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7-5-6 10:12

[转帖]从美国女兵林奇事件看美中媒体和英雄观差异

<p>[VOA MAY6. 2007 06:05:19]</p><p>在伊拉克战争四周年之际,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最近在美国国会公听会上作证,澄清了围绕她受伤和被俘的若干事实,这一新闻,重新点燃了中国官方媒体对杰西卡.林奇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兴趣。<font color="#e6e6dd"> </font></p><p><strong>*中国媒体强调“造假”*</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搜狐新闻的标题:《美国女兵林奇自揭假英雄经历 全由军方编造操纵》<font color="#e6e6dd"> </font></p><p>南方网的标题是《美国军方一手遮天 拯救女兵林奇竟是瞎编》<font color="#e6e6dd"> </font></p><p>广州日报的标题是《五角大楼编造“战争英雄”故事》<font color="#e6e6dd"> </font></p><p>从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中映入眼帘的都是“造假”,“编造”,“瞎编”等等字眼。<font color="#e6e6dd"> </font></p><p>中国媒体所谓“造假”,“瞎编”的结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媒体对杰西卡.林奇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的证词。<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林奇说真相报道有失实*</strong><font color="#e6e6dd"></font> </p><p>林奇说,她当时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受重伤,根本不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利用她拍摄一部虚假的英雄宣传纪录片。<font color="#e6e6dd"></font> </p><p>在谈到伊拉克伏击事件时,林奇说她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她的步枪在那时也意外地卡住了。她说:“我不愿接受虚假的荣誉。当时我没有开枪,一发子弹也没有发。我只是跪在地上祈祷。这就是我记忆中最后发生的事情。”<font color="#e6e6dd"></font> </p><p>当谈到自己后来获救时,林奇感慨万分地说,“上帝,这是真的。我就要回家了。但是我对于美国电视台反复播放的拯救过程不敢苟同,我仅对拯救我的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font color="#e6e6dd"></font> </p><p>从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证言以及媒体后来对这个事件的后续报道来看,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对林奇受伤以及被解救的细节方面,有失实之处。战争期间,尽管美国军方每天召开记者会,宣布战争的进展,美国军方还允许美国电视记者和其他国家记者嵌入美军之中,随军行动,及时报道他们的见闻和战争新闻,但是美国军方对随军报道战争的媒体和记者是有限制的。<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新闻控制和宣传战*</strong><br /></p><center><br /><input type="image" src="http://i18.tinypic.com/53oo4mh.jpg" /></center><br /><center><br />美国女兵林奇在2005年</center><p><br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战时对新闻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各个国家无不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心战和宣传战,自从有人类战争以来,就成为瓦解敌方,鼓舞自己士气的重要手段。两千年前,中国军队就有使用心战而打败强敌的记录。<font color="#e6e6dd"> </font></p><p>《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font color="#e6e6dd"></font> </p><p>两千年前,楚汉相争,“力拔山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困垓下,刘邦令军队在夜间吹起了楚国的歌谣,涣散了项羽的军心,一举取得胜利,夺得天下。<font color="#e6e6dd"></font> </p><p>美国军队在战争期间也使用了大众传播武器,瓦解伊拉克军队的士气。据报道,美国军方公布的伊拉克第51师全体官兵八千余人向美军投降的消息,就动摇了伊拉克的军心,最后导致美军在没有受到任何正规抵抗的情况下,一举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font color="#e6e6dd"></font> </p><p>同样,伊拉克电视台和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也在大量播放对伊拉克军队有利的消息。