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经济学者缺乏常识的程度让人吃惊
<font size="3">中国一些经济学者缺乏常识的程度让人吃惊</font> <p></p><p><font size="3"> 2006年08月03日 </font></p><p><font size="3">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李华芳 </font></p><p><font size="3">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在中国传播有一阵了,得益于张五常的教导。而张五常受益于科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薛兆丰受益于张五常,而写《贫富差距是个什么问题?》的冀志罡又受益于薛兆丰。我无意评价以上几位中国同行的 IQ,但这一真实世界经济学在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造成大部分后来的人完全不看科斯就觉得已经超越科斯不下千里。这些人,例如冀志罡先生,实际上没学到家,因为至少科斯不会这么没常识。常识就像口香糖里的甜味,从科斯传到张五常,嘴里或许还有几分甜味,到冀志罡先生,我觉得已经完全变成一块橡皮了。 </font></p><p><font size="3"> 理解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千变万化,约束条件非常重要,这是张五常的贡献。所以谈贫富差距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无从谈起。冀志罡先生认为人人各异,因而推出有差距不稀奇,这是对的。但这种差距一旦扩大到令人无法忍受,就会引起社会问题,造成社会成本。齐美尔早在《玫瑰:一种社会学假设》中分析过这一道理。但冀志罡由此推出贫富不会是问题,相反认为差距才能出激励,言下之意似乎是穷人活该饿死。好在冀志罡还反对不公平的制度,但认为应该反对制度而不是贫富差距本身,因为不知道贫富差距怎样才算差距。 </font></p><p><font size="3"> 好一个不知道怎样贫富差距算差距!冀志罡先生的这种反常识言论让我大吃一惊,差距难断,所以有基尼系数,这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警示,有意义。重要的问题还不在此,在于赤贫人口的脱贫问题,缩小贫富差距重要的一点在这里。冀志罡先生似乎不了解一些贫困的现实。例如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尤努斯教授 27美元让42个赤贫妇女脱困,随即形成了格莱珉模式,让小额贷款在全世界生根发芽;香港乐施会在云南同样开展了小额贷款项目,帮助当地无房无地无法获得贷款每日为下一顿食物操劳的赤贫户。冀志罡对这些是视而不见的,或许以为这是天方夜谈? </font></p><p><font size="3"> 缩小贫富差距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停歇。在全球扶贫行动以及各种组织的努力下,今天的赤贫人口已经大大减少。贫富差距从来都是问题。冀志罡认为要扶贫就会剥夺穷人,我不知道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是哪一种经济学教出来的,至少科斯的经济学不是。因为除了竞争关系,任何一门经济学都会强调合作双赢。在格莱珉模式中,赤贫的人由于没有抵押因此不能从正常渠道获得贷款,所以格莱珉专门贷款给穷人。 </font></p><p><font size="3"> 不谙事实的冀志罡先生可能会说,这不是会减少富人的财富吗,不是劫富济贫造成富人无激励吗?且慢!格莱珉的贷款是需要还款的,而且格莱珉的数据表明其还款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赤贫的人依靠贷款盖起了有锡顶的屋子、有了健康的饮用水等等,而格莱珉也由于高还贷率生生不息拓展更广阔的扶贫领域。改善穷人的生活,在这种条件下,不仅不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失,相反由于穷人处境的改善,会带来双赢促成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 </font></p><p><font size="3"> 这是亚当?斯密经济学的古老传统,分工与合作的简单道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重提我们要对分工与合作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但这些优良的经济学品行,到了冀志罡等的手里已经消失殆尽,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不像斯密、科斯这样具有常识。最近与科斯通email,对他写了十余年的文章" The Conduct of Economics: The Example of FB and GM"非常敬佩,科斯批评以往经济学家对 FB和GM 协议的误读,以往经济学家认为FB和 GM协议会导致企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或者 FB会敲GM 的竹杠,不过这只是在逻辑上搞练习,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但经济学家们不愿意看真实世界,而失去了常识。</font></p><p><font size="3"> 而张五常说过,好的经济学者,不仅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对真实世界永远有常识。经济学的重要品行是要有常识。理论有可能与常识不符,这可能是因为常识的约束条件未被发现。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理论本身出错,而不是常识的问题。从常识上看,贫富差距当然是个问题,而中国一些经济学者缺乏常识的程度让人吃惊,让人羞于与之为伍。以此文与那些没有常识的经济学者划清界限。 </font></p><p><font size="3"> (来源:FT中文网-FTChinese.com)</font> </p> <p>没有立场是不能出名的,我看这些人智商不会低到这种承度。道德致高点被人早占去了,就选择个致低点,,像芙蓉姐姐美都让人献了我献丑还不行吗。何况还有一群阔佬一顺心: 赏!不就成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金丝铁线</i>在2006-8-3 19:26:00的发言:</b><br/><font size="3">中国一些经济学者缺乏常识的程度让人吃惊</font> <p></p><p><font size="3"> 2006年08月03日 </font></p><p><font size="3">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李华芳 </font></p><p><font size="3"> 理解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千变万化,约束条件非常重要,这是张五常的贡献。所以谈贫富差距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无从谈起。冀志罡先生认为人人各异,因而推出有差距不稀奇,这是对的。但这种差距一旦扩大到令人无法忍受,就会引起社会问题,造成社会成本。齐美尔早在《玫瑰:一种社会学假设》中分析过这一道理。<font color="#c73917">但冀志罡由此推出贫富不会是问题,相反认为差距才能出激励,言下之意似乎是穷人活该饿死。</font>好在冀志罡还反对不公平的制度,但认为应该反对制度而不是贫富差距本身,因为不知道贫富差距怎样才算差距。 </font><font size="3"> </font></p></div><p>“言下之意”是什么意思?这种讨论也罢。捏造一个意思,然后贴商标签,再以言辞猛烈之。如此文风,只能是作者自己不端,而不是别人。</p> 所以推测主义不是我菜农自成一家,人家早有之。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