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真理如风 发表于 2006-9-16 22:09

[转帖]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活着不容易”!

<p><font face="宋体">&nbsp;新华网 余丰慧</font></p><p><font face="宋体">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 </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单就幸福指数概念和内容而言有多种版本,我们从国际、国内、百姓自己的认识和感觉三种情况,来分析一下,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究竟如何推出。</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幸福指数是看各国在生态资源利用上是否合理、有效,是否以较少的消耗实现了较大的价值。包括“生态足迹”度量指标、生活满意程度和人均寿命。其中“生态足迹”度量指数是指在现有消费水平、技术发展和自然资源背景下,一定数目的人口需多少土地才能养活。用生活满意度乘以人均寿命,再除以“生态足迹”度量指标,就得出了“幸福指数”。“全球幸福指数”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尊重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为人民赢得了多少幸福。据说,按照这个幸福指数衡量,中国排名并不靠后。但是,如果我国利用这个幸福指数含义衡量一些地区,那么,幸福指数绝对不会高,甚至得出负数。在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上以及其它生态指标上,大家都有目共睹。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竭泽而渔式开采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以这些指标来度量我国的幸福指数,如何能高呢?</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按照我国一些专家对幸福指数的理解看,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从支撑满意感的收入来说,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价格上涨感受却加剧,生活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有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5年,我国连续9年出现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的现象。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同时,就业压力、下岗威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老无着落、买不起房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等压力越来越重,根本谈不上生活的满足感,也根本体现不到快乐感。就如一份对八大城市生活压力调查中一位北京供职于财经媒体的白领感叹“活着不容易”,更遑论潜能实现的价值感了。</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从平民百姓视觉的幸福指数看,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身体健康、孩子能幸福快乐的上学,简言之,就是房子、车子、儿子、身子处理好了,就有幸福感。要说百姓的要求并不高,都是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是这样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起来也相当不容易。高房价使许多人一房难求,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无法把老人接到身边赡养,有孝心无能力。看病贵就医难,使多少人小病扛着,大病等死。教育高收费使多少孩子在校门外徘徊,使多少家庭背负沉重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难,在岗职工在一片下岗声中工作,工作上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按照这样的指标衡量,幸福指数能够高吗?</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笔者赞成一位时评作者所说的,倒不如推出真实反映百姓生活负担的“生活负担指数”。这样可以直接直观地给一些地方时刻敲敲警钟,增强地方政府减轻百姓生活负担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百姓生活负担减轻了,安居乐业了,幸福感就会增加,幸福指数也就自然提高了。</font></p>

伊来 发表于 2006-9-16 22:53

<p>在我看来,只关注或太关注前两条,是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的原因,即生活物质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下降。</p>

bear 发表于 2006-9-17 21:06

<p>简单说,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p><p></p>

真理如风 发表于 2006-9-18 00:50

<p>简单说,我们知道自己要活着。尽管活着不容易,也要不容易的活着。</p>[em05]

留发不留头 发表于 2006-9-18 19:44

这里苦着呢,熬到今天真不易,总在盼盛世;那边还好吗?遇到故交且尽欢,毋须说太平。——王彬彬挽潘旭谰先生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