伊拉克的宣传部长萨哈夫经常在半岛电视台上露面。<font color="#e6e6dd"> </font></p><p>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电视台和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关于被俘美国女兵的画面,对美国军方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相反,救出被俘美军女兵林奇,对振作美军的士气,对美军的形像和能力,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中国媒体热衷美方淡然*</strong> </p><p>四年后,林奇前往美国众议院,澄清了关于她被救的一些事实。相对于中国媒体对这条新闻的热衷,这条新闻在美国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很多美国民众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也和中国媒体大相径庭。他们认为,这些事实的澄清,没有丝毫影响美国人民对这个普通美国女兵的看法,相反,还从各个角度诠释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font color="#e6e6dd"> </font></p><p>首先,这表明美国有新闻自由,美国媒体不需要仰仗政府的鼻息,追求事实真相是媒体的崇高使命,尽管这些真相的公布会使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楼感到难堪。也许在战时无法全部弄清林奇被俘的全部细节真实,但四年来,西方媒体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的追求。<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美国国会和中国人大*</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第二,林奇前往国会作证的过程,说明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优越。美国国会,白宫和最高法院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从而保证了任何一方的权利都无法压倒另一权力部门。 </p><p>美国国会召集的这场听证会,目的是为了让美国老百姓知道真相,从而更好地评价伊拉克战争。美国国会议员对美国政府的严厉批评,在林奇事件上敢于让美国人民面对事实真相的勇气,正是美国民主精髓之所在。<font color="#e6e6dd"></font> </p><p>相比之下,中国也有和美国议会类似的机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中国的人大,被西方媒体称为“橡皮图章”,代表往往只是举手认可党的决定,他们不能像美国议会这样,尖锐地挑战另一个权力机构作出的决策,更不用说,邀请普通民众和专家到议会作证,澄清事实的真相了。<font color="#e6e6dd"></font> </p><p>最近很多中国民众对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宣传的英雄的细节提出质疑。例如最近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诉媒体侵犯董存瑞英雄名誉权一案,网民在互联网上对黄继光堵枪眼细节提出质疑等等,中国老百姓都很感兴趣。但是,中国官方媒体显然对这些旨在弄清关于中国英雄人物事实真相的事情不怎么热衷,更不用说有人大代表提议在人大或者政协的会议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全国转播的辩论了。<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谁是英雄?标准不同*</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第三,林奇事件反映出美中两国对英雄看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的英雄的概念是,英雄要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如用手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用自己身体堵住燃烧的化学液体,保护实验室设备等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向秀丽等。<font color="#e6e6dd"> </font></p><p>中国儿童从小被教育说这样的人才是英雄。而美国人英雄的概念可以涵盖普通人。旅美媒体人林达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释说:<font color="#e6e6dd"> </font></p><p>“林奇在国会作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事情的底线是,美国人民有确定自己英雄观的能力,他们根本不需要精心编织的故事。’在美国人的概念中,林奇经历的真实故事,已经把她铸成一个十足的英雄,根本不必再添油加醋。