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调研材料,请感兴趣的朋友点评
[size=5][b]天下常熟 百姓富足——常熟市践行“富民优先”的调查与思考[/b][/size]
[size=4][i][u]江苏省委研究室[/u][/i][/size]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常熟,东倚上海,南连苏州,西邻无锡,北濒长江,区位十分优越。早在农耕时代,就因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百姓富足而得“常熟”之名。延续至今,一直享有“天下常熟,吴中福地”之美誉。如今的常熟,在实践“富民优先”的时代征程中,励精图治,力争上游,出手不凡,亮点纷呈:民营经济爆发增长,创业人才云集竞翔;沿江板块悄然崛起,名品名牌流光溢彩;城市乡村含秀蕴美,文化教育气象万千;人民生活殷实富足,社会环境和谐安乐。所有这些,都为新时代的“常熟”注入了崭新内涵。
常熟之富,用全面均衡诠释
财富是老百姓的普遍追求,也是为政者的价值目标。考量常熟的富民进程,其全面均衡的特色十分鲜明。若以GDP论社会财富的单一眼光看常熟,在江苏县级市中常熟勉强跻身第一方阵。而以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的综合眼光看常熟,常熟的财富之丰厚,在苏南乃至江苏全省都可谓首屈一指。
一、物质财富比较丰裕
2006年,常熟人均GDP达(以户籍人口计)9859美元,已超过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5位。
百姓生活殷实。2006年,常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308、9293元,均居全省第三位,全市70%的农户超过平均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80亿元,高居全省榜首。社会分配相对公平,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仅为0.29,这在全省可能是最低的。全市平均每3户拥有1辆私家车,每4个家庭有1个老板,4万多农户住进了农民集居区。
企业财富敦实。常熟企业以本土为主,企业积累的资产和创造的财富也多归当地所有。2006年,常熟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在全省首个突破400亿元,自营出口超过1亿美元,亦居全省首位。全市有14家企业入围苏州五县五区工业利税百强企业,入围数和利税额均居第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2%,亦列苏州五县五区的第三位,高出苏州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梦兰、波司登集团分别入选全国500强最具竞争力前50强,其中梦兰集团位居19位,居全省之首。常熟的阿特斯公司是全省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境内企业。常熟注册商标总量已突破万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总量分别占到全省的1/10,苏州的1/3,三项均居全省首位。常熟通润机电集团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出5个产销“世界单打冠军”,高居全省榜首。25个工业产品销量(1亿元以上)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其中油压千斤顶、钢制工具箱2只产品销量居全球同行业之首。
政府家底厚实。2006年,常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1亿元,列全省第四。全市累计注册外资突破110亿美元、到账外资超过70亿美元,均列全省第二。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以及高分子材料、电气机械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全市各镇10分钟内可上高速公路,各镇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市基本做到“幼有所学,壮有所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难有所助”。常熟的政府不仅拥有厚实的有形资产,而且拥有可观的无形资产。常熟已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10强。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先后赢得“全国科技进步市”、“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25项国家级荣誉称号,遥居全国县(市)之首。
二、精神财富十分丰厚
所有深入考察过常熟或是与常熟人有着广泛而深入交往的人,都会对常熟形成人文底蕴丰厚的深刻形象。
教育富。常熟拥有全国县(市)第一所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这标志着常熟已形成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7个百分点。其中本二以上升学率为33.1%,居苏州全市第一。“十五”期间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7%,高于GDP增幅。
人才富。常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从孔子高徒言偃,到历代先后涌现的8名状元和480多名进士;从虞山画派的创始人黄公望,到虞山琴派的创始人严澂;从以鱼侃为代表的古代清官,到以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为代表的21位常熟籍“两院”院士,以及13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都是常熟杰出人才的代表。常熟每万人拥有大学生603人,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
