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70年代的音乐生活(连载)
1,缘起我动念写这个题目是因为长期以来查找70年代音乐资料的不顺以及一位网友的热情回复。
关于音乐,流传着很多名言:音乐无国界,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音乐是全世界网民的Free狂欢,连上网络如入宝山,几乎所有的音乐财富一览无余,随手可拾,这个景象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也是我们若干年前无法想象的,老之将至,居然赶上了这种好日子,吾辈幸甚!
这些年来,我通过网络几乎听全了从小到大喜欢的各式音乐,尤其是70年代前后的音乐,从吱吱嘎嘎的原声原唱到许许多多翻唱控们用HiFi技术制作的老歌新唱,过足了怀旧的瘾。可惜,我发现这一时期的音乐并没有受到重视,资料非常稀少,每次想了解某作品的相关背景总是特别艰难。久而久之,我就想何不自己动手,将来做个资料集出来给同样需求的网友们参考?
另一个诱因是十几天前的事情,我在“苏联小说”帖子“帕斯捷尔纳克”一节中,提到了70年代末听过的香港轻音乐,引起一位网友的反响:天呀,居然有人提起“阿波罗乐神之音”和“格兰披士之声”……这位网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回复,让我很吃惊,意识到音乐筑成的集体记忆恐怕比文学书籍还要坚固,因此我决定这就开始写这篇关于70年代音乐的文字。
70年代初,我是个不懂事的娃娃,70年代末,我已经是一个具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审美能力的青年,和一个不懂音律的音乐爱好者。从斗志昂扬的革命战歌到遍地开花的靡靡之音,我见证了那前后十几年的神奇变化。以今天的眼光看,那是一个蛮荒年代,没有发烧音响组合,没有CD唱片,没有随身听,没有mp3,没有iPod,没有自由多元的音乐,更没有花枝招展的偶像歌星,确实如此,只是再荒的山上也会有花花草草顽强地生长,那个年代的人们有过剩的革命激情,也有过剩的苦闷彷徨,更有不可抑制的对美的渴望,无论是音乐作者,还是千千万万的音乐受众,都在夹缝里顽强地追寻音乐的美好,不像后人想象的那么不堪,那是个值得回忆的不寻常的音乐年代。
以我的年纪、阅历和音乐素养,本来没有资格写这个题目,我只是以我个人的音乐记忆列个简单的大纲出来,抛砖引玉,提供一点线索,大家一起完成70年代音乐的拼图。由于记忆和资料的限制,很多人物、时间、地点的准确度以及音乐术语肯定会错误连连,希望大家谅解,继续提出批评意见。
关于题目,“我爱北京天安们”是70年代的标志歌曲,那个年代的少年儿童甚至大人没有不会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们前进了几年,老人家就不再指引了,几十年过去,我们想找回去的路已经不那么容易了,那就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这次回忆之旅的导游吧。
闲话不说了,这就开始正题,下一节说说文革高潮时期的歌曲。
(待续)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25 23:04 编辑 [/i]] 数帆君怀旧的情感真是强烈。 打发无聊时间而已,希望木匠兄多多指点。 太棒了。
如果每帖都能附上个音乐链接,就更加完美了。
期待。
我想,数帆兄会唱的歌,我多半也会哼哼吧。七十年代时,有一本《战地新歌》集,内附曲谱。第一集非常红火,后来还出过几次续集。
记得有一首歌叫《新的女性》,开头好像是:新的女性,是觉醒的劳苦大众,新的女性,在斗争中挺起胸。
惭愧的是,那好像是我第一次知道,女人还可以叫“女性”的。什么年代? 蛮好玩的是,突然想到那时还有用上海本地话唱的歌曲,吱吱喳喳的,歌词竟然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呀,大家想一想啊,地主勿劳动啊,住勒高楼洋房里呀……地主和我伲,到底是啥人剥削子啥人呀” 2,文革高潮时期的歌曲
所谓文革高潮时期是指1966年5月16日文革通知的发布,到1968年12月12日“上山下乡”最高指示的发布,历时两年半,这两年半是中国社会空前混乱动荡的时期,也是音乐的的黄金时代,音乐大规模大范围地介入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史上可谓空前绝后,余韵一直延续到了1977年,“十一大”正式宣告文革的结束。文革时期的音乐是一个整体,所以要说70年代的音乐应该上溯到60年代后半期的激情岁月。
1966年到1968年,我还是个幼年小孩儿,重大的事情不记得什么了,只剩下零星和片断的记忆,比较深的视觉记忆有目击走资派戴高帽子游街示众,听觉记忆则是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高音喇叭的流行是文革的一绝,各单位、各派别都有自己的广播站,一大早就开始播音,吵得人睡不好觉,那声音大的,谁都听得见,在哪儿都听得见,想不听都不成。广播员通常是男女搭配,一水儿的慷慨激昂,男的就不说了,那女播音员的嗓门儿,极度地高亢,极度地凌厉,英姿飒爽,不让须眉。我原以为文革时的女播音员的战斗风格已经到了极致,直到很多年后看到朝鲜电视台女主播的风采,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中国的女播音员至少能听出是个女声,朝鲜的那把声音,如果不看电视屏幕,根本就分不清男的女的。
每天的高音喇叭通常以《东方红》开始,中间插播革命歌曲,以《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播放频率最高,全国人民人人会唱,耳熟能详。
文革时期有四大至尊歌曲,分别是《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按当时的规矩,各地各单位编印的歌曲集都要把这四首歌曲用黑体字印在最前面,目录则要和其他歌曲间隔一行以示区别。在这四首歌曲中,《东方红》的地位无可撼动,《大海航行靠舵手》虽名列第四,播放率和流行度却远超过《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社会大众几乎时时刻刻生活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作者来自哈尔滨歌剧院,李郁文作词,独唱演员王双印作曲,创作于1964年,在1965年的大唱革命歌曲运动中被广泛宣传(文革很早就在筹备中,大唱革命歌曲运动可视为前奏),文革开始后更是登峰造极,成为第一流行金曲。据说这首歌之所以从众多同歌曲中突围登上至尊地位,是因为林彪题写了歌词中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条幅,到处张贴悬挂,歌借字红,何况本来就红,林彪写了字,让《大海航行靠舵手》红上加红。
在文革期间流行的歌曲中,《大海航行靠舵手》算是不错的作品,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通俗,易听易记,不通音乐的人也能琅琅上口,走红并不意外。中间那句“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婉转悠扬,跟文革前流行的“社员都是向阳花”一句的旋律颇为神似,有几丝北方地方戏曲的味道。
因为《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爆红,曲作者王双印在文革中也很走红,一度做了黑龙江文化部门的领导,70年代初,因为在某个场合为江青唱了一首歌,被认定和江青集团有关系,文革后遭到整肃。《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可看作是文革的象征,涉及文革的影视作品大多用这首歌曲做音响背景,每当听到这首歌,年纪稍大的人总会想起那红色的海洋,红旗飘飘,红色的袖章,天安门上挥舞的巨手,广场上人群的热泪盈眶……王双印一生有这样一首歌曲传世,应该满足了。
说文革是音乐的黄金时代一点不为过,那火红的造反岁月,专业音乐家和布衣爱好者们争先恐后,作词作曲,抒发他们对领袖的热爱,对“叛徒内奸”的痛恨,还有进行文化大革命的豪迈情怀,那两年诞生了多少革命歌曲,谁也说不清,数量之多恐怕是共和国之最。
所有这些歌曲大致可分几类:毛主席颂歌,主席语录歌,主席诗词歌,歌颂红卫兵和造反派的歌,批判走资派的歌,还有歌颂党、歌颂祖国和其他领导人的歌,其中毛主席颂歌就数量和质量来说都占据主体地位。下节就来说说毛主席颂歌,与《大海航行靠舵手》并驾齐驱的《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
(待续)
《大海航行靠舵手》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大海航行靠舵手.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28 10:53 编辑 [/i]] 当时开会都是开始时唱东方红,结束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quote]原帖由 [i]周泽雄[/i] 于 2008-12-25 23:51 发表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0185&ptid=88450][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太棒了。
如果每帖都能附上个音乐链接,就更加完美了。
期待。
我想,数帆兄会唱的歌,我多半也会哼哼吧。七十年代时,有一本《战地新歌》集,内附曲谱。第一集非常红火,后来还出过几次续集。
记得有一首歌叫《新的女性》,开头好像是:新的女性,是觉醒的劳苦大众,新的女性,在斗争中挺起胸。
惭愧的是,那好像是我第一次知道,女人还可以叫“女性”的。什么年代? [/quote]
请问各位,这里有没有空间可以上传MP3格式文件?如果有的话,以后每一贴都可附上相应的声音。
《新的女性》是30年代歌曲,聂耳作曲,用词有旧时代特色。 3,毛主席颂歌
2000年初夏有个机会去重庆,某天傍晚,友人带我去人民大会堂观摩群众舞会,只见大会堂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数千名市民百姓自发地随着音乐起舞,动作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人人脸上都是陶醉愉悦的表情,一派太平盛世的旖旎景象,看得我目瞪口呆,这种浩大的大舞蹈场面已经几十年不见了。
1968年,我曾见过同样浩大的场面。那一年不知是什么缘由,举国上下掀起一场忠字舞运动,在早请示晚汇报中,全国人民(主要是城镇)大跳集体舞蹈,向敬爱的领袖表重心,说不上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在统一的时间,按统一的格式,做统一的动作,舞蹈音乐也是一致的――用作主要配乐的是歌曲《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红色音乐家李劫夫的作品: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哎……千万颗红心在激烈地跳动,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大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这段歌词本是毛主席在1966年国庆节接见红卫兵的记录片解说词,音乐是李劫夫为南开大学红卫兵的另一段歌词谱的,不知什么时候合二为一,随着忠字舞的盛行,一夜之间席卷全国,声势之强甚至在《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之上。李劫夫无意之中创作的小曲子竟成为毛泽东颂歌的代表作,也成了他全部文革音乐的代表作。
