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蛇头狱中去世 福建偷渡者吊唁"救星"
[font=宋体, sans-serif][b]纽约时报报道[/b] 对当局而言,郑翠萍是“蛇头之母”,这名女商人让数以万计的中国[url=http://edu.163.com/yimin/]移民[/url]([url=]微博[/url])通过偷渡进入美国。[/font][font=宋体, sans-serif]检方表示,她在二十年时间里,通过把孤注一掷的偷渡客塞进并不安全的船里,积聚了40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许多人溺水而亡。至于那些安全抵达美国却无力付款的偷渡者,则被郑翠萍派去的黑帮所绑架,受到殴打、折磨、强奸,直到他们的亲属偿还债务。[/font]
[font=宋体, sans-serif][b]郑翠萍在联邦监狱去世[/b][/font]
[font=宋体, sans-serif]1993年,锈迹斑斑的货船“金色冒险号”(Golden Venture)载着300名饥肠辘辘的移民,在罗卡韦海岸搁浅,致使十人死亡。郑翠萍由此成为人口贩卖圈子里久经传颂的标志性人物,从汉语的“蛇头”一词直译而来的英语词“snakehead”,也因她而流行开来。[/font]
[font=宋体, sans-serif]然而上周末,许许多多由她安排抵达这里,或有亲友在她的帮助下抵达这里的福建移民,来到纽约华埠的东百老汇大街表达吊唁。郑翠萍在联邦监狱去世。她受到了民间英雄一般的拥戴,在这里人们管她叫作好心的萍姐。[/font]
[font=宋体, sans-serif]居住在华埠的张元景(音译)今年69岁。他说,“如果没有萍姐,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到这里。”1989年,他从福建来到纽约,郑翠萍资助并安排了他的行程。和本文援引的其他福建人一样,他们说的都是普通话。[/font]
[font=宋体, sans-serif]上周四,郑翠萍因癌症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所监狱离世。在千里之外的纽约华埠,人们记忆中的郑翠萍生活简朴,在东百老汇大街47号的商店晨兴夜寐、辛勤劳作。让他们尤为难忘的是她对移民的帮助,无论是帮助他们汇款、借钱,还是帮他们找中餐厨师或送货员的工作。他们说,她是一个真正关心偷渡者的蛇头,如果出了差错,她会免除费用,还会为途中死去的偷渡者支付丧葬费。
张元景说,在人口走私的圈子里,她的名字一直是可靠的代名词。他回忆了自己经香港、伯利兹和墨西哥前往美国的经历。找到工作后,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郑翠萍支付了2万美元的费用。
他说,“我们只说得出她做的好事。”
[b]福建人的“救星”和“伟人”[/b]
许多人把她视为不知疲倦斗士,为了福建同乡甘愿奉献自己。她让乡亲们脱离贫困,帮他们来到美国。
法拉盛的移民权益倡导人士朱立创(Michael Chu)说,纽约的许多华人移民因为郑翠萍的善心和对移民的支持,而把她当作“现代罗宾汉”(Robin Hood)。他说,“萍姐很慷慨,对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她出手大方。她总是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
在福建人的网站和留言板上,网友称她是“帮助移民的第一人”、“女中豪杰”、“救星”,一名网友称她是“改变福州农村人生活的伟人”。
我知道她挣了一些钱,可她真是个好人,”47岁的林典(音译)说。他经营的餐馆在东百老汇大街的另一侧,正对着郑翠萍的商店和餐馆所在的那栋楼,林典的老家和郑翠萍在福建老家的村子相邻。他还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我也想帮助别人。”
[b]偷渡费3.5万美元/人 以人口走私最被捕[/b]
当局表示,郑翠萍在华埠建立的人口走私团伙,是纽约市受到调查的规模最大的一个。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通过这个偷渡网络落脚美国,其中有许多人来自福建。
她的团伙也是最赚钱的人口走私团伙之一,其结构错综复杂,渠道遍布多个国家,涉及多种交通手段。
她的偷渡网络收费不菲,达到每人3.5万美元甚至更高。她的人生经历也变得人尽皆知,她在盛美村度过童年,从父亲那里学习了经营人口走私的生意,然后在1982年搬到纽约,建立了非法的银行网络,帮助移民把钱汇往中国。
在“金色冒险号”发生海难后,郑翠萍逃离了美国。2000年,她在香港被捕,最终在曼哈顿的联邦法院接受了审判。2006年,她因人口走私罪名成立,被判处35年监禁,之后一直在服刑。
检方指控的一宗刑事案件发生在1998年。当时,她操控的一起人口走私行动中,偷渡者乘坐的船只在危地马拉海岸附近倾覆,导致了14人溺亡。
郑翠萍的庭审辩护律师劳伦斯·霍克海瑟(Lawrence Hochheiser)表示,她在中国移民中拥有许多支持者,因为“他们感觉她是在帮助乡亲摆脱贫困和压迫,给他们提供了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
他说,“有些人把她看成是救星。”
[b]“她没有那么坏,也不像华埠人说得那么好”[/b]
据帕特里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所述,郑翠萍成了“纽约市别具一格的大人物”。基夫在他2009年出版的书《蛇头:华埠黑社会与美国梦的传奇》(The Snakehead: An Epic Tale of the Chinatown Underworld and the American Dream)当中描写过郑翠萍。
他说,“她绝不像美国司法部刻画得那么坏,也绝不像华埠的人得那么好。”
基夫说,尽管郑翠萍这个名字成了“金色冒险号”的代名词,但那艘船上只有两名偷渡者是她的客户,其中一人在船只失事时丧生。
郑翠萍的丈夫张亦德依然经营着旧有的榕信酒家(Yung Sun)。周日,张亦德、女儿莫妮卡(Monica)和亲属聚集在一起,讨论葬礼安排事宜。他们拒绝发表评论。
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亲属说,“她在世时,没有一个人来找我们过问她的事情。”
在楼上一间窄小的办公室里,与郑翠萍同村的郑秀祥(音译)在汇总一份名单,罗列了谁曾致电吊唁。
他说,“大家从来没有流露过如此沉痛的感情。萍姐是一个耿直的好人,她的友善感动了所有人。”
作者COREY KILGANNON, JEFFREY E. SINGER 2014年04月28日。
[/font] 在黑心蛇头里算是仗义的,死去的冤魂是不会说话的,那些活下来的人庆幸自己曾受助于她。
身陷囹圄,狱中赴黄泉应该是一种“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