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混沌 发表于 2006-9-9 06:54

[转帖]重点大学应该义不容辞多招农村学生

<p><br/>&nbsp;<br/>科学时报 8月8日&nbsp;&nbsp;&nbsp;&nbsp; 作者:童大焕 <br/>&nbsp;<br/>&nbsp;<br/>&nbsp;&nbsp;&nbsp;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日前提出警告:大学生生源农村孩子比例越来越少了!据前几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17.6%,比1990年减少4.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年减少2.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在1999年底,《中国青年报》还曾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里,28%来自北京,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城镇,18%(确切数值是17.7%)来自农村。也就是说,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多。也就是说,从相对意义上看,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在明显下降,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近一半。这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将会缩窄。</p><p>&nbsp;&nbsp;&nbsp; “自古华山一条路”。在几千年的中国社会里,底层民众向上流动的根本道路基本上都是考试。如果占中国总人口70%以上的中国农民向上流动的通道被不断收窄,而通过征地、税费等方式向下索取的空间被不断扩大,一个“断裂社会”下贫者愈贫甚至民不聊生的境况已是清晰可见近在咫尺!</p><p>&nbsp;&nbsp;&nbsp; 造成大学生源农村孩子比例越来越低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越来越高昂的学费超出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学费。一个西部地区大学生4年学费等于贫困地区农民35年纯收入。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很多农民家庭是“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甘肃省2004年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父亲为农民比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少400元。据2003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父母社会地位愈高,权力愈大,社会关系愈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权力就愈大。北大的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于是,贫寒子弟读书如赌博,新的“读书无用论”全面抬头,这种认识不仅使一些大学生弃学,甚至已波及中小学教育。近几年来,中小学校的辍学人数正在逐年上升。</p><p>&nbsp;&nbsp;&nbsp; 大学生源中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不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如果把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比作水,社会就是运行其上的船,水的活力日渐枯竭,船的安稳就是空中楼阁。诚如近日《南方周末》对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所揭示的,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接受调查的内地富豪中,大部分人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p><p>&nbsp;&nbsp;&nbsp; 给人一线希望的是,北京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学历层次愈高,学校知名度愈大,就业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愈小。它再一次证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这个真理。在一个体制不公平的社会里,教育所提供的机会与能力是挑战不合理体制、建设自由公平社会的唯一利器!既然如此,全国各重点大学就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多招农村学生,并且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为他们提供完成学业的经济保障,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会因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这方面,香港高校和香港富人的经验与视野可资借鉴。他们不仅对优秀学生提供足以保证其学费和生活费的高额奖学金,而且香港大学每年都有家境很好但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主动放弃奖学金,以便让家境不好的学生有机会得到奖学金资助完成学业。</p><p>&nbsp;&nbsp;&nbsp; 香港高校最初只在内地几个大城市招生,很快就扩大到二十几个省市,而且特别注重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一个穷省给了十几个招生指标,比北大在该省的招生比例高好几倍,而且取消了面试,目的是给那些来自落后地区的孩子以公平的竞争机会。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扩大本地学生的视野,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在我们的观念里,一谈到国际视野,言必称大都市,言必称欧美,而他们强调的“视野”,却是更为广阔的平民世界!一如你掌握了穷人经济学你就掌握了开启世界的金钥匙。</p><p>&nbsp;&nbsp;&nbsp; 在资助贫寒学生的问题上,中国的富人阶层也应当有所作为。美国股神巴菲特自2000年开始就以竞标午餐的方式,帮助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格莱德基金会募款,用以资助穷困和无家可归者。今年中标的神秘买家是中国富豪段永平,他以620100美元的天价中标,打破了去年的351100美元的最高纪录。段永平表示,他最想问巴菲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您有大量闲置资金,却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您会怎么办?”其实巴菲特已经以行动给了他答案,这就是——慈善!对于富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慈善更合适的社会理财方式了。作为最有能力改变世界的群体之一,富人们不要把什么不合理的东西都归结为体制,好的制度是一点一滴地用我们的亲手创造的,不好的制度是一点一滴地通过我们的双手改变的。今天我们给贫寒者以机会,明天他回报社会的,将是一整个美好的世界。&nbsp; <br/></p>

混沌 发表于 2006-9-9 07:18

<p>花二个多小时 搜清华 北大 复旦 浙大 农村籍学生在校比例 搜的我上火 也找不到任何近年来的准确数据&nbsp; 搜到这么篇文章 贴一贴吧 &nbsp;童大涣也引用的也是陈年老账. </p><p>如此遮遮掩掩羞羞答答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乌龙茶版主先生 你来摆摆龙门好了,那个贴我是不回了.反正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个意思.</p>

李大苗 发表于 2006-9-9 08:20

<p>混沌贴上来的这篇文章,读后倍感失望。这种回归到穷人富人的道德谴责和道德表态的文章,除了哗众取宠的小模样外,没有任何实质意义。</p><p>即使我们同意作者的说法,真问题是,如何在录取中实现这个愿望呢?一个学生如何证明或者被证明,这样的证明是由什么公正机构出具?这意味着多少作业量,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且贫困是否还去分出等级?由此来安排优先倾斜的顺序?如何比较?按照什么标准比较?谁来决定比较的标准?</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9 09:07