文化富。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常熟相继建成图书馆、美术馆、评弹艺术馆及“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著名的沙家浜已成为苏州市唯一入选的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彩衣堂、曾赵园、名人馆等相继修复,与虞仲、言偃等历代名人的遗迹一起,成为市民传承先贤文化、游人感受古城文明的胜地。常熟的法治文化和健康文化也独树一帜,使之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成员。浓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常熟“开放、争先、和谐、人文”的现代城市精神。
三、生态财富日益丰润
常熟的生态财富与日俱增。全年有333天的空气质量优于国标二级,森林覆盖率达21.4%,地面水水域功能区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市区绿化覆盖率已达52.3%。常熟还拥有2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全国县(市)中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双双“满堂红”。省级生态村数量列全省第一。首批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的行列,在首批命名的6个“国家生态市”中测评总分高居榜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常熟第一个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并获得遗产保护单项竞赛第一名。2005年以来,常熟的GDP年均增长率达18%,排污总量却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
常熟之富,用互动协调铺就
发展是富民的根本之策,也是为政者的第一要务。考察常熟的富民进程,其互动协调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一、从民营经济的“井喷”到沿江经济的“崛起”
民资、外资“双轮驱动”,民企、外企“两翼齐飞”,是常熟经济发展互动协调的首要体现。
“民资学浙江”,大幅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这些年,浙江全民创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常熟人从中深受启发: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于民间能人的不断涌现。常熟的昨天,哺育了一大批科技英才、文化俊杰,实现了科技报国、文化报国;常熟的今天,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植根本土、具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家,鼓励他们追求一流、产业富民。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委、市政府连续7年,在年初召开民营经济表彰大会,树立先进典型,放大激励效应。广泛宣传钱月宝、高德康、常德盛等一批德才兼具的企业带头人,帮助他们铸百年企业,创百年辉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7年,坚持在春节上班的第一天,带领四套班子成员,为民营企业开工奠基剪彩,为民营经济发展“开闸放水”;市委、市政府还于2004年出台“民营经济腾飞计划”,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以低成本扩张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区域化的产业基地、专业化的产业巨人。天道酬勤,现在常熟全市的民营经济呈爆发式增长,累计注册资本、平均注册资本、工业年销售额、上缴税收、外贸出口、专利总数与几年前相比都实现了“六个倍增”,民营经济规模已从2001年苏州所辖县市的第四位,跃居为全省之首。
“外资学昆山”,全力打造具有领先水平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发展外资经济要有良好的载体。为应合沿江开发战略,常熟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在沿江原常熟港的基础上建成一个国家级常熟经济开发区,下了一着“学昆山之长,补外资之短”的“大棋”。走出这步棋,需要相当棋力。一是开发区位于“野猫口”,江面开阔,风急浪高。要吸引人居,难!二是开发区缺乏县城依托,要集聚要素,难!三是开发区厂房民宅集中,要拆迁安置,难!四是开发区沿江土地和岸线寸土寸金,沿江资源和环境牵动人心,要使沿江开发产出黄金效益,难!然而,这一道道难槛,最终没能难住智慧的常熟人。为了破解“四难”,他们从做环境入手,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通过调整乡镇区划和产业布局,推出现代化滨江新城区建设规划;通过打造一流基础设施,形成周边通关速度最快、物流成本最低的区域;通过市级机关、服务部门向开发区的延伸,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务环境;通过抬高招商门槛,确保沿江良好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常熟人以难能可贵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引资成果,一批高标准、高产出的企业纷至沓来。在沿江开发区引进的项目中,欧美项目占到一半以上,继亚太纸业、大金氟化工等项目落户后,夏普、诺华、芬欧汇川等研发中心,耀皮、住友四期、美桥传动系统等10多个大项目亦相继入驻,从而形成了沿江经济的崛起之势。
二、从主打产品的品牌效应到主业市场的品位效应
在顺应产业与市场互动规律的过程中,常熟人敏锐地意识到:常熟的纺织服装产业与市场,“硬”在人丁兴旺、交易量大上;“软”在档次不高,品质不够上。在品牌竞争时代,如果不彻底脱胎换骨,不论是产业还是市场最终都有可能受损。既要打响产品品牌,又要提高市场品位,成为常熟人追求经济发展互动协调的一条“华山之路”。
以品牌为抓手,持之以恒打造常熟纺织服装业的魅力形象。品牌体现的是卓尔不群的个性和优异绝伦的品质。常熟专门成立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每年排出候选品牌重点培育扶持;设立名牌奖励基金,对各类获奖品牌、商标重奖。全市重点乡镇都推出创牌计划,企业进行自主创牌。越来越多的常熟企业正在从无牌经营、傍牌经营、借牌经营走向创牌经营、名牌经营。波司登集团坚持在国内防寒服领域“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的理念,连续十多年全国销量遥遥领先。这个企业从当初10来人的缝纫小组作坊,发展成超百亿元销售收入的大型企业,在相当程度上靠的是“波司登”的品牌效应。梦兰集团当初也是从8根绣花针起家,他们以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在全国同行业创出了“梦兰”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其品牌价值已高达72.88亿元,在全国家纺行业入选品牌中排名第一。
