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许刚 发表于 2009-2-9 09:18

刘 荻:支持茅于轼先生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论述

[size=3]别说18亿亩耕地红线了,中国哪怕食品完全依赖进口也无所谓。[/size]
[size=3]
[/size]
[size=3]有些人担心如果中国没人种粮食的话,中国人会饿死。但是同样是这些人,绝大多数却不担心自己家里没人种粮食的话自己会饿死。事实上,所有家中无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是认为只要有钱、有市场,粮食肯定是买得到的。[/size]
[size=3]
[/size]
[size=3]那么向中国人买粮食和向美国人买粮食,有什么区别吗?难道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值得信任?从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决非如此。美国人至少不会故意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给中国人下毒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size]
[size=3]
[/size]
[size=3]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除了毒奶粉之外还有毒大米毒粉丝……据说中国的农民们在种地的时候,留给自己吃的粮食蔬菜和拿到市场上去卖的粮食蔬菜是分开种的。如果中国的食品完全依赖进口,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中国的"粮食"不安全了,我却觉得中国的"食品"更安全了。[/size]
[size=3]
[/size]
[size=3]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家自己不种粮食,不是因为信任国人,也不是因为信任市场,而是因为信任国家、信任政府:国家不会让我们饿死的。这些人忘记了,1959-1961年,正是这个国家让数千万的人饿死,当时没有市场。[/size]
[size=3]
[/size]
[size=3]有些人担心如果中国粮食完全依赖进口,作为最大粮食出口国的美国可能会对中国实行粮食禁运,还举例说1980年初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美国曾经联合其盟国对苏联实施过粮食禁运。但是他们忘记提到:这次禁运是失败的。禁运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粮食出口国难以达成共识统一行动;非传统粮食出口国趁虚而入;禁运国有违规出口的行为;粮食转运难以控制;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等。禁运的失败说明市场的力量远比政府要强大。[/size]
[size=3]
[/size]
[size=3]还有些人担心虽然禁运不会成功,但是粮食出口国会借机抬高价格要挟中国。这也不用担心,因为如果中国不再生产粮食,那一定是因为咱们给土地找到了比种粮食收益更大的用途,比如盖住宅、建工厂之类。即使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咱们从改变土地用途中获得的收益也完全能够弥补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size]
[size=3]
[/size]
[size=3]同样,有些人会担心如果农民不自己种粮吃的话,可能会买不起粮食。其实农民不种粮通常是因为找到了比种粮收入更高的工作,比如去城里工厂打工。有了收入更高的工作,当然不会买不起粮食吃了。[/size]
[size=3]
[/size]
[size=3]有些人会担心如果中国粮食完全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可能无法提供足够养活全体中国人的粮食。这更不用担心。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规定全国的耕地每年要休耕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拥有两亩土地的农民,每年你只能耕种其中的一亩,另外一亩土地的潜在收益由政府补贴给你。澳大利亚政府更规定全国的耕地每年要休耕三分之二。除此之外,即使在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里,得到开发利用的土地也只占国土面积的5%。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所以说如果中国想要进口粮食,美国一个国家就有能力满足全体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向美国购买粮食,就是在用美国的土地来养活中国的人口,这就等于变相殖民美国。[/size]
[size=3]
[/size]
[size=3]说了这么多之后,可能还是会有人对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被突破、需要进口粮食的前景感到不安。但是这些人却很少对中国的石油--另一种战略物资--需要依赖进口感到很大的不安。有人可能会说没有粮食会饿死人,没有石油不会饿死人。这就错了,现在的粮食可不是光靠土地就能种出来的。粮食生产所需的化肥也属于石油化工产品,没有化肥的话,粮食产量会大幅下降。更何况,如果没有石油,即使有了粮食也无法运输到消费者身边,一样会有很多人饿死。石油对粮食的生产和运输来说至关重要,既然进口石油不影响粮食安全,直接进口粮食又有什么不安全的呢?[/size]
[size=3]
[/size]
[size=3]18亿亩耕地红线的问题,关键在于土地的产权(包括使用权、转让权、获益权等)应该属于农民;中国有多少耕地,应该由土地的所有者根据自身利益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不应该是国家拍拍脑袋就决定了。[/size]
[size=3]
[/size]
[size=3]如果土地产权属于农民,农民可以自由处置土地,可以出售、出租、抵押贷款等等,农民离开土地前往城市的时候就有了发展所需的启动资金。他们可以用这笔钱来做生意,也可以用这笔钱来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而不必接受城里人认为的"血汗工厂"的低工资了。土地私有化是提高农民工工资和待遇的最有效方法。[/size]
[size=3]
[/size]
[size=3]如果土地能够出售、出租、抵押贷款等等,土地的价值就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资本的来源无非是土地和劳动,发展中国家一般并不缺乏土地和劳动,但是却缺乏资本,往往是因为制度性因素使土地和劳动无法转变为资本,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劳动者获得多少工资,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相对稀缺程度,只要资本稀缺劳动过剩,劳动力价格就不可能提高;只有资本充裕了,劳动才会值钱,工资才会提高。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土地不能私有化阻碍了工人工资的提高。[/size]
[size=3]
[/size]
[size=3]如果土地产权属于农民,土地用途不需经过政府审查就可以自由改变,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应量势必会增加,房价势必会下降,这样我们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住房,生活水平能够得到很大提高。[/size]
[size=3]
[/size]
[size=3]取消18亿亩耕地红线,既能提高广大农民和市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我支持茅于轼先生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论述。[/size]

