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5-6 10:24

重庆万人放弃高考:一种“正常”现象的背后

[attach]19979[/attach]



    ●有人说,弃考或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是一种正常现象。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温家宝说。
    ●2005年统计数据:城市户籍人口中有67.1%的人能够继续升学,并有15.9%的人达到大学及以上学历。而在农村户籍人口中,对应的比例则下滑到了26.8%和3%。
    ●大众与大学对功利性的共同“追求”,消解了高等教育作为人的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功能。
    ●几年前人们在谈到对高考被过分关注的问题时,大家都希望考生能用更理性的态度对待高考,进行多元选择,但真正发生这件事之后,人们的情绪又变得很复杂。
    ●如果放弃高考的考生越来越多,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产生转折的一个契机。高等教育应该站在一个竞争者和被选者的位置,即高校应该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回报来吸引学生。


□本报记者 袁建胜 陈彬



    今年3月底,当高中生正在教室刻苦复习,迎接两个多月后的高考时,一条看似平常的新闻在社会上却引起爆炸性的效果,今年的高考新闻大战,就这样提前开始了。
    重庆市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与3年前的高中入学人数相比,正式报名参加2009年高考的人数减少了上万人,约占重庆市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的5%,其中大部分是农村户口考生。
    弃考是一种正常现象?
    重庆市一位招生负责人表示,高三学生最后放弃高考的原因很复杂。第一,有些学生受家庭经济影响,只好无奈拿个高中毕业证外出打工。第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学生看到这么一个现象: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就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第三,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4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文天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弃考或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的现象自恢复高考以来,在全国各个省市历来都有。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情况,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有这么五类情况:一是因为家庭原因外出务工的;二是因为今年考学无望,可能今年希望不大,自动放弃准备复读的;三是外省籍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回原籍的;四是应征入伍的;五是出国留学的。
    当地教育部门认为,弃考或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一是各阶段教育的正常分流,二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第三是目前成才途径的多元化,高考并不是成才的独木桥,近年来,参加成人高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逐渐低龄化,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成才的途径已经多元化。
    既然这是一种久已有之的正常现象,为何消息一出便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是农村孩子距离大学越来越远,让人们担心社会不平等将进一步加剧?是这万人的决定颠覆了社会上一贯以读大学为唯一出路的价值观?还是此事件再次引起了大众对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焦虑?
    上大学负担重吗?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今年1月初,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一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在2005年曾发布报告称,在完成初中教育后,城市户籍人口中有67.1%的人能够继续升学,并有15.9%的人达到大学及以上学历。而在农村户籍人口中,对应的比例则下滑到了26.8%和3%。
    有农村学生家长算过这样的“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毕业后工资不断增加,年收入达到5万元,收回成本也要好几年。
    针对贫困家庭对于学费的担心,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担心学费高的忧虑,我认为一定要消除社会上的这种误解。”
    在他看来,对于目前的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在国家、学校到社会各个方面支持下建立的资助体系是可以保证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的。现在社会上对于这个“绿色通道”宣传不够,有些家长不大了解,甚至会将学校随录取通知书发送的资助政策的宣传当做是“广告”。
    “对于确因生活困难而上学难的学生,各高校都会有一系列的资助体系。天大的校友还特别捐助了‘新生励学金’,把资助前伸到入学前。在这方面,社会上要相信我们这些学校决不会让一个合格的学生因家境困难而不能上学。”龚克说。
    走下神坛的大学
    若干年前,大学曾在社会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是象牙塔,是知识的殿堂,在里面学习的大学生也被冠之“天之骄子”的美名。
    “现在,大学在大众的心目中也不是那么神圣了。”苏州大学副教授尤小立说。
    在他看来,大学越来越多地将自己追求功利的形象传递给大众。
    首先,大学形象的变化是来自于自身定位的偏差,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有些矫枉过正——由以前的不用操心学生就业,到现在一切为了就业。
    从大一开始,学校就教育学生考虑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在培养他们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在校园里造就了这样一种氛围——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像是走向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变成了职业培训中心,使高等教育蒙上了一层非常强的功利色彩。
