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边走边唱 发表于 2006-7-19 18:39

[转帖]薛涌: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就是不行?

<font size="3"><strong>&nbsp;薛涌: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就是不行?<br/></strong>发信站:&nbsp;天益社区 (</font><a href="http://www.tecn.cn/"><font color="#333333" size="3">http://www.tecn.cn</font></a><font size="3">)<br/><br/></font><p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60%;"><font size="3">薛涌: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就是不行? <br/><br/>【2006.07.17 09:21】 来源:南方<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报业</font></span>集团&nbsp; &nbsp;&nbsp;&nbsp;【作者:薛涌】<br/><br/><br/><br/>  最近,一些关于McKinsey<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报告</font></span>的文章在网上流行。主要内容是说,中国大学生英语不行,比不过印度学生。中国今年的大学<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毕业</font></span>生虽然在三百万以上,但是能够胜任外企工作的只有十分之一,而印度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胜任。 <br/><br/>  McKinsey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经济思想库。这个报告,主要是立足于跨国公司的人才需求,并不能作为<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设计</font></span>中国<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教育</font></span>战略的指针。不过,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的高度国际化、对外资的严重依赖,该报告给中国的教育乃至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可惜,这一警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充分注意。其中一个原因,是有关文章对该报告描述,只强调英语一个因素。于是有人说,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却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样的比较,抛开了中国的国情,未免太荒谬。 <br/><br/>  其实,该报告虽然指出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主要的问题,但英语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大学所学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派不上用场,恐怕才是要害。从这个角度看,该报告所提出的警告,我在今年“南方周末”上关于“白领危机”的文章,以及在近著“谁的大学”和“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两书中,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而且作出了初步分析。因此,我这里不妨以该报告作一个引子,对中国的大学教学进行一番评说。 <br/><br/>  国内网上流行的文章,主要是依据“金融时报”2005年10月7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最脆弱的环节: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大的改进”(China\'sWeakestLink:FortheSakeofBusiness,UniversitiesNeedBigImprovements)。其社论的核心,不是说中国人的母语不是英文,而是强调中国的大学质量太差,特别是受儒<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家</font></span><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文化</font></span>中死记硬背的教育<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传统</font></span>的影响,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对<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老师</font></span>不加置疑的尊重。结果,除了顶尖的一层薄薄的精英外,中层的人才奇缺。英语程度不佳和实用技能的缺乏,成为中国学生争不过印度学生的主要原因。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大量白领的工作外包给印度,但以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状况,中国很难象印度那样抢到这笔生意。 <br/><br/>  我不久前在“<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新京报</font></span>”上还撰文指出,英语不好并不是一切。最近“<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华尔街</font></span>日报”报导说,许多外<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国企</font></span>业,到中国来不喜欢雇英语流利的海龟,而更喜欢懂得中国市场的本土人才。有的老板甚至大放厥辞,说英语越不好的,甚至完全不会讲英文的人才,才越值得<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珍贵</font></span>。可见,外企并非盯着英语这一项。毕竟人家是在中国作生意。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适合<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现代</font></span>企业的人才来。 <br/><br/>  最被国内<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媒体</font></span>忽视的,还是“金融时报”所强调的儒家文化中死记硬背的教育观念对大学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对读经<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运动</font></span>的批评中也已经指出来。再看今年人大国学院开学,第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就是上课满堂灌,师生之间互动不足。我们的“建设<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世界</font></span>一流大学”的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对基本的教学改革,却缺乏必要的公共讨论。比如,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讨论班”(seminar)。在研究生教育中(主要是文科,理工科课因为实验室的重要因素,不可一概而论),讨论班是主体。我自己在耶鲁硕士、博士读下来,上的全是讨论班,大课一堂没有上过。本科生的讨论班也非常重要。比如各校不仅有大三讨论班,而且许多还设置新生讨论班。即使是上大课,<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教授</font></span>讲完后,学生也要分成小组,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每个班人数都控制在十几个人。