<p>&nbsp;&nbsp;&nbsp; 首先要谢谢混沌花费两个多小时搜索后向我们提供的资料,既然点了我的名,我就来说说。</p><p>&nbsp;&nbsp;&nbsp; 这篇文章里提到几件事,应该先理理清楚,否则谁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是说不清的。</p><p>&nbsp;&nbsp;&nbsp; 第一,大学生中农民孩子的比率在下降,尤其是北京的著名高校。这是调查发现的事实。</p><p>&nbsp;&nbsp;&nbsp; 第二,北京的高校里,北京人的比率高于其它省份或城市。这也是一个事实,我还可以追加一个事实,上海也是这样。北京和上海都有地方保护主义,上海某著名大学曾公开表示,因为得到上海市政府的资助,多招收上海籍学生是必然的。相对而言,江苏南京也是国内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有几十所高校,但没有向南京人倾斜的政策。</p><p>&nbsp;&nbsp;&nbsp; 第三,作者分析了农民孩子上大学人数降低的两个原因:一是越来越高昂的学费超出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第一个原因很清楚,这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但第二条有可能误导像混沌这样的读者。提请混沌注意,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据2003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父母社会地位愈高,权力愈大,社会关系愈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权力就愈大”。我要说的是,这两条中的第一条,对农民的影响最大,但对城市工人孩子、尤其是下岗工人的孩子上大学的影响也很大。而第二条中说到父母的社会地位,这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农民孩子才面临的问题。</p><p>&nbsp;&nbsp;&nbsp;第四,作者提到:“给人一线希望的是,北京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学历层次愈高,学校知名度愈大,就业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愈小。”不知道混沌有没有读出其中蕴含的信息?我来解释一下,学历层次高,是指硕士以上的文凭,也就是说,在博士这个层次,调查结果显示,看不出农民孩子的就业前景更困难一些。我要追加的一个观点是,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南大都有这种现象,即在博士这个层次,留校的、出国留学以后又成了海归派的,农民的孩子要高于城里人。你可以会得出结论,说农民孩子的智力高于城里人的孩子。我的结论不是这样,很简单,因为农民的孩子比城里人的孩子能吃苦。我们这个民族最信奉的一个原则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城里的孩子没有农民的孩子能吃苦,所以成为人上人的机会要低于农民孩子。</p><p>&nbsp;&nbsp;&nbsp; 现在要问一问,这些农民孩子上了大学、尤其是读了硕士、博士以后,有几个是在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做贡献的?当然,你可以说:人家读了硕士、博士,为什么不能安安心心地过城里人的生活呢?为什么还要操心农村的发展呢?我承认你说得对,不过,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我就可以继续问,为什么大学招生要向农村倾斜呢?为什么大学的学费过高导致农民孩子上大学困难这件事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呢?是在谁在关注呢?应该由谁来关注呢?</p><p>&nbsp;&nbsp;&nbsp;&nbsp;现在来看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关公平的什么道理了呢?它告诉我们,农民孩子上学的机会在降低,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但是它没有告诉我们,如果农民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就厌恶农村,远离农村,那么谁来关心农村?谁来建设农村?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巨大这一实质不平等的事实吗?</p><p>&nbsp;&nbsp;&nbsp; 估计你会说,这不是农民孩子肯回乡就能解决的问题,说到底,这是中国农业政策决定的。不错,我也承认是这样。但请注意,这就说明,解决这种不公平,并不单单是变革高考招生制度这么简单。换句话说,如果高考招生制度变革了,而农村没有改变,农民孩子上了大学就忘了家乡,那么城乡差别还会继续扩大!还请注意不要忘了我们刚刚分析过的,这意味着,即使高校的招生政策向农民孩子倾斜了,城乡差别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将会继续存在!</p><p>&nbsp;&nbsp;&nbsp; 结论是什么呢?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吧。混沌兄不妨自己琢磨琢磨。</p><p>&nbsp;&nbsp;&nbsp; 最后要为我自己说一句,我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我是城里人,但我没有社会关系,我的孩子也要参加高考,也要面临残酷的、甚至可以说是惨无人道的学习竞争。在经济方面,我没有能力送我的孩子出国上大学,但国内大学的收费标准,我勉强能应付。如果将来她有机会上大学,大学毕业了,是直接找工作还是继续考研考博,这个我无法预见,但我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她要找工作,我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可以帮得上她。对我这个城里人来说,我关心的不是大学的学费是不是太高的问题,而是这种变态的学业竞争让今天的学生厌恶学习、害怕学生。这会是什么结果?建议混沌兄去了解一下今天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然后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p><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 </p>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9 1:17:04编辑过][/color][/align]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9-9 13:11

<p>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17.6%,比1990年减少4.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年减少2.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p><p>=======================================</p><p>2000年农村人口比例比1990减少9.8%</p>

混沌 发表于 2006-9-10 06:41

<p>回 李大苗 : 我也没觉得这个文章好,我是不指望富人的道德提升来改变状况的. 但看到有人关注并提出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p><p>你的可操作性疑问. 我觉得是多余,用福柯的话说.那是统治者的圈套,是知识分子最容易落入的圈套.&nbsp; </p><p>作为被管理者我们只需要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是他们的事,他们应该具备我们不具备的能力.&nbsp; 也就是当我们感觉到问题时,不能用为管理者寻找借口方法抵消问题.比如管理者觉得对农村籍学生扩大招生比例的无法操作,那么也可以用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方法来平衡差异. <br/>&nbsp;<br/>我还举过交通事故赔偿处理时,政府能把农民市民区分的清清楚楚的例子. </p><p></p><p>回乌龙茶: 你误解了,没说你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我说的是政府和高校. 想找到近年来国家重点院校农村学生的比例究竟是多少的数据.但怎么也找不出 .是没有必要还是漠视,是统计困难还是稳定压倒一切刻意隐瞒.&nbsp; 想请你帮忙分析分析这个羞羞答答的为什么.</p><p>你说"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个说法会误导我这样的读者.请你放心好了,不用误导. 这是我认为的事实. 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有异地就业的户籍因素.有社会裙带关系, 还有那种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所费不菲的行头等等.他们也无力承担在城市的长期待业费用. 也许他们的就业率不低于城市学生,但他们必须接受城市学生不愿接受的就业机会. 另外你该听说过卖猪肉,在家串冰糖葫芦的北大学生吧. 算不算就了业呢.</p><p><br/>你说农村的学生读硕士博士留洋的高于城里人.这需要给出精确的数据,才能让我信服.可别像以前的上海人以为外地人就是乡下人.我也有几个留洋的博士朋友,是中小城市的,家境都不错.因为就算有奖学金,也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更别说自费的了. </p><p>"你可以会得出结论,说农民孩子的智力高于城里人的孩子。"</p><p>你看我还没有同意你的臆断. 你就从你的结论中生长出另一个我的结论. 想象力也太茂盛了吧.</p><p>农村学生有更多的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以至读到硕士博士什么的,不管是今后升官发财了把父母兄妹接到城里共享繁荣的,或者忘恩负义独享其成的.还是利用学识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甚至回家卖猪肉冰糖葫芦的. 这是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后的话题. 城乡差距的扩大,当然不只是教育问题. 先就事论事别扯的太远了. 包括现在的学生的压力问题.</p><p><br/>回金丝先生: 人口比例的变化,是应该考虑到. 重点院校农村学生的比例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有同学龄段城乡人口比,以及重点院校城乡学生比就可以.但很难找到这种数据.</p><p>但这个事实改变不了:身为一个农民孩子,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孩子.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中国是一个教育公平的国度. </p><p>只需要他们改变,无需为他们辩解.</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07:17