那一年我还很小,外婆经常带着我去父母单位大楼前的广场,看父母混在人群中跳舞,看熟悉的叔叔阿姨们跳舞,看得多了,那几个规定的舞蹈动作,那震耳欲聋的“敬爱的毛主席……”,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后来很多年听不到这首歌曲,那旋律始终没有忘记,跟《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想到文革就会想起这首创造了非凡业绩的歌曲。
忠字舞的动作详情(文革舞蹈动作都差不多,就是那么几个),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索一下“忠字舞”视频,我看过几个,都是现代80后90后模仿的,视频里还有围观者压抑不住的哄堂大笑和鼓噪声。当年跳过忠字舞,见识过早请示晚汇报的人看见当今年轻人的戏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我想总是五味杂陈,哭笑不得吧。
1971年林彪倒台后,四野出身的李劫夫也倒了大霉,《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至今没翻过身来。如此红彤彤的颂歌遭此厄运,可见一首歌的正确与否不是歌曲本身,而是看作者的政治是否正确,作者出问题,歌曲再怎么红彤彤也没用。
《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消失之后,另一首《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突围而出,跟李劫夫原作相比,歌词仅略作改动,音乐则换上蒙古风味的,比李劫夫原作的直来直去要好听得多,这首歌曲广为传唱,流行度并不弱于原作。90年代轰动一时的《红太阳联唱》收入的就是这首蒙古味道的《万寿无疆》。文革期间,还有若干首以“万寿无疆”命名的,只有一首新疆风味的略为流行,其它作品都被时代湮没了。
文革时期的音乐家非常地强悍,在严苛的限制下把他们的音乐才华发挥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下一节继续聊聊几首各具特色的毛主席颂歌。
(待续)
--
《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李劫夫作曲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mp3[/media]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内蒙风格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28 10:46 编辑 [/i]] 这里有一个FTP空间,好像还没有公开,您可以Email给我,我来上传:0tb 谢谢楼上,我已经找到空间了,现在开始提供音乐,每天更换: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28 10:42 编辑 [/i]] 继续提小建议:
利用编辑权,可以把音乐附在对应的楼层,只要不处于自动播放状态,提供再多的音乐也没关系。 谢谢~
数帆先生辛苦~
“万寿无疆”的呐喊不像欢呼,倒有些像厉声呼喝。
听这些歌儿让人有时光倒流的恍惚~ 1)劫夫倒大霉,因为他和黄永胜的关系,所以文革里很红,写了大量的语录歌。
2)我常唱的一首是,
我战斗在金色的炉台上
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
亲切的教导 时刻在耳边回响
革命的豪情激荡在我的胸膛
千座矿山化铁水
万吨钢材运四方
汗水伴着钢花飞舞
红心随着炉火歌唱
革命路线放光芒
万里征途不迷航
我战斗在金色的炉台上
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
毛主席呀毛主席
你的光辉把炉台永远照亮
毛主席呀毛主席
我永远跟你前进 跟你前进
百炼成钢 我爱唱的一首歌是《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一颗红心 时时刻刻向着北京
站在边防线 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光辉的太阳照边疆
毛主席就在我身旁
啊 啊 啊 啊 啊
做一个毛主席的革命战士
无限幸福 无尚荣光 无尚荣光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一颗红心 时时刻刻向着北京
站在边防线 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光辉的太阳照边疆
毛主席就在我身旁
啊 啊 啊 啊 啊
做一个毛主席的革命战士
无限幸福 无尚荣光 无尚荣光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泽雄喜欢的这首也是我的保留曲目之一,原唱是寇加伦。 特地上线问候楼主!你的苏联小说系列至今保存完好不时拿出来学习:) 谢谢啊!
听着好亲切,当年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些革命歌曲中的,听得我手舞足蹈的!
赶紧贴歌!献花,献花!:flowerd :flowerd :flowerd 4,毛主席颂歌(续)
文革高潮时期被高层高度认可的毛主席颂歌除《大海航行靠舵手》、《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外,还有一首《万岁毛主席》,在广播电台和广播站大喇叭里播出频率极高: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伟大的导师,英明的领袖,敬爱的毛主席,革命人民心中的太阳,心中的红太阳,万岁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万岁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毛主席……”
当时出了很多同类歌曲,都有相同的特点:歌词和旋律追求简单易懂,平铺直叙,直截了当,口号式的表达主题,不求变化。或许有人说这类歌曲缺乏美感,没办法,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正是这样急就章的创作,品质普遍不高,这一大批歌曲只能留在过来人的记忆里,不大可能流传下来。
在毛主席颂歌的园地里耕耘,政治上保险但不容易出流行度高的成果,有限的颂词和音乐语汇所剩无几,要想推陈出新很艰难。音乐家们绞尽脑汁,有走民歌路线的,有走“大歌”路线的,有走少数民族路线的,把他们音乐才华用到尽,各辟蹊径,当然也各有所获。下面几首歌曲就是我非常喜欢的毛泽东颂歌。
《读毛主席的书》。这首歌是我母亲的心水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眼儿里头热呼呼。哎,好像那旱地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啊,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我干起那革命劲头足……” ,缺乏文艺细胞的母亲不是很爱唱歌,除了《甘露寺》“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就是这首“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小时候整天听母亲哼唱,听的多了,我也会唱了。母亲说过,这首歌好听。可见,“好听”是一首歌的生命,这是颠扑不破的王道。
《红太阳照边疆》。朝鲜民族能歌善舞,这首朝鲜族风格的歌曲应该是70年代流行的,作者金凤浩,跟郑律成一样出生在朝鲜,是正宗的朝鲜人。文革后期,他是颇受瞩目的音乐作者,好作品很多,《红太阳照边疆》之外,《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金梭和银梭》都是他脍炙人口的好歌,至今仍是翻唱族们钟情的热门老歌。文革期间,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大受欢迎,《毛主席的光辉》、《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这些**、内蒙、新疆风格的毛主席颂歌都是超级流行的金曲。
《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这首歌创作于1969年,是“大歌”的代表作,“大歌”是我生造的概念,意思是作者借用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歌词写得长篇大论,句式复杂,音乐则像微型交响曲,有奏鸣曲式的呈现部、发展部、再现部,主题、节奏、调性变化多端,大乐队伴奏,领唱、合唱的和声设计周严,整个作品气势磅礴,给人震撼的感觉。《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有多个版本,样式并不一样。我特别钟爱中间那段抒情段落:“幸福的伽椰琴在海兰江边激荡,热烈的达甫鼓在天山南北敲响,欢快的芦笛吹奏在槟郎树下,深情的马头琴回响在内蒙草原上……”,文革歌曲中很少见到如此优美抒情的旋律,可算一绝(推荐红太阳联唱版本,非常出色)。
歌颂毛主席的音乐创作可追溯到红军时期,遵义会议之后渐成主流,五十年代还算克制,作品不算多,进入60年代以后佳作迭出,到1965年演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1965年的大唱革命歌曲运动,形成一个小高潮。文革开始后更是高潮不断,一直延续到毛主席逝世后,以海政文工团推出的《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作为压轴。在毛主席颂歌大潮中,几代音乐家们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才华,他们的成就是中国音乐史册上不能忘记的一页。下一节说说音乐家们更了不起的成就,毛主席语录歌和诗词歌。
--
《万岁毛主席》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万岁毛主席.mp3[/media]
《红太阳照边疆》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红太阳照边疆.mp3[/media]
《读毛主席的书》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读毛主席的书.mp3[/media]
《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mp3[/media] 5,毛主席语录歌
十年文革有许多象征物,小开本的《毛主席语录》无疑是文革最大的象征,《毛主席语录》又称“红宝书”、“小红书”,起源于1959年,林彪执掌军委后,指示《解放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1964年,总政治部编选的《毛主席语录》出版,林彪手书了“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题词。
文革开始后,《毛主席语录》迅速普及,人手数册,随身携带,手捧红宝书放在胸前、抬头挺胸、瞪视前方的造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经典形象,更经典的形象是林彪跟在主席后面,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小红书轻轻摇晃的样子,那个动作姿势是林彪的专利,别人模仿不来的。
语录歌的始作俑者仍是那位红色音乐家李劫夫,1966年3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发生大地震,李劫夫在灾区用抗震救灾口号做了一首歌曲,中间嵌入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文革开始后,李劫夫把这段语录抽离出来,略作改编单独成篇,成为第一首语录歌,风靡全国。