以品质为抓手,坚持不懈提升常熟招商服装城的“场”效应。常熟招商城是当地纺织服装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集散地和高平台。为了放大市场效应,市委、市政府着力将其打造成本地名牌产品的“孵化器”。利用招商城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众多企业和商标在成长之初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为品牌发育和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一大批个体经营户在商城完成原始积累后纷纷当起老板,办起实业,实现了从小店铺到大公司的飞跃。同时,常熟人还着力将招商城培育成国内和世界服装品牌的集聚区。他们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商城最好的门面、市口优惠让给名牌服饰经营,构建名牌专营区;积极协助名牌产品打假维权,吸引国内外著名品牌入驻经营。目前,入驻商城的国内外著名品牌已有110多个。这几年,招商城不仅投入巨资实施硬件升级改造工程,而且开始注重向无形市场渗透和拓展,精心打造面向全球的服装服饰门户,不断增强“场”效应。目前,他们与梦兰集团合作建立的世界服装网即将开通。开通后,网站既能为商城地区近2万经营户提供便捷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又能提供通往全球各地的纺织服装网络通道。
以名牌集聚提升市场、以市场孕育壮大名牌,这就是近些年来常熟人探索出的产业与市场互动协调的发展之路。常熟也因此实现了“办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地百姓”的目标,大大提升了区域发展的知名度。常熟已由拥有众多服装品牌和市场品牌的城市步入“中国服装名城”的城市品牌境界。
三、从“退城进港、退二进三”到产业集群人才聚合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也需要互动协调,这是常熟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到的。
为制造业提供“退”的去处和“进”的阶梯。“退一步”才能“进两步”。2001年,常熟果断决定将原紧贴老城区、已有9年历史的开发区“退出城区、进驻港区”。这一战略决策实施不久,沿江开发区就被冠以国家级常熟经济开发区。原已融入城区的开发区则转型为常熟经济开发区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2003年,又建立了省级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从而奠定了现代制造业三足鼎立之势。目前,沿江开发区已形成电力能源、钢铁钢构、高档造纸等产业集群,正在建设出口加工区,将打造成沿江国际制造业基地和滨江新城;东南开发区是新型工业化先导区和城市现代化配套区,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高档轻纺等先进制造业,承接老城区退二进三、升级改造的企业;虞山高新区则是以电子信息、精密加工、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载体。三大板块主导产业分工明确,一些特色产业依托载体已快速扩张,在全国同行业中成为“领头羊”。2006年,“三大板块”以不到全市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市1/3的产值,近1/2的工业增加值、近2/3的工业利税,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机地镶嵌在城区各功能部位。国际制造业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常熟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结合起来,依据城区各功能片区的定位,合理利用城区二产退出的空间和腾出的容量,积极打造特色比较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为使常熟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既有形态,又有内涵,更出效益,常熟着力于两区建设:一是做强做精现代商贸商务功能区。按照建设“大市场”的要求,拓展和提升招商城商圈;遵循城市商业发展规律,打造老城区精品商业中心;根据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要求,构建新城金融商务区。二是做大做美旅游服务区。逐步形成古城历史文化区、虞山森林观光区、尚湖湿地和水文化旅游区、沙家浜古镇和红色游览区、蒋巷乡村踏青和农家游休闲区等具有浓郁常熟风情及人文特色的各类旅游风景区。
把常熟建成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高地。常熟发达的国际制造业、活跃的民营经济、优良的人居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批优秀人才。但常熟人考虑更多的是尽快建成启迪民智、培养人才的高地。这些年来,他们扩大骨干中小学校区,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进行规模化改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2006年,全市本科达线人数和录取率创历史新高。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常熟整合职教资源,调整城区几所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在东南开发区专门建了一所拥有近万名在校生的一流职教中心。此外,还在昆承湖边腾出一方“风水宝地”,作为常熟理工学院的新校区。
四、从“十里青山半入城”到“民富村美风气好”
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是近年来常熟推进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手笔。