<p>&nbsp;&nbsp;&nbsp; <font color="#ee3d11">“你误解了,没说你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我说的是政府和高校. 想找到近年来国家重点院校农村学生的比例究竟是多少的数据.但怎么也找不出 .是没有必要还是漠视,是统计困难还是稳定压倒一切刻意隐瞒.&nbsp; 想请你帮忙分析分析这个羞羞答答的为什么.”</font></p><p>&nbsp;&nbsp;&nbsp;&nbsp; 你这个“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算是措辞不当,还是别的什么呢?遮掩首先要有被遮掩的东西吧?羞答起码要有引起羞答的事情吧?你说政府和高校遮掩羞答,那就是说他们明明知道农村学生的比例,但遮掩羞答了,但是你怎么知道他们知道呢?没有人做专门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谁会知道呢?你是不是要说,政府和高校应该做这个工作?果真如此,那就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认为政府和高校应该做这个工作?</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e6421a">“你说‘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个说法会误导我这样的读者.请你放心好了,不用误导. 这是我认为的事实. 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有异地就业的户籍因素.有社会裙带关系, 还有那种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所费不菲的行头等等.他们也无力承担在城市的长期待业费用. 也许他们的就业率不低于城市学生,但他们必须接受城市学生不愿接受的就业机会. 另外你该听说过卖猪肉,在家串冰糖葫芦的北大学生吧. 算不算就了业呢.”</font></p><p><font color="#e6421a">&nbsp;&nbsp;&nbsp;</font><font color="#000000"> 哦,没有误导你呀,那你转这篇文章干什么呢?你不是已有“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评论,而且还点了我的名让我来看吗?现在怎么又说:“我也没觉得这个文章好”?做人还是诚实点好吧。至于说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我没否认呀,我只是说,这是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说到困难,我特别讲到,农村大学生是最困难的,但是城市大学生中那些下岗工人的孩子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些事实你是承认还是不承认呢?</font></p><p>&nbsp;&nbsp;&nbsp;<font color="#e6421a"> “你说农村的学生读硕士博士留洋的高于城里人.这需要给出精确的数据,才能让我信服.可别像以前的上海人以为外地人就是乡下人.我也有几个留洋的博士朋友,是中小城市的,家境都不错.因为就算有奖学金,也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更别说自费的了. ”</font></p><p>&nbsp;&nbsp;&nbsp;&nbsp; 我没有做过调查,所以无法给出精确的数据,我只是告诉你,你转的那篇文章提到北大的一个调查结果,说“学历层次愈高,学校知名度愈大,就业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愈小”。然后我就说,我要追加一个观点。我追加的这个观点来自我个人平时的阅历和观察,不是调查,所以我称它是观点,没说它是事实。当然,你不信也是对的。因为你说了,你的几个留洋的博士朋友都是中小城市的,家境都不错。不过你最后那句“因为就算有奖学金,也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更别说自费的了”,我该怎么理解呢?是你的推论,还是你了解到的事实?当然到底是什么你也没必要告诉我,你能跟自己说肯定是这样就行了。</p><p>&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ee1111">“农村学生有更多的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以至读到硕士博士什么的,不管是今后升官发财了把父母兄妹接到城里共享繁荣的,或者忘恩负义独享其成的.还是利用学识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甚至回家卖猪肉冰糖葫芦的. 这是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后的话题. 城乡差距的扩大,当然不只是教育问题. 先就事论事别扯的太远了. 包括现在的学生的压力问题.”</font></p><p>&nbsp;&nbsp;&nbsp;&nbsp;多有意思!教育机会均等或公平只在招生方面,招生以后就不存在公平问题了?那你提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到底是我扯远了还是你扯远了呢? </p><p>&nbsp;&nbsp;&nbsp;&nbsp; </p>

并蒂莲 发表于 2006-9-10 07:28

<p>偶和偶的好多同学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毕业没谁想着回老家,留在外面是顺理成章的努力方向。我们错了吗?</p>

周泽雄 发表于 2006-9-10 07:55

<p>假如金丝铁线提供的城乡人口变化比例是正确的,那么,本文的论点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数据上。按照金丝兄提供的比例,好像农村孩子的入学比例不是下降了,而是有所上升。</p><p>大学毕业后是否回老家,这问题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比如我原来供职的财经大学,就不鼓励来自农村的孩子毕业后回相对贫困的老家去,主要倒不是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吃香,而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回到农村很难派上用处。比如,会计系是不教珠算的,学生掌握的会计、审计、金融类知识,在村镇级别的地方没有用武之地。对那些地方来说,一个中专级别的商业学校毕业生,也许更合适一些。</p><p>写社会批判类文章,没有义愤当然不行,只有义愤更加不行。</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09: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并蒂莲</i>在2006-9-9 23:28:00的发言:</b><br/><p>偶和偶的好多同学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毕业没谁想着回老家,留在外面是顺理成章的努力方向。我们错了吗?</p></div><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没错,合情合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没说农村学生应该回农村去。我只是说,给农村学生降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如果我们并不打算消灭农村的话,那么解决城乡差别的关键是改革农业政策,特别是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村人口素质,而不是增加农民孩子上大学进城的机会。对农村教育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孩子能上学,而且在学校里能学到实用的知识。说得再明白点,我认为,应当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农业技术知识为主的职业教育。也就是说,基于多数农民的孩子将在农村生活和工作这一事实,不是让高等教育向农村倾斜,而是应该让职业技术教育向农村倾斜。</p>