李劫夫为语录谱曲谱上了瘾,越谱越多,1966年9月30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用整版刊登了10首语录歌,并加了编者按,向全国人民介绍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其中李劫夫的作品占8首,语录歌从此登上文革音乐舞台,在全国掀起一阵热潮,众多音乐家加入到为毛主席语录谱曲的行列中,此后两年,几乎所有的毛主席语录和最高指示都被谱成了歌曲,当然,李劫夫是语录歌谱曲队伍中的主力,主力中的主力。
在李劫夫的语录歌作品中,至少有两首深入人心,广为传唱。《争取胜利》是李劫夫语录歌的成名作,旋律铿锵有力,加上中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呼喊,很有鼓动士气的效果,因为这首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成了普及度最高的毛主席语录。《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有大歌的气势,旋律华丽明朗,热情奔放,词与曲配合得天衣无缝,充满青春向上的朝气。
另一首《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大概是语录歌中唯一一首可以传世的作品,这首歌采用了湖南民歌的曲调和素材,旋律婉转优美,一气呵成,技巧娴熟,无懈可击,在语录歌中算是非常有可听性的佳作。该曲发表时无署名,作者身份存疑,一说是李劫夫,一说是中央乐团集体作曲,尚无定论。
有人说,文革中的语录歌音调粗厉,结构散乱,诘屈聱牙,生硬别扭,艺术水准很差。这种指责不无道理,但不厚道。为语录谱曲是一项政治任务,大不可能撞出艺术火花,加上用音乐表述散文句式,需要高度的作曲技巧,很难创作出结构完整、生动流畅的艺术品。这几天找来一批语录歌从头到尾听了一遍,感觉以前的刻板印象应该改变,这些语录的配乐水准并不低,如前文所说,音乐家们把他们的才华发挥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语录歌未能流传下来,错不在音乐,更不在音乐家。
语录歌大师李劫夫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在早几年开始的诗词歌热潮里也是一员健将,而他为主席诗词谱曲却不小心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下一节就来说说毛主席诗词歌和李劫夫的命运。
--
《争取胜利》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争取胜利.mp3[/media]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mp3[/media]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mp3[/media] 6,毛主席诗词歌
前两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流行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网友发贴子抒发他的激动心情和对该剧的热爱,他说看了电视剧才知道“恰同学少年”这五个字以及这五个字原来出自毛主席的诗词。我看到之后不禁感慨,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谁不知道“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是要被严肃批评的。
30年前,毛主席诗词是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民的实质影响甚至超过了红宝书。说起毛主席诗词,几代国人如数家珍,倒背如流,《沁园春 长沙》里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成了同学间合影留念或互赠笔记本的热门题词,用毛主席诗词里的警句装点文章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上初中的时候,几乎每篇作文必用主席诗词,每篇好几处,让语文老师很头痛,又不好说什么,因为两报一刊的煌煌社论比我用得还要过分。
毛主席诗词是一部艺术的党史,是主席的斗争史、胜利史,凝聚着主席的气概与才情,这样绝好的歌词素材,自然是作曲家们趋之若骛的对象。早在50年代就出版了毛主席诗词的歌曲集,60年代后更是高潮不断,郑律成、贺绿汀、朱践耳、李唤之、吕骥、时乐蒙、吕远、生茂、唐诃、田丰等音乐界精英纷纷加入到为主席诗词谱曲的行列中,每首诗词都有好几个不同的配乐版本,曲曲出色,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用的《七律 长征》(彦克、吕远作曲)和《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沈亚威作曲),同诗词原作一样气势如虹。
当然,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的主力仍是李劫夫,他为所有的主席诗词谱过曲,1992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歌曲百首》中,李劫夫作曲的竟有34首,占三分之一强。在文革高潮时期,李劫夫的诗词歌跟他的语录歌一样,唱遍了全中国,在那两年半里,论炙手可热的作曲家,非李劫夫莫属。
李劫夫(1913~1977)是吉林农安人,1937年赴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文工团长,建国后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生平创作了2000余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哈瓦那的孩子》等名作都曾红极一时。在李劫夫的诗词歌中,我特别欣赏由张映哲(《英雄赞歌》的首唱者)演唱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我以为,正是这首歌曲极为出色,触到了江青不好明言的痛处,无意中得罪了江青,才使得李劫夫在文革中起起落落,不得不投向了林彪集团。
1971年林彪事件后,李劫夫列入林彪集团成员,遭到长期软禁,直至去世。他的问题是被林彪接见过,写过一首《紧跟林主席向前进》(一说未遂),跟黄永胜一家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两家是通家之好,黄的儿子是李的义子),等等。李劫夫的作品被全面禁唱禁播,至今,他的形象仍然不很明朗,我们只能从作品中见识到他非凡的才华,比如《蝶恋花 答李淑一》,一点不比后来风行的余红仙版本差。
毛主席诗词歌的最后一个小高潮是在1976年元旦,中央以重大新闻的形式发表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 鸟儿问答》,并即时谱成歌曲演出,记得我们当时既为主席的气魄所震慑,也为其中个别不雅之词感到困惑。当我们看到舞台上由大乐队伴奏的合唱团员们神情肃穆地唱着“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心中略有异样的感觉。果然,那一年过得极不平凡,此是后话了,暂且不谈,下一节说说文革时期的核心产品――样板戏。
--
《蝶恋花 答李淑一》,李劫夫作曲,张映哲演唱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蝶恋花 答李淑一.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30 22:41 编辑 [/i]] “我上初中的时候,几乎每篇作文必用主席诗词,每篇好几处,让语文老师很头痛,又不好说什么,因为两报一刊的煌煌社论比我用得还要过分。”
——这个“头痛”,传神。
“这五个字以及这五个字”——有衍字。
当然,我更熟悉余红仙的版本,应该算弹词开篇吧。
回首往日
回首往日中有淡淡的伤怀。 数帆老人的标题与内容有点不符,数帆老人说的大部分是60年代后期的音乐。在我的记忆中,70年代的音乐是变化剧烈的一个过程,70、71还是在文革大乱的余波中,阶级斗争最之弦紧绷,大量歌曲被封杀,谁歌唱不适当的歌曲,往往会抓去游斗,极端地会被枪毙。70、71基本上没有什么歌可以唱,只有样板戏和语录歌,音乐的活动主体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音乐的战斗性很强,庄严、严肃、愤怒为主,音乐基本上没有美感;到了72年左右,以《我爱北京天安们》出现标志文革意识形态转向,在忠于毛主席的幌子下,音乐的艺术美感出现在斗争的夹缝中,以儿童歌曲为突破口,让“爱”代替恨,这一题材出现后,一些与阶级斗争无关的纯粹歌颂新时代的声乐和器乐曲出来了,形式上也突破样板戏单一形式,声乐上如《阿瓦唱新歌》《挑担茶叶上北京》《草原赞歌》《山丹丹开花》等,器乐上更多的是赞歌,而非战斗音乐,如《牧民新歌》《喜送公粮》《赛马》《浏阳河》等,到了《闪闪的红星》出来,可以说在文革的冬天里小阳春,其实已经出现了不可言说的追星崇拜偶像和流行歌曲,《映山红》的曲调已经完全小资产阶级化,只是借着歌颂革命烈士的名义,记得75年,有一个《白花争艳》的文艺会演,一些文革前的老歌也开禁了,事实上,72年到75年,语录歌基本上消声匿迹。76年开始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出来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战斗歌曲,当时为了反击,出了大量战斗歌曲,可惜已经流行不了。
76年四人帮粉碎,大快人心的是,音乐领域解放了大批被打击的艺术家,这些人以各种艺术形式庆祝胜利,丑化四人帮,最深刻的是上海说唱《狗头军师》《古彩戏法》,这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四人帮十年愚民教育的灌输全部摧毁,一般乡下人都会哼两句,现在分析下来,这种人格丑化的东西不是好艺术,可是四人帮也太笨了,自己大量摧毁各种艺术形式,积怨肯定多了,政治对手大量解放各种艺术形式,一定深得人心。
70年代后期,主要是解放文革前的音乐,如《红湖赤卫队》《十面埋伏》《南泥湾》等,也唱作歌颂老干部的政治音乐《长征组唱》,到了79年后期,用文革的说法是社会上的小流氓到时做了向革命文艺进攻的急先锋:秘密传听港台歌曲,这个最后的禁区忠于突破了,从此音乐上结束了阶级斗争禁区,什么音乐都可以听了。 “这五个字以及这五个字”——有衍字。
--
信手写来,表述不够精确。应该是:他说看了电视剧才知道“恰同学少年”这个句子以及这个句子原来出自毛主席的诗词。
帆老人的标题与内容有点不符,数帆老人说的大部分是60年代后期的音乐。
--
60年代后期的音乐与1976年之前的音乐构成文革音乐的整体,故先从60年代后期说起,后文还有很多内容慢慢道来。
谢谢两位。 7,样板戏
1969年冬,我们一家老少三代五口人下放农村,不久,已在偏远山区插队一年的大哥转户来到我们下放的公社,全家在农村团聚。对我来说,什么都是新奇的:空旷的田野、稀奇古怪的野生植物、新鲜的空气、友善的老乡、略显粗鄙的乡村风俗……两年半的乡村生活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尽管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简陋,但远离了没完没了的斗争和喧嚣,我们一家的心情很愉快。
大哥转来不久,就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生产大队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上演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大哥饰演杨子荣,那一年他刚满18岁,看上去虎虎生风,英气逼人,唱念做打,有板有眼。邻村一位靓丽的风情村姑饰演小常宝,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咿咿呀呀唱出来,赢得满场喝彩。房东家的老大(本村生产队长,家境殷实)整个看傻了,口水直流,据说第二天就请媒人上门,很快就把这位村姑娶回了家。