[size=3]参考文献:
卢锋:"我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与粮食禁运风险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8(2)。[/size]

文章来源:[url=http://www.chinesepen.org/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SourceName=%E6%B0%91%E4%B8%BB%E4%B8%AD%E5%9B%BD]民主中国[/url]

迅弟儿 发表于 2009-2-16 01:51

楼主是有见识的人,转这样的文章来做神马:7d

迅弟儿 发表于 2009-2-16 01:55

这些支持者们,看起来振振有词,实际上逻辑一片混乱:她支持的东东与她想要申诉的观点基本不搭界,没有关系的事情搅成浆糊一样,还很来劲儿,以为自己在煮银耳汤呢,不过就是捣浆糊。

许刚 发表于 2009-2-16 23:00

同意讯弟儿的看法。

由一个“季羡林”级的大师率领着一帮自称连“天上的规则”都知道的经济学家,
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全社会隆重推出一个重大研究项目的成果,却连最起码的 professionalism
的标准都没有达到。

我那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要是交出这样的研究报告,会被老师打回来,“and we'll
have a good talk."

光知道指责反对者的”语言暴力”,难道就看不出人家怀疑你急不可耐地要为下一
轮圈地运动充当马前卒,仗着一点有限的“智力优势”欺人太甚吗?在学术和道德
上丧失原则,是所谓“自取其辱”也。

If you don't take yourself seriously, why should anyone?

迅弟儿 发表于 2009-2-16 23:26

哇,许先生儿子已经上高二了。那你是俺的老师啊。
以后务必请多多关照!

邱晓云 发表于 2009-2-17 00:03

刘荻?是老鼠吗?如果是,什么圈地运动充当马前卒,只怕是猜错了吧?

许刚 发表于 2009-2-17 07:39

刘荻应该就是老鼠。但她不是天则经济所那份报告的作者,网上的愤怒也不是针对她的。她是在后来加入,但把话说得更荒唐了。比如“别说18亿亩耕地红线了,中国哪怕食品完全依赖进口也无所谓。”

从茅于轼的文章可以看出,这一研究的出发点,是认为建房用地供应量不足而导致地价贵,因而房价贵。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化更多的耕地为建房用地。但他们不愿意做认真细致的量化研究,把打破18亿亩耕地限制变成了打破任何数目的耕地限制,而根据只有两条:一是单位面积粮产量能增能减,二是世界上有一个粮食市场。

其实房地与耕地紧缺,原因是同一个:巨大的人口。据我看到的研究,即使坚持目前的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也将增长到16亿才达到高峰,然后持平一个时期,然后逐渐下降。房地紧缺本身,没有任何理由导致耕地会忽然自动变得有多余。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比50年前钱学森论证亩产万斤还要荒唐无数倍,因为茅连一个数目都不屑于提供,并根本取消了耕地面积作为一个变量在此一方程式中的存在。认为世界的农业能养一个日本,也就能养一个中国,也是自欺欺人。中国人口今天是日本的10倍,将来要达到12倍。养得起一个孩子的家庭,也一定养得起12个孩子的吗?