混沌 发表于 2006-9-10 09:46

<p>回周泽雄:</p><p>国家重点院校农村学生比例的数据是一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种比例是下降.特别是清华北大这种名校,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农村学生无疑是出于竞争劣势的.但即便没有下降,甚至略有上升,也不影响城乡学生间的教育不平等,招生应该像农村学生倾斜的立论.</p><p>主贴没有让大学生回老家的口号,而我回复中也丝毫没有让大学生回老家的口号,这个口号从何而来? </p><p>只有乌龙茶先生喊过这么个口号:但是它没有告诉我们,如果农民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就厌恶农村,远离农村,那么谁来关心农村?谁来建设农村?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巨大这一实质不平等的事实吗?</p><p>但他没有义愤,义愤的是我.</p><p>回乌龙茶 我想提醒提醒这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后面有没有什么猫腻, 如果你认为政府和高校没有必要做这个工作,政府没有做教育公平度的调查的必要, 那么我们也没有继续讨论问题的必要. </p><p></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10:56

<p>&nbsp;&nbsp;&nbsp;&nbsp;我没强迫你跟我讨论,但你不能诬陷我。我喊什么口号了?哪句口号是我喊的?我说农村孩子上大学以后就远离农村,难道不是事实吗?8楼有并蒂莲的发言,你是没看到还是看了假装没看到?</p><p>&nbsp;&nbsp;&nbsp; 政府和高校是负责搞调查的?我来告诉你,搞这类调查的人主要是两类学者,一类是搞社会学的,一类是搞教育学的。你把调查的责任推给政府和高校,还把这两个不同职能的机构捆在一起,本身就是荒唐的。政府的责任是制定招生政策并监督执行,高校的责任是按政策招生,他们的职能不一样,但他们都不是搞调查研究的。调查是学者的事,公布调查结果也是学者的事。如果政府不允许学者做这类调查,或者不允许学者公布他的调查结果,你可以说这里面有猫腻,但你不是已经看到一份根据学者的调查结果写出的文章吗?这篇文章不是已经告诉你农村大学生的人数比例正在下降,并且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吗?你的遮摭掩掩羞羞答答是根据什么推断出来的呢?我还可以告诉你,高校教师做这类调查研究,通常是领了国家级课题或省级课题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讲,高校的社会学者或教育学者是拿了政府的钱去做这些调查研究的,目的是给上面提供政策建议。如果是在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做这类课题,他们的论文题目和内容也是要经过硕导、博导的审核的。</p><p>&nbsp;&nbsp;&nbsp; 真诚地建议你,遇事希望能多动动脑子。有社会责任心,见不平之事有义愤,这本来是好事,但最好不要让情感上的冲动左右你的智力。冲动状态下的判断往往缺乏说服力,冲动状态下的义愤往往会自取其辱。误以为冲动是义愤,还觉得自己的形象很神圣,最后的结果只会你自己难堪。</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3:09:52编辑过][/color][/align]

混沌 发表于 2006-9-10 11:54

<p>从我转的那个报道择二段给你看看高校招生在各省市名额分配上是怎么羞羞答答的:</p><p>一:历来,高校招生指标在各省的分配原则,都是不公开操作,而且,也是舆论界指责教育不公平的一个焦点简单说,在北京考大学和在河南考大学,录取比例会相差甚远,在北京,这个比例会比在河南高出许多。 </p><p>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关于各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确定方式,无一例外的答复是:按照历史惯例、报考人数、生源质量以及教育部的倾斜政策等。</p><p>既然在区域分配上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没脸见人,当然我要怀疑在群体比例上也是遮摭掩掩羞羞答答没脸见人的.</p><p>注意.文章是上个月,数据是六年前的. 你说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没有责任,作为施教者的高校也没有责任.责任在谁哪里呢? 在学者那里. "调查是学者的事,公布调查结果也是学者的事"</p><p>问问这个论坛有没有学者,或者半学者,愿不意承担这个责任.</p><p></p>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9-10 14:1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周泽雄</i>在2006-9-9 23:55:00的发言:</b><br/><p>假如金丝铁线提供的城乡人口变化比例是正确的,那么,本文的论点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数据上。按照金丝兄提供的比例,好像农村孩子的入学比例不是下降了,而是有所上升。</p><p>大学毕业后是否回老家,这问题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比如我原来供职的财经大学,就不鼓励来自农村的孩子毕业后回相对贫困的老家去,主要倒不是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吃香,而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回到农村很难派上用处。比如,会计系是不教珠算的,学生掌握的会计、审计、金融类知识,在村镇级别的地方没有用武之地。对那些地方来说,一个中专级别的商业学校毕业生,也许更合适一些。</p><p>写社会批判类文章,没有义愤当然不行,只有义愤更加不行。</p></div><p><span lang="EN-US">1990</span>年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span lang="EN-US">26.4%</span>,到<span lang="EN-US">2000</span>年这一比例上升到<span lang="EN-US">36.2%</span>,数据来源:源自《中国统计年鉴<span lang="EN-US">(2004)</span>》<a href="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196/Uchenl/A156135.html">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196/Uchenl/A156135.html</a> </p><p>假定原文的数据是正确的,人口比例的变化,至少说明这问题没有这些数据咋看上去那么严重。 </p><p>&nbsp;</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14:26

