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郭闹闹
[flash]http://6.cn/player.swf?flag=0&p=168154&k=3[/flash] 这档节目要是有5个小时的长度,肯定会比现在好看和有意义得多。 [flash]http://6.cn/player.swf?flag=0&p=168154&k=2[/flash]这一段好 [flash]http://6.cn/player.swf?flag=0&p=168154&k=6[/flash] 范跑跑坚持不顾学生独自逃命没错的观点,那还道个哪门子的歉?他就是因为这种极端无视学生安危的观点而伤害了他人,那么,他务虚的道歉就是毫无诚意的。哪来的真诚?不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按校长要求道歉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此开除他,似也不必。 四楼链接失效,点击后是这个:
[attach]13540[/attach] [url=http://6.cn/plist/168154/2.html]http://6.cn/plist/168154/2.html[/url]
到这里看吧,凤凰的一虎一席谈汶川地震系列 范跑跑的问题不在于他做出了只顾自跑的举动,而在于他企图在社会并未剥夺他懦弱权利前提下,为他的懦弱争取超额的道德正当性。甚至还自以为他的价值观代表“现代”和“自由”,而恪守职业伦理却成了“传统”和“迂腐”或“虚伪”。
他不知道,其实自由社会恰恰是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泰坦尼亚号就是证明。范跑跑的行为放到泰坦尼亚号上,也是要被英国人嘲笑的。 范美忠本是一位颇受当地学生欢迎的教师,但因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他没有来得及顾及学生,自己一人先跑出了教室,并在博客中说明自己并无内疚之感,被网友们称为“范跑跑”。
在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观点对立方的郭松民用“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情绪异常激动,中途甚至一度愤怒离场,事后被网友冠以“郭跳跳”、“郭道德”之类的绰号。
事后郭松民在自己博客上发文《做客凤凰卫视:无悔愤怒》。文中表示,他虽然对自己在台上的愤怒表现感到不满意,但并不后悔。因为“生气,也就是愤怒,在中国仍然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我具备了某种稀缺的品质。我没有被他们同化,我没有麻木不仁,我不是冷血动物。”
昨日,网友“浪漫的老虎”在凯迪网发帖表示,自己在看完节目后,突发奇想,若让网友参与挑选,他们会选谁作为孩子的教师?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回帖,令人意外的是,多数网友选择了范美忠,因为“他会让孩子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而不至于让他从学校出来后一无所知、无法适应。”至于郭松民,网友认为“他将所有的道德小人嘴脸都集中了,这种嘴脸只会害了孩子”。网友“自言自语着”则总结道:“如果你的孩子是想选老师,应该选‘范跑跑’。如果你的孩子想学立牌坊,就该选‘郭跳跳’。”
[align=center][img]http://www.tycool.com/resource/image/picture/news/2008/06/20080610_634851.jpg[/img][/align][align=center]“范跑跑”在节目中自称中国最优秀的文科老师之一[/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tycool.com/resource/image/picture/news/2008/06/20080610_749003.jpg[/img]
“郭跳跳”称“范跑跑”无耻[/align][b]“范跑跑”pk“郭跳跳”[/b]
“范跑跑”真实有思想?
在挺“范”的网友中,大多数网友都认为范美忠虽未尽到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但他足够真诚。
“选‘范跑跑’。因我已知道‘范跑跑’的真实为人,所以要告诉孩子碰到事你老师是不会帮你的,你自已要有主意。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在这个社会上你碰到任何大事件时不要相信任何人会帮你,你必须学会首先靠自己。”网友“41年的蛇”说。
另一网友“马英9”更直接说出原因:“范有思想,郭伪君子,基本礼仪都没有,孩子如果受影响,气死你!”
