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兮兮 发表于 2009-5-16 08:20

关于经济学家出场费

作为社会断裂隐喻的“经济学家出场费”

2009-05-14  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聃

他们因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而走红,又因随之而来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身价倍增———他们就是经济学家。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间涨了10倍,其中郎咸平凭借每次讲演超过12万元而居于榜首。(《新文化报》5月13日)

“骑士制度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诡辩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的时代。”——— 翻开经典性著作《经济学》,开篇就可以读到这样的预测。反观现实,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定论的未卜先知:作为一种不容否定的事实,近年来我国经济学家正在不断介入公共经济事务,他们披上预言者和指点者的神袍,或活跃大众的公共视野里,或争议于公众的唾沫与溢美中。

基于介入影响力的与日倍增与商业社会的“无法逃避性”,从个体价值实现的角度言之,经济学家的出场费获得应该不值得褒贬与苛责。然而在笔者看来,其一旦被外力加上助涨的属性,一路飙升的出场费,实际上已隐喻了社会断裂的忧患。恰如学者孙立平所说,其实际上已折射出“社会不同层面和机制间有机联系的深度鸿沟形成,以及精英群体与之职业操守的渐行渐远”。

上涨的经济学家出场费的本质,事实上是公众上涨的经济波动焦虑。伴随着国家性宏观经济的持续生长,微观经济形势与完善、应对性质的各种公共财经政策层出不穷。而其可能引发的公民个体利益关联,往往并不能在制度制定者与经济形势监管者的适时诠释中获得,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将带来公众的茫然失措感。而经济学家凭借专业知识的预测与解释,无疑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制度与形势变化“落地”普通民众的断裂。经济学家出场费用愈上涨,就愈隐喻了这种断裂,以及其带来的公众焦虑的加剧。

而置之于现实语境,隐藏在上涨出场费背后的,则更是经济学家自身的“去学术化”。近年来,在其受到关注与热议的同时,也有不少经济学家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遭受到质疑。有人大代表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某些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立场已经出现偏差。而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有40%以上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来源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部分经济学家更是热衷于与利益集团“联姻”,用自己的观点影响政府决策,为代言者牟取制度性不当收入,借此进行利益分成。在职业操守的扭曲下,利益的驱使,兼之商业性公关公司的大力运作,从而催生与学术纯粹性断裂开来的高额经济学家出场费,实在不足为奇。

一言以蔽之,所谓高涨的经济学家出场费,其实不过是两重社会断裂的产物。其虽然证明出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的“显赫”与“不可或缺”,却并不是“正义的所得”。正因为如此,我对经济学家的高额出场费毫不欣喜———它看似风光无限,但隐喻的那些沉重的鸿沟却让我们无法正视。

兮兮 发表于 2009-5-16 08:21

经济学家,怎成“走穴明星”?

2009-05-14  中国网  作者:王传涛

       他们因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而走红,又因随之而来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身价倍增。他们就是经济学家。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经济学家的出场费三年涨了10倍,郎咸平以超12万居首。(5月13日《新民晚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很好地预见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势:知识必然能创造财富,而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也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当经济学家们成功走出闭塞的“象牙塔”而为社会服务时,我们又怎么应该持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呢?至少在笔者看来,知识分子成为“走穴明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表现。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的传统,而在社会上和政界上流传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话更是加剧了知识分子被冷落的现实境遇。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突破这种现状是几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奋斗状态,从先秦时期的“游学”传统到明清之际的“经世至用”社会思潮出现,中国知识分子抱着“济世救国”思想的一直在挣扎。

  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学家只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大量杰出学者仍然还徘徊在一个原始状态——为了学术而学术、为了研究而研究,他们的思想和成果也只是在学术圈子内传播,至于培根先生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他们确实还有比较远的距离。不仅如此,在为了学术而学术的体制之下,学术研究的僵化发展在封闭式的抄袭和腐败的影响之下愈加严重。

  学者成为“走穴明星”最起码证明了这些学者是有新奇观点和独立思考的,这或许能诱使有些传统学者反思一下自己的思想为什么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为什么自己的学术成果转化不成巨大的生产力?这样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促使学术走向公开化的状态,也会让学者们积极的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来,何乐而不为?

  “学以致用”、“经国济世”本应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一大特点,既然社会对知识有需求,那么社会必然会滋生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专门为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也必将成为知识分子们施展自己抱负的一个大舞台——经济发展、知识获得升华。相反,“文人相轻”和知识分子被打倒的时代也往往成为一国历史的“闰月时代”,可有可无甚至于让历史呈现倒退之迹象。所以,经济学家成“走穴明星”不仅不是学术发展之耻,反而能成为社会发展之利器。

兮兮 发表于 2009-5-16 08:21

经济学家天价出场费的经济学悖论

2009-05-14  燕赵都市报  叶祝颐

       日前,记者用时一个月的调查发现,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10倍,成危机受益者。(5月13日《新文化报》)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家逐渐成为知识分子中的商业明星。老一辈的经济学家还在发挥余热,新生代的易宪容、郎咸平、张维迎等人又成了经济明星。尽管经济大环境不好,但是经济学家的身价还在飙升。以郎咸平为例,郎教授当年曾因“郎顾之争”一炮而红,现在又因金融危机频繁亮相。去年上半年吉林省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扣除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陕西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短短数月,郎咸平的报价已涨了一倍。经济学家的热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在经济形势下滑的当下,经济学家走穴一天,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工作若干年。经济学家风景这般独好,难怪网友们一片唏嘘声。经济学家的大脑中毕竟装着观点、思路,只要经济学家出场费来路正当,依法申报纳税,我们不必对此说三道四,眼红他们的天价出场费。