<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公开操作就是在农村学生上学比例问题上羞羞答答?你是不是觉得招生跟行房事一样隐晦?这是说笑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得出来的,你明明已经看到有人做了调查,有人根据调查结果写了评论文章,但是宁愿根据文章的措辞来推断政府肯定羞羞答答了,也不愿相信那些数字已经公开了。这不是很奇怪吗?还说什么:“既然在区域分配上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没脸见人,当然我要怀疑在群体比例上也是遮摭掩掩羞羞答答没脸见人的.”你不觉得多此一举吗?明明数字就在你面前,你却偏偏怀疑一下,这算不算无事生非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说的是政府不承担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源构成比例以及公布调查结果的责任,没说政府没有责任。怎么我说的话到你嘴里都要变一变呢?你还说:“问问这个论坛有没有学者,或者半学者,愿不意承担这个责任.”这还用问?如果我领了这项课题,我就有这个责任,如果我没领,我就没这个责任。你懂什么叫责任吧?</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14: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金丝铁线</i>在2006-9-10 6:17: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周泽雄</i>在2006-9-9 23:55:00的发言:</b><br/><p>假如金丝铁线提供的城乡人口变化比例是正确的,那么,本文的论点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数据上。按照金丝兄提供的比例,好像农村孩子的入学比例不是下降了,而是有所上升。</p><p>大学毕业后是否回老家,这问题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比如我原来供职的财经大学,就不鼓励来自农村的孩子毕业后回相对贫困的老家去,主要倒不是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吃香,而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回到农村很难派上用处。比如,会计系是不教珠算的,学生掌握的会计、审计、金融类知识,在村镇级别的地方没有用武之地。对那些地方来说,一个中专级别的商业学校毕业生,也许更合适一些。</p><p>写社会批判类文章,没有义愤当然不行,只有义愤更加不行。</p></div><p><span lang="EN-US">1990</span>年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span lang="EN-US">26.4%</span>,到<span lang="EN-US">2000</span>年这一比例上升到<span lang="EN-US">36.2%</span>,数据来源:源自《中国统计年鉴<span lang="EN-US">(2004)</span>》<a href="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196/Uchenl/A156135.html">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196/Uchenl/A156135.html</a> </p><p>假定原文的数据是正确的,人口比例的变化,至少说明这问题没有这些数据咋看上去那么严重。 </p><p>&nbsp;</p></div><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金丝说得对,确实不像文章里说得那么严重,不过这是在纵向比较中才能发现的,如果是横向比较,也不能说文章中的观点完全不成立。所以我一直没接这个话。不过我估计即使是这样,混沌也不会理解的,因为他坚信我属于富人,肯定是为政府说话的。呵呵。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9-10 14:55

<p>作为被管理者我们只需要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是他们的事,他们应该具备我们不具备的能力.&nbsp; 也就是当我们感觉到问题时,不能用为管理者寻找借口方法抵消问题.比如管理者觉得对农村籍学生扩大招生比例的无法操作,那么也可以用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方法来平衡差异. </p><p>==========================================</p><p>混沌先生的这段我是支持的,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既然实行义务教育,包下所有孩子初中小学的学费,那就要包下所有这些教师的工资,否则就成了国家请的客,变相让教师买单,或者就是根本请不到够格的教师。</p><p>不过在农村学生确实水平较低的具体情况下,让名校降低录取标准,向农村生倾斜,我是不太赞成的,混沌先生看得很清楚,这是农村教育水平低造成的,如果要向教育水平低倾斜,那么地区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城市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农村与农村间教育水平相差同样是极大的,如果也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那名校也就不成其为名校了。</p><p>正道还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为上,至少效果肯定是正面的,改变农村录取分数,带来的也许是便宜一批高考移民。</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0 16:55

<p>你这个“博士”有时头脑清醒,三碗一过,自以为是的义愤又使你与那些白读书、指望吃白食、大脑空白的东西成了一丘之貉。</p><p>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钱从哪里来?我还赞同让每个农民到美国考察现代农业呢。可是这个国家有将近90%的孩子营养不良。包下工资就解决问题了?今年有政策,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教师,政府保障的实际收入比一个在上海打工的普通劳动者还高呢。你准备招多少警察在城市街头押送一大批学生去农村?上海市的小学教师月收入是多少?靠那点钱能买房吗?是不是也应该翻它个八番?</p><p>最重要的是,即便规定北大连续五年招农村学生又解决了什么问题,公平?只怕多一批“三白”而已。因为这些特招生最后也只能叫口号。</p>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9-10 19:59

<p>是说我吗?我初小文化,谁博士啦?你才博士呢。</p><p>义务教育,法定责任,你政府钱不够,借债去!总不能说义务教育是让老师义务教学生。再说对别的说没钱可以,政府现在教育总开支4千多亿,今年财政比去年多收就可能多收8千亿,多投伍佰亿在农村义务教育上,就缓过气来了,欠债先还,政府早N年就答应教育经费提到GDP百分之四的,现在还三都不到!</p>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9-10 20:48

<p>钱永远没有够的时候,但欠的钱应该先还,答应的就要先做到。如果政府原来答应的不是义务教育, 而是答应给孩子提供免费午餐,我也会同意有钱先解决午餐,教育排在后面。</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23:06

<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ee1111">你这个“博士”有时头脑清醒,三碗一过,自以为是的义愤又使你与那些白读书、指望吃白食、大脑空白的东西成了一丘之貉。</font></p><p><font color="#ee1111">&nbsp;&nbsp;&nbsp;&nbsp; </font><font color="#000000">老章说话太冲呀,建议多喝点乌龙茶,一可以清清嗓子,二可以消消火气。</font></p><p>&nbsp;&nbsp;&nbsp;&nbsp; 金丝铁线的话不错呀,增加教育投入是政府承诺的,但一直没有做到。为什么承诺?为什么承诺了又做不到?承诺了,说明政府知道增加教育投入是应该的。承诺了做不到,正是因为各级政府都有与你相同的看法,认为增加教育投入不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p><p>&nbsp;&nbsp;&nbsp;&nbsp;&nbsp;我觉得老章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偏激的,的确,现在这种教育,增加投入对改变农村、改变农民的生活状况意义不大。但教育也是可以改变的,我始终认为,中国教育发展是畸形的,盲目发展普通教育,全民族的眼睛都盯着上大学,考研考博,最基本的事情却没有人肯去做。农村那么落后,却没有为农村发展实业提供支持的相应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我们是可以看到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0 23: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金丝铁线</i>在2006-9-10 6:55:00的发言:</b><br/><p>作为被管理者我们只需要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是他们的事,他们应该具备我们不具备的能力.&nbsp; 也就是当我们感觉到问题时,不能用为管理者寻找借口方法抵消问题.比如管理者觉得对农村籍学生扩大招生比例的无法操作,那么也可以用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方法来平衡差异. </p><p>==========================================</p><p>混沌先生的这段我是支持的,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既然实行义务教育,包下所有孩子初中小学的学费,那就要包下所有这些教师的工资,否则就成了国家请的客,变相让教师买单,或者就是根本请不到够格的教师。</p><p>不过在农村学生确实水平较低的具体情况下,让名校降低录取标准,向农村生倾斜,我是不太赞成的,混沌先生看得很清楚,这是农村教育水平低造成的,如果要向教育水平低倾斜,那么地区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城市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农村与农村间教育水平相差同样是极大的,如果也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那名校也就不成其为名校了。</p><p>正道还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为上,至少效果肯定是正面的,改变农村录取分数,带来的也许是便宜一批高考移民。</p></div><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混沌的这段话,如果不是拿来说应该让大学招生向农村倾斜,的确有一些道理。但要说清楚,到底如何提高农村教育经费、如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混沌这段话比他一开始有进步,一开始他说,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意思是按人口比例增加农村招生名额,然后又说,城市想上学上不了的,出国上学去。我主要是针对他这种公平观念。我认为他的公平观是扭曲的,其本质是用一种不公平去取代另一种不公平。不能不正视一个事实,我们国人在某些方面的德性是很糟糕的,这有传统。被压迫的人一旦翻了身,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消除不公平,而是如何让自己处于不公平中有利的一方。这就是老章说的土皇帝意识。在这一点上,我和老章的观点是相同的。</p>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15:21:18编辑过][/color][/align]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1 07:04