剔去虚假内容,完全无损林奇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font color="#e6e6dd"></font> </p><p>美国人的英雄观究竟是什么?林达分析说:“就是在必须履行职责的时候尽力。战场上每个人都可能迷路,可能遇到枪被卡住,遇到意外事故,这并不有损于这样的事实:作为士兵在接到命令时勇敢地走上战场,尽了自己的力;遭遇了伤害、恐惧、痛苦,却都忍受住了、熬了过来。就算是个壮汉都绝对是英雄了,不要说还是个少女。所以,在美国人心中,真实的林奇仍然是永远的英雄。我们看到过的美国英雄,从来不忌讳讲述自己软弱和痛苦的一面,民众对他们崇敬依旧。”<font color="#e6e6dd"> </font></p><p><strong>*民众心声*</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在美国杰西卡.林奇网站上,很多美国民众表达他们对杰西卡.林奇的支持。他们非但没有像中国官方媒体那样把林奇看成是一个弄虚作假的骗子,反而对她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赞扬,并且认为林奇是一个真正的英雄。<font color="#e6e6dd"> </font></p><p>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弗朗克.威尔纳留言说:“我只是短暂地听了你上个星期在国会作证过程中的只言片语。你说美国人民能够识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那么,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可以说的是,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最使我感动的是你和洛丽家庭背景的差异,而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忠诚于你的战友洛丽。这种友情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作为一个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杰西卡,你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请不要低估你自己。你永远是一个美国英雄。你应该知道这一点。”<font color="#e6e6dd"> </font></p><p>伊丽莎白·布克写道:“我希望杰西卡能够光临这个网站,读到我写的这些话。我要告诉她的是,当她和她的战友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她是否开枪目前虽然有争议,但是,杰西卡,你是为了你的祖国而让自己的生命暴露在危险当中。实际上,你是否勇敢地回击或者有没有开枪并不重要,很多美国军人在帐篷里吃饭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但是,这并不能减低他们在那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一事实。<font color="#e6e6dd"></font> </p><p>“在世贸中心倒塌之后,这些士兵响应了祖国的召唤。他们都是英雄,你也是。你为了你的祖国将终身带着伤疤,做出了感情和肉体的牺牲。你曾经显示出伟大的勇气,正像你现在(作证中)所显示出的勇气一样。我是一个女权运动活动分子,我对美国妇女表现出来的力量从来都是非常钦佩。强有力的妇女永远都能够激励所有其他妇女站出来。”<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美国报纸论英雄*</strong><font color="#e6e6dd"> www.6park.com</font> </p><p>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查尔斯顿每日邮报的一篇社论:“杰西卡.林奇表现出的优雅”<font color="#e6e6dd"></font> </p><p>社论说:“有些人终身都在不倦地追求镁光灯下的名声。<font color="#e6e6dd"> </font></p><p>“有些人深陷其中,而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出名,而他们将永远面对媒体曝光而改变的生命。<font color="#e6e6dd"> </font></p><p>“请把赞美给与23岁的杰西卡.林奇。她在处理这一局面的时候比那些比她年龄大三倍的人还要优雅。<font color="#e6e6dd"></font> </p><p>“林奇自愿参军从而可以帮助她支付大学学费。当美国攻入伊拉克的时候,她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在2003年3月23日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受了重伤。<font color="#e6e6dd"> </font></p><p>“林奇在战地的一所伊拉克医院里,最终被美军解救。林奇从军中回到家乡的消息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font color="#e6e6dd"></font> </p><p>“虽然她被称作是一个英雄,但是林奇从头开始就否认自己是英雄。<font color="#e6e6dd"></font> </p><p>“林奇有两处脊椎骨折,右臂粉碎性骨折,经历过多次外科手术,神经受伤导致她的右脚至今没有知觉。