以建设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做亮城市形象。常熟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到“国家生态市”,环境建设一招接一招,一步一个脚印。亮出目标。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回归自然,山、水、城、人融为一体,具有山清水秀特色和现代人文气息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公诸全市,提出“让千年古城更美丽,让百万市民更满意”的响亮口号,带领城区居民向城市的“脏、乱、差”宣战。亮出绿色。对城区148家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坚决关停城区重污染企业,将化肥厂、印染厂等排放大量废气、废水,严重污染城区环境的企业彻底关闭,并在其旧址建起各类“绿色屏障”、“绿色广场”。亮出湖面。从2002开始筹集资金,将600户渔民从尚湖中请上岸,禁止在尚湖围网养殖;投入巨资将湖底淤泥清理,将湖边杂乱的建筑清除,彻底解决尚湖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尚湖秀丽风貌。亮出山体。“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是古人对常熟这座江南名城的赞叹。但民国以来,虞山脚下盖起了很多杂乱的民居。改革开放以后,少数部门和先富起来的人又捷足先登,依山傍水、背山面湖盖起了小楼、洋房、店铺。2003年,一位中学教师给市委领导写信反映:虞山不能再造房子了,应当把虞山还给群众。8天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虞山实施生态修复的“亮山工程”。这项工程触动的利益很多,遇到的阻力很多,一些干部群众不理解的也多。常熟的领导者以高超的执政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措施,对拆迁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换之以利,排除一个又一个障碍,坚定推进亮山工程。如今,悉心妆扮的虞山和清新秀丽的尚湖,不仅成为市民休息、娱乐的好去处,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从物质主导的生活空间跨越到精神主导的更高境界。
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做美乡村环境。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不能让农民拎着马桶进入现代化”,这是常熟为政者共同的责任感。他们将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简约为好懂易记的“民富村美风气好”,并以此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的水重新清澈起来。全市投入巨资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铺设也同步跟进。加快河道清淤,几年来共疏浚农村河道1740多条,城乡河道开始水清、岸洁。让农业生态化。积极推广测土配方等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针对全市畜禽养殖点多面广的特点,树立循环经济典型,促进全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让村容和城镇一样整洁。全市配备农村保洁人员4000多人,担负镇村保洁工作。各村都建有定点垃圾箱,统一收集转运垃圾。2003年,全市开始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用15年左右时间,将1万多个自然村逐步撤并为665个集中居住点,同时,保留18个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目前,已有12个示范区基本建成,大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农民期盼进入集中居住区。全市还以首批全国环境优美镇之一的海虞镇和全国文明村、全国绿化先进村蒋巷村为典型,示范推动生态镇、村建设。 五、从经济生活小康到社会共享保障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协调是常熟政府在加速富民进程中的重要作为。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收入差距拉大、最害怕的自身利益受损、最担心的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常熟在经济生活达小康后,着力建设人人共享繁荣、人人安享保障的全面小康。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百姓富,劳动就业岗位要富有。常熟各职业介绍机构全市联网,随时提供就业信息,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筹就业,分类培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4%。
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百姓富,劳动者享有的权益要充分。常熟开展创建保障A级诚信单位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月750元;组织节前农民工工资发放专项检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补办社会保险近万人;设立镇级劳动仲裁办事处,就近及时处理劳动争议。
