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歪弟 发表于 2014-10-8 18:01

14年诺贝尔奖

[img]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2014/10/08/14127291381743088.jpg[/img]

歪弟 发表于 2014-10-8 18:03

原标题:“师徒三人”共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我们怎么找到由此至彼的路径?我们怎么存储信息,以便快速找到上次走过的线路?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6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得主,在大脑中发现了一个能让我们在空间中定位的“内置GPS” 系统,展示了人类较高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分获奖金的是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来自挪威的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夫妇。

1971年,约翰·奥基夫发现了定位系统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海马区位置细胞。2005年,莫泽夫妇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关键组成部分——“网格细胞”。他们的工作为人们了解大脑最复杂的导航功能提供了神经细胞学解释。

诺贝尔奖组委会称,约翰·奥基夫和莫泽夫妇的发现,解决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几个世纪之久的问题——人类大脑究竟是如何构建一个所处空间的地图,以及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人类大脑如何导航并寻找路径?

作为该项研究的先驱者,约翰·奥基夫在几个星期前刚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获得卡夫里奖,这个奖项由美国卡夫里基金会、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和挪威国家教育与研究部共同设立,以表彰全球在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系统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在接到诺贝尔官方媒体采访电话的时候,时年74岁的奥基夫惊叹道:“我简直像在月亮上了!”他在接到官方正式通知的时候,正在像往常一样很早来到办公室,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天有多么特别。

对于与他分获奖金的莫泽夫妇,奥基夫赞赏有加:“我们相识了很多很多年,他们当时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注定是这一领域的明星。虽然当时到我的实验室学了些技术,但他们是应用这些技术最有效的学者。”

约翰·奥基夫在某种意义上是莫泽夫妇的导师。爱德华·莫泽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和妻子分别在奥基夫的实验室学习过3个月和1个月,并从奥基夫那里获得了对单个细胞进行记录的一对一训练,“在他实验室度过的三个月,是我这辈子最有效的学习经历。”爱德华·莫泽激动地说,“他一直是个很棒的导师,能与他分享诺贝尔奖真是太美好了!”。

最有意思的是,莫泽夫妇接到通知电话时并不在一起,但在分别接受诺贝尔官媒电话采访时,几乎一致表示,能获得这项殊荣,离不开学校、资助者以及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

爱德华·莫泽现任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里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他与妻子在过去数十年中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的前沿研究。就在2013年,莫泽夫妇与约翰·奥基夫三人共同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颁布的霍维茨奖,从1967年开始,有近一半的该奖获得者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另外,据官方数据显示,年逾五旬的莫泽夫妇是第五对同获诺贝尔奖的夫妇,而莫泽女士则是历史上第4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够在科学上携手走得如此之远,主要因为我们都热爱随时随地随性讨论,用能想到的任何方法把有趣的问题付诸实验,而不是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而计划着开个研讨会,相反,我们每天都能开个愉快的早餐会。”

(房琳琳)

歪弟 发表于 2014-10-8 18:05

【快讯】诺奖官网消息,埃里克-白兹格,斯特凡-W-赫尔,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水笺 发表于 2014-10-8 18:10