  问题是,除了部分老一辈经济学家以外,多数新生代经济学家多在研究机构、高校担任着公职,拿着纳税人供给的不菲薪水。教育部门严厉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可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们出场、走穴,没听说有谁干预过。经济学家拿着纳税人提供的工资,利用公共资源搞经济研究,然后利用纳税人给予的经济学家身份,在工作时间频繁走穴、赶场,拿天价出场费,甚至在企业兼职、分红。这样的经济学逻辑总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而且,一些经济学家忙于经济创收,客观上导致他们搞科研、上讲台的精力与时间被大大挤占。而学术观点陈旧、对学生实行放羊式管理的经济学家更是不在少数。

  且不说部分经济学家本身就徒有虚名,一门心思钻研创收学问,无暇研究关注国计民生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们应邀出席经济论坛之类的商业活动,拿了主办方提供的天价出场费,享受了钻石级服务,除了乱开药方外,在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与思路时,又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经济学家除了充当权力、资本的“二奶”以外,还能多大程度上站在百姓立场上凭良知说话?笔者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从近来某些经济学家不顾民意反对,发表麻辣烫语录中可以略知一二。就拿经济学家论楼市来说吧,从“买房就是爱国”、“未婚同居刺激楼市刚性需求”到“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等另类观点层出不穷。如果不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经济学家何苦与开发商穿同一条裤子,把屁股坐到民意的对立面呢?

  如果说纳税人供养的经济学家走穴拿天价出场费,是荒芜自家“责任田”,职业道德底线后退的话。拿了天价出场费的经济学家,迎合邀请方意图,利用公众人物身份选择性表达观点,不仅有辱经济学家身份,而且干扰公众舆论视线,误导中央宏观决策,那将是一件更为可怕的事情。

兮兮 发表于 2009-5-16 08:22

济学家明星化了,经济学呢?

2009-05-14  东方早报  作者:李记

       近两三年来,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经济学家频繁出现,他们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5月13日《新文化报》)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果走出书斋的经济学家们都足够博学而富有洞见,传播观点时均能求真务实,通过走穴都能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公众也能理解和接受。但如果经济学家的知识能力和他们传播的观点一样都混乱不堪,甚至误导公众,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警惕经济学家明星化可能造成的多重伤害了。

  经济学家明星化,无疑会阻碍他们在学术取得更大进步。因为忙于走穴和赶场,经济学家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经济现象、数据等进行深入本质的探寻。这就难怪不少经济学家面对经济气候和现状,做不出精准的判断,提不出建设性的观点。

  层次不同的经济学家,受邀于不同的“雇主”出席不同的场合,他们中的部分人提不出新鲜而有见地的观点不说,还往往或主动或被动地为“雇主”们说话,难怪有经济学家说出“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这样令普通民众心寒的话。这种观点难免令普通民众产生认知紊乱。

  更让人担忧的是,当前成为显学的经济学,其影响层面的深远,已远超人们的想象。简单的例证就是,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家们集中认可的观点,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常识是,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绝不能仅考虑经济学因素,而忽视诸如道德伦理、民族习俗等因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政策的制定仅考虑到经济学理论,忽略各方力量综合博弈,难免会对社会的公平正义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

兮兮 发表于 2009-5-16 08:23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

2009-05-14 来源:重庆时报 作者:朱四倍

眼下,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其出场费也在三年间涨了10倍。(5月13日《新文化报》)

经济学是时下的一门显学,经济学家的话语权上涨势头明显。按照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和机会主义的看法,“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10倍”无非说明经济学家也有自身的利益,也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常识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判断者和追逐者,而且,经济学家也是一种职业,不是独处神坛之人,也就会有私心。但为什么惟独经济学家的“利益化倾向”引来诟病呢?

如果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行进行仔细的观察,不难发现,所谓利益集团的“御用专家”、“抬轿派”并非虚言,正是在这点上,几乎带有贬义色彩的“经济学家”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而且,经济学家追逐自己私利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公众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一般的道义原则。曾经有主流经济学家声称,经济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学家是“道德中性的”,“或者是不讲道德的”。他们或许正是根据这样的逻辑:以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甚少看到他们为公共利益代言。

能出得起天价出场费的绝不是普通公众,更不是被利益集团裹胁的弱势阶层,而是那些试图影响公共决策,意在图谋不法利益,甚至是侵蚀公共利益的强势集团。如此一来,弱势群体话语权越来越小。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达尔曾说: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应当满怀人类的同情心,献身于这样一个信条——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10倍”引人深思:经济学家过度逐利该得到怎样的制度化规避?面对陷入利益漩涡的经济学家,重提“圣徒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亚于魔鬼”的劝告,并不多余。

绿骄阳 发表于 2009-5-24 21:43

前些天保罗-克鲁格曼来中国三天,据说报酬是40万美金。
他的最后一场论坛在交大,到了最后的问答环节,明显是不耐烦了,下面问问题的人唧唧歪歪说了半天,他简单几句就敷衍过去了。

邱晓云 发表于 2009-5-24 22:59

没那么邪乎,我兄弟下周请的BSS,开价三万,成交一万元,平时请的基金经理之类,一般是负一万元,就是说来忽悠一个小时,倒贴一万元。

[[i]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09-5-24