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10-23 05:19

张五常:深圳的启示

<p><font size="3">深圳最近获选为中国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即外国说的最可居城市,是连续第二年跑第一了。用十二个指标计分,这类玩意的可靠性永远有问号。然而,跑第一总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奇怪是今天杭州回复到柳永所说的,竟然排第三,在深圳之后,而苏州则排第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老话,难道已是昨日黄花?</font></p><p><font size="3">是令人感慨的故事。记得解放前在佛山念书时,深圳知名的是云片糕,没有其它。二十多年前开放初期,我到过,是战乱后的景象,残旧的电影院一间,破屋陋店一目了然,汽车见不到,单车彷佛废铁制造,人口三十万。一九八八年底带佛利民到深圳一行,在空旷地带遥看市容,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无数。</font></p><p><font size="3">今天深圳的人口一千三百七十万,倍于香港,上升了四十五倍,而好些地区,外来的朋友说美国也不容易见到那样清洁美观。昔日盛产荔枝、龙眼、芒果的深圳,今天这些果树被搬到街道两旁,为绿化用。可怜果树,每年开花时节政府要喷药灭果。</font></p><p><font size="3">没有文化底子,就是云片糕也不存在了。政府鼓励文化项目不遗余力。那里的交响乐团很不错,正在兴建的书城可能大于天下,而展览场馆之巨,我曾经花三十分钟才找到自己要去的档口。一位周游世界各地展出墨水笔的老板朋友说,深圳的展场,以一个场地算,大得无与伦比。最神奇可能还是钢琴老师但昭义。他不仅教出李云迪与陈萨,也发掘了张昊辰、左章、何其真、潘林子……虽云一士寂寞,但总算给深圳带来一点世界级的音乐光彩。</font></p><p><font size="3">朋友,你要到深圳开一间博物馆吗?只要找到地皮,我担保你获得许可证。这是今天的深圳。</font></p><p><font size="3">回想香港当年,同样二十多年时间,人口暴升了十倍,经济增长竟然可观。这使佛利民高举香港为世界自由经济之冠,典范也。深圳呢,人口上升了四十五倍,而人均收入增长不减香港当年,不知佛老会怎样算了!</font></p><p><font size="3">我们没有听过深圳有什么财政名「司」,就是经济专家也谈不上。何必专家呢?昔日大名鼎鼎的香港财政司郭伯伟,以自由经济挂帅,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十年任内香港有一塌糊涂的租务管制,有寮仔部管制非法僭建,也有政府供应的廉租屋无数。深圳完全不玩这一套。不懂得玩吧。经济这回事,不懂得往往有着数。我早就这样说,也早就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是大量人口涌进城市,政府忙顾左右,市场处理得当。话得说回来,深圳的城市规划,除了开始时有点手忙脚乱,办得可以。单靠市场不会有今天的景观。</font></p><p><font size="3">邓小平的功绩当然不可没,香港在邻近也有大助焉。几个月前遇到两位退了休的深圳干部,竟然归功于区区在下!他们说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中国首次土地拍卖,起于深圳,是接纳了我的建议。我只是在《信报》发表了《土地出售一举三得》,以及在一次特约的谈话中,我对深圳的干部解释,不出售土地,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把城市建设起来。今天回顾,当时的建议可能加速了中国出售土地一年半载吧。</font></p><p><font size="3">印象最深刻还是后来两次会见了十多位深圳的青年干部,上任不久,都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硕士或博士。这些青年朝气勃勃,毫无成见,问得好,反应快。当时我想,香港的公务员比不上,差得远了。深圳应该主要是这些青年搞起来的。今天近四十岁吧,幻想着他们正在做什么,收入又如何?谨在这里向他们问好。</font></p>

混沌 发表于 2006-10-23 11:13

<p>狂捧深圳&nbsp;离休老头 青年干部也不落下 还不忘吹嘘下自己 蛮可疑的</p><p></p><p></p><p>金丝铁线好久不见 这个版都没气了 哪里玩去了?</p>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06-10-23 16:40

混沌先生好!到北京去了,又回来了,套用王朔的句式:大白菜上市了,又下市了,问好也可以套用成:首都人民向混沌先生问好![em01]

黄馨 发表于 2006-10-23 18:45

<p>这个老头不是在说昏话吧?</p><p>深圳有钱,所以他们可以打手笔地把深圳打造成最现代话的乡村.</p>

吴洪森 发表于 2006-10-24 00:29

深圳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迅速发展和繁荣,是全国各省市甚至地、县都在那里设窗口开公司造成的。是全国的钱堆砌出了一个深圳。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