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教育随笔引起的讨论
[color=#0000cd][font=宋体][size=12pt][b]非儿:[/b][/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b][color=#0000cd][font=宋体][size=12pt][b]非儿:[/b][/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b]课外阅读,让“指导”靠边站![/b][/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
[/size][/font][/color][/align]
[align=center][/b][/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
[/size][/font][/color][/align]
[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一)[/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align]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我们肆意地在课堂教学中指手画脚[/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N[/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如今又把魔掌伸向了课外阅读,[/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先从几个真实的事例说起:[/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事例一:[/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一位朋友给孩子买了一套《智慧背囊》。《智慧背囊》这套丛书每个故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故事本身”,短小精悍而又蕴涵丰富哲理;二是“轻轻地告诉你”(即评点),语言非常优美。比如书中有一则故事叫《不倒的心碑》,讲述了[/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1870[/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3[/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月[/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2pt]17[/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日夜,玛丽号客轮惨遭重创开始下沉时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所有乘客安全转移,唯独忘记自己,最终与玛丽号一同沉入海底的场面。故事后的“轻轻地告诉你”写道:[font=楷体_GB2312]再坚硬的石碑,也会被岁月一层层风化;再坚硬的钢铁也会在斗转星移中一点点锈蚀;再浓的笔墨,也会在漫漫年轮中渐渐地淡去。只有被刻在人们心灵里的名字,才能和时光一起永恒。只有施助过,才能被心灵所铭记。为了别人而忘我的人,他的名字才恰恰能被人们永恒地记住。[/font]朋友要求孩子阅读此套书时要背诵故事和评点,理由是如此好的故事和评点背诵下来,会大大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成为孩子习作的好素材。如此作为导致的是什么后果呢:一旦脱离了妈妈的视线,孩子就火得把书扔在地上(这是孩子爸爸告诉她的)。[/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事例二:[/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假期,老师布置学生回家阅读相关名著,并要求做两类阅读作业:一类是有关名著的知识题,比如有一题是《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size][/font][size=12pt][/size][font=宋体][size=12pt],“智绝”是[/size][/font][size=12pt][/size][font=宋体][size=12pt],“义绝”是[/size][/font][size=12pt][/size][font=宋体][size=12pt];一类是做相关的阅读摘抄。分析第一类题,即使整体阅读了名著,也是很难直接在名著中找到答案的;而第二类题,学生只需随意打开书,不用阅读,找点所谓的好词佳句即可。结果对孩子的阅读调查发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他们压根就没有阅读。第一类题网络里一找一大堆(老师布置的知识题就是从网络里来的)。瞧,为了阅读而布置的作业结果却让孩子真正远离了阅读,使真正的阅读流产了。[/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事例三:[/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鸿雁长飞网友在帖子中如此写道:长期以来,为班级学生爱读书、乐读书而沾沾自喜,为他们一学期几本的阅读笔记而自鸣得意。但是今天一位学生家长的话却把我的骄傲消灭得无影无踪。闲聊中,我问他:你感觉孩子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哪些缺陷?他的答案很诚恳:主要是在课外阅读上。你看他看的书也不少,但我总觉得没有用。一本《草房子》,他三个小时就能读完。你说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就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他究竟能感到什么?如果搞摘抄吧,这一段那一段,他速度更快,根本不去比较……[/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读完这几个课例,我们应该思考这么两个问题:[/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第一,为什么进行课外阅读?[/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事例一中这位朋友很坦白: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事例二中,教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知识。确实如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了课外阅读的目的所在。可我个人认为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在此,而在进行心灵疗伤,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平衡。有些人会认为,那么大点孩子,心灵会受什么伤?这确实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有人失恋了心灵受伤了这么显而易见的伤害。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有更多的伤害是内隐的,甚至有时连当事人自己都不觉得:比如,一天下来,学生一次都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比如,有些孩子学习总提不上来,考试总考不过别人;再比如,有些学生的家境比较差……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了,于是在书籍的阅读中,他们获得激励、获得解放、学会放弃、学会调节,在受到激励、解放,学会放弃、调节的过程中,他们心灵的伤口愈合了,获得了心灵的满足。