<font color="#e6e6dd"></font> </p><p>“这些伤痛本身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对于林奇来说,作为一个轰动新闻的中心人物,她还要面对个人隐私权的丧失。<font color="#e6e6dd"></font> </p><p>“她将永远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对她本人或者和她有关的部分进行报道,同时她也因什么时候做出反应,什么时候没有做出反应而受到媒体的批评。<font color="#e6e6dd"></font> </p><p>“置身这一局面是非常困惑的,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完全和杰西卡毫无关系。<font color="#e6e6dd"></font> </p><p>“有些人迅速跳出来攻击杰西卡为什么不作一个美国英雄,而这一英雄称号杰西卡从来没有承认过。有些人批评她接受一些人硬塞给她的帮助───如奖学金,书籍出版权等。<font color="#e6e6dd"> </font></p><p>“而从头到尾,杰西卡一直都反对把功劳算到她自己身上,而是把荣誉归于在袭击中牺牲的她的战友洛丽。<font color="#e6e6dd"></font> </p><p>“与此同时,林奇还要继续推开一些颇难处理的事务,巧妙地应付媒体采访的要求,经受那些居心险恶者的人身攻击,照顾自己的女儿,继续求学。<font color="#e6e6dd"></font> </p><p>“林奇以一种优雅处理所有这一切。她的批评者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耻辱。他们应该从林奇身上学到一些东西。”<font color="#e6e6dd"></font> </p><p>从这篇社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美中两国英雄观的不同。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被中国媒体称为“骗子”,“假英雄”的普通女孩,即使没有开枪,即使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单纯凭着自己的诚实,勇敢,敬业,对国家的忠诚,照样可以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font color="#e6e6dd"> </font></p><p><strong>*南都报客观介绍事件过程*<font color="#e6e6dd"> </font></strong></p><p>在中国媒体对林奇一片喊“假”的声浪中,只有“南方都市报”再次扮演了新闻钉子户的角色。南都报在一篇文章中,比较客观的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如实告诉中国读者,林奇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仍然是英雄。南都报介绍说:<font color="#e6e6dd"> </font></p><p>“林奇在遭遇战火时到底做了什么,媒体的最初消息也来自战区采访。要幸存的士兵们说出本人当时干了什么,还有可能,要他们在采访中准确说出战友做了什么,很可能就有偏差。有人说,媒体当时应该立即向林奇求证,可她在被救援后动着一系列手术,一度也不愿意谈自己的经历。而如此有新闻性的事件,媒体又不肯放弃,就发掘一点报一点,也不断纠正前面的误报。<font color="#e6e6dd"> </font></p><p>“现在看来,在战争状态下,军方调查并不算晚,媒体的修正也算是及时的,在林奇自己讲述经历之前,事发两个月多后,2003年6月,《华盛顿邮报》已经基本修正误报的部分;事发三个多月后,2003年7月,军方的正式报告出台。媒体和军方的报告和林奇后来的陈述已经没有什么出入。约四年前,美国民众就已经知道真相。”<font color="#e6e6dd"></font> </p><p><strong>*事后评论易当时判断难*</strong><font color="#e6e6dd"></font> </p><p>南方都市报还提到了另一个争议点,那就是军方的救援过程。很多中国媒体声称,救援有惊无险,军方大题小做,救援是作秀,其依据是,救援前一天,伊拉克武装人员已经离开医院。伊拉克的医院位于战争中的战区,美军去救援激烈战斗后的被俘伤兵,这场战斗曾导致多名士兵阵亡。因此,即使事先知道敌军刚刚离开,也没人能保证行动是没有危险的、敌军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军方策划当然要求万无一失,会用足兵力。 </p><p>另外,林奇被俘的画面多次在半岛电视台上出现,美军能够救出林奇,在鼓舞士气方面,以及在国际舆论方面,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受到国防部的重视。美军出动的兵力多寡,当然是前线指挥官根据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一定要保证任务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做出。中国媒体和记者在事后评论说美国军方大题小作,这只能说是事后诸葛亮。<br /></p>[align=right][color=#000066][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8441382[/lastedittime]编辑过][/color][/align]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7-5-6 16:45