<p>火气?那是对金丝铁线的。他有能力(头脑),也有相应的知识,还胡说八道,那是欠揍,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和教育极其失败。</p><p>政府答应的?你醒醒。税收是人民的,不是任何领袖拿来收买人心或真诚行善的,你的理由要成立,你该选举我当领导,我还会答应每年给农村孩子发一套新衣服呢。举债?向谁举?拿什么来还?这样行政的话,你肯定是一个不合格的公务员,哪怕你廉政。而且实在怕你勤政。还好你没混进革命队伍。中小学读完了又如何?恐怕不是一亿多人而是二亿多人没机会用计算机向你这样发牢骚、虚度光阴了。你不该那么蠢。</p><p>税收增幅连年超过GDP增幅。没报应?你读的是什么经济学?</p><p>而且,美国宪法和人权法案说的多好,那时起草人不知道有奴隶制?</p><p>所以,江先生,你该先研究一下,为什么我们的精英不如没有,那才是中国的悲哀。</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1 07:56

<p>&nbsp;&nbsp;&nbsp;&nbsp; 我早研究过了,不是不如没有,是根本就没有,或者说微乎其微,微得我都无法看到。</p><p>&nbsp;&nbsp;&nbsp;&nbsp; 一种观点如果运用过了头,即使它原来是正确的,怕也要被误用葬送掉它的价值。章先生对经济学的运用总让我有这种感觉。以前是跟你开玩笑,其实我很尊重经济学,认为它很重要。但我不同意你这样运用经济学。在政府承诺又食言这个问题上,如果只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看到的将只剩下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没有人为地失误或错误。</p><p>&nbsp;&nbsp;&nbsp; 任何知识说到底都是信念,在经济学里,意见的成份多于真理,不确定的东西多于确定性的东西。当然,我还是那句话,在社会科学里,经济学是最成功的。</p><p>&nbsp;&nbsp;&nbsp; </p>

混沌 发表于 2006-9-11 08:14

<p>章启晔:&nbsp; 我问你多大年纪了,你上学,花了几个钱. 你能说说你小学中学 学费是多少?你不是白读也是大半白读. 你那大半白读的钱是谁帮你出的? 你没吃过白食,你从娘肚子爬出来就去地里刨食去了. </p><p>经费从哪里来?公款吃喝的钱从哪里来就从哪里来,公款坐车的钱从哪里来就从哪里,贪污腐败的钱从哪里就从哪里来,养一大群废物公仆的钱从哪里来就从哪里来?</p><p>像"上海打工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没人愿意去农村教书,像上海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工资有没人去教书?</p><p>还好意思说税收是人民的.你脑子不空白,满的很.就像你那革命队伍 .装满了 "无耻" 二字.</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1 13:27

<p>&nbsp;&nbsp;&nbsp; 楼上又冲动了,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最后赢的是道理,不是义愤。再说了,别人的观点你看了受不了,义愤填胸,那你的观点别人受不了,别人是不是也可以义愤一下呢?你有没有看见别人这样说你?</p><p>&nbsp;&nbsp;&nbsp; </p>

伊来 发表于 2006-9-11 16:47

各位,各位,就事论事,不涉及特指的人,这是讨论的主旨和前提;不进行人身攻击,则是论坛上人与人交流的基本原则。<br/>看到掐架是有趣的,但真的掐到披头散发就无聊了。<br/>别这样。你们让人欣赏的是掐架的韬略而非掐架的把式呀。<br/>

johnlery 发表于 2006-9-11 23:53

<p>&nbsp; 我觉得既然现行的大学录取的制度是高考制度,并且在短期内是很难有改变的,那大学录取哪里的人多就看你哪里的人达到它的录取线的人多,为什么要刻意去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呢,不都是学生嘛。学生到了录取线就都有权利被录取。</p><p>&nbsp; 现在大学的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义不容辞的通过一切渠道招农村学生,那对于那些本来可以进入大学而为此失去机会的城市学生是否是不公平的呢?难道生在城市就是罪过吗?</p><p>&nbsp; 我觉得在现行制度下还是按分数录取比较公平一些。如果以后又更好办法再改嘛。</p><p>&nbsp; 至于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以及农村的贫困问题,我认为不单单是教育问题。</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2 07:20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混沌:如果你认为我在骂你,你太抬举自己了。</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我读书的时候,当然不能说没占用公共资源,肯定那时没义务教育一说。我吃的大部分白食是我父母给的。按你的逻辑,是不是我也应该要点补偿,可是只有废物才会指望天上掉馅饼。你要是那么孝顺或真有良心,看来你家也不富余,省点上网胡说八道的钱给老人家买点东西吧。别说你的父母也对不起你。</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你要是有本事制止浪费,你应该写信给中央领导,毛遂自荐去。多少人做不到的事就你能?你要有权恐怕更腐败。</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像上海一样的工资?那你也别搞教育了。干脆发给农民不就得了。大多数农村孩子营养不良。为什么优先养教师?</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我的头脑当然不空白,不会像你,有脑不用,只会发牢骚,甘心当白痴。</font></strong></p>