这种功效是隐性的,除了阅读者本人,旁人是很难察觉的。但由于这种心灵疗伤是通过文字阅读获得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提高语文的素养,对写作产生影响,它们应该是心灵疗伤过程中的衍生物,是其疗伤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价值。而我们现在的课外阅读却把这些旁支末叶作为主干在催生,结果导致本末倒置,过多的指手画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第二,何为有效的课外阅读?[/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事例三中综合呈现了课外阅读中的许多问题,但我只想谈一个,那就是何为有效的课外阅读?从事例中我们知道家长觉得课外阅读无效:你看他看的书也不少,但我总觉得没有用。一本《草房子》,他三个小时就能读完。你说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就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他究竟能感到什么?而教师从家长的话中感到了自己的失败,也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认为能写出好的读后感的才是有效的课外阅读,否则则无效,这是急功近利啊!可以这么说,只要进行了课外阅读,就有了功效,就是有效的阅读。但课外阅读的功效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功效往往会在短时内呈现,而隐性的功效可能要一年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呈现,家长和教师是没有耐心等待那么长时间的呀。课外阅读是进行心灵疗伤的过程,这个功效是隐性的,需要一个漫长乃至曲折的过程,而在其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提高写作水平、积累知识等价值是显性的,很有可能在短时内显现(也有可能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显现),即使如此,仅关注派生价值的家长和老师都迫不及待,等待不及就认为阅读无效,更别说有耐心等待孩子自己进行心灵的疗伤了。我们的阅读价值观把真正的阅读推向了死胡同。[/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一言盖之:对在阅读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不去打扰,不去无谓地破坏他们的精神天空,让他们在别人的世界里反观自己的世界而获得成长。[/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二)[/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align]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在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课外阅读,让‘指导’靠边站!”是不是意味着家长和老师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全方位的缺席呢?不!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玩具、电脑、电视远比文字对学生更具有诱惑力,要让学生把书捧起,再捧起,首先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读前“诱惑”。[/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这种“诱惑”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书氛围的创设。如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创书香校园,营造读书氛围。但这氛围不仅包括外部环境的建设,还应包括图书的建设,在学校图书室有多少属于孩子的书,在你的教室、家里又有多少呢!二是归还学生阅读的时空。为什么用“归还”这个词呢?因为他们阅读的时空被老师和家长强占了。大量的家庭作业,一个一个的兴趣班活动占据了属于孩子自己的那块时间,他们何来时间进行阅读?只是见缝插针而已。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在规定的课时里彻底完成教学任务(包括所有的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诱惑”从小的方面讲就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诱惑孩子打开书籍。比如老师绘声绘色的“开讲”。这个“开讲”仅指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化成具有声响效果的口头语言,而非妄图在学生还未进行阅读时就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评价来反应自己的好恶。例如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天天给我们讲《上下五千年》,每到紧要关头就嘎然而止,痒得我们要去偷老师的书看。再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亲子阅读”。这个“亲子阅读”是该以父母的榜样行为引诱孩子读书。[/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其次,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随机“引导”,切记是“引导”而非“指导”。在这里,我也要说明两点:第一,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在方法上有诸多的不同,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比如“速读、跳读、浏览”等等,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想想自己是怎么进行课外阅读的,“速读、跳读、浏览”等这些阅读方法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阅读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而真正要教的是“精读”,而“精读”已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被“教”的太久太久了。第二,这里的“引导”是非常随机的,是完全以“阅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当“阅读者”进行阅读时,除非他自己想与别人进行交流,“引导”过程才可能产生。大家都知道课外阅读是非常个体的行为,那么这种交流也是发生在个体之间或三五人群之间的,只有此时,阅读者发出的才是真心话。而一旦把这种交流移入课堂,便会变得规划统一,聪明的学生会滔滔不绝的说出老师想听的话(目睹现在很多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是如此现状)。记得有次在上学路上,孩子跟我讲“丘比特”的故事:丘比特的神箭射向一个女子,一个男子,他们就会相爱。有一天,丘比特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他一不小心把神箭射向了自己,他爱上了这个女子。可他的妈妈不答应,设计了重重障碍,但丘比特克服了一切困难,最终和美丽的女子生活在一起了。听了孩子的故事,我深深叹了一口气说:爱情真伟大啊。两个相爱的人要走到一起,都要跟丘比特似的历尽千辛万苦,高兴的是他们终于结婚了。孩子问:那爸爸和妈妈呢?我便讲了我和他爸爸相爱过程中的一些情节。孩子高兴地说:妈妈,我再给你讲个爱情故事。我自认为,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就该是如此产生的。[/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一言盖之:老师和家长要明确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地位,“功成”就该“身退”。[/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size=12pt]