<p>观念绝对可以造成英雄的被糟蹋:</p><p><strong>[转帖]第一位归国志愿军战俘</strong>&lt;base target="_blank"&gt;<div class="bodys"><p>1951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正在进行,已挺进到“三八线”以南100多公里的志愿军第一八○师陷入重围。在惨烈的突围战中,师部电台报务员张文荣不幸被俘。次年初,他被转送美军战俘调研处的一个情报机关接受情报活动训练。<font color="#e6e6dd"> </font></p><p>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使张文荣夜不能寐。有个晚上,他终于下定决心:“即使去死,也决不能稀里糊涂地死。既要死得明白,死得值得;也要死得其所,死而无憾!”<font color="#e6e6dd">&nbsp;</font> </p><p>1952年2月19日夜,张文荣被强令脱去美式军装,重着志愿军战士服装,与另一个穿上志愿军干部服的战俘编为一个组。美国人发给张文荣袖珍式收发报机、步枪、手榴弹、地图等,告知将把他们空降到朝鲜:“只要完成了规定任务、安全返回,定有重赏!”<font color="#e6e6dd"> </font></p><p>张文荣知道决定自己生死荣辱的时刻到了!凌晨2时多,美国人带他们登上一架C-46式军用运输机。乘机舱里灯光昏暗,张文荣悄悄挪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突然,舱内响起了“嘟嘟”的警笛声。舱门打开了,一个美军指挥着人们往下跳,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榴弹向机舱深处扔去。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font color="#e6e6dd"> </font></p><p>在一片绝望的嚎叫声中,这架美军间谍飞机带着烈火浓烟栽向地面……<font color="#e6e6dd"> </font></p><p>后来,跳伞的美军驾驶员哈里森被中朝军队活捉,供词中证实了张文荣的英雄行为。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未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张文荣被送回国内拘押审查。直到1958年3月29日,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处才结案,并给张文荣写了证明信:<strong>张文荣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俘去后强迫其充当特务,当张乘敌飞机降落时用身带之手榴弹将敌机炸毁,向我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为此奖给张文荣人民币800元</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张文荣回到家乡辽宁省辽中县,默默地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2001年初张文荣去世。同年6月,北京军区政治部派专人赴辽中县,送来了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p></div></p><div class="bodys"><p>1951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正在进行,已挺进到“三八线”以南100多公里的志愿军第一八○师陷入重围。在惨烈的突围战中,师部电台报务员张文荣不幸被俘。次年初,他被转送美军战俘调研处的一个情报机关接受情报活动训练。<font color="#e6e6dd"> </font></p><p>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使张文荣夜不能寐。有个晚上,他终于下定决心:“即使去死,也决不能稀里糊涂地死。既要死得明白,死得值得;也要死得其所,死而无憾!”<font color="#e6e6dd">&nbsp;</font> </p><p>1952年2月19日夜,张文荣被强令脱去美式军装,重着志愿军战士服装,与另一个穿上志愿军干部服的战俘编为一个组。美国人发给张文荣袖珍式收发报机、步枪、手榴弹、地图等,告知将把他们空降到朝鲜:“只要完成了规定任务、安全返回,定有重赏!”<font color="#e6e6dd"> </font></p><p>张文荣知道决定自己生死荣辱的时刻到了!凌晨2时多,美国人带他们登上一架C-46式军用运输机。乘机舱里灯光昏暗,张文荣悄悄挪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突然,舱内响起了“嘟嘟”的警笛声。舱门打开了,一个美军指挥着人们往下跳,终于轮到张文荣跳伞了。只见他在跳离飞机前的瞬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猛劲把手榴弹向机舱深处扔去。机上的美军一下子被吓呆了。而当他们死命怪叫着拔枪向张文荣射击时,张文荣已经飞也似地跳离了机舱……<font color="#e6e6dd"> </font></p><p>在一片绝望的嚎叫声中,这架美军间谍飞机带着烈火浓烟栽向地面……<font color="#e6e6dd"> </font></p><p>后来,跳伞的美军驾驶员哈里森被中朝军队活捉,供词中证实了张文荣的英雄行为。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未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张文荣被送回国内拘押审查。直到1958年3月29日,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处才结案,并给张文荣写了证明信:<strong>张文荣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俘去后强迫其充当特务,当张乘敌飞机降落时用身带之手榴弹将敌机炸毁,向我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为此奖给张文荣人民币800元</strong>……<font color="#e6e6dd"> </font></p><p>张文荣回到家乡辽宁省辽中县,默默地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2001年初张文荣去世。同年6月,北京军区政治部派专人赴辽中县,送来了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p></div>[align=right][color=#000066][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8480100[/lastedittime]编辑过][/color][/align]

