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到底还需要几座大学城?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class="content" style="TEXT-INDENT: 18px;"><p><strong>【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一名】 </strong></p></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class="content" id="fontzoom"><p><font size="6"> </font><font size="4">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城”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仿佛一夜之间遍布华夏了。“鞋城”、“小商品城”、“纽扣城”、“文具城”、“辣椒城”… …等等不一而足。</font></p><p><font size="4">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城”开始兴起,廊坊、西安、广州、济南… …稍微有点名头的地方大约都要建个“大学城”,“山城”重庆又要斥160亿之巨资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了。 </font><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table cellspacing="4" cellpadding="0" width="35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font size="4"></font></td></tr></tbody></table></td></tr><tr><td><font size="4"> 至于“大学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有六成无法就业”,那不是建城的人考虑的事情,人家只管建城,不管找工作,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font><p><font size="4">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难怪各个地方政府首脑们好这样的面子。封疆一方,“开衙建府、起车扒坐”,“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古来如此;人活一世,哪个不想让自己“功在当代,名垂青史”?于是各个地方的政府首脑们纷纷力挺各种各样好的名头,来做自己的城市名片,你那里有“海鲜城”?我这里有“山货城”!你是“足球城”?我是“古玩城”!一时间名目繁多的“城市”锣鼓喧天、粉墨登场… …仔细想来,如此众多的“城市”背后无非都是一个目的,通过做这种表面文章,沽名钓誉、彰显政绩、提震官声罢了。至于是否因地制宜、相得益彰,则大都不在 “本官”考虑范围之内,更有甚者,我死之后哪儿管洪水滔天?自己在任期间,大赚其名,一朝得宠、鸡犬升天,身后留下一屁股两肋的饥荒,烂尾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的,类似的新闻也不绝于耳。</font></p><p><font size="4"> 当年李瑞环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瓢是扔到井里了,可还是浮在水面上”。大意是说有些领导干部,用心浮躁,工作不扎实,缺乏深入实际的勇气和智慧。时至今日,这种官场的浮躁非但没有星点的收敛,反倒愈演愈烈,那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城”名便是明证。</font></p><p><font size="4"> 在一个倒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中,权力逐级收拢,不断增大,因此,责任人的压力也可想而知,手中的权柄、身家的升迁全指望着上级领导的首肯,监督资源分配的短缺决定了监督只能沦为视察、视察又变质为抽查、抽查又异化成人情世故,最后所有的监督都名存实亡。由此,官声便成为上级领导拣拔录用新人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指标,这就不难理解祖国各地政绩工程热火朝天、面子工程日新月异了。说白了,不是“本官”要搞,而是“上峰”要看。</font></p><p><font size="4"> 有腐败分子曾言“什么都能停,工程不能停”,只要项目有、只要工程在,各种资金就在,人吃马喂的各种花消挑费,内里的各种运转关节,哪样不是钱啊,您就只管等着“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的美好生活吧。</font></p><p><font size="5"></font></p></td></tr></tbody></table></p></td></tr></tbody></table>[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1 12:59:26编辑过][/color][/align]
去国广州的大学城,看起来更像现代化的厂房.[em31][em31] 厂房出来的产品能卖钱!大学城出来的人才现在就不值钱!! 不是中国需要,是领导需要。 恩,是这个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