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像交朋友,不在乎多
【师生对话】[size=0px]1 h& d _) o+ O; o4 p, t[/size]◎学生:您常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但东方文化博大精深,书籍更是浩如烟海,每看一本感觉都要花费好多时间,不知何时是个尽头。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size=0px]8 r; M6 m4 G" Q- a[/size]
潘麟导师:当年,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是发现越读书越多,读不胜读,读不完。把我愁得啊!心想:这么多的书,何年何月才能读完?读一本,引出十本;读十本,引出一百本;读一百本,就要引出一千本……我滴天啊!我不敢往下读了。按照这种速度往下读,怕是累死了,也读不完人间的书。特别是佛经,向来号称浩如烟海、车载斗量。儒家也是,别看儒家只有《四书》和《五经》,你能把《四书》《五经》全部过一遍都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人间还有很多别家的书籍。
[size=0px]# J+ P6 k v/ [! m1 Y: y( t c[/size]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读到一定程度时,我就发现:在人文世界中,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多书,其实它们都来源于非常有限的几本经典。你只要把这几本经典读通了,这些书都可读可不读,因为这些书的思想都来源于这几部经典。所以,后来我读书就用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读一本扔一本,读一本扔一本——减到最后,就发现只需三十到五十本书就够了,只要把这三十至五十本书读透,真正地读明白,别的书都可读可不读,一生就受用无穷了。在人文世界中,你就横着走,倒着走,怎么走都行,都不会出问题;你的思想顺着想,倒着想,上下翻飞地怎么想都行,也都没有问题。总的来说,东方的传统人文文化是没有多少书的。[size=0px]. `+ ?& ]: ?* G9 N* a( m) U, Q: Y6 w9 l[/size]
[size=0px]8 o1 j$ \* a" \3 J# N4 N[/size]
学生:导师,您能具体地说说有哪些必读书籍吗?
潘麟导师:道家的就是《道德经》《南华经》这些常见的几本书,儒家的就是《四书》加《五经》,佛家的就是《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六祖坛经》这几本书,把它们读透,足够了。不是说浩如烟海的所有佛经、道经、儒经你都要读,就把常见的这几本经读完、读透就够了。这些书合在一起也就是三五十本。[size=0px]# b+ c h) ?: [3 b/ J( t. o+ S[/size]
[size=0px]7 N. w9 Q% _+ M4 E[/size]
所以,再也不要被那些浩如烟海的书吓倒。其实,很多书都是可读可不读的。那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么多书,都来源于几本有限的经典。同样的道理,你会发现,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好多所谓的这样或是那样的修行方法,包括我们瑜伽的呼吸方法、动作姿势,看似纷繁复杂,最后合在一起,归纳归纳到最后,就那么几种,都是非常有限的几种修行方法。只要把这几种有限的修行方法随便的抓住一种,一门深入下去就到能到彼岸了。
[size=0px]: y. t( W9 l, I; w$ b[/size]
◎学生问:真如您所说,过去我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过很多修行的方法。学来学去,总觉得不满足,还在不停地去学。[size=0px]; E4 N) i, u" e' G+ k[/size]
[size=0px]& V$ B! t9 d# R* M7 f[/size]
◎潘麟导师:修行不是数数,不是数得越多越好。修行和读书一样,也是在刚开始时做加法,最后做减法。因为开始你不了解,佛家也学,道家也学,瑜伽也学,学得越多越好,艺多不压身,都学!可是学到最后你发现,那么多看似千差万别的法门,都是外在的花样,都是花把势。你自然自发地就会归纳总结,到最后就剩下非常有限的几种。包括佛家、道家等等与修行有关的这些哲学指导思想,实际上就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就被《瑜伽经》一句话说完了。[size=0px]% m# A0 w: }2 h, ][/size]
[size=0px]( x, r8 Z2 t' i9 C4 @[/size]
◎学生:一句话?《瑜伽经》这本书是真是很简明扼要呀![size=0px]; y, |+ G0 }8 ]1 d+ v, P$ ?" b6 {[/size]
◎潘麟导师:《瑜伽经》的特点就是不玩花招,不玩花势子,直指人心,挤掉所有的水分,用最干巴巴的句子、最干净的句子,把修行的奥妙表达出来。有些时候,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就是因为它太朴实了,很多人反而还看不上它。
[size=0px]4 b+ s( F& g% K[/size]