后来,宣传队又排演了样板戏《红灯记》和《沙家浜》,依然由大哥主演。1970~1971年,我们一家近乎与世隔绝,不大清楚城市里有什么文化生活(据说也是死气沉沉,不怎么样),在乡村,能看上宣传队员们演出的样板戏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了,所谓全国人民只看八个样板戏是也。
样板戏是文革的另一巨大象征,江青集团的“丰功伟绩”。早期的样板戏只有八个,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个作品是人民日报社论钦定的样板戏。后来又有一批样板作品陆续问世,京剧《杜鹃山》、《龙江颂》、《磐石湾》,舞剧《沂蒙颂》、《草原姐妹》,钢琴伴唱《红灯记》等。样板戏的衍生作品也不少,京剧统统改编成交响音乐,舞剧不仅改编成交响音乐,还被改编成京剧,此外,钢琴协奏曲《黄河》也是当年的热门作品。
样板戏走红后,一批样板戏要角也跟着红起来,音乐才子于会泳当上文化部长,演员浩亮、刘庆棠当上副部长。江青集团垮台后,样板戏销声匿迹,受到多年的负面评价。现在回头看,样板戏是无数幕后艺术家的心血结晶,是这些艺术家一点一点抠出来的精品,不幸被江青拿去做了工具而已。如果不是强制性地看它们、听它们,作为一般艺术品来审视,这些作品的水准是绝对不俗的。
样板戏对当年国人的影响之大难以想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谁不会哼唱几句样板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临行喝妈一碗酒”、“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些经典唱段深入人心,《沙家浜》的“智斗”一场更是经典,“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适才听得司令讲”、“参谋长休要谬夸奖”,妇孺皆知,人人会唱,“智斗”大概是那几年上演率最高的折子戏,随便找几个人化化妆,拉个场子就能演起来。我们在农村那两年,宣传队每场演出必有“智斗”,多年后,我参加过一次老知情的聚会,在场的老知情们聊得兴起,竟高声合唱起“老子的队伍才开张”,那场景实在让人激动不已。
那些年的中国演艺界相对纯洁,《智取威虎山》里的童祥苓,《红灯记》里的浩亮、刘长瑜,《沙家浜》里的洪雪飞,《杜鹃山》里的杨春霞,《红色娘子军》里的刘庆棠、薛菁华,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殷承宗,这些样板戏名人就是当年的偶像巨星,贺绿汀得意弟子于会泳的才情更是为人称道,可惜,其中好几人撞进了江青的历史山洞,再也出不来了。
从1969年的九大到1971年林彪垮台,那两年的文艺舞台相对沉寂冷清,除了样板戏和各地宣传队格式化的小歌舞外,没什么值得一说的成绩。一直到1972年,林彪事件后的短暂回潮时期,文艺界才有了一点点春天的气息。下一节说说回潮时期的音乐――《战地新歌》。
(待续,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
《沙家浜 智斗》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智斗.mp3[/media]
《交响组曲沙家浜 智斗》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交响组曲 智斗.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8-12-31 22:44 编辑 [/i]] 呵呵,俺迷恋过杨春霞。当年那个柯湘发型,也曾倾倒众生。这大概也是爱美姑娘唯一可以仿效而无虑批评的发型。
后来看过一本《杜鹃山》的连环画,是京剧杜鹃山的原形,里面柯湘叫贺湘,雷刚叫乌豆,温其久叫温七九子。
说到“智斗”,现在只要有一拨老家伙在场,还随时可以拉拉场子。刁德一是难得的反派,按说,人们总是更愿意演英雄,但在《沙家浜》里,人们喜欢刁德一的程度远胜于郭建光。再扩大化,在全部样板戏里,也找不到另一个可与刁德一媲美的反派角色。从艺术角度,刁德一算是一种特殊现象,它说明了出众的艺术形象可以超越正邪善恶的道理。人们偏爱莎剧中的福斯塔夫更甚于李尔王,也是这个原因。 我很为于会泳惋惜,此人的音乐才华非同寻常,在音乐学院时是个白专典型,如果不是临时借调到京剧团帮忙搞样板戏,他可能做个不错的教授,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而且成就不会差。 《交响组曲沙家浜 智斗》
太好听了,谢谢! 8,“战地新歌”年代
1971年10月底,zhonggong中央发出通知,布置各地向全国人民传达关于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很快,全国人民以极度震惊的心情接受了这个严酷的事实:革命事业的唯一接班人林副主席叛国投敌,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林总和妻儿一起摔死在温都尔汗的原野上,战无不胜的开国元帅竟落得如此下场,震惊之余,很多人都有被愚弄的感觉,并因此开始理性的思考。
林彪事件之后,周总理趁势主导了小小的拨乱反正,史称“回潮时期”,各行各业都有所变化,连江青集团严密控制的文化界也不例外。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音乐,记不得是1971年底还是1972年初,广播里突然密集和反复地播出两组歌曲,一组是聂耳、冼星海、麦新等人创作的革命历史歌曲,一共10首,包括《工农一家人》、《毕业歌》、《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战斗进行曲》、《前进歌》、《大路歌》、《工农革命歌》、《新的女性》、《到敌人后方去》,一组是延安时期的陕北民谣,一共5首,包括《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经过五六年的折腾,饥渴的听众们终于听到了新鲜的声音。
对听腻了硬邦邦文革歌曲的听众来说,这些歌构成迥异于文革歌曲的另一种音乐情境,特别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这三首陕北歌,高亢又不失华美,同样是革命颂歌,却少了文革歌曲的八股气,让人耳目一新。而对我们这些小孩儿来说,文革前的音乐完全没有概念,这些陕北民谣算是第一次听到好听的歌曲,冲击力后劲十足。80年代末,歌坛刮起一阵强劲的陕北风,起源应该就是这几首歌打下的根基。
后来,这两组歌曲都以显著的位置刊入歌曲集《战地新歌》中,第一集《战地新歌》出版于1972年,此后每年出版一集,至1976年一共出版了五集。《战地新歌》印数巨大,广泛发行,是那几年文艺演出和群众歌咏活动的标准读本,那几年因此可称为新中国音乐史上的战地新歌年代。
第一集《战地新歌》于1972年8月出版,副标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创作歌曲选集”,按惯例把《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海航行靠舵手》排在最前面,接下来是前面提到的15首出土的历史歌曲,然后按序编入毛主席颂歌,党和祖国颂歌,工业学大寨、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题材的歌曲,青年歌曲、少儿歌曲、国际友谊歌曲,以后各集沿用了这个编排格式。和文革高潮时期相比,毛主席颂歌仍占主体地位,但数量相对减少,其他有关生产建设题材的歌曲则大幅增加,表明林彪事件之后,对主席个人崇拜的势头有所下降,或许是被主席本人所遏制。
在第一集《战地新歌》中,文革高潮时期的歌曲只入选了数首没有政治问题而具有可听性的作品,其他都是林彪事件后创作的新歌(也许是林彪事件之前写的,亦未可知),当时很流行、至今仍被人们记住的歌曲有《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井冈山上太阳红》、《延安人民心向毛主席》、《伟大的北京》、《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阿佤人民唱新歌》、《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我爱北京天安门》……林彪事件不过半年,音乐家就拿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可见,音乐的力量是压制不住的。
现在听这些歌,我忽然想起,当年把持文艺界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不也是上海滩上的文艺青年出身?什么歌好听什么歌不好听总还是懂得的……下一节继续聊“战地新歌”年代的音乐。
--
《阿佤人民唱新歌》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阿佤人民唱新歌.mp3[/media]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mp3[/media]
《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我为伟大祖国站岗.mp3[/media] 哦,越来越精彩,原来有很多内容,谢谢数帆老人。
这个帖子很好,时不时近来放一下歌曲,怀旧一下。我觉得72-75年一些歌曲有些是很不错的。
作曲家也很多有才华的,那个该死的阶级斗争,不靠革命派也不行,靠了也不行,搞靠林彪、江青的全不行,时代不济没有办法。 9,战地新歌年代(续一)
音乐的回潮新气象在1973年的第二集《战地新歌》中达到了顶点,在这一集中有几首歌曲特别引起民众的好感:
《北京颂歌》,战地新歌时代“大歌”的代表作,整首歌雄浑、豪迈,壮阔,又不难听,把革命颂歌的创作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我听过张越男、李双江、李光曦三个版本,张越男是首唱者,她的版本传播很广,一般印象是她的后段略显薄弱,气势上没压住,不如男声二李唱得游刃有余。《北京颂歌》有点类似北京的城市之歌,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姜文饰演的大提琴手跟一群纽约的北京流民一起合唱《北京颂歌》,抒发怀乡之情,表情庄严肃穆,相信很多朋友都还记得这个有趣的场景。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文革开始后,战斗风格的、进行曲式的歌声如雷贯耳,几年的疲劳轰炸已使人们忘记了歌曲还有其他的功能,当听到这两首旋律优美、委婉悠扬的革命抒情歌曲,不免有久违的回肠荡气之感。当然,大家都明白,歌中的“我”不是个人的我,而是革命人民中的“我”,无产阶级中的“我”,是“大我”而不是“小我”,“爱”不是爱情的“爱”,而是革命之“爱”、阶级之“爱”,是“大爱”而不是“小爱”,作者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在那个样板戏主角都是光棍的年代,能唱出“我爱”已经很不容易了。多年后,我在KTV里听到有个胖胖的中年人情深意长地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这蓝色的姑娘,圆圆的脸庞美丽大方……”,失笑之余,倒也觉得变味的词和原曲搭配起来并不唐突。
《老房东查铺》,《战地新歌》里歌颂解放军的歌很多,歌词和曲风大多雷同,这首歌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抒发军民鱼水之情,戏曲风格的音乐也恰到好处地创造了温馨感人的意境。《老房东查铺》是马玉涛唱红的,保持她一贯的风格,刚劲、嘹亮、粗犷,极具感染力,据说,很多喜欢“马儿慢些走”的马玉涛歌迷听到《老房东查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时,我觉得这首歌和其他战地新歌差不多,为什么这么红?一直不得其解,直到多年后,我听到一个翻唱的版本,重新编曲配器,节奏也改变了,连听了好几遍,不仅感叹原来《老房东查铺》竟可以这样软绵绵地诠释,也许缠绵版的《老房东查铺》更符合作者的意图?