混沌 发表于 2006-9-12 22:35

<p>章启晔: 你还挺瞧得起自己的, 幸亏你没抬举, 不然我会觉得丢人.</p><p>你读书时没义务教育还要占用公共资源,社会发展了,有义务教育了,就不能白读书,就不能占用公共资源,你这是什么逻辑?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馅饼都是人民的血汗.谁在汲取人民的血汗,还不是那群厚颜无耻的东西?&nbsp; </p><p>孝不孝顺个人的事. 医生家庭 ,每月几千的退休收入,不富,也不用指望我养老. 还好不是农民出身,不然还不受你这种人的气. 上网包月的,少上也不省钱, 每年买书,买碟也要几千块,你不会说书碟少看,音乐少听, 省下钱来买什么之类的吧?</p><p>比起上海的消费,也没觉得工资有多高, 包括公务员阶层.我那个小城城区公务员年收入大约有七八万,中小学的年薪也有六七万的.据说还有教师收入超十万的中学.&nbsp; 教师的高收入从高额的择校费而来.去年我姐的孩子上初中,交了三万块. 什么地方都差不多,现在的教育,农村学生完全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有用没用 ,说几句总可以吧.</p><p>骂是你因为太过分了.吃白食一丘之貉之类,我都懒的理会.你说欠揍二字,那你就欠骂了.&nbsp; 金丝先生厚道.我可不厚道.</p><p>&nbsp;高楼是会禁锢人心灵的,小圈子的恶俗是会让人变恶俗的.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钱而忙碌而活着的.你要知道. </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3 05:55

<p>那么你和你的家庭属于改革开放走入中产阶级一族的新贵了?来场革命,别忘了,你家也是对象。对了,医疗是仅次于教育的腐败部门,就算把公务员作为一个部门,那么令尊和令堂有没有接受你的教育吐点人民的血汗出来?退休工资几千。在上海公务员退休现在不过每月三千。上海平均月薪还不到2500元。可见你家也够“厚颜无耻”的了。</p><p>谁过分?正是你这等东西过分。不错,政府是有乱作为和不作为的地方,贪官污吏实在太多。这就是你白读书的理由?三万亿税收,分给十亿人,每人每年不过3000元,而养老金缺口就是数万亿,你的算术那么差?或者你认为穷人读书比吃饭还重要?为什么会饿肚子呢?你是不是也要建议穷人没饭吃可以吃蛋糕?这就是你愤愤不平传播仇恨的理由?连个版主都不放过。你的道德那么高尚?那告诉我们你为慈善做了多少事吧。别炫耀你那点开支了。这里比你富的人实在太多了。就是鄙人,家里人均一台电脑,还能留一台赛扬2G的给你用呢。把上网包月的钱省给希望工程才让我等肃然起敬。</p><p>有正义感是好事,不过,如果只会叫口号,你也别读书了,省点公共资源给更需要的人吧。</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3 06:13

&nbsp;&nbsp;&nbsp;&nbsp; 讨论能不能不要涉及个人?我们讨论的是教育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呀。真诚地希望大家都能退一步。你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思路不同而已。别再说那些针对个人的气话了。

西凤酒 发表于 2006-9-13 06:32

呵呵,我是觉得章混这样争论挺好的。从具体个案去分析,比空口说白话更容易发现问题,这也叫每下愈况吧。语言的冲突,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增强了可读性。有的地方,国会里开会也可以打得血淋淋的,网上说话也能伤人吗?

混沌 发表于 2006-9-13 08:26

<p>呵呵,你还真好玩, 炫耀什么, 不是你说什么家里不富余, 省点上网费什么什么的 , 都像上海的工资一样如何如何的吗?&nbsp; </p><p>没说医疗部门不黑,家人也说是黑衙门. 我小时候可没见过因为没钱交费,而不管死活被拒之门外的.医患关系也很融洽,很少有医疗纠纷的. </p><p>白读书为什么不可以? 许多国家都可以. 我还希望能白看病呢. 希望工程? 再也没人愿意相信这种工程了,还有谁愿意省给他们腐败. 慈善? 呼吁公平就是慈善.不上网?为什么不上,都任由你们把握话语吗?</p><p>哦, 我说教育应该公平点,就是散播仇恨了? 如果任由权力.财富.知识 话语的全面结合化世袭化.贫者就会愈贫,富者就会愈富,阶级不断分层断裂,仇恨自然会埋藏,自然会增长.自然会爆发.</p><p>&nbsp;注意到城管和小贩之间的冲突没有? 这就是城市的现代化要求和依然是小农经济的农村之间的矛盾之一. 只有发展不均衡.上海的城管就要全付武装.城管武装还是毛毛雨,等你这种市民还有武装,那日子就不好过了.</p><p>怕你又胡思乱想. 还要告诉你,鄙人二十年前,十几岁就进国营厂. 书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早不占公用教育资源了.</p>

李大苗 发表于 2006-9-13 19:05

嗯,这个帖子越来越像吵架而不大像讨论了。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4 03:30

<p>连吵架都算不上:语无伦次,还不够下流。</p><p>空口谈应该如何如何,那是你这等浪费社会资源的人做的事,可惜中国就多你这种人。难怪时隔60年偌大中国依然不是日本的对手。我还赞同给每个农民发辆宝马呢。农民为什么不能开宝马?对不对?明天你不妨贴张坚决拥护给农民发宝马的标语,贴在贵市政府门口,或是精神卫生中心。你父母和政府要你读书就是高喊口号?那你花1元钱随便找几个8岁的孩子就可以了。这就是你的智商、知识、良知的水平。</p><p>让我想起慕容复。</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4 03:48

<p>&nbsp;&nbsp;&nbsp;&nbsp; 不得不跟二位打一个招呼,这个贴子后面的讨论如果还是针对个人的,我只好把它锁了。</p><p>&nbsp;&nbsp;&nbsp;&nbsp; 换个话题、换种讨论方式吧。</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4 06:28

你也不必紧张,民主是在斗争中成熟的,不是靠看书习得的,现在你要国人分清观点与人身,为时尚早。论坛的出现是中国和平地学会民主的福音。起码刺激一下,会有利于双方充分反思,至少自圆其说。没什么不好。混沌的路走错了,不是个坏人,从他敢说医疗部门够黑(而不是为穷人空喊口号)可以看出。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5 04:17

&nbsp;&nbsp;&nbsp;&nbsp; 混沌确实很有正义感。看问题的方式不同,观点往往两样,所以求同存异很重要。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6 14:57