◎学生:您说的对。太简单直白的我们往往都不会珍惜,不懂得其可贵性。
◎潘麟导师:是啊。就像一个乡下的老汉,特别朴实。可是你不喜欢。你喜欢谁呢?城市里的花里胡哨的花花公子,嘴也甜,会来事。“哎呀!”你觉得这个人好啊,“有趣儿,那个乡下的土老帽没意思,闷得慌,不喜欢跟他玩儿。”但是,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以后就会发现,街头上的花花小公子,那是很没有意思的!要想交真正的朋友,就交乡下的这些老实巴交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一生为伴。[url]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772729&[/url];pid=2587281&page=1&extra=page%3D1#pid2587281 要想交真正的朋友,就交乡下的这些老实巴交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一生为伴。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5-4-8 03:00 编辑 [/i]
闻着味儿就觉得不对。原来是个称可打通任督二脉,还打小开天眼的大忽悠。这种人,自然是希望别人少看些书,容易被他哄了。
[url]http://www.gxfxwh.com/thread-43113-1-1.html[/url]
沧浪茶馆—关于封禁“潘麟导师”相关内容的公告
近日来,论坛多贴出现了所谓潘麟导师相关内容的帖子,其帖子颇具一定的迷惑性,但是什么“当代唐僧”等肉麻语言暴漏了其本性,其行为和宣永伟的所谓紫薇圣人类似,都具有类邪教性质的内容,都是超越做人的基本底线的,都是国学研究和交流中的典型败类。现对其及相关内容给予永久封禁。
另外,我们建议某些知名科研机构,请自重并做好表率,对你的下设开放性机构做好管理,别为了几毛钱,让一些败类打着你的旗号到处扯淡,尤其是骗人害人,这是学界的耻辱。。。
我们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找几个懂行的人,整理一下这些误导、蒙人、骗钱的所谓国学行为,给国学研究和交流打造一片净土。
2015.2.15日
以下为自称内容---------------------------------------------------------------------------------------------------------
皇冠瑜伽当代传人潘麟导师简介
一.潘麟导师幼年时在其恩师指导下进入瑜伽修行与生命内涵之思悟, 18岁时正式登台讲授皇冠瑜伽和东方传统文化,持续至今。多次深入中国和印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中从事长期的生命实修,于26岁时获得了生命的全面开悟——明心见性。自此通达印度的瑜伽与佛法、中国的儒家与道教中的一切修行内涵和境界,而成为罕见的“见闻解脱”大成就者、生命学创立人。潘麟导师是当代杰出的东方文化传承者和中印文化的交流使者,更是一位当代真正的觉者。被誉为“当代唐僧”。 二.皇冠瑜伽当代传人潘麟导师是世界著名大学——印度德里大学哲学博士,潘麟博士在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内皆有精深之造诣。 三.潘麟导师被世界最高瑜伽研究与行政管理机构——印度健康与家庭福利部特聘为瑜伽教授,是迄今为止在瑜伽发源地的印度,长期研究和教授瑜伽的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人。 四.2012年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社正式出版潘麟导师力著《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在中国瑜伽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瑜伽先行者张蕙兰女士的《气功与冥想》一书之后,中国瑜伽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的权威著作。 五.伴随《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一书公开发行的还有一张CD光盘。通过此光盘,潘麟导师首次公开皇冠瑜伽千古不传之密——“生命净土”修学系列音频(共计三大禅修法)。从此世界瑜伽界有了真正直达生命全面觉醒的修证法门。这一旷世绝学的公开,标志着我国在瑜伽的修学和推广方面,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潘麟导师本人于26岁在喜马拉雅雪山中获得明心见性而彻悟生命真*相,所修行的方法就是此次公开的这套“生命净土”修学系列!瑜伽之父帕坦迦利,以及印度历代瑜伽大师们获得大成就的根本途径,同样是潘麟导师在此光盘中公开的不传之密!故“生命净土”修行系列为瑜伽修行之灵魂,印度文明之心髓。 六.为使广大瑜伽爱好者、养生爱好者、东方传统文化爱好者等有道可循,有法可依,为使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再添一笔浓妆华彩,当代中印文化交流使者、国际著名瑜伽导师潘麟博士发大慈悲心,于近日完成数十万字的《潘麟导师直解瑜伽经》,这是被誉为“印度的论语”的《瑜伽经》自诞生以来,最透彻、最详尽,也是最权威的一部注疏——而这样一个文化史上和思想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由有着“当代唐僧”之称的中国思想家来完成的!