第二集《战地新歌》中还有不少可听的歌,有《北京颂歌》一类的“大歌”《颂歌一曲唱韶山》、《雄伟的天安门》、《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远航》,也有清新可人的小品《苗岭连北京》、《织网歌》、《师长有床绿军被》、《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总的来说,前两集《战地新歌》出现了多首广为传唱的好歌,表明作者们在林彪事件后,思想有所解放,敢于探索音乐的美,在音乐语汇的把握上更贴近一般听众的喜好,且不论歌词怎样,歌曲的旋律更人性化,足以打动要求不高的听众,当时的要求很简单,好听就行。
可惜,回潮的势头没有保持多久,又开始没完没了的折腾,批林批孔、批儒家褒法家、批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一个接一个,张铁生、黄帅这样的人物你来我去,连王洪文这样的小赤佬竟能一步当上准接班人,加上邓小平出山、整顿、下台,那几年虽无大乱,但世局变化之快之诡谲,让人眼花缭乱。经过林彪事件的震撼教育,老百姓的神经已经麻木了,冷眼看着台上的众人尽情表演,内心的愤怒在一点点积蓄,江青一伙人得意忘形,看不清这一点,终于给自己准备好了墓地。
政治风向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音乐上,从第三集开始,《战地新歌》不可避免地每况愈下了……下一节继续聊“战地新歌”时代的音乐。
--
《北京颂歌》 张越男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北京颂歌 张越男.mp3[/media]
《北京颂歌》 李光曦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北京颂歌 李光曦.mp3[/media]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胡宝善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我爱这蓝色的海洋.mp3[/media]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游国屏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mp3[/media]
《老房东查铺》 马玉涛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老房东查铺.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3 10:39 编辑 [/i]] 10,“战地新歌”年代(续二)
1974年出的第三集《战地新歌》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可能为了向党的十大献礼,或者向毛主席致敬,在正常的毛主席颂歌之外,编入了五首湖南民歌风格的歌曲(《日出韶山东方红》、《浏阳河》、《天山太阳红彤彤》、《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和五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歌曲(《秋收起义歌》、《山湾来了毛委员》、《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区干部好作风》、《八月桂花遍地开》),和以前那批解禁的陕北民歌一样,这些好听的民歌和老歌很受欢迎。
第三集中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时常被人提起,这是一首标准的时代战歌,歌词和旋律都很直白、简单,过度的激昂非常吻合肃杀的社会气氛,广播里整天播放这首歌,听得人神经作痛,整个社会弥漫着不安和烦躁。当时的口号是“坚持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却无法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人民解释为什么要继续革命,文化大革命继续下去有什么必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这种近乎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也写得出来,显示了宣传部门和词曲作者在夹缝中无所适从的双重困境。
类似的战歌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第一集《战地新歌》的最后收入了反美歌曲《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这是1970年5月为声援印支半岛三国人民反美斗争的大会而特别创作的,铿锵有力,有一股只有新中国人民才有的豪放气派,当时非常流行,特别头两句,几乎人人会唱。
这首歌的背景是柬埔寨政变,1970年3月,朗诺将军趁西哈努克亲王不在家发动政变,建立了亲美政权,中国热情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亲王。此后几年,亲王走访各地,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风景。各地政府为迎接亲王一行的到访,大兴土木,整修道路,清洁城市卫生,做足了准备。亲切和善的西和努克亲王,丰姿绰约的莫尼克夫人,颈部不灵活的宾努亲王,这些尊贵的柬埔寨客人留在70年代的中国记忆中,也为改善地方建设做出了贡献。
西哈努克亲王多才多艺,创作了多首歌颂中国、歌颂中柬友谊的歌曲,比较有名的有《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等,当时我们听后,觉得亲王的作曲水平很高,一点不亚于专业作曲家。前些时终于找到西哈努克亲王演唱《怀念中国》的版本,又听到了曾经很熟悉的优美旋律,感觉很亲切。亲王一生波澜壮阔,多灾多难,如今能安享晚年,殊为不易,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按编排惯例,每一集《战地新歌》中都有若干首国际题材的歌曲,大致有两类,一是歌颂和几个传统友好国家的交情,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二是呼吁第三世界团结起来,反美反帝反霸。因为时间久远,这些歌都记不得什么味道了,印象深刻的是两首《战地新歌》未收的歌曲,一首是越南的《越南-中国》:“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像朝阳……”,一首是乒乓球比赛的欢迎歌曲《银球飞舞花盛开》:“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银球万里传友谊、友谊花朵遍地开……”。
那些年我们学校有个习惯,上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前,由班级宣传委员指挥全班唱歌,每天两个时段,校园里歌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越南-中国》和《银球飞舞花盛开》就是当时经常唱的歌曲,之所以喜欢唱,大概是因为旋律流畅不复杂,又很好听之故,可惜像这样适合我们唱的歌曲并不多,只有区区几首而已……下一节继续聊“战地新歌”时代的音乐。
--
《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mp3[/media]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mp3[/media]
《银球飞舞花盛开》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银球飞舞花盛开.mp3[/media]
《怀念中国 汉语版》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怀念中国 汉语版.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3 17:48 编辑 [/i]] 11,“战地新歌”年代(续三)
在越来越险峻的政治氛围里,音乐家们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只好奉命写些随大流的东西,翻开第三、四、五集《战地新歌》,歌曲的名字充斥着醒目的政治符号:批林批孔、阶级斗争是个纲,反复辟、反倒退,等等,除少许电影歌曲和少儿歌曲之外,1974~1976年的歌曲创作成绩乏善可陈,在这三集《战地新歌》里,只有两首歌曲堪称优秀,第三集中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和第五集中的《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改编自新疆锡伯族民歌,节奏欢快灵动,跟寻常的毛主席颂歌相去甚远,如果不注意歌词,会以为是一首极具现代感的流行歌曲(问题是当今的音乐人写不出如此清澈的音乐)。《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的旋律热烈奔放,作曲技巧老辣之极,给人一种遒劲之美的享受,曾经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很受欢迎。该曲署名“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歌曲创作学习班词曲”,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过,背后是哪一位高人操刀。
在每一集《战地新歌》里,都会安排几首台湾题材的作品,歌词的主题差不多,隔空造车,发挥的余地不大。不过这是个相对安全的领域,作曲家有一定的自由度写出不错的作品,比如第二集里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歌的旋律时而委婉,时而激昂,有大歌的气势,很多歌手唱过这首歌,在大陆传播很广,台湾同胞们听没听过就不得而知了。另一首《红太阳一定要照亮台湾》选用了高山族民歌的元素,非常别致。
台湾主题的歌曲创作持续到了1976年之后,我手边有一张1978年出的薄膜唱片,收录四首台湾题材歌曲,《我站在高高的阿里山顶》《南来的云哟,南来的风》、《祖国山水紧相连》,基调和以前的作品差不多。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对台政策大转弯,这类作品才消失。此后出现另一类不同主题的作品,名列1979年15首深受听众喜爱歌曲之一的《大海一样的深情》完全以感性的歌词和柔美的音乐取胜,刺激性的语句完全不见了。
70年代上半期,我们还是少年儿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朴实动人的少儿歌曲,战地新歌里收录的少儿歌曲多是时代色彩浓郁的颂歌或战歌,充满革命精神,和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不怎么合拍,看这些歌名就知道了:《我们是红小兵》、《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红小兵成长全靠党》、《我们是朝气蓬勃的红小兵》……当年我们这些红小兵扎着红领巾,却享受不到文革前少先队员那种干净纯粹的精神生活,而是像小兵一样上阵打仗:
“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嘿! 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嘿!”