    其次,大学内部在学术管理上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各种指标管理和应对评估的对策,对老师影响颇深,老师也间接地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了学生。
    第三,自幼受到的功利性熏陶,让大学生一进入大学,似乎就天生有一种功利意识。
    将大学生自我管理与利益挂钩的学生管理模式,也让他们对学生会干部这样的“职位”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拉关系、走后门这样的官场习惯也逐步进入学生的活动中间。
    “比如学生会组织某个学术活动,请老师们讲座,对那些组织者来讲,关心的恐怕未必是讲课内容,而是对自己能够请到某个级别、档次的老师,取得了相应的‘工作业绩’而沾沾自喜。”尤小立说。
    一方面,大众对读大学的认知,只停留在可以获得挣钱的工作上。另一方面,大学也不断地将自己功利性的一面尽量展示给大众。虽然两者取得了一个契合点,但这个契合点却带来了非常消极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人的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功能被无形地消解了。
    “既然上大学没什么眼前的实惠,自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尤小立说。
    一种多元化的选择?
    “我们要看这1万名学生最终流向何处,如果他们转向的是职业教育,而这恰恰是政策引导的。这不仅是正常,而且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做法。因为从中国的产业结构看,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也是中国教育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龚克说。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流向职业教育,那就要看这些人在高中毕业后的具体去向。如果他们的就业符合一定的社会需求的话,也不一定非要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这也是一种多元化的选择。
    龚克说:“如果是选择自主创业则需要谨慎,我对没有就业经验的年轻人自主创业既不反对也不提倡,因为创业成功的多数以就业经验为基础,没有社会经验直接创业成功者虽然有却很少。即使想创业,由大学生来承担应比高中生成功机率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几年前人们在谈到高考被过分关注的问题时,大家还希望考生能用更理性的态度对待高考,进行多元选择,但真正发生这件事之后,人们的情绪又变得很复杂。
    其原因在于,目前国内人才的成才模式比较单一,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高中毕业上大学是最好的出路,其他的都难以接受。在学历社会里,人们还是习惯用学历的高低来评价人才,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很多人难以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的弃考。
    因此目前的用人制度必须改变,提高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使社会不过于关注人才的身份,而是关注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能有多元性的选择,而且每个选择都是理性的,首先要在人才培养的多元性上进行改进,这就需要在用人制度上进行改革。千万不要由于对弃考的关注,最后反而强化了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使我们最后还是回到大学的老路上。”熊丙奇说。
    也许是一个契机
    在熊丙奇看来,如果放弃高考的考生越来越多,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产生转折的一个契机。
    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市场上的商品,也要讲究质量和品牌,如果质量、品牌的口碑太差,消费者不再购买,商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质量。
    “现在的情况是,大学在招生和培养两个层面上,学生都无法进行自主选择。”熊丙奇说。
    从填报志愿开始,考生面对的是人为划定的所谓一本、二本院校,而且不是同一批次录取,所以再差的一本学校的生源也要比二本学校好,学生追求的就是能不能进入一本,而不是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多高。一旦进入某所大学之后,即使对学校不满,学生也不能再次进行选择,否则就回到高考原点。
    这一点应该借鉴国外的做法: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学校,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决定进入哪所学校。如果学校招不到人,就要反思自己的办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在熊丙奇看来,高等教育应该站在一个竞争者和被选者的位置,即高校应该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回报来吸引学生,这在国外也是一个常态:国外的学生可以不选择高校,选择其他的教育形式,这也是理性的。
    “高等教育也需要分析学生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通过降低学费,改革入学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本身健康的发展。”熊丙奇说,“来自受教育者多元的选择恰恰是提高教育质量最大的动力,现在教育的行政评估是单向的,几乎都是由政府来评估,但真正教育最大的动力应该是来自受教育者自己的选择,由受教育者的选择逼迫学校进一步参与竞争。”
    《科学时报》 (2009-5-4 B1 大学周刊)

乌龙茶 发表于 2009-5-6 12:05

虽然是早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但成为一个事实,就需要揭露出来。

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09-5-6 12:28

套用一句老话,退了潮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永德 发表于 2009-5-6 14:18

薄公子唱红歌、发红信,没有让考生们红红起来么。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