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1-4 16:08

都2014年了,有些国家还在偿还一战时期的债务

都2014年了,有些国家还在偿还一战时期的债务
翻译:王大发财
来源:[url]http://jandan.net/2014/11/04/wwi-debts.html[/url]

一战爆发已经过去了100年。从许多方面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其中就包括财政开销。实际上,有一些国家至今还在偿还一战债务。


英国
英国于10月宣布将偿还一战时期20亿英镑债务中的2.18亿元。1917年英国为了获取资金,对全国发放国债,由于爱国宣传运动推广到位,再加上5%的利息也很诱人,有约300万英国人购买了国债。

第一次发放国债的十年后,温斯顿·丘吉尔将这些国债以4%的利息打包成了合并贷款。由于当时英国面对大萧条,政府的财政十分紧张,所以时任大臣张伯伦再次祭出爱国主义,将“4%年利的永久债务”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永久债券,也就是说借款人只要还在偿还利息,就可以永远不偿还本金——不过张伯伦将永久债券的年利砍到了3.5%。

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每年都要向永久债券和战时公债的所有人偿还1.36亿英镑。根据英国政府估计,从1927年到现在,政府已经偿还了12.6亿英镑的利息。一次世界大战到目前为止总共让英国付出了32.5亿英镑的代价。



德国
2010年10月3日,德国终于偿清了一战时的所有债务。总计2690亿德国马克,约合9.6万吨黄金。

这些是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被击败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许多羞辱性条约要求的一部分赔款。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派出了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的代理人。在1919年,凯恩斯抗议协约国对于德国的经济制裁过于苛刻而中途辞职。巧合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抓住了全国上下对《凡尔赛条约》的仇恨才能取得德国大权。在1929年大萧条后,德国的债务被削减至1120亿德国马克,59年能够偿清。不过,希特勒在1933年时停止了赔款的偿还。

1953年,二战末期,西德在伦敦举办的一次大会上同意偿还二战之前德国的债务,作为回报,在1945-1952年期间所欠的总共1.25亿欧元未偿还利息可以在东西德统一之后再偿还。1990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德国政府开始偿还利息——最后一部分于2010年10月偿清,就在德国统一20周年纪念日那天。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11-5 10:49