梅茗 发表于 2007-5-6 21:45

梦子这个网址是怎么来的?真名有这么长的主页网址?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7-5-7 03:3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茗</i>在2007-05-06 09:45:38的发言:</b><br />梦子这个网址是怎么来的?真名有这么长的主页网址?</div><p></p><p>大概是加上了海底电缆的长度,也很奇怪的说。</p><p>P. S.:已经重新编辑了,干脆再转贴过来,读起来方便一点。</p>

柴大官人 发表于 2007-5-7 06:56

<p><a title="查看原图" href="http://www.qiguai.cn/data/soft_img/20060923/2006514055967.jpg" target="_blank"><img height="278" src="http://www.qiguai.cn/data/soft_img/20060923/2006514055967.jpg" width="205" align="top" border="0" alt="" /></a></p><p>描述美军特种部队在伊拉克成功救出被俘女兵的电视电影《拯救女兵林奇》(Saving Jessica Lynch),为了配合这部影片外景拍摄,美国国防部不仅担任技术顾问,同时提供军机、坦克、装甲运兵车、军服等以协助重现林奇在战场上的遭遇。<br />相关资料:当地时间10日,美国陆军将公布一份陆军训练和教务指挥部撰写的调查报告。这份15页的报告是对陆军第507机修连3月23日在伊拉克境内遭遇伏击情况的调查。其中最出人意料的内容是,伊拉克战争中曾被美国媒体报道为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直到打完最后一粒子弹才受伤被俘的19岁女兵杰西卡.林奇,其实并未发射一枪一弹,她实际上是因车祸受伤,是伊拉克医院的及时抢救和治疗才使她活了下来。</p><p>迅雷下载地址:</p><p><a href="http://www.qiguai.cn/data/soft/1650.html#edown">http://www.qiguai.cn/data/soft/1650.html#edown</a></p>

采采 发表于 2007-5-8 11:47

<p>我觉得这位作者偏激了一点。</p><p>中国媒体突出美国军方造假,这是事实,这也是新闻焦点所在,不然的话,这件事(听证会)根本没有报道的价值。</p><p>美国媒体比较淡然是因为这件事刚刚发生的时候已经沸沸扬扬地热闹过,现在绝对是旧闻,吸引不了眼球,自然不会花什么大力气去报道。</p><p>林奇事件和董存瑞黄继光根本不是一码事儿,怎么能相提并论?</p>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7-5-9 12:28

<p>這個貼子的看點,我以爲還是在英雄觀和俘虜觀這兩點上。</p><p>VOA的政治傾向,那種為美國唱讚歌的肉麻,並不是我的興趣所在。但是我們文化心理對於俘虜的傳統看法,以及我們民族的英雄觀卻是在這篇報道面前受到了挑戰。在中國似乎只有狼牙山五壯士纔是真正的英雄,而那些俘虜都是草包,甚至是異類和賤民。志願軍戰俘,後來的越南“反擊戰”的戰俘都在我們的文化傳統面前沒法擡起頭來,或者說都被我們的文化死死地壓下頭去,因爲他們沒有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死去。另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對特定時期產生的壯烈赴死的英雄不斷削減自己崇敬的程度,對於這些英雄是怎樣倒下的姿勢,最後遺言卻有很“熱情”的挑剔勁頭。説到底,這裡面有一個對於生命的看法的不同。或者說,根本沒有把俘虜的生命當作應該存在的生命。而對於那些英雄,就完全近乎用“他們都是‘炮灰’”的殘忍看法來挑剔。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這個貼子還是接觸到了一點我們的傳統並不關注的東西,或者説是我們的文化所忽略的東西。</p>

采采 发表于 2007-5-10 10: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自觉的梦游人</i>在2007-05-09 00:28:21的发言:</b><br /><p>這個貼子的看點,我以爲還是在英雄觀和俘虜觀這兩點上。</p><p>VOA的政治傾向,那種為美國唱讚歌的肉麻,並不是我的興趣所在。但是我們文化心理對於俘虜的傳統看法,以及我們民族的英雄觀卻是在這篇報道面前受到了挑戰。在中國似乎只有狼牙山五壯士纔是真正的英雄,而那些俘虜都是草包,甚至是異類和賤民。志願軍戰俘,後來的越南“反擊戰”的戰俘都在我們的文化傳統面前沒法擡起頭來,或者說都被我們的文化死死地壓下頭去,因爲他們沒有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死去。另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對特定時期產生的壯烈赴死的英雄不斷削減自己崇敬的程度,對於這些英雄是怎樣倒下的姿勢,最後遺言卻有很“熱情”的挑剔勁頭。説到底,這裡面有一個對於生命的看法的不同。或者說,根本沒有把俘虜的生命當作應該存在的生命。而對於那些英雄,就完全近乎用“他們都是‘炮灰’”的殘忍看法來挑剔。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這個貼子還是接觸到了一點我們的傳統並不關注的東西,或者説是我們的文化所忽略的東西。</p></div><p>nod nod,说得很对!</p>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