及待的扩张心情毕露无遗。由于作者语言矫饰、文辞夸张,且通俗易懂,如此厚实的作品也同样拥有大量读者,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8[/font][font=宋体]年以前,累计售出[/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font][font=宋体]万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深得纳粹批评家的欢心:“我们最遥远的子孙会在这些作品中体会到民族的真实性质,民族生存的永恒理论,民族血统的呼声,以及在不可测度的民族面前的战栗”——大屠杀确实令人战栗,震颤着人类的心灵。他的这些思想反映在小说中,与“纳粹的意识形态一拍即合”。[/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值得思考的是,像格雷姆这样的作家,虽然他后来回到德国,担任了纳粹的官方职务,却可能连纳粹分子都谈不上,他不仅没有加入纳粹党,还一直避免行纳粹礼,并且始终怀疑纳粹党的文化政策,拒不服从纳粹党的路线。他与戈培尔的个人关系十分紧张,拒绝接受纳粹政府颁发给他的各项文化奖。他甚至放肆地对希特勒表示:将永远为领袖的事业效忠,但自己永远不属于他。直到战后,他依然坚信国家社会主义是正确的,是有益于德国和欧洲的,只不过希特勒的狂妄才导致这一运动偏离正确轨道,直至成为一场严重的犯罪。后来,评论家们对格雷姆严厉谴责到:“汉斯·格雷姆矢口否认对第三帝国发生的事情负有责任。的确,他不是纳粹党党员,在某些方面也与纳粹党有区别,但他也是个实实在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探索纳粹运动在德国的根源时,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纳粹运动作为一场明显偏离欧洲价值观的运动,甚至也并不完全符合德国人的口味,为什么能在德国得到有力推动,甚至成为世界性的浩劫?也许,格雷姆就是答案。[/color][/font]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3-2-13 04:34

以上随笔均发表于《财经》,第十篇发表时间为2013年第四期,2月11日出版。

施国英 发表于 2013-2-13 11:03

好文章应该每日一贴,让人慢慢消化。
已经拜读了2篇,明日继续~~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3-2-13 12:19

[i=s]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3-2-13 12:23 编辑 [/i]

我5点钟醒来就全部卧读了,确实信息量很大,受益匪浅。唯一不满的是把纳粹称为极右,而且把一些知识分子的左转原因归结是由于纳粹的“极右”。其实纳粹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杂交,社会主义当然是左的东西,只是共产主义比纳粹更左而已。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3-2-14 18:36

慢慢读。
纳粹一词,究竟应该译国家主义,还是民族主义,我记得,还是可以一议的。二十五年前曾经思考过,记不大清啦。

mendota 发表于 2013-2-14 18:3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杜雅萍 发表于 2013-2-19 14:31

学习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