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边走边唱 发表于 2007-5-14 12:29

[转帖]吴祚来:中文水平在课本之外

&nbsp;&nbsp;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子、孔子还有李太白、杜工部乃至曹雪芹,都没有学过大学语文。他们的语言文字水平不是大学老师通过分析课本得来的,也不是背诵圣人名篇格言得以提升而成为文化巨人的。 <p>&nbsp;&nbsp;&nbsp;&nbsp;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怎样提高的呢? </p><p>&nbsp;&nbsp;&nbsp;&nbsp;除了语言与文字的表达与写作实践,我看不出还有什么终南捷径可以提升我们对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p><p>&nbsp;&nbsp;&nbsp;&nbsp;我们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现在青少年语言文字水平弱化,是谁之过?当然是考试制度,中小学学习语文是为了应试,既然是为了应试,它就更注重语言的规范、字词的使用、还有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与模式化写作方式,它既不是指向生活实用,也不是指向情感或思想的独立表达。正是这种教育,使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没有了应有的美感,只有压迫感与格式化、技术化的接受与使用。 </p><p>&nbsp;&nbsp;&nbsp;&nbsp;我不怀疑现在一些大学语文新教材内容的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通过课堂强化教学会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一定要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通过课堂教学对提升语文水平只是杯水车薪,应试的方式更是对语文的一种无形伤害。 </p><p>&nbsp;&nbsp;&nbsp;&nbsp;我个人认为,理想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大学教师开列出中外优秀名著名篇供学生课外阅读,对这些名著名篇要有简单的点评,使学生们在阅读之前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有起码的认识与了解,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交流与动态的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与文化感受;其次,相比大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平,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缺憾,所以高校在提高学生们的文学表达能力之时,一定要结合他们所学专业,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公开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未来生活与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基本素质。 </p><p>&nbsp;&nbsp;&nbsp;&nbsp;中国的语言文字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被文人墨客们变成了生活寄托,变成文字与语言的艺术化表演,对文字过于求美。所谓美文妙字,这种倾向还在影响着现在的中小学生的作文,许多孩子为赋新词强说愁,全然不顾它的现实意义与内在价值指向。前不久在讨论《出师表》是不是要从中学课本中删除时,一些学者就认为,那是一篇千古美文,至于它涉及到的战争与和平的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获得批判或矫正。我们要问一句:将文章写得那么美有什么意义?语言与文字都是思想与文化的工具,我们不能将工具过于美化,而忘却了它的实际功用。 </p><p>&nbsp;&nbsp;&nbsp;&nbsp;其实,说现在的青少年语文水平弱我不知是基于怎样的调研与评估,就我们通过网络上的中小学生写作与“80后”作家群体的了解,还有各种作文比赛看,现在的青少年写作水平已有相当大的提高,无论立意还是表达,现在的小学生们都略胜于当时的我。我们对大学生们的中文水平担忧可能更多的是基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对经典阅读的缺少,还有就是较少写作的习惯。 </p><p>&nbsp;&nbsp;&nbsp;&nbsp;更多的学生将来不是以写作为生,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是一种实用,所以让学生们求真务实地学习与运用语言文字更为重要,大学应该考虑通过学生们喜爱的方式来学习祖国语文。例如,各高校开设学生博客,让学生们通过写博客来提升写作水平,还可进行校园短信比赛,百字短信如果写得好,也可成为新文化经典,最有意义的是通过网络检索让学生们学会使用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来写作小论文,当然,如果有条件,让学生们面向社会与生活进行调研,写作出生动新颖的小型调研报告,对他们使用语文、培养独立思维能力更具价值。 </p><p>&nbsp;&nbsp;&nbsp;&nbsp;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中文水平不在课本里,而在课本之外。</p>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