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真理如风 发表于 2006-8-28 20:51

[转帖]开学在即,献给有着美好憧憬可爱的朋友们————义利困境下的政府缺位和越位

<font face="宋体"><p>朱四倍&nbsp;&nbsp; 燕赵都市报网络版</p><p><font face="宋体">  云南省教育厅日前透露,截至目前,该省2005学年近两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计划,约有8000万元贷款未按期发放。这意味着该省约两万名贫困生没有及时得到资助。(见《中国青年报》8月27日)</font></p></font><font face="宋体">  云南省教育厅日前透露,截至目前,该省2005学年近两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计划,约有8000万元贷款未按期发放。这意味着该省约两万名贫困生没有及时得到资助。(见《中国青年报》8月27日)</font><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国家助学贷款是当今社会资助理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显现。但是“约有8000万元贷款未按期发放”则告诉我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事实上,这种现象是当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困境的一个缩影。</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目前,助学贷款政策对高校和银行来说,正在陷入义利困境。让高校承担太多的道义责任忽视经济利益就会给高校带来办学上的困境,而让银行承担公益责任,同样让银行压力重重。云南有约20%的毕业生贷款违约所造成的风险,正是银行止步的原因,也直接导致“约有8000万元贷款未按期发放”。不过笔者以为,政府的缺位和越位是导致高校和银行陷入义利困境的重要因素。</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那么,何谓政府缺位和越位呢?实际上是指我国助学贷款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成本失衡。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外部性。执行的,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反之,就会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办显示了积极的外部效益,这些积极效益对政府是不言自明的。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风险补偿金制度来保证银行的利益,而风险补偿金由高校和地方财政各出一半。由于目前高校财务状况普遍较为紧张,承担风险补偿金力不从心,而地方财政能力也各有差异,尤其是西部边远省份财政能力本身就差,再要其拿出相应财力来为助学贷款贴息十分困难。而在中央政府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为助学贷款的风险提供担保。由于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而助学贷款又是无担保贷款,这样必然挫伤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换句话说,政府的缺位导致获得利益的不负担成本和风险,而负担成本和风险的却很难保证利益。</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由政府出面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提供担保是国外助学贷款先进经验的总结。在美国,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提供双重担保,确保了银行的利益,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这样就改变了自己发放贷款、自己负担成本和风险,而利益无法保证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助学贷款的开展。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在资助贫困学生方面负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对不良的助学贷款进行担保,而中央政府可以进行再担保。一旦出现大学生欠贷不还的情况,可以由政府为贷款银行提供全额补贴,以确保银行能够持续地把助学贷款做下去。只有政府出面为商业银行担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在制度设计中由政府来为银行贷款的风险进行担保,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利益、成本在主体间的严重失衡问题,保证助学贷款的顺利发展。</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长期以来,我们陷入了指责银行担心风险和高校高收费的怪圈,而对政府缺位和越位认识模糊,这不仅导致高校和银行陷入了义利困境,也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政府缺位和越位,进而回避了助学贷款的制度缺陷,降低了公众对助学贷款制度的预期。笔者以为,只有正视助学贷款的制度缺陷,才不致发生既让银行和高校承担公益责任又要独自承担风险的事情,才能让助学贷款一路走好。</font></p>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