你又错了,你在象牙塔里住的时间太长了,他需要的恰恰是迎头痛击,不这样清醒不了,只能在幻想中生活。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6 20:42

<p>&nbsp;&nbsp;&nbsp;&nbsp; 我又错了?呵呵,你怎么才能确定,需要迎头痛击的不会包括你自己呢?</p><p>&nbsp;&nbsp;&nbsp;&nbsp; 观点可以来自不同的视角,当然也就可以来自对事实的不同运用。所以,我的看法是,要给另一个人迎头痛击,首先得让他接受你的立场。否则很有可能被痛击的是你自己。</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6 20:49

奇怪,为什么被迎头痛击的不能是我,我们上网交流,骂人或挨骂,教育与受教育,非常正常,你要是能痛击我,我倒是很感谢,不痛不痒培养党八股,谢了,那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6 21:00

<p>&nbsp;&nbsp;&nbsp; 呵呵,别多心,我没说我要痛击你,只是提醒你,你也有可能被痛击。当然你可以否定这种可能性会变成现实。</p><p>&nbsp;&nbsp;&nbsp; 培养党八股,肯定不是教育界的耻辱。你这句话肯定错了,但不必谢我。</p><p>&nbsp;&nbsp;&nbsp; 挨骂无法选择,但骂不骂人是可以选择的。所以可以说挨骂很正常,但不能说骂人很正常。我很佩服吴洪森先生,无论别人如何骂他,他绝不还骂。这是修养,是境界,虽然我离这种修养和境界差得很远,但我佩服这种修养和境界。这也不能理解为正常,而应理解为不正常。当然,如果你接受我的观点,我不会要求你谢我。呵呵。</p><p>&nbsp;&nbsp;&nbsp; </p>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6 13:01:57编辑过][/color][/align]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7 07:19

<p>我说的是实话,你要有本事对我迎头痛击,我真的会感谢你。也许离开校园太久,也许价值观变化,我肯定不会玩弄字眼以作为交流的利器。培养党八股,当然教育工作者不能承担主要责任,可不等于说教育者没有责任。比如说,小学教师就容不得异己,自己是牺牲品却在培养下一代当牺牲品。你能容忍异己吗?</p><p>吴先生无疑是个好人,某些方面甚至伟大,可你表扬的不是地方。难怪你这个版主有类似于他的作风。信不信由你,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没有一点儿口头语的人,我敢说在学术机构里这样的人也不多。但是,特别在中国,有时站出来,告诉有些人,如果他们不讲理,那么谩骂的话他们也是低等的人,规则对他们的保护远甚于对我这样的人的保护。能纵容我们的群氓将自己乃至民族拖垮吗?</p><p>我不是教徒,看“圣经”时我才读高中,有一个信念却影响我20多年。不可随众布恶。因此,即便不骂人,当有人轻飘飘地说那些警察不救人仿佛是道德败坏的时候,当有人胡说重点大学应该多招农村学生(好像那样可以使穷人的孩子脱离贫困而不是更贫困似的),总的有人告诉他们,刺他们一下:漠然和胡说才是道德败坏的标志。</p>

乌龙茶 发表于 2006-9-17 08:09

<p>&nbsp;&nbsp;&nbsp; 我可不想迎头痛击你,这不是有没有本事的问题,而是我认为没必要这样,也不应该这样。我说自己没有吴先生的涵养好,不是说我经常骂人或偶然骂人,而是说我做不到他那样,无论别人怎么侮辱他,他都能平心静气地回应。注意,是有回应的。换到我,能做到置之不理就很不容易了。我更多的时候会采用比较文明的方式还击(不是痛击),也就是说我会设法揭对方的短,嘲讽他。不过这么多年来的掐架经验,使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没有意义。因为无论是痛击还是还击,本质上都是敌对的态度。没有人能用敌对的态度说服对方,无论你有多高明的见解,这是我现在意识到的。</p><p>&nbsp;&nbsp;&nbsp;&nbsp;我一直说,我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看法或立场是相近的。我想最为相近的一点是,我们都不喜欢不负责任地发表意见和评论,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但是应当承认一个事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背景,看问题的方式会因此有差异,结论自然也会有差异。有时,某些观点确实很幼稚可笑,这让我们有了嘲笑别人的机会,但也有时,我们囿于一己之见、自以为是,能讥讽他人其实不是因为我们高见,而是因为我们知道的更多一点而已。后一种情况下,知识会成为固执的帮凶。</p><p>&nbsp;&nbsp;&nbsp; 混沌一开始提出重点大学招生应该像农村倾斜的观点,我注意了一下,这里很少有人赞同。我和你对他的反对激烈些,但别人是用了让他更能接受的方式。你不能不承认,从效果看,不是你和我的方式更好,而是他们的方式更好。我认为“刺”应该是在一个人主观到了昏头的程度,而不是在他没想清楚或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或经验背景去理解的情况下。前者,刺是警醒,后者,刺是激怒。激怒也能取得认同?</p><p>&nbsp;&nbsp;&nbsp; </p>

并蒂莲 发表于 2006-9-17 18:17

<p><font color="#5c44bb" size="5">为什么讨论会走入歧途?</font></p>

psyzjs 发表于 2006-9-17 18:42

楼上的诸位,路长着呢.快走吧,别老闲着.[em05]

混沌 发表于 2006-9-17 18: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并蒂莲</i>在2006-9-17 10:17: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5c44bb" size="5">为什么讨论会走入歧途?</font></p></div><p>因为人是有阶级性的.</p>

章启晔 发表于 2006-9-17 19:25

<p>建议你去看看《北之零年》或《最后的武士》。日本明治维新后没有阶级?现在也有吧?那以后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无数的运动,你准备还采取什么行动消灭阶级呢?你又算是什么阶级呢?bear网友说:</p><p>[QUOTE]我每次回家,都觉得自己很腐败。但是像我这样,每月1200的工资,交家里500,存200,只花300的人,在城市里怕也是寒酸的。可依然觉得自己很腐败。[/QUOTE]</p><p>兄弟,比一比,你是不是你所仇视或鄙视的阶层成员?</p><p>讲到阶级性,起码我不抽象地同情他人,知道自己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如果有可能,为他人不时做点实际的事。</p>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