拒绝提供一个可操作,可被证伪与被改进的计算模式来研究这样一个已经被量化的问题,是作者们对自己“经济学家”身份的本质否定。如此非专业的错误低于他们应有的水平,必然地引起大众对他们动机的怀疑。中国人吃百堑长一智,对于诸如“官僚是否腐化,警察是否打人并踢那最不该踢的地方,经济学家是否忽悠老百姓”之类的问题,终于知道 the default value(预设值?)应该是 Yes 了。当百姓认定他们是“非愚乃诬”或利令智昏时,原来可能有的尊敬也就荡然无存了。

“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一个具体的数目,完全有可能是“拍脑袋”的产物,但只能凭“用脑袋”来证明来改进。对之以“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这些经济学家拍的身体部位,在位置上可就比脑袋更要“等而下之”了。

许刚 发表于 2009-2-17 07:46

回复 第五楼 的帖子

哇,许先生儿子已经上高二了。那你是俺的老师啊。
以后务必请多多关照!
--------------
愚长 x 岁,不好意思。大家都是网友,我是经朋友介绍,才来的,还是学徒,要靠各位老师傅关照。
不过这位老师傅的笔名,与“小平” 相似,越老越吃亏,也是事实:D

邱晓云 发表于 2009-2-17 17:54

经济学不是会计学;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差别在哪儿呢?会计学的思维方式是:18亿亩的红线是必需的,假如不定在18亿亩,就该定在16亿亩,或者14亿亩,12亿亩,总之,红线是一定要有的,18亿亩比17亿亩安全,比16亿亩更安全……内在逻辑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经济学的想法不是这样的,种植面积只是与粮食产量相关的一组条件中的一个,并没有什么神圣,而这些条件在价格调节下互补: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上升,其他条件就会增加供给:更多的化肥,更精细的灌溉,等等,所以任何亩数的红线都没有必要。

LS640604 发表于 2009-2-17 21:28

真是不错,希望许、邱二兄继续。

许刚 发表于 2009-2-18 11:10

[font=宋体]假设由于化肥良种灌溉农药等等方面的进步,今天亩产稻谷已经达到一万斤。假设人均口粮一天只需一斤尚未碾过的稻谷,一人一年需365斤,13亿人需4745亿斤。4745万亩地就是今天所需耕地的最低限度。低于此数,或进口或挨饿,别无他途。这个模式再荒唐,还是比“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高明无数倍,因为它可以不断地修正和精确化。

茅于轼所谓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粮食产量取决于许多因素,耕地只是其中之一”,在逻辑上是“晴朗的雨天”和“纸做的钢刀”一样的自相矛盾(oxymoron)。是因素就必定有关,无关的不是因素。粮食产量不是简单地与耕地面积成正比,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但如果因此便可以说与耕地面积无关,为什么不可以说与其他每一因素都无关?那么粮食到底怎么来的?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事物只有孤零零一个因素,多数都有多个因素。既是因素,就有大大小小的作用,其作用也都有一定局限,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无论化肥良种灌溉农药进步到何种程度,只要谷物还是种在地上,耕地就还是少不了的一个因素。说“任何亩数的红线都没有必要”就可以保证一定的产量,就否定了耕地还是一个因素。我们可以说肥料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因素,但为了生产4745亿斤粮食,任何最低数量的肥料都没有必要吗?

我很怀疑经济学就必须如此拒绝量化研究的说法。中国的粮食产量,本来已经是一个量化的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就不能对付?难道量化与数学化不正是经济学这几十年来的发展趋势吗?我虽不学经济,也有学经济的朋友。他们拿了工科硕士以后直接就读经济学的博士。导师要他们,就是因为自己数学不行,需要借重他们一起搞研究才跟得上学科的发展。倒是有的北大经济系高材生,那点“高等数学”只够在文科生面前显摆,来了以后跟不上,最后只得打道回国。

会计学是研究资金运动的学科。会计分类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税务会计等等,怎么反而就那么适合研究中国的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的这一具体问题?而且为什么它的“内在逻辑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退一步说,即使这一问题的量化研究必须会计学来做而经济学不能胜任,经济学家还有两个选择:[size=12pt][color=#000000]不折腾, [size=12pt]或[/size][/color][/size]是跟着走到“会计学”的层次来研究。因为自己不能[size=12pt][color=#000000]或不愿[/color][/size]量化研究,耕地面积就必须与粮食无关,这算个什么?我如只懂中文却硬要研究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就必须变成中文吗?[/font]

[[i] 本帖最后由 许刚 于 2009-2-18 22:35 编辑 [/i]]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