[/size]
[color=#ff0000][b][font=宋体][size=12pt]干国祥:[/size][/font][size=12pt][/size][/b][/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这是一个真正的好帖,它指出了当前课外阅读指导的种种弊端。[/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但是,它只是消极地指出了错误的引导,却并没有意识到,积极的引导能够扩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同时,作为自由阅读的课外阅读,也只是课外阅读的方式之一,作为共读的阅读,有其不同的目的,势必也会有不同的方法。[/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毛虫与蝴蝶项目,在自由阅读上坚持教师精选书籍,大量各种类型不同阶梯的图书,完全自由选择,不附加任何条件的阅读。[/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而在共读上,则强调有引领的积极阅读。[/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譬如这几课,若无教师引导,孩子岂能进入到深刻的阅读愉悦中?[/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
[size=12pt][/size][/color]
[size=10pt][font=宋体][size=10pt]干国祥小学五年级《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苍南版)[/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 [size=10pt][/size][/size][/font][/size]
[size=10pt][url=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304349&page=1][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304349&page=1[/size][/font][/url][/size]
[size=10pt][font=宋体][size=10pt]干国祥《人鸦》读书课[/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P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pt](贵州凤冈龙泉二小版)[/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 [/size][/font][/size]
[size=10pt][url=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263372&page=1][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263372&page=1[/size][/font][/url][/size]
[size=10pt][font=宋体][size=10pt]织出生命的奇迹——《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课(干国祥[/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2006[/size][/font][font=宋体][size=10pt]年[/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10[/size][/font][font=宋体][size=10pt]月苍南版)[/size][/font][size=10pt][/size][/size]
[size=10pt][url=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302124&page=1][font=Times New Roman][size=10pt]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302124&page=1[/size][/font][/url][/size]
[size=10pt][/size]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女儿满九岁了,已经能顺利阅读一切童书,能愉快地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这其间,我便遵循了引导读何书(通过框定大书目及不时将我认为适合她读的一些书推荐给她),但绝不作任何类似摘抄、读后感之类的事,我坚持认为,这些是把孩子从书籍中拉开的罪犯(我不反对孩子出于自愿地摘抄好词好句,以及模仿着创作作品)。[/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可惜的是,我仍然遗憾女儿不在我班上(我本无班),所以,就无法及时听到我的读书课,这样的读书课是诸多灵魂的碰撞,绝不是父女间单独可以完成的。[/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但是,我已经开始就某些书与女儿聊,想必到以后,这种聊书会越来越多——在她走出情节而开始思考人物“命运”的时候。[/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size=12pt]
[/size]
[color=#006400][font=宋体][size=12pt][b]桃花仙子:[/b][/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我女儿的课外阅读进行了整整一年,没有写过一篇读书笔记,但是整个四年级她在语言表达上几乎没有进步,我常常感到自己的失败,心想如果不是我的亲闺女,我还会在课堂上这么一如既往的鼓励她吗?[/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但是我没有想到,一到五年级,几乎是一夜之间,她就由全班答问题最不准确的学生,突然转换为答问最准确的学生。我无法解释,最后归功为课外阅读。[/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现在孩子读初中了,每一年她都有变化。她是四年级开始跟我读书,这一年,我要求她每堂课必须举手答问,所以她是答问最多举手最积极正确率最低的同学;五年级,她是答问准确率最高的同学,但是举手的频率下降了;六年级,她主要在写作上有较大改变,愿意掏心了,敢说心里话了,但作文里面错别字几乎是班上最多的;现在七年级了,才一个月,我发现她的错别字少了很多,作文当中用的好词也多了起来,而且文章的思想性目的性比以前抬高了一个层次。[/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不要着急,孩子一定会进步的。[/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i]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7-10-26 15:55 编辑 [/i]] 针对阅读,我的第一意见就是尊重感性阅读经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说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我们阅读什么东西,始终有人在旁边指点,那实在有点麻烦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