这首杀气腾腾的《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就是我们小学时代的缩影,拜批林批孔运动所赐,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论语》,不必像现代人,要等到电视上开讲才知道“孔老二”的妙处。当年我们不仅读《论语》,还读过《孟子》、《荀子》、《韩非子》以及许多少见的古代文献(当然,儒家典籍是供批判用的,法家典籍是供学习用的),小学时代就基本读通了文言文,以后进了中学受用不尽。
当时的少儿歌曲也有少许精品,轻快动听的《井冈山下种南瓜》(孙海浪词,颂今曲)就被我们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百听不厌。至于《我爱北京天安门》,其经典程度,完全可以看作是代表70年代的标志歌曲了……下一节继续聊“战地新歌”时代的音乐。
--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mp3[/media]
《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mp3[/media]
《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mp3[/media]
《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mp3[/media]
《井冈山下种南瓜》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井冈山下种南瓜.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4 22:42 编辑 [/i]] 數帆兄這個帖子很歷史的哦,看得俺手灰常發癢,灰常想一把奪過來。:51tb 梦子此言差矣,《红灯记》里那谁说了句“拆了墙咱们就是一家子了”,结果被铁梅批评:“不拆墙也是一家子。”
梦子的认识,距铁梅还有点距离。 【《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的旋律热烈奔放,作曲技巧老辣之极,给人一种遒劲之美的享受,曾经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很受欢迎。该曲署名“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歌曲创作学习班词曲”,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过,背后是哪一位高人操刀。】
同感,同感,这首小提琴曲很好听的。
不知道有没有考证过,不知道高手来自何方,上海的高人很多,据我的印象,当时一些所谓的臭老九赶去和工农结合,然后搞一个创作学习班,臭老九在里面写主旋律,工农群众修改修改诗词,然后就算集体创作,这样大家日子都好过。还有一些臭老九的子女也很厉害,有了音乐才艺,一般也给安排到这种创作学习班。
呵呵,我那时跟臭老九学了不少东西,俺算是农民,没有办法。 12,“战地新歌”年代(续四)
五集《战地新歌》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时代歌曲,颂歌之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时代主流题材占了战地新歌的大部分篇幅,其中肯定有不错的作品,只是当年没留下多少印象,现在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检视哪些作品值得一听,这里就不多说了。
战地新歌年代的另一个景象是器乐的兴盛。林彪事件之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1972年4月,父母亲被召回原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回城之后,家里添了一台唱机,陆续购置了一批小薄膜唱片,多数都是器乐作品,现在手边还残留着几张:大筒齐奏《迎着朝阳去韶山》、《山乡邮递员》,土家族“打溜子”《火车进山寨》;小提琴独奏《前年的铁树开了花》;筝独奏《洞庭新歌》、扬琴独奏《双手开出幸福泉》;二胡独奏《台湾人民盼解放、筝独奏《草原红卫兵》、笛子独奏《草原红卫兵》、板胡独奏《海岛盛开大寨花》、二胡独奏《金珠玛米赞》《喜唱丰收》;芦笙独奏《拉山号子》;筝独奏《东海渔歌》、板胡独奏《家乡的喜讯》,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陕北好》、琵琶独奏《浏阳河》、《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些五花八门的作品就是当年器乐发展的一部分果实。
1972~1976年,器乐作品的数量没有声乐多,品质则过之。许多器乐作品是从战地新歌改编过来的,去掉了歌词,音乐的品质自然就出来了。当时受到听众好评的器乐作品,除跟样板戏有关的作品外(京剧、舞剧改编的交响组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比较出名的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管弦乐曲《颂歌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走遍祖国各地》、《北京颂歌》,大提琴曲《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以及为数不少的小提琴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庆丰收》、《井冈山上太阳红》……其中《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和《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三首小提琴独奏曲尤为杰出,至今仍是小提琴的经典曲目。
现在回头看,1972~1976年的器乐水准并不低,无论是民族器乐和西洋管弦乐,都取得娇人的成绩,在文革的肃杀气氛和多方限制的创作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我猜测可能与于会泳主管文化艺术有关,此人到底是音乐学院教师出身,总还是有那么一点艺术良知和对音乐的追求。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菁英,战地新歌年代的音乐菁英也不该忘记:男歌手李双江、李光曦、贾世骏,吴雁泽、吕文科、何纪光、马国光、胡宝善……女歌手张越男、马玉涛、徐有光、罗天婵、卞小贞、陆青霜、贠恩凤、邓玉华、邓韵、郑湘娟、边桂荣、韩芝萍……男女声二重唱组合张振富、耿莲凤,演奏家殷承宗、刘德海、潘寅林、闵慧芬……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歌手站在舞台中央,在小乐队的伴奏下,对着话筒(非活动的话筒)高声歌唱,没有花枝招展的多余动作,也没有虚情假意的观众握手。1980年之后,一批新星崛起,这批70年代的风流人物很快被取代,退出了中心舞台。
当年,老师总是告诫我们,绝对不许偷听低级下流的靡靡之音,谁敢偷听谁就要出事,我们不会也没机会听什么靡靡之音,亢亢之音倒是听了很多,也唱了很多,比较而言,战地新歌年代的亢亢之音实在太多了,本来可以靡靡的音乐应是一股脑儿做成亢亢之音,这就是文革音乐的集体顽症。不过,那个年代也有极少数的几个极品,都出现在那几年的电影中,下一节就来说说1976年之前的电影音乐。
--
小提琴齐奏《井冈山上太阳红》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井冈山上太阳红.mp3[/media]
大提琴独奏《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mp3[/media]
管弦乐《颂歌献给毛主席》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颂歌献给毛主席.mp3[/media] 呵呵,苦难其实是夹杂在田园牧歌式的回忆中一点一点的释放的,最深的痛是说不出的那种痛,犹如强暴者强奸了你的母亲生下了你,而你却无法从你的血脉中脱去强暴者哪怕一丝痕迹,这种苦是最无言的苦哈?:54tb :54tb :54tb 有一首歌應該比《老房東查鋪》更加流行,好像叫《軍民魚水情》。那時我有一個鄰居給我留下的形象是一手捧著一本戰地新歌,一手摳著鼻子(用大拇指挖著來的),一邊唱著“小河的水呀”:34tb 要不,10号晚上,梦子给我们唱一首,这歌我也喜欢,试着背诵几段:
小河的水呀清悠悠,庄稼啊开满了沟;解放军,进村来,帮助咱们闹秋收…… 这首歌也是马玉涛的作品,歌名叫“看见你们格外亲”,似乎没有收入战地新歌。 13,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林彪事件之后,在小回春的气候下,电影事业也开始解冻,当时高层里唯一出身专业电影人的江青当仁不让地主导了电影的复苏,把未及拍成电影的样板戏全部拍完,重拍了几部文革前老片(《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青松岭》《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渡江侦察记》),并开始拍摄新故事片,一批老电影人复出,谢铁骊、谢晋、凌之浩、崔嵬、于彦夫 、桑弧、李俊、汤晓丹、苏里等老导演纷纷出山开拍新片,一批新的电影明星也冉冉升起。据有关资料统计,1972~1976年10月,一共上映了新故事片76部,不过我印象中应该不止这个数目。
1975年,我多次目击南方某城市的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等退票的壮观场面,那个年头,国人的业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多元,看电影就是头号娱乐,国产电影加上朝、阿、罗等友好国家的译制影片,看个新电影跟过节似的,就像某位热衷收集文革电影的网友所言,那是一个个“顶着寒风酷暑在田埂、山坡、球场看电影的难忘夜晚”。当时的主创者们捆着手脚拍电影,很难有什么作为,国产电影无一例外都是“三突出”原则的产物,充斥政治说教和阶级斗争的意味,这样的电影,照样让老百姓乐此不疲。
时至今日,大部分影片的细节都记不得了,记得牢牢的是若干影片中的歌曲,这些歌曲脱离了电影独立流传下来,也刻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为电影制作动听的流行歌曲是中国电影的传统,1972~1976年之间的电影虽然没有发扬光大,至少也没有辱没这个传统。在当年的歌曲创作中,电影是一块飞地,电影音乐人的创作为中国流行歌曲保留了一点元气,也为1976年之后电影音乐的极度繁荣打下了基础,以下就简单盘点一下我钟爱的几部电影中的歌曲:
1,《闪闪的红星》。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闪闪的红星》的地位无可替代,紧凑生动的故事,可爱的小演员,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造就了这部经典电影,傅庚辰作曲的三首插曲尤为经典。“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李双江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大概是70年代前期的第一流行歌曲,这首歌把革命的激情、个人的豪情和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之情结合在一起,听起来舒服,唱起来也舒服,“小小竹排”至今仍是KTV里点唱率最高的70年代歌曲。女生独唱《映山红》是一首标准的抒情歌曲,就其旋律而言,无论放在那个年代都是头等的流行歌曲。《映山红》的前半部分舒缓、温柔、真挚,有一种梦幻的味道,感人至深,原唱者邓玉华的表现也很出色,完美地诠释了这首难得一见的好歌。童声合唱《红星歌》是电影主题歌,主题旋律贯穿影片始终,虽说不如前面两首影响大,但对我们这些当年看过多遍的观众来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想起潘冬子,想起电影中遥远的红军时代。
2,《海霞》。《海霞》是由北影厂老导演谢铁骊改编、编剧并筹备拍摄的,此后谢导不停地调去拍样板戏,最后由钱江等几位导演合作完成,影片的抒情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审美观相距甚远,在送审时受到于会泳一伙人的多方刁难,险遭枪毙,在邓小平的干预下才得以短暂上映,颇受观众的好评,特别是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唱遍了大江南北,红极一时。“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幺织渔网……”,王酩作曲的《渔家姑娘在海边》富有南国民歌风味,安谧,柔和,不疾不徐,优美动听,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音乐图画,听这样的歌曲让人身心舒畅,尤其在当时那个战斗的氛围里,这样抒情好听的歌曲分外突出,想不红都难,果然不出意外地一直红到了今天。《渔家姑娘在海边》大概是是最受翻唱族青睐的作品,这些年来,我至少听过20种以上的翻唱版本,各种唱法的都有,个人觉得,与原唱陆青霜略显激越的风格相比,当下以柔美唱腔取胜的翻唱版也许更符合原作的意境。总之,《渔家姑娘在海边》是70年代流行歌曲的极品,有这样的歌曲,那个苍白的音乐年代也不至于太过不好意思……下一节继续聊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
《红星照我去战斗》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红星照我去战斗.mp3[/media]
《映山红》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映山红.mp3[/media]
《红星歌》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红星歌.mp3[/media]
《渔家姑娘在海边》 原唱版本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渔家姑娘在海边 原唱版本.mp3[/media]
《渔家姑娘在海边》 翻唱版本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渔家姑娘在海边 翻唱版本.mp3[/media] 青松嶺的歌,“長鞭噯那個一呀甩耶,啪啪地響噯”,琅琅上口,充滿了生活氣息,是那個年代很難得的農村歌曲精品。我記得比較深的,不知爲什麽,還有《紅雨》的歌。 在俺印象中,《创业》和《决裂》里的插曲,也蛮动听的。 14,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续)