这样保证人人参与讨论。 <br/><br/>  在这种讨论班中,老师不过是个<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主持人</font></span>,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学生死读书不行,因为很少有人问你书上讲了什么。书是大家都看过的,重复书上的内容等于说废话。大家要看的是,你和其他人读了一样的东西,你能拿出什么新东西来?你有没有批判性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思考</font></span>能力、指出作者的缺陷?你能否在作者的研究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指出深化研究的路径?要<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知道</font></span>,大家读的书,许多是名著,如韦伯等等。匆匆看完,讨论班上去批一通,深化人家一下,这在中国老师看来算什么呢?轻说是强人所难,重说是对<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学术</font></span>大师的不敬,或者是无知的狂妄。毕竟大家还是学生。但美国大学的讨论班上,这是人家对你常规的期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你不仅要理解书本,还要汇通其他学科的知识,挖掘自己的生活<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经验</font></span>。一句话,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思想。 <br/><br/>  我开始上讨论班,非常紧张。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张嘴说话,别被吓住。但常常说话前五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说话后五分钟,脑子又是一片空白。后来才渐渐从一个边缘人物,变成了爱说话的主角之一。这一转折点,发生在JamesScott教授主持的“农业社会”的讨论班上。 <br/><br/>  这个讨论班是耶鲁著名的课程之一。持续三个多小时,一般是四个不同领域的教授一起教。第一个小时,教授各自讲自己的观点。第二个小时则是大课问答,主要是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有时人数可达二十几人)提问,教授边回答边讨论,谁都可以插话。第三个小时,访问学者退场,学生分小班讨论,四个教授分散在各小组参加讨论。 <br/><br/>  那天讨论,正好JamesScott教授和另一搞农业<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技术</font></span>的林学院教授在我们组。我被轮上当主持人,即对所读的书提出概观性的分析,然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那周读的,是<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法国</font></span>著名年鉴学派史学家EmmanuelLeRoyLadurie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经典</font></span>著作“ThePeasantsofLanguedoc”(Languedoc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农民</font></span>)。该书的主题是从14到18世纪这四百年间法国农村的经济和人口变动。他大致的观点是,这段时期农业停滞,土地上的产量没有提高,人口稍有增长就下跌,无法<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突破</font></span>马尔萨斯的铁率。究其原因,是中世纪的社会没有技术进步的能力等等。当时我是博士课程第一年,英语还非常差,而且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法国史的著作,300多页,加上其他两门课还有大致相当的阅读量压着,根本读不完。如此主持讨论,心惊胆颤。不过,我马上发现,人家并不在那里检查你是否读完了书,而是要看你的思想。于是灵机一动,马上提出一个话题:作者仅仅提出没有技术进步,但没有分析原因是什么。这似乎和年鉴学派的基本信念有关:基层社会这种“长时段”的缓慢演进,如人口、<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生态</font></span>等,是<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历史</font></span>最本质的深层动力。政治层面的变化(即传统史学的主要题材)则是短时段的、浅层的现象,很难影响长时段的历史。人类不过是长时段的历史的囚徒。想跳出生态和技术的时代限制、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好象胳膊拧不过大腿,是徒劳的。真是如此吗?我引述彭慕兰的一个研究,指出在二十世纪初的山东,有改良的棉花种子,但当地一些社会就是不接受。原因之一是当地村里的统治阶层,害怕一旦引进了改良种子,村民得到了实惠,就都跟着那些带来新种子的人走,自己的权威受到损害。所以他们抵制新技术。由此我进一步提问:法国农村没有技术进步,究竟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是长时段历史的缓慢节奏所导致,还是地方权力结构的问题?政治上的所谓浅层的变化,是否可以决定性地扭转长时段的深层历史发展? <br/><br/>  此论一出,全班一下子被激活,JamesScott兴致尤高,马上引述其他例证对我提供支持,说<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二战</font></span>前美军海军将领拼命抵制新技术的运用,生怕一旦技术更新,自己这一代不懂新技术的人会被新一代替代,结果影响了美国海军战斗力的提高。可见,技术是否进步,不能仅仅通过技术本身来解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堂本应该上到下午五点的马拉松课程竟然没有能够按时下课。经此一事,我慢慢找到了门道,自信了许多。反复磨炼的结果,使自己的创造力大有长进。 <br/><br/>  这种讨论班,挑战着我们的整个教育观念。最近我和贺卫方教授就法学院研究生招生<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考试</font></span>要博还是要专的问题展开辩论。他因为招生考试太博而罢招,我则说法学院研究生考试完全不必考专业,要考学生的中文、外语和分析等几项基本能力。因为你看看美国的研究院就知道,学生入学前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人家培养人才非常有效率。在那里,关键看你会不会读,会不会写,而要看你是否知道如何思想。最近贺教授对北大法学院新生讲话,提到这次辩论,在介绍我时,用不无嘲弄的口气说我是个“什么都写”的人。可见,在我们的一些教授(甚至许多和国外接触频繁的教授)看来,“什么都写”显然是不严肃、不深刻的同义词。但是,如果你真到美国大学的讨论班试试就知道,前后左右坐着的,常常是非“本专业”的人,讨论很快就脱离具体学科。你对人家讲的问题一无所知,就插不上话。最好还是什么都能谈。这也无怪JamesScott这么一个研究农业社会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专家</font></span>,一下子讲起美国海军来能振振有词。这里的道理,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如此。比如你接受法学院训练时,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干细胞研究这回事情,但当了法官,马上面临干细胞研究的案子。你能说这不是我的专业、我不是个“什么都弄”的人,因此拒绝受理吗?教授这样的态度,自然影响到了教学。看看我们的大学,学生缩在狭窄的专业中,听那些只知道自己专业的教授满堂灌。我当年上北大,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一走进课堂,就象进入一个和现实完全没有关系的世界。在那里随着不闻世事的老学究梦游一个小时,出了教室门,才算回到现实中。这样的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什么呢?