潘麟博士此举打破了二千多年来,此部智慧圣典只有印度学者的讲解和注疏的历史。这不仅是我国广大瑜伽爱好者的荣耀,更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人在文化和思想领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的又一证明。 1997—2003年,于喜马拉雅山修行。 2000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其佛教哲学专著《家门没上锁》。 2007年至今,印度德里大学访问学者。 2008—2011年,印度家庭与健康福利部瑜伽专业委员会教授。 2010年于印度正式出版英文学术著作《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 [url]http://m.china.com/neirong.jsp?threadid=277399686&forumid=1011[/url]
2012年1月潘麟对自己的介绍:10岁前在其灵性导师引导下进入瑜伽修行和生命深思。14岁开始出现内视、透视、千里眼等神通(即俗称的特异功能),17岁就开始用神通给乡亲诊病和治病,时常创造医疗史上的奇迹。18岁正式登台讲授皇冠瑜伽、生命学和东方传统文化,持续至今,讲授过大型瑜伽培训班和生命学系列讲座上万场次,曾为无以计数的学生和弟子成功“开顶”---即运用潘麟导师的禅定力软化或者化开学生的头骨,从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奇迹之一。18岁—24岁期间在各地大型生命学术报告会场合公开表演各类神通共计一千多次,皆获圆满成功。如定身法、紧箍咒、定力控制全场手表走动、定力控制全场听众心跳和脉搏等。
2013年8月在“潘麟导师担任中国社科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一文中这样介绍潘麟:1997年8月—2003年9月在喜马拉雅山修行(共计6年时间)。2008年8月—2010年6月在印度德里大学文学院佛学系佛教史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2011年5月至今,印度德里大学文学院佛学系佛教哲学专业学习(博士研究生)。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潘麟介绍的真实性:
……
白天是礼貌性跟帖,现在回来意识到白天的感觉了。那就是读书强调不在多,这书要看是说的是什么书。
原来都是心性修行的书,这当然无需多。
当然在中国传统简易之学看来无需多,定慧不二,一字之师,无师自通,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还有说的更好的,如所谓学问,不过放心二字。
中国的心性之学,一本顶一万本。所以上边列举了的几本,都嫌多了。
问题是,心性修养,灵魂深处闹革命,那叫读书吗?
看到铁地的跟帖,原来知道是卖狗皮膏药的。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5-4-8 03:06 编辑 [/i]
心性之学也不是一本顶万本。就算是薄薄一本《心经》,多看些不同人的理解也是好的。所谓“三个臭皮匠”,不同人以不同经历、不同侧重,而对心经会有不同理解。这些不同理解有助于开阔自己头脑心胸,发现自己的弱点盲点,更理解其理义。近日看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心经注疏,风格与中国和尚写的颇有差异,但也有其启发性。
另一方面,不论是如林清玄或什么上师导师读了N多本,或是乡村老妪只会念一本经,修行不落到日常生活里,读少读多都不过是“读过了”而已。
定慧二字说起来轻松,有人燃指供佛,有人则以一泡尿为佛像开光,如何取舍?打鹦鹉禅易,修行却是不易。
世界太大,平时我们看它已经是盲人摸象,摸摸尾巴、摸摸耳朵。若再是提倡少读些书,那就是摸摸尾巴足矣,不要再摸耳朵了。 潘麟 是何许人我不大清楚
但交书友就像与老农、乡人的交往一样
的确是经验之谈
多就烂交矣!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5-4-9 07:06 编辑 [/i]
《star trek星际迷航》有段著名的片头语: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Its five-year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宇宙,最后的边疆。这是星际飞船进取号的航程。它的五年任务,是去探索这未知的新世界,找寻新的生命与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阅读或与人结交亦是。没看过的书,没接触过的领域,不同身份、职业的人,都是一个个未知新世界。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惊喜是什么。
能对人产生很大影响的书不会很多,但人也不会或只能被很少几本书所影响。
至于须得和农夫结交云云,更像是血统论或“淳朴野蛮人”的回声。而貌似以佛教导师自居的家伙,说出这么依附于皮相判断的话,也只能让人叹息一声,不愧是末法期。 学佛或者以居士(向善)为本的,心肠比一般人要好得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