推进“教育公平”阳光工程。百姓富,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常熟加快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从2006年秋季开始对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对特困学生落实“两免一补”等政策,做到帮困助学金全覆盖、特殊学生教育全免费、流动儿童少年教育有保障,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百姓富,社会保障要到位。现在,常熟已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市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合率达到99.3%,人均筹资标准提到130元,8000多名低保对象无门槛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个人保费由财政资助。2006年,用三个多月时间对全市70周岁以上的7.3万老年农民进行了体检。从2006年9月开始,首次开展少儿医疗保险,全市14.5万名少年儿童参加了少儿医保,参保率达到95%。常熟还先后两次调整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资计达227元/月,增资后的全市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1003元/月。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1.3%,个体纯农人员正常缴费率达到96.7%。
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互助机制。百姓富,困难群体要帮扶。常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全面建成了以低保、五保、低保边缘救助等制度性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专项性救助为重点,以救灾救济、临时救济等应急性救助为辅助,以水电补助、节日慰问、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等配套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政府倡导、社会参与,以慈善互助、结对帮扶、爱心超市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互助机制。同时,全市深入推进“法治常熟”、“平安常熟”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百日万人大巡防活动,确保了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投资安全。
常熟之富,用精神文化支撑
文化是富民的重要支撑,也是常熟人的第一优势。考评常熟的富民进程,其政治、经济、性格等文化表征极富个性。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常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周初仲雍让国奔吴,开启常熟文化谦恭伉爽和淡泊宁静的传统;春秋言偃北学南归,肇始常熟文化崇教善思和秀外慧中的气质。近代工商文化的积淀,现代海派文化的渗透,当代张家港、昆山精神的影响,不断廓开着常熟文化的襟怀。
一、稳健稳重:不刮风,不跟风
常熟人的为政文化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无论风云如何激荡,时光怎样流变,常熟人总能从容不迫,不刮风、不跟风,刚柔相济、稳中求进,百折不挠地探索最佳发展路径。一副不焦不躁的大度、一份不慌不忙的沉稳、一点不卑不亢的儒雅和一种不张不扬的谦和,就是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留给当代常熟人最为珍贵的文化品性和人格秉赋。正是这种文化气质演进为稳健的政风,这种为政文化又正好契合了当今科学发展的理念,有效避免了由经济大起大落带来的百姓利益受损和由区域发展走弯路引发的社会心理震荡。
稳,体现于不刮风,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走科学发展、理性增长之路。常熟的发展往往不是追求最快,而是追求最好,坚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他们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走出了一条既造福当代百姓、又有利长远发展的又好又快的路子。常熟没有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大量消耗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惜牺牲可持续发展能力;常熟没有为了追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与百姓或企业争利,过度挤压工商户的利润空间;常熟也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和荣誉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付出过于沉重的发展成本和代价。
稳,体现于不跟风,坚持自主思考,沉着应对,一如既往走自己的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往往会有许多风行的做法。面对一哄而起的躁动,常熟人往往能够冷静应对。企业改制是这样,乡镇区划调整是这样,外向型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吸引外资,常熟没有一味降低环境、资源、技术“门槛”,更没有搞“零地价”等恶性竞争。与有些地方相比,虽然注册外资数量相对少了,但外资质量提高了。大量外资引进,也没有对其他经济产生挤出效应。相反,常熟的民营经济在民营为本、本土为根的文化理念引领下,规模、质量和效益都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二、精益求精:既精明,又精致
常熟人的经济文化集中体现在一个“精”字上。常熟文化传统推崇“敏于闻道,不滞形器”。常熟人学习为先、思路为要,谋划经济发展,总很精妙,棋高一着;从事生产经营,总很精细,虑事周密;出手各种东西,总很精致,典雅细腻。
精,体现于超前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常熟文化的熏陶染养下,常熟历代产生过不少聪明能干的官吏。当代常熟干部继承发扬了常熟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力图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抢抓先机,走出最适合本地的“精明发展”道路。他们抓住工业化的机遇,既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又着力推进开发区“三大板块”建设,构筑起产业发展的梯级优势;常熟遵从城市化的规律,既在全省较早推进小乡镇撤并,又完善中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构筑起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的强引力场;常熟顺应国际化的潮流,既以我为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聚国际一流生产要素落户常熟,又支持常熟本土优秀企业走出国门,跨国经营;常熟把握生态化的趋势,重塑城乡秀美河山,在全省率先迎来环境质量的良性拐点。