到了社会上,任何问题几乎都是什么都涉及,你必须准备好接受出其不意的挑战。学生守着自己的学科,没有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训练,没有讨论班刺激出来的创造欲,能够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呢? <br/><br/>  如今我自己教了书,才充分尝到“什么都写”的好处。因为“什么都写”就是什么都想。这几年“什么都写”的经验,等于把在中国大学中错过的基本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人文</font></span>教育补回来许多。生活是活的,历史也是活的。“什么都写”之后,看历史的眼光也大有不同。比如我给学生讲希腊史,讲起希腊的军制和同性恋问题,我不是照本宣课,而是从美国自克林顿任上以来对同性恋是否可以参军的辩论谈起。在现代的许多美国人看来,同性恋参军,把军队内的性关系搞乱了,影响战斗力。可是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同性恋组成的军队最强大。因为任何一个战士,在自己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恋人</font></span>面前都会表现得神勇,捍卫自己的荣誉,而且彼此生死与共。同是<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民主</font></span>社会,古典和现代的人想法竟如此天上地下。为什么?这么一讲,课活了,历史也活了,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了一起,帮助学生用历史批判现实,以现实批判历史。 <br/><br/>  最近国内一位博士生给我写信,说现在大学里办的讨论班其实不少,但效果不好。老师不会主持,不能有效地引导话题、提供有价值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评论</font></span>,学生发言也没有质量,或者说学生们对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根本没有兴趣,觉得人家讲话没有权威,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不如大课的信息量多。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老师就是大课里灌出来的。这些老师如果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再“什么都不写”、什么都不想的话,面对讨论班当然不知所措。学生的背景各异,生活经验不同。老师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学识中挖掘洞见。比如我和学生讨论的时候,明明讲<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日本</font></span>的事情,学生突然扯出美国的东西来,大谈西奥多.罗斯福。怎么办?我不能简单地让人家闭嘴,而是要首先理解西奥多.罗斯福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这位学生把他和课上的讨论主题联系起来,然后才可以引导讨论。如果只守着东亚的领域,不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看不出他的背景和我谈的问题的相关性,那还怎么能够帮助他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中挖掘洞见呢? <br/><br/>  到美国前就听说,许多哈佛、耶鲁的教授常说本科生比研究生聪明。为什么?在我看来,本科生没有接受太多专业训练,提问也好,讨论也好,直接立足于生活经验,不太受学科的束缚,所以比较有原创性。研究生专业训练多了以后,容易为学问而学问,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问、讨论。但是,专业仅是某些专家对现实的一个简单化的归类。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东西给漏掉了。一个学者最珍惜的,就是人家能够直接基于现实的经验,把自己专业分类中漏掉的东西拣回来。从这个角度讲,本科生的问题和看法更加“原始”、未经雕琢;研究生则操心专业太多,原创性被学科所驯化,思想被别人给套住,讲出来的话太文绉绉,已经没有那么“生猛”、有活力了。读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的苏格拉底在讨论如何培养统治精英的问题时,竟然以怎么驯狗为起点!好的狗,对敌人凶狠,对主人温柔。那么在精英教育中,怎么把这种对立的品性培养到城邦的守护者身上?于是他提出<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音乐</font></span>、<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诗</font></span>和体育两方面的训练:前者使人温和儒雅,后者使人刚毅凶猛。你能想象,在我们一个名校的教育系的讨论班上,那些一级级考试上来的博士们,在讨论培养精英的问题时,会遵照驯狗的规则来推理吗?这样的路数是哪个学科的呢?这在我们看来恐怕简直就是“农民意识”、愚昧无知,是土老帽儿把人贬成了牲口。然而,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原创性,就在这种“糙”劲儿上。被学科包裹的太多,这种人类原始的“糙”劲儿就没有了,创造的冲动就被文化给驯服了。也正是基于这个立场,我认为太强调专业可能会伤害学者的原创力。大学里面的教授,需要时不时抛开自己的专业、脱掉学者的衣装,什么都写,什么都想,赤身裸体、直截了当地面对生活。这才能保持“糙”而不“粗”、“深”而不“晦”的知识品格。 <br/><br/>  以上拉拉杂杂,讲得不过是个人片面的<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经历</font></span>,但多少反映了美国大学的现实。我在“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一书中,则讨论的更细致一些。我希望<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读者</font></span>以中国大学的现实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究竟缺少什么。用最简单化的说法,从讨论班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马上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够贡献什么别人没有的东西。因为他每天上课就是演习这些技能。上大课满堂灌四年,到了社会上就容易不知所措,因为自己在<span id="daqi_span" style="CURSOR: hand;"><font style="COLOR: #006699; BORDER-BOTTOM: #006699 2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学校</font></span>很少主动说过话,很少独立解决过什么问题。老实说,我很难想象,我在讨论班上的几个“优胜记略”,在国内大学的课堂上能够被激发出来。在中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学问、“不懂”。在美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激发人的能力。在那里一年下来,你发现学到的死知识似乎有限。但整个环境,都在逼着你创造、冒险,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径。讨论班上,同学竞争非常激烈,争先表现自己的智慧。你讲不出有意思的话,马上就被撂到一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这种环境下出来,个人进取精神必须非常强才行。人家的大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在乎你知道什么,但刺激你一刻不停的进取、创造、不论拣起什么都能闹出一番动静来。这是现代社会的精神,也是现代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我们从小背书的传统是相反的,对当今中国大学中的整个既得利益集团都是一个挑战。找不到这种精神,中国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也很难成为一个世界大国。</font></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7-20 03:49