不少网友还从思想独立角度出发,认为范美忠是自己“一直想为孩子寻找的良师”。
网友“方丈”说:“范这样的老师太少,本人也是灾区的,孩子上高三,周末时我们就谈到地震及范的事,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她跟我说,平时都不敢和同学谈到我教她的那些事,怕同学孤立她,她同学所受的教育可想而知。现在的老师有几个会教学生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历史真相、事件真相的?”
网友“鸣门的木偶2”的言论代表了这一群体的声音:“我选‘范跑跑’,这家伙有思想,有才学,有内涵。至于他所没有的廉耻、责任感、爱以及真正面对自己人性弱点的真诚(而不是极其虚伪地绑架各样美好的理论为自己辩护),我自个会教给我的孩子。”
在一面倒的声音中,也有个别网友对“范跑跑”不以为然,网友“十万光年”表示:“我选郭,因为或许在另一次灾难中,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范这样的老师必死无疑,遇到郭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b]“郭跳跳”骂得有道理?[/b]
部分网友表示,虽然郭松民言行过激,但批判本身值得赞同。网友“包子做我自己”称赞道:“作为一个记者,你真的没有失败,就应该有这样的豪情和激情。”
“只要是人,都有和你一样的心情。对这个没人性的范美忠,我永远鄙视他。”一名网友说。
但在众多反“郭”的声音中,这些赞同的声音显得有些单弱。有网友认为郭作为一个道德的评判者,其实本身就不具备道德。因为郭不但当庭辱骂范美忠,还不停打断光亚学校卿校长的说话。
网友“深深深的海洋”直接批判:“郭松明只是个高喊道德口号的人,他自己在这场辩论中表现他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用道德绑架人的本质本身就是错误的。高尚的道德我们全社会是应该提倡,但不能强求别人每个人都能达到英雄式的道德标准高度。在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时候,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痛打落水狗不代表你就是正义的化身,义愤填膺也不意味着你高尚的品格……”一网友说。
许多网友反对郭松民,除了认为他虚伪以外,还有部分人认为他没有身临其境,而“大义凛然”地去教训一个在地震中受过伤害的灾民。如果换个角度,郭松民作为光亚学校的老师,发生地震时,他会怎么做?网友们对此进行了质疑。
网友“worker2000”认为:“郭的价值在于:让我们观察了‘内化的虚伪’,自己也认识不到的虚伪。很想问郭一个问题:你对于范的判断都是在感受着8级地震的地动山摇的情景而做出的吗?你真真切切地判定自己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可以比范勇敢哪怕是一点点吗?要扪心自问啊!”
网友“十十乡镇干部”则指出:“选择真小人,不要假道德;而且‘范跑跑’未必是真小人。用一种伪道德来要求别人的人,我觉得更不适合做老师。”
[b]寄望道德不如依赖制度?[/b]
在众多网友争论选“范”还是选“郭”时,部分网友认为纠缠于两人之间已无多大意义,而应看到灾难背后问题:中国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中国的教学楼到底是怎么了?
许多网友在争论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教师不是救世主,学生必先自强。如果学校重视避灾教育,学生在灾难发生之前就知道如何应对,那还会有如此多的学生牺牲吗?如果每栋教学楼都修得坚固无比,那还有那么多孩子会命丧黄泉吗?