精,体现于打造品牌产品的卓越,彰显品牌城市的典雅。较好的文化素养使常熟人善于掌握复杂的技艺,创造出精美雅致的各种产品。常熟的企业自主创新,精心培育品牌;常熟的政府大力支持,悉心呵护品牌。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使名品名企名人成为推动常熟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名牌产品群、企业群乃至知名企业家群体大大提高了常熟的城市知名度,使得常熟正在实现着由“城市品牌”向“品牌城市”的跨越:通过历史文化的发掘和重建以及一系列文化品牌的精心打造,常熟作为名城的历史文化更加厚重,愈加典雅;依托深厚文化底蕴,立足山水优势,常熟已塑造出古城、新城、港城交相辉映和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鲜明城市个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常熟勇于向世界推介自己,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办起了国际性大型文化活动——尚湖国际文化节;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服务业质态提升,常熟突破“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概念,正在打造“中国休闲名城”。
三、和谐和顺:人和睦,地和衡
常熟人的性格文化鲜明凝结在一个“和”字上。常熟文化崇尚中正平和、圆润包容。千百年来,常熟的山水城林、古巷民居、吴歌经史、淳朴民风,无一不体现着人与人的融洽,体现着天地人的统一。
和,体现于人际关系的和睦,利益关系的和谐。常熟文化厚德载物。自古以来,常熟百姓衣食足而知礼仪、守法纪,社会繁荣稳定,历代被视为“首善之区”。宋朝诗人杨备就有“县庭无讼乡闾富,岁岁多收常熟田”之赞誉。如今,常熟十分注意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常熟的新老市民是和谐的。常熟把80万外来常住人口称为新市民,政府关爱他们、百姓善待他们。大部分新市民都能安居乐业,在就业、就医、就学、社保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常熟的城乡发展是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1.8∶1,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比值。全市绝大部分村镇都已建成高标准的现代化文明村镇,所有村庄都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水、通有线电视。常熟企业的劳资关系也是比较和谐的。各类企业注重化解劳资矛盾,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现在,每一个在常熟创业、生活的人,都能在这个城市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和,体现于人地关系的和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常熟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历代治水、治山、种植、畜养等活动中,常熟先民们就懂得合理利用自然、保持生态平衡。今天的常熟,正是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才把环境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把做环境作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没有这一文化理念的塑造与支撑,就很难想像常熟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绿色常熟”等创建工程,更不可能再现“江南风景属琴川”的优美人居环境。
常熟之富,用成功之道昭示
常熟以富民为特色的发展之路昭示人们: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1.做公仆,要深怀爱民之心。执政犹如一场“赶考”,让百姓得实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这是常熟领导者的为政情怀。与一些地方的干部相比,常熟的领导者对政绩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多招几个大项目、多增一些GDP并不是最了不起的政绩。在他们心中,百姓才是“上帝”,为老百姓做事才是天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得益才是最过硬的政绩。正是这种“百姓情结”,才使得“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在常熟领导者的心中扎得更深更实。市委书记杨升华在我们调研中真情表白:“我是农民的儿子,从田埂上走出来,退休后还是老百姓。‘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是我几十年都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我爱脚下这片土地,爱得热烈、爱得深沉、爱得无悔,我要把所有聪明才智都奉献给这个城市”。一席话感人肺腑。在常熟,从市委书记到各级干部,都把富民当作是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他们努力在感情上与百姓相通,在思想上与百姓共鸣,在生活上与百姓相融,坚持以富民的程度检验发展的速度,以富民的成效检验工作的实效。正是这种公仆情怀,才成就了常熟富民优先的崇高事业。常熟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爱民之心愈深,富民之效愈显。