每年只关心谁拿文学诺贝尔奖。:bad_smiled

水笺 发表于 2014-10-9 21:09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图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b]凤凰网文化讯 [/b]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for the art of memory with which he has evoked the most ungraspable human destinies and uncovered the life-world of the occupation”)。[/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瑞典诺奖委员将会为莫迪亚诺提供800万克朗(约110万美元)的奖金。[/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就在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稳稳占据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成为最大热门。然而,年年“领跑”却最终“陪跑”的村上春树,今年仍未能结束“悲壮”入围史,最终与诺奖再次失之交臂。[/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此外,作为诺奖新面孔,非洲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此前甫一入围便跃居诺奖赔率榜单第二位,而就在开奖当日,恩古吉更是骤然超过一度稳居首位的村上春树,拔得榜单头筹,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热门人选,然而和村上的命运一样,最终都未能被“压中”,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却爆冷夺冠。[/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b]爆冷夺冠:曾获中国作家王小波推崇[/b][/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聚焦于纳粹占领及其对他的国家的影响。此前博彩公司发布的赔率表上莫迪亚诺甚至都未进入榜单,这次黑马突围竟然爆冷斩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可算诺奖评委们的又一次出人意表之举。[/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虽然莫迪亚诺的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尚属陌生,但在法国本土,他却非常有名。而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曾将其比肩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他也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b]写作特征:[/b][b]新寓言派 聚焦寻找与回忆[/b][/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莫迪亚诺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他被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着重探索和研究当代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b]小说主题都是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他的作品、尤其是前期的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他要描写这些他并未经历过的故事,就必然要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b][b]犹太,纳粹占领,以及身份认知的缺失,这些是他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b][/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发表了近20部小说,而且从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1968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他和路易·马尔合作的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5)搬上银幕后甚至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从而在当代法国文坛上为莫迪亚诺奠定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流作家的地位。[/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b]生平简介:出身富商 十岁写诗[/b][/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69岁的莫迪亚诺,1945年7月出生在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个月。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就读Jouy-en-Josas的Montcel小学,在上萨瓦省的圣约瑟夫中学(CollègeSaint-Joseph)和巴黎亨利四世中学(LycéeHenri-IV)读的中学。在他在亨利四世中学读书时,教他几何的老师是著名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Queneau)。雷蒙·格诺也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母亲的朋友,莫迪亚诺曾将他的第一次成功归功于雷蒙·格诺,后者在他20出头的时候将他介绍给了Galimard出版社。[/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莫迪亚诺居住在巴黎,众所周知,他回避媒体,绝少接受采访。诺奖揭晓后,瑞典诺奖委员会的评委表示,他们甚至还没能联系上莫迪亚诺,以告诉他他得诺奖了。[/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b]主要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中文[/b][/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中文,代表作有:《暗铺街》(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八月的星期天》(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青春咖啡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地平线》(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 《星形广场》(LaPlacedel'étoile)(1968)[/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夜巡》(LaRondedenuit)(1969)[/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环城大道》(LesBoulevardsdeceinture)(1972)[/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Lucien)(1974)[/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凄凉的别墅》(Villatriste)(1975)[/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家庭手册》(Livretdefamille)(1977)[/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暗店街》(Ruedesboutiquesobscures)(1978)[/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青春》(UneJeunesse)(1981)[/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记忆的小路》(MemoryLane)(1981,由PierreLe-Tan配图)[/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sibravesgar?ons)(1982)[/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Perdu)(1984)[/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d'ao?t)(1986)[/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戴眼镜的女孩》(CatherineCertitude)(1988)(由Sempé插图)[/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缓刑》(RemisedePeine)(1988)[/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儿童更衣室》(Vestiairedel'enfance)(1989)[/font]
[float=left][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font][/floa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蜜月》(Voyagedenoces)(1990)[/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废墟中的鲜花》(FleursdeRuine)(1991)[/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UnCirquepasse(1992)[/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春季之犬》(Chiendeprintemps)(1993)[/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走出黑暗》(Duplusloindel'oubli)[/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多哈·布慧德》(DoraBruder)(1997)[/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陌生的女子们》(Desinconnues)(1999)[/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小首饰》(LaPetiteBijou)(2001)[/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夜半撞车》(Accidentnocturne)(2003)[/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家谱》(Unpedigree)(2004)[/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青春咖啡馆》(Danslecafédelajeunesseperdue)(2007)[/font]
[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地平线》(L'Horizon)(2010)[/font]

歪弟 发表于 2014-10-9 21:21

村上春树那叫一个苦逼啊,我相信他一死就会得奖:happyd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10-9 21:33

[quote]村上春树那叫一个苦逼啊,我相信他一死就会得奖:happyd
[size=2][color=#999999]歪弟 发表于 2014-10-9 21:2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42996&ptid=118971][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今天看报纸,三个日本人获得化学奖,蓝光二极管吧。

统计是,迄今日本获得科学诺奖25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

水笺 发表于 2014-10-10 17:52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和平奖于当地时间10日揭晓,获奖者为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及因巴基斯坦呼吁女性受教育权利而被塔利班组织枪击的马拉拉·尤萨夫扎伊。[/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表彰两人为儿童权利抗争。[/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2009年,不到13岁的马拉拉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写博客,以亲身经验批判塔利班武装组织禁止女孩上学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动。[/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在校车上遭塔利班分子枪击,头部中弹。在英国接受治疗后,马拉拉恢复良好。[/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塔利班曾宣称对此事负责,并说如果马拉拉逃过一劫,一定会“再想办法追杀她”。[/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去年4月,马拉拉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7月,[url=http://t.qq.com/WorldFoodProgramme#pref=qqcom.keyword]联合国[/url]宣布将她的生日定为“马拉拉日”;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曾在白宫会见了马拉拉,马拉拉曾是当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人选。她并于2014年被提名“世界儿童奖”。[/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另一名获奖人萨蒂亚尔希则是印度著名的儿童人权活动家,他继承了先贤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多次组织和参与和平示威活动,他的主要目标是抗争严重剥削儿童经济利益的现象,以及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儿童正当权利,为儿童发声。[/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据媒体此前报道,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共有278个候选人及团体获得推荐,创下有史以来最多。[/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此前日本媒体曾预测,鉴于一直守护着倡导放弃战争的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日本国民被预测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size][/font]
[font=宋体, Arial, sans-serif][size=16px]本次诺贝尔和平奖的其他热门候选人——罗马教皇方济各、揭露美国政府搜集个人信息的美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今年暂无缘奖项。[/size][/font]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