什么是负责的国家?这就是。

歪弟 发表于 2014-11-5 12:15

很想看看当时的发债契约~

歪弟 发表于 2014-11-5 12:43

[align=center][img]http://img4.caijing.com.cn/2014/1104/1415101857217.jpg[/img][/align]
采访对象供图
[align=center][img]http://tx1.cdn.caijing.com.cn/2014/1104/1415101857116.jpg[/img][/align]
采访对象供图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程媛媛)昨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村民致电新京报新媒体,称家中有一张1946年由新四军开出的借条,借条显示其祖父曾借给新四军3万元。该村民多年向政府要求兑现无果。今日,光山县财政局一负责人回应,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处理借条兑现。
“已经保存68年了”,张志良给新京报记者提供的借粮款收据原件是一张黄色老宣纸,上面写着,“今承湘店乡(后更名南向店乡)保庄张炎山先生借给本军现金叁萬元,特给此据为凭。”署名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并盖有江克成红色私章。借款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四日(1946年6月4日)”。
借条右端印有“争取和平,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左端附注注明所借粮款在今后政府征收田赋时,可凭此据抵消,未抵消完的剩余数额政治部保证偿还。
出借人张炎山是张志良的祖父,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人。 张志良说张炎山曾经在乡里经营中药店铺,家境富裕。
[b]  旧屋墙根现陈年借条[/b]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在拆建旧屋时发现土墙缝里塞着一个红布包裹,里面正是新四军的老借条。“我没见过爷爷,听老一辈人说那时候他是乡里的首富。”张志良回忆道。
“借据是用黑色钢笔写的,因为氧化,所以现在看起来像圆珠笔。”张志良的侄子刘先生说。
地图显示,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南向店乡属于大别山区范围内。1946年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据村里老人介绍,江克成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驻扎于光山县,由于物资贫乏,部队向富足的家庭借了货币和粮食。
[b]兑现借条为完成祖父遗愿[/b]
1950年左右,各地迎来了兑换借据的高峰期。张志良称,那时候祖父张炎山被划为地主阶级,于是将借据藏于墙缝里。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发现新四军借据后,曾找到当地政府兑换,“就给几百元,我父亲没同意,又拿回来了。”张富友在家务农,已于1993年去世。“父亲的遗愿就是让我把爷爷的借据兑换过来”。
2005年至今,张志良多次向光山县人民政府反映借条一事,并要求兑现。当地政府在调查之后仍未实施兑换。
[b]当地曾开联席会议组织调查[/b]
记者从光山政府官方网站上发现,《2009年元至6月份市长热线、县长信箱信件办理情况通报》中写道,“2009年5月18日,张志良反映,1946年,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向其祖父借款3万元。县财政局提出:张志良提供借款借据原件,由财政部牵头,组织民政、公安和银行等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并请有鉴定资质的单位,对原件进行重新鉴定。”
但此调查在2012年才正式开展。
今日13时许,记者致电光山县原财政局办公室杜主任,“那时候县政府特别重视新四军借条一事”,他称,2012年7月底,曾主持召开了一场联席会议,由该县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和银行四个部门一同参加,张志良的侄子刘先生亦有旁听。
杜主任回忆称,当时的工作部署分为四步,即公安局鉴定借据真假,人民银行鉴定币种是银元还是借粮券, 民政部门出具相关文件,最后由财政局根据1980财政部出台的公债政策进行兑现。“一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此调查也移交他人,我也不清楚后来的情况。”
就借条中的货币兑现问题,记者致电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秘书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学军,他介绍说,首先要鉴定借条中的现金是属国民党发行的法币还是银元,如果是银元就按照国家财政部相关的文件和政策进行兑现。
据接近当初参与调查的人士透露,“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光山县支行鉴定货币为银元。”张志良家人表示2013年5月,曾在县信访局看见过该调查报告,“对方不让翻看和拍照,只告诉我们很快会兑换。”但至今相关部门未有回应。
今日,记者致电光山县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他表示“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处理张志良的事情,这几年各部门由于人员调动存在衔接问题,大概一星期内会有结果。”
[b]借条兑现主张还有效吗?[/b]
记者查阅到,1957年,财政部作出关于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向群众筹借、筹募的款项如何归还问题的通知(57)财预字第149号。1980年,财政部修正此通知,规定:处理此类问题时,直接由各省、市、自治区核实处理,有关公债收兑问题,请按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63)财预字第104号等有关的规定办理。
针对张志良的兑换要求,今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中润律师事务所许荣律师。她表示,借条中未约定履行期限时,民法通则中规定借条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从法律角度看,此借条是1946年所立,而民法通施行于1987年,故该借条主张有效期为2007年,超过20年之后,特殊情况可参照民法通则137条,法院应延长其诉讼时效期间。
记者了解到,张志良自2005年起至今曾不间断地向光山县政府主张兑换借条。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11-5 13:09

光山县政府,“张志良提供借款借据原件,由财政部牵头,组织民政、公安和银行等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并请有鉴定资质的单位,对原件进行重新鉴定。”也是有责任的政府。

还钱就那么容易吗?

水笺 发表于 2014-11-5 16:04

借钱不还,也算是共产一种类型吧:)))

水笺 发表于 2014-11-5 18:57

[b]新四军借老地主三万块银元该不该还?[/b] 2014-11-05 08:05:39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404231 次 | 评论 261 条


河南信阳光山县农民张志良的祖父张炎山1946年6月4日,借给新四军第五师三万元。借粮款收据原件是一张黄色老宣纸,上面写着,“今承湘店乡(后更名南向店乡)保庄张炎山先生借给本军现金叁萬元,特给此据为凭。”署名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并盖有江克成红色私章。借款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四日(1946年6月4日)”借条右端印有“争取和平,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左端附注注明所借粮款在今后政府征收田赋时,可凭此据抵消,未抵消完的剩余数额政治部保证偿还。