3,《南海风云》。1974年1月,在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运筹帷幄下,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打了一场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了西沙群岛,这一战是我海军成军以来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作战,以劣势装备取得辉煌的胜利,展现了我军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实力和意志,实在打得漂亮。战后,诗人张永枚和作家浩然远赴西沙体验生活,张永枚的长诗《西沙之战》和浩然的小说《西沙儿女》广为传播,影响很大;由年轻的唐国强主演的电影《南海风云》迟至1976年夏才拍竣上映,影片刚开始即出现吕远作曲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哎罗,哎罗,哎罗,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西沙,西沙,……”,宽广抒情的旋律,吕文科和卞小贞温暖甜美的歌声,搭配美丽如画的南海风光,大气又提气,极具感染力,令人心旷神怡。这首歌也是我心目中的极品,在70年代歌曲的个人排行榜上,仅次于《渔家姑娘在海边》。
4,《创业》。《创业》是70年代电影的力作,遭遇江青一伙的百般围剿,甚至上演过告御状的一幕。此片刚上映时,学校领导组织全校师生集体观看,看过之后,大家都被震到了,一致认为,《创业》是几年来拍得最好最煽情的一部,官方一定会大力宣传使之成为经典名片,没想到上映不久就被禁映了,江青一伙不按牌理出牌,大大出于我们的意料。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出现在54分钟,领导为石油工人送来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主人公周挺杉捧着书深情的说:“透顶青天,脚采荒原,我们创业,就靠这两论,学一点儿好比翻一座山,我们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接着,边桂荣的歌声响起:“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歌、情、景交融,把石油工人改天换地的战斗豪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在现代语境下,这样的台词、歌词当然是不合时宜的,回首过去,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历程不应该忘记,但显然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5,《青松岭》。《青松岭》属于老片重拍,完成于1973年,记得是第一批上映的新故事片之一,很受观众欢迎。该片讲的是公社年轻社员学习赶大车,跟投机倒把倒卖私货的坏分子斗争的故事,李仁堂饰演的张大爷,坏分子钱广,“惊马”一场戏都很经典,更经典的是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长鞭哎,那个一甩,啪啪地响哎,哎咳咿呀,赶起了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咳哟……”,年纪稍长的人应该还记得,这首歌当年是多么的红,我记得当时开联欢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的,必唱“长鞭哎……”,都会赢得满堂喝彩,把战地新歌都算上,恐怕也不抵这首歌脍炙人口。
6,《决裂》。1976年之后,反映共产主义大学新式办学的《决裂》被列入江青集团“阴谋文艺”的名单受到批判,不过改片上映的时候,我们倒是兴致勃勃,其中几场戏记得很清楚,郭振清饰演的校长高举起考生长满茧子的手:“你录取了!”,还有葛存壮饰演的老教室摇头晃脑地讲解“马尾巴的功能”,令人忍俊不禁,葛老爷子演过很多小角色,“马尾巴的功能”恐怕是他很得意的一个。吕远、唐诃作曲的插曲《共大赞歌》既好听又有气势,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让我们以为今后的教育之路就这么走下去了。《共大赞歌》前半部分的女声出自郭兰英,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年好像并不常见郭兰英公开演出。
其他电影歌曲也有不错的,《南海长城》插曲《永远不能忘》、《春苗》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艳阳天》插曲《万众一心奔向前》、《红雨》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长空雄鹰》插曲《金达莱》等等,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印象,值得一说的是,这些电影的政治倾向和创作手法或许可议,但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探索应该得到敬重,特别是他们向民歌取材的传统,如今继承下来的音乐人应该不多了……下一节聊聊70年代的外国电影音乐。
--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西沙我可爱的家乡.mp3[/media]
《满怀深情望北京》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满怀深情望北京.mp3[/media]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mp3[/media]
《共大赞歌》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共大赞歌1.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7 23:08 编辑 [/i]] 边读数帆兄大作,边插上耳机怀旧,真是赏心乐事。
末首《共大赞歌》链接失效。
当时的国产片中,我对《艳阳天》里的插曲也格外喜欢,那首《燕山高又高》,曲调舒缓,还意外地有些哀伤情调,难得。 已改正。原文件出了问题。 谢数帆兄,期待下文。
70年代的外国电影音乐,虽然国家主要是朝、阿、越,但也有可聆者。有一回在朋友家重听《卖花姑娘》,那嗓音竟惊为天籁,无纤芥杂质。
当年阿尔巴尼亚一些影视歌曲,印象尤深,比如这首:不管风吹雨打乌云满天,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 感谢数帆兄,《远航》和《满怀深情望北京》是我至今背得出词的歌,还有刘秉义唱的《回延安》。 15,70年代的外国电影音乐
前些天和一位同龄的网友聊起电影,此君说他电脑里积攒了几十部世界名片,没时间也没心情看,言下不胜唏嘘。回想起我们的少年时代,当年的那些“世界名片”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的时光,所谓“世界”不过就是越南、朝鲜、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些国家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世界”。越南电影大枪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些在世界电影史上连个小指头的位置都没有的外国电影,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因为有了这些友好国家的电影,那些年过得并不寂寞。
因为时间久远,早年看过的越南电影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看过《回故乡之路》和《琛姑娘的松林》,电影里的音乐没有印象了,只记得电影里的女兵、女游击队员个个是美女。与深受《南方来信》影响的老三届一代相比,越南电影以及电影里的越南战争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阿尔巴尼亚电影看过很多,《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战斗的早晨》、《脚印》、《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在平凡的岗位上》、《战斗的道路》……二战题材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尤其受到欢迎,“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深入人心,《宁死不屈》里的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也颇受哥哥姐姐们的好评。在这些电影中,我最喜欢《第八个是铜像》,欣赏优雅美丽的医生女儿,也欣赏它不同一般的叙事方式。当年的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的明灯,跟我们特别友好,当然很快就不友好了。
罗马尼亚电影是我们那一代少年的最爱,《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和《巴布什卡历险记》的紧张、刺激、兴奋,至今难以忘怀。《多瑙河之波》、《爆炸》、《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依》、《最后一颗子弹》、《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都是当年的大片,看这些电影有如过节一般。音乐传记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篇幅很长,里面有大量结构复杂的管弦乐和小提琴音乐,我们听得迷迷糊糊,也因此对古典音乐有了一点概念。1976年之后,《沸腾的生活》、《侦察英雄》、《复仇》、《橡树,十万火急》等罗马尼亚电影继续上映,我还记得《沸腾的生活》有一段主题音乐特别迷人。
当年放映的朝鲜电影最多,至少在30部以上,。朝鲜电影跟中国电影类似,很喜欢在电影插曲上下功夫,《卖花姑娘》、《血海》、《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南江村的妇女》、《鲜花盛开的村庄》、《轧钢工人》等经典名片中的歌曲,悠扬悦耳,优美动听,极受国人好评,朝鲜歌曲中淡淡的忧伤味道,纯粹的抒情曲风是当年雄纠纠的中国歌曲中根本望尘莫及的,这让中国观众如获至宝,有很多中学毕业生带着抄满朝鲜歌曲的笔记本下乡插队,朝鲜电影中的歌曲成为70年代国人音乐生活的另一个源头,那些熟悉的旋律也就一直铭刻在70年代过来人的内心深处。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音乐细胞发达,音乐人才辈出(比如支援中国音乐的郑律成、金凤浩),我比较过朝鲜南北方的音乐,发现有很显著的不同,朝鲜北方的音乐有本地民歌的影响,也有苏联和日本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普通听众都能轻易辨识出朝鲜音乐独特的韵味。70年代那批朝鲜电影的音乐展现了朝鲜音乐界的雄厚实力,让人羡慕不已,而当年朝鲜的建设成就更让我们羡慕,从朝鲜电影中看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平壤,整洁的街道,西装笔挺的市民,还有丰收的苹果园,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让我们震撼,可以说,朝鲜电影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想象。3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是当初的未来,中朝两国的世事变迁是我们当年绝对想不到的……下一节说说难忘的1976年。
--
《卖花歌(卖花姑娘)》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卖花歌(卖花姑娘).mp3[/media]
《蓝蓝的天空(一个护士的故事)》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蓝蓝的天空(一个护士的故事).mp3[/media]
《爸爸的祝福(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爸爸的祝福(金姬和银姬的命运).mp3[/media]
《摘苹果的时候》 汉语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摘苹果的时候.mp3[/media]
[[i]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8 20:49 编辑 [/i]] “我比较过朝鲜南北方的音乐,发现有很显著的不同,朝鲜北方的音乐有本地民歌的影响,也有苏联和日本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普通听众都能轻易辨识出朝鲜音乐独特的韵味。”
——啧啧,数帆兄厉害! 在怀旧中溯往日,悲回风。 16,难忘的1976年
提到1976年,就算再不信邪的人也要信那么一点儿。这一年的元旦发表了毛主席的两首词,社论的矛头直指“党内那个不肯悔改的走资派”,当我们听到中央台的播音员用激昂的语气朗诵“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都以为又是一轮新的政治运动,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年竟会如此的惊心动魄:
1月8日,周总理逝世,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一幕前所未见;3月8日,吉林省突降陨石雨;3月底,南京的大学师生发起抗议江青集团的活动;四月初,四五运动爆发,邓小平下台,华国锋被确定为接班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如火如荼;5月,云南连续两次强烈地震;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8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主席逝世;10月6日,江青集团被捕,华国锋接任党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天地翻覆,竟至于斯!