<p>&nbsp;&nbsp;&nbsp;&nbsp;看文章知道,薜涌早年在北大读书。他回忆那段经历时说,课堂上跟着教授梦游了几十分钟,到下课时才算回到了现实世界。换句话说,中国大学的教授们不是没有水平,是没有实用的知识。我感觉这是全文的主题:中国大学教的是无用的知识。</p><p>&nbsp;&nbsp;&nbsp;&nbsp;北大在中国只有一个,也许与北大水平接近的大学还可以数出几所来,但如果北大的水平不过如此,那么其它大学的水平可想而知了。不过,薜涌没说北大教授的水平不行,他只说教授们好像是活在梦中的世界。我们可以追问的是,北大教授们的梦游水平还是很高的,那么中国其它大学呢?如果中国其它大学的教授们连梦游的水平都很低,他们能教出什么样的人才来?</p><p>&nbsp;&nbsp;&nbsp; 这话不太好听,北大教授也不过是梦游,还有必要问那些不入流的中国大学教授是什么水平?为此有必要先纠正薜涌的思路,如果他想用实用标准来衡量中美大学教育的差距,他将得到一个远离事实的结论。有兴趣的朋友可看看罗尔斯的《道德哲学史讲义》,那是罗尔斯给哈佛本科生上课用的讲义。我估计薜涌不会有耐心去读这样的书,估计他在美国读书时也不会有兴趣去听这种课。因为罗尔斯正是他所说的那种生活在梦中世界的人。在这本讲义里,我们可以看到罗尔斯是这样上课的——“请翻到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几页第几行”,或者,“请看休谟《人性论》第几页第几行。。。。。。”我上课曾给我们的学生这样讲过,从《道德哲学史讲义》看,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水平比我们的博士生水平还高。当然,毫无疑问,即使是北大那些只会梦游的教授,也没有一个达到了罗尔斯的梦游水平。</p><p>&nbsp;&nbsp;&nbsp; 那么现在再来看,我们那些不会梦游或梦游水平不高的教授们,水平如何呢?薜涌告诉我们,也不行。这就怪了,人要么活在梦中的世界,要么活在现实世界,教授们也不外如此。如果中国的教授们不喜欢梦游,那么他们在现实世界里干了些什么呢?</p><p>&nbsp;&nbsp;&nbsp; 这样看来,把中国大学教育水平不高的原因归结到儒家传统,归结到死记硬背,肯定有问题。死记硬背即使再孬,也只是学习方法孬(对死记硬背有太多的误解,此处不表),儒家传统即使再不济,终究是一种传统,终究奠基了一种文化。如果中国现在的教授们是儒家文化传统培育出来的,他们为这个传统的延续做了什么?</p><p>&nbsp;&nbsp; </p><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 </p><p></p>

李大苗 发表于 2006-7-20 05:40

<p>部分赞同乌龙茶的评论。</p><p>可以确定地说,教育从来不是教育的事情,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说起来,教育机制是教育范畴本身能解决的么?机制的原因在哪里,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呢?</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7-20 05:49

<p>&nbsp;&nbsp;&nbsp; “可以确定地说,教育从来不是教育的事情,任何国家都是如此。”</p><p>&nbsp;&nbsp;&nbsp;&nbsp;说得好!</p>

奔人 发表于 2006-7-20 07:55

<p>[QUOTE]可以确定地说,教育从来不是教育的事情,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说起来,教育机制是教育范畴本身能解决的么?机制的原因在哪里,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呢?[/QUOTE]</p><p>教育问题一大堆,其它事情同样是问题一大堆.机制不好,能指望做好任何事情.</p><p></p>

黄馨 发表于 2006-7-20 22:06

我们喜欢等待机制改变了才来改变,因为自下而上的变革,确实比较难.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