这张借条已经保存了68年。张志良的祖父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人,曾经在乡里经营中药铺,家境富裕,是当时此乡的首富。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在拆建旧屋时发现土墙缝里塞着一个红布包裹,里面包着新四军的老借条。1950年左右,各地迎来了兑换借据的高峰期。张志良称,那时候祖父张炎山被划为地主阶级,于是将借据藏于墙缝里。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发现新四军借据后,曾找到当地政府兑换,“就给几百元,我父亲没同意,又拿回来了。”张富友在家务农,已于1993年去世。“父亲的遗愿就是让我把爷爷的借据兑换过来”。从2005年开始张志良开始向光山县政府反映借条的存在,要求兑付,一直未果。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光山县支行鉴定当时张志良祖父借给新四军的三万元货币为银元,昨天光山县有关方面表示,大概一星期内会有结果。



这是《新京报》的一个漫长的历史和现实夹杂在一起的故事,一旦面世就受到不少人关注。就是新四军68年钱借的钱,该不该还?

一些人认为借款人张炎山,土改时被划为地主阶级。这三万块银元,1946年不借给新四军第四师,土改时就作为地主阶级的财产被当地政府没收,或是被老百姓当做浮财分了,也就不存在归还的问题。

还有一些人认为,三万块银元是个大数目,不借给新四军第四师,而是留在张炎山家里,张炎山资产过多,就属于大地主,在当时的形势下,或许还有被枪毙的可能。借给新四军保住了一条命,也就不存在归还的问题。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张炎山虽然是个老地主,但是在新四军第四师移师中原没有站稳脚跟,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识大体认大局,把三万块银元借给新四军,不说是革命行为,也算是开明行为。在光山县土改时,新四军借款的经办人就应该出面,把张炎山划为开明人士,而免遭历史长河里诸多麻烦。

而时间过去68年,现在借条在,地方政府就应该把这部分钱还给借款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就有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还钱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说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民间也懂得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开头就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革命的队伍就更懂得这个道理。党刚成立时,有个民主人士为共产党出了两万银元,毛泽东为了还这个人情,对于这个民主人士很是关照,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给他出了线装书。按照此例,归还这三万银元,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还有人认为,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忘困难时给予资助的人,是一个人骨子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张炎山三万元对于新四军第四师,不是一个小帮助,而是一个大帮助,把钱归还给他的子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战争年代借钱给新四军,可以按照国家公债的方式偿还,从1946年就开始计算利息。这笔利息再多再大,国家都要给予偿还。在偿还的时候,国家还要对借款人给予表彰和奖赏。因为在战争年代,把钱借给新四军,这个老地主是很有政治眼光和革命思想的。

当然还有人说,三万块银元,不是一个小数目,现在折合人民币,数目更是巨大,让老地主的孙子忽然发了一个财,有点喜从天降,想想有点别扭。其实,这有啥别扭的。三万块银元就是折合三百万,加上利息就是六百万,就是一千万,别说对于国家是个小数目,就是对于地方的一个老板,也不算个大数目。再说个不体面的,这笔钱对于一个周永康和徐才厚这样的贪官,也就是个小数点后头的那个数字。

前年,河南省电视台有个华豫之门节目,出现了一个雇农的后代,拿着一个价值很高的花瓶寻找地主的后代。这个雇农后代的爷爷在抗日战争期间跑老日时,老地主给他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说是假若有一天战争结束,雇农还来给他干活,可以把花瓶还给他。几十年过去,已经三代人了,雇农的后代代代都想找到老地主的后代,把花瓶还给人家,但是岁月流转,已经找不到那个老地主以及后人了,雇农的后代就找到了华豫之门这个鉴宝的节目,从而寻找那个老地主的后代。

这个故事很是感人。信阳市光山县处理这个借款给新四军的事件,可以参考那个雇农的精神。也就是说,新四军第四师借老地主张炎山的三万块银元,应该还,并且要加利息的还。

另外还建议,新四军的红二代们聚会,也要叫上帮助过新四军的老地主张炎山的孙子张志良。你们当了红二代,享受到的一切,是张志良们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的。特别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和陈昊苏们,更是要到光山看看张志良。陈毅元帅说革命成功是人民独轮车推出来的,但是也不要忘了借给革命军队银元和粮食的人们。

100d161 发表于 2014-11-5 21:32

德国人也不想还,但是没办法,两次世界大战失败,已经被彻底打屈服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