在1976年这个历史转折的年头,中国人民品尝尽了世间百味:悲伤、愤怒、惊惧、哀痛、惶惑,兴奋……天,地,人,事,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磨难在这一年接踵而至,国人的承受力已到了临界点,当十月的胜利突如其来时,人们再也按奈不住狂喜的情绪,敲锣打鼓,冲上街头,10个月前悲伤的十里长街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位年轻的、健康的、神采奕奕的新领袖在天安门上向群众挥手致意,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又是音乐率先传递了新桃换旧符的信息,郭兰英、王昆、王玉珍、常香玉等老艺术家登上了新时代的舞台,引吭高歌许多暌违已久的老歌,还有怀念三位伟人、歌颂华主席、歌颂粉碎四人帮的新歌,受到英雄般的欢迎。特别是郭兰英唱的《绣金匾》,加进了怀念周总理的歌词:“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人民热爱您。”唱到这一段时,郭兰英总是放慢节奏,眼角闪着泪花,唱得如泣如诉,观众为之动容,台下总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此情此景,让人百感交集。现在回头看,当时台上台下交织的怀念之情表达了民众强烈的心声:厌倦了不断革命的日子,高度认同周总理的治国理念――理性、稳健、务实,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这就是30年改革开放的民意基础。
在1976年最后几个月的舞台上,郭兰英还唱了《南泥湾》、《坚决拥护华主席》、《交城的山交城的水》,王昆唱了《白毛女》、《刘胡兰》选段,王玉珍唱了《洪湖水浪打浪》,常香玉则用河南梆子演唱了郭老的《水调歌头 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郭老一生作词无数,应该以这首词填得最为怡然心旷。常香玉的唱腔高亢婉转,完美演绎了全民的欢欣之情。如清秋子先生所言,我们这一代人没赶上“剑外忽传收蓟北”,也没赶上“满城尽带黄金甲”,只赶上了““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那种解脱感确实难以言表。
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以喜剧收尾,天安门上的伟大领袖换成英明领袖,继续指引我们向前进,当时不知道前方的路况怎么样,只知道会很好。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很务实:心情舒畅,不要担惊受怕,过好日子,读好书,听好音乐,看好电影……
(本文第一部分完毕,年后继续撰写第二部分,谢谢支持。)
--
《坚决拥护华主席》 郭兰英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坚决拥护华主席.mp3[/media]
《绣金匾》 郭兰英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绣金匾.mp3[/media]
《水调歌头 粉碎四人帮》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水调歌头 粉碎四人帮.mp3[/media] 再次感谢数帆兄。先解除固顶,待年后有了更新,再重新挂上。 谢谢楼主~~ 17,“十七年”的归来
关于1976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戏剧性的大转折,不知道后人会怎样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之大将会越来越难以估量。对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当时无法预计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本能地感觉到:变天了!1976年之前,老百姓持续不断地生活在大批判的氛围中,整天念叨着“警惕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绝没想到居然一夜之间真的“复辟”了。
“复辟”首先从电影开始。1977年元旦,6部文革前出品的电影――《东方红》、《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秘密图纸》解禁上映。很快,《大浪淘沙》、《甲午风云》、《林则徐》、《李时珍》、《上甘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山上的来客》……数以百计的老片子蜂拥而至,甚至连《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这样的著名毒草也解禁了,几个月前只有区区几部革命电影可看,几个月后的电影多到看不完。同样是革命电影,味道完全不一样,如果这就叫复辟,怎一个爽字了得!
随着十七年电影而来的是一批经典的电影歌曲:《我的祖国》(《上甘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冰山上的来客》)、《人说山西好地方》(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蝴蝶泉边》(《五朵金花》)、《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日》)、《送别》(《怒潮》)、《婚誓》(《芦笙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祖国的花朵》)……好歌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在文革前风靡过,如今再度风靡;对前辈们来说是幸福地怀旧,对我们这一辈来说则是幸福的初次聆听经验。
有几部音乐片印象深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囊括了革命史上所有的经典作品,像一次盛宴,十几年前做的菜,十几年后端出来还新鲜热乎着,色香味具全,大合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气壮山河,令人动容。《洪湖赤卫队》里的《洪湖水浪打浪》再次流行,音乐故事片《刘三姐》、《阿诗玛》让观众耳目一新,特别是《刘三姐》,音乐、故事、表演无一不佳,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我至今没见过哪部国产音乐片接近《刘三姐》的水准。
在人们尽情享受老电影歌曲的同时,一批文革前创作的歌剧选曲、创作歌曲、改编民歌、少儿歌曲等各种类型的作品也陆续挖掘出来:《红梅赞》、《珊瑚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克拉玛依之歌》、《马儿啊你慢些走》、《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之夜》、《敖包相会》、《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听惯了口号式的、硬邦邦的文革歌曲,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的音乐家也会创作政治色彩不那么强而又非常好听的作品,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时隔多年再次流行,仍然魅力十足。
1976年的转折标志了新时期文艺复兴的到来,“兴”之前自然先从“复”开始,1977年成了十七年作品回归年,文革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全方位的归来,文学、电影、戏剧、音乐,昔日的毒草摇身变为今日的香花,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只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时期可以比拟。当我们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不禁感慨万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1977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这年夏天,铁托元帅来访,这可是当时唯一还在世的二战领袖!在电视上看到的铁托,气宇轩昂,不怒而威,派头十足。随着铁托的来访,多年前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中断的中南交谊恢复了,这一年放映了两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轰动一时,《桥》的插曲是当时超级热门的流行曲,后来才知道,这首《啊朋友再见》原来是改编的意大利歌曲……下一节聊聊音乐生活的新气象。
--
《草原之夜》 凤飞飞版本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草原之夜.mp3[/media]
《Bella Ciao》 (《桥》插曲《啊朋友再见》,Yves Montand版本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Yves Montand - Bella Ciao.mp3[/media] 又见精彩更新。多谢数帆兄。 18,音乐生活的新气象
1977~1978年,中国社会在持续的变化中度过:文革正式结束,邓小平恢复工作,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的讨论,农村酝酿大变革,城市各单位的秩序正常化,学校里的红卫兵组织被废掉了……尽管还有争执和阻力,拨乱反正已不可抑制,到了1978年的三中全会终于尘埃落定,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中国真正进入了新时期,整个社会一派明朗向上的新气象。
音乐自然也有新气象,没有了江青一伙文化专制的束缚,音乐家们终于可以一展长才,在相对自由的氛围里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整整30年了,这批作品没有被遗忘,至今仍是HiFi翻唱族的常规曲目。
在这次流行音乐的小高潮中,电影音乐再次充当了主力部队,1977~1980年间拍摄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两首精心制作的歌曲,每一首都有不俗的水准:《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小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黑三角》),《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甜蜜的事业》),《雁南飞》(归心似箭),《我爱你,中国》(海外赤子),《心中的玫瑰》(《泪痕》),《永远和你在一道》(《婚礼》),《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神圣的使命》),《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银球传友谊》)……那几年的电影音乐数量多,品质高,传唱范围广,成就远远超过文革期间的电影音乐,甚至可媲美整个文革前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总和。
在电影音乐风行的同时,电视音乐也开始红火。1977年之后,电视逐渐普及,成为传播音乐作品的另一个主要平台,代表性的作品为数不少:《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哈尔滨的春天》),《青春啊青春》(《有一个青年》),《假日的海滩》、《大连好》(《大连漫游》),《大海呀大海》、《何日再相会》(何日彩云归),《岷江行》(《岷江行》),《乡恋》(《三峡传说》)……这是中国电视音乐第一次集体走向民间,其中的《太阳岛上》因为旋律优美,直接描绘和赞美青年的休闲生活,一夕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歌手郑绪岚也一夕成名。电视片《三峡传说》于1979年12月31日播出,李谷一演唱的插曲《乡恋》引起广泛的注意,也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李谷一的所谓气声唱法受到严厉批评,歌曲也被禁了,一直到1983年的首届春晚才突然解禁,现在回想起《乡恋风波》,简直哭笑不得、匪夷所思。
1976年十月之后,社会变化一日千里,各种事件层出不穷,音乐家们也配合需要创作了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作品,如歌颂领袖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颂十月胜利的《祝酒歌》,歌颂解放军和前线将士的《再见吧妈妈》、《泉水叮咚响》,怀念台湾同胞的《大海一样的深情》……有趣的是,以前那些雄纠纠气昂昂的宣传歌曲不再受到青睐。这个时期流行的都是软绵绵的抒情歌曲,国家民族阶级情之外,更重视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和亲情友情爱情,1979年底,中央电台办了一场票选听众喜爱歌曲的活动,《祝酒歌》等15首歌曲入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时尚的软歌,硬歌时代终于过去了。
那几年的音乐界相当热闹,作曲家王酩和王力平因为创作了众多走红的影视歌曲而受到瞩目,歌手中李光曦、李双江仍很活跃,朱缝勃、于淑珍焕发青春,蒋大为、关贵敏正值当年,独领风骚的是李谷一。此后的歌坛新人辈出,1980年初,北京举办了著名的新星音乐会,苏小明、郑绪岚、朱明瑛、远征等八位新星成为聚焦的中心,当然,这些人很快就被另一批新星取代,前不久,在央视的改革30年纪念歌会上,这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星新星们集体亮相,看见那些熟悉的面孔,不仅黯然神伤:人啊,老起来真是惨不忍睹……下一节聊聊澳洲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
--
《乡恋》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乡恋.mp3[/media]
《岷江行》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岷江行.mp3[/media]
《假日的海滩》
[media=mp3,400,20,0]http://www.tacon.com.cn/webdisk/myfile/xiaoxun/上传区/假日的海滩.mp3[/media] 数帆先生认真又耐心,佩服!:flowerd :flowerd :flowerd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