2.做名城,要增加诚信资产。诚信不仅是现代名城的重要元素,也是全体市民的宝贵财富。常熟人非常看重名城无形资产的增值。他们深谙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的诚信之道,把以诚信为精髓的常熟传统文化,作为最大的发展特色、最大的竞争优势加以发掘。他们认为,只有企业、政府、社会都讲求诚信,人民才能真正富有,社会才能趋于和谐。企业不讲诚信,就是自断财路;政府不讲诚信,等于自我孤立;社会不讲诚信,必然尔虞我诈。所有这些,最终都会损害人民利益。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谁拥有它,谁便拥有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了擦亮名城的诚信招牌,常熟加快建设以诚信政府为先导、诚信企业为重点、诚信市民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常熟的政府,做诚信之表率,办事有章,服务有效,言必信,行必果,不做朝令夕改、暗箱操作的事;常熟的企业,珍视诚信形象,以德经营,文明生财,致力打造诚信的百年企业;常熟的市民,不仅“独善其身”,更能“兼善天下”,诚迎八方来客,礼聘天下贤才,不断提升诚信素质和诚信境界。可以说,“诚信”已经成为常熟最大的品牌,常熟也因之成为中外客商普遍看好的地方。
3.做文化,要创造社会财富。在富民实践中,一些地方的领导者就经济抓经济,人为割断经济与文化的联系,认为文化投入是消耗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难以体现政绩,往往不舍得投入。即便投入了,也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常熟领导者则认为: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甚至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关键。文化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富民实践来说,都是最为宝贵的社会财富,也是最为持久的支撑因素。抓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社会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常熟人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的高度,作为一种“硬”实力来打造,作为一项“硬”政绩来追求,在指标考核构成中努力突出文化因素,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实践“文化经济”这一时代命题。在积极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善用历史厚馈打造品牌文化,以无形生产力提升有形生产力。近五年来,常熟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达到数十亿元。看起来,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也正是在近五年里,常熟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环境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常熟人思想文化境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这些社会效益则是无法估量的。常熟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与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文化力同样是生产力。
4.做环境,要练就运筹本领。环境是推进富民工程的关键因素。创业富民,要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就业富民,要有合理的产业环境;文化富民,要有公平的教育环境;社保富民,要有良好的财政环境;生态富民,要有优美的人居环境。常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造环境”,真是看到了关键处、抓到了点子上。他们把造环境、善运作作为提高常熟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建设实践中的“四善”很值得各地借鉴:善谋势。常熟的领导者坚信“造环境”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势在先、因势而为,循序渐进、层层递推。从营造创业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到改善引资环境、发展外资经济,再到优化人居环境、打造人间天堂,使常熟的环境从内到外、从硬到软,具有了完整性和立体感。善算账。常熟的领导者较早意识到: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他们坚持把百姓的谏言视为环境决策的重要信号,把是否给百姓带来实际利益作为环境建设的价值取舍。当政府利益与百姓利益发生冲突时,勇于舍弃政府利益,把实惠留给百姓。有人认为,如果政府在虞山不搞“亮山工程”,搞房地产开发至少可赚15亿元。实施“亮山工程”不仅赚不到15亿元,政府还要拿出2.5亿元。而常熟市委、市政府对这笔账是这么算的:如果搞房地产开发,固然可以多赚钱。但是,虞山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旦被毁,那是拿几个15亿元也是换不回来的。善应对。常熟在做环境方面的经验可概括为“三借三应对”:一是借专家智力,应对决策难题。为确保重大环境建设决策不失误,他们建立健全专家与市民广泛参与的综合决策机制,聘请两院院士和著名专家担任市生态建设顾问,坚持不经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不决策。二是借市场潜力,应对投资难题。他们改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计划观念,注重提高“办多少事筹多少款”的市场运作能力。在经营城市的探索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有回报的环境项目推向市场,逐步形成多元化环境投入机制,为环境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三是借思政功力,应对群众难题。面对环境建设中的大量突发事件和拆迁补偿矛盾,常熟领导者不把群众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坚持调解纠纷向百姓正当利益倾斜,化解矛盾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载体。