网友“芳草杜鹃”发帖表示,“当大地震来时,我们即不需要范美忠,也不需要谭千秋(地震中,为救学生献身),我们只需要一个牢固的不会倒的教学楼。”因为“伟大的谭千秋,他的胸膛再宽阔,也只能护住四个学生……”
而在地震中,同在灾区的桑枣中学全校师生无一伤亡,这要归功于该校校长叶志平(叶担任校长后,花40万元将造价才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教学楼进行了彻底加固;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因其谋远虑,叶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
网友“小小”认为,“最牛校长牛就牛在他明白人性是靠不住的,单方面要求老师们加强道德思想修养、舍己为人是不现实的,‘范跑跑’遇到地震先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灾难到来之际与其寄希望于教师的道德操守,不如未雨绸缪,搞好紧急演习并把它作为一项好的制度贯彻下来,而在我国,灾难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还是空白。‘范跑跑’事件假如能让更多的学校意识到这一点,未尝不是个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史上最牛校长”。 郭松民的失态和时评家的缺憾
作者:简超
因为知名时评家的身份,郭松民在6月7日《一虎一席谈》上的“气急败坏”,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时评界之辱。但松民先生的表现仍有意义,照见了或许是相当多时评人共性的某些缺憾。
其一是一厢情愿的臆断。臆断是松民先生在《一虎一席谈》现场走向被动的主因。当松民先生臆断范美忠的率先而逃是防止学生阻挡他的出路,臆断卿光亚校长的述说是强奸民意的时候,之前因为强烈的正义表态赢来的掌声,慢慢转移到对方去了。松民先生输的不光是风度,还输在态度,输在角度,输在断章取义的解读和一厢情愿的臆断。这个缺憾,在那些第一时间发出的时评言论中屡见不鲜,并不为松民先生专有,而所谓“时效性要求”,对论据的充分掌握和思考的深入的限制,也加重了时评言论这种天生的缺陷。但松民先生此次的臆断显然不是因为时效。
其二是以真理自居,以道德绑架,以大棒出击。真理和道德的代言人,总会在第一时间赢得掌声。但是以真理自居,却只能以一己之见证明自己的真理性;以道德绑架,却只能把自认为“应该如何”作为对人的道德约束,一者不客观,一者无公信,这很难糊弄得了受众的理性。而大棒出击的招数,杀伤力固然严重,反击力度也会让人自伤。这是时评人惯用的也是屡遭诟病的手法。而反击也终于出现了,在《一虎一席谈》现场,表现为松民先生的被激怒:开始是出于天生的正义和善良,而当他正义的表达被视为叶公好龙,这才是真正愤怒,或者说恼羞成怒了。
其三是重观点轻论证。时评重在观点,而观点的表达缺乏理性分析、严密逻辑和表达技巧,也是相当多时评文章的特色。所以,占据正义高地而有失败之局,发乎情而不能止乎礼,反倒说自己“无悔愤怒”,当松民先生难以招架范美忠的“诡辩术”之时,应该发思的,其实是他辩论的角度和技术,是他绝对正义的观点有否和如何获得理性支持。这不仅是松民先生,也是诸多善于冠冕堂皇的时评家们需要思考的。
其四是自认万能,习惯批评。时评人以批评为天职,善于发现任何事物现象存在的批评视角,于是自认万能,不肯承认隔行如隔山,不肯承认自己也会产生误解。比如松民先生以曾经的军人经历来看待范美忠的教师角色,进而把对方领导和学生的表达视为“是非不分”,强词夺理一至于此,除去时评名家习惯的强势发言者心理,改造社会的“万金油”姿态也宛然可见。然而态度是双向的,如果时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盲区,不肯放下一味批评的态度,不能够客观地看待其他社会个体,其他社会个体也将对时评人敬而远之。这样的隔阂,其实不利于时评的繁荣和社会舆论发挥作用。
马少华先生说,“如果只是用笔,我想松民的效果会好得多。”我并不认为松民先生张开嘴失去理智,拿起笔就能冷静万分。所以当松民先生存在着如上的缺陷,马少华先生的话大概也可以理解为:当失去了媒体发言人居高临下的形势,脱离了自说自话的语境而遭遇当面质对,高屋建瓴的评论变成了平等辩论,不失态反倒不正常了。这或许是其他时评人也存在的问题。
时评人对社会公正和道义的促进功不可没,但是着眼于社会弊端,对自己的弊端却视而不见,这才是时评家的耻辱,松民先生的气急败坏,只是特殊时刻的一个表现而已。于是我冒昧地认为松民先生在凤凰的表现,其实为时评家们敲响了警钟。而由此获得借鉴,可能成为松民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而促进整个时评界提高的一个契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