善执行。既要考核GDP、又要考核COD,这在常熟不仅是共识性理念,更是过硬的实践。近几年,全市直接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投入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2.5%以上。在环境建设中,常熟人对市委主要领导有这样一种评价:耳朵硬,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肩膀硬,有事能“扛起来”;手腕硬,坚决关闭污染企业。这“三硬”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常熟领导对环境政策的执行力。到过常熟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常熟之美在“山水”,城市之胜在“环境”。政府“造环境”,已成为常熟百姓最为认可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5.做工作,要秉持科学理性。富民优先是一项创造性实践,要有工作热情,更要有科学理性。受地域传统文化熏陶,常熟领导者的性格秉赋既不乏激情,也富有理性。这集中反映在他们对科学真理的自觉服从和对客观规律的主动遵循上。他们立足市情实际,积极分析和应对宏观形势新变化,注重研究发展市场经济与加速富民进程的内在联系,从不空提口号、盲目蛮干;注重研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兼顾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注重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好“物质与精神互变”这篇大文章。在富民优先的实践中善于处理“四个关系”:在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上,“好”优先于“快”,“好中求快”,以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的“好”支撑发展速度的“快”;在发展动力“内”与“外”的关系上,“内”优先于“外”,“借外壮内”,以民营经济致富百姓,以外资经济促进本土经济发展层次和质量的提升;在城市发展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上,“近”优先于“远”,“远近兼顾”,在谋划百姓根本利益的同时,确保现实利益得到维护;在制定政策“富”与“贫”的关系上,“贫”优先于“富”,“以富带贫”,有关富民政策向困难群体、弱势人群、贫困对象倾斜。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常熟领导者正是凭着这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才使自己深谋远虑、勇立潮头,在富民优先的崭新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凡的业迹。
兴衰与起落,是区域竞争的轮回轨迹;安康与富足,是区域发展的永恒追求。未来五年,常熟将向人均GDP一万美元攀升,向江海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常熟,一定能够在更高境界上展示“百姓富足”的发展魅力。
天下常熟,归因藏富于民;藏富于民,必定天下常胜。 记得05年(?)陪一些老总到苏南考察,项目原来内定的是太仓。到了那里,引进办的主任讲得天花乱坠,可是真要到现场,给我们的那块地连路都不通,面包车颠了好久才到江边,一看大失所望,连基准水平面还没有填土到位,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开工。
接着去常熟,自己吃了饭。到了约定的常熟宾馆,一进去,四套班子一把手全部到齐,介绍情况有幻灯、有数据。引进办主任陪到现场,果然地皮是现成的,两边都已开发,很好的条件。结果老总在回来的车上立马拍板,拿下800亩地。后来在那里建了一条生产线和一个专用码头,投资7个亿。
常熟现在有港口、有大桥,江滩开发出来搞工业和房地产,保留了虞山尚湖附近可以搞旅游,应该是不错的。就是广告开发不够,旅游的亮点不够亮。 木匠兄提到的在常投资项目,是耀皮玻璃吧,这是个超亿美元的大项目,市里当然极为重视,开业庆典市党政一把手都出席了,原市委书记杨升华还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木匠兄和他打过交道,对他印象如何?我记得前两年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来常视察,还专门安排他到耀皮去参观。 旧苗真是高手!
我现在已经和这个公司没有关系了,所以说说。
说真的,当时走的时候就是准备到太仓的,看了常熟后,就在回来的车上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同意改变计划到常熟。主要是觉得常熟领导很心诚,材料丝毫没有水分,看了现场觉得条件太好了,唯一的遗憾是离上海太远了点。当时决定是先建一条线,预留将来第二条线。
开业典礼我没有去。建成时我已经脱离公司了。
这是一条国内目前最高水平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可惜的是,都不敢点火,一点火就要亏损。 这个报告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文辞也比较的不八股。
落实到民富则有点勉强,照理说民富的话,要着重描绘的是民营企业的如何蓬勃发展、人人有发财的希望与可能,尤其是本地的创业情况吧? 常熟现在所提口号,就是做上海的后花园,但和太仓、昆山相比,离上海的确是远了一些。常熟的民营经济,在全省排第一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二分之一,创业环境,应该说还是挺不错的。 对常熟印象极好,传统和现代都很和谐,没有内地很多城市惯有的那种浮躁、肮脏、杂乱。 [quote]对常熟印象极好,传统和现代都很和谐,没有内地很多城市惯有的那种浮躁、肮脏、杂乱。
[size=2][color=#999999]兮兮 发表于 2009-2-20 12:3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9960&ptid=89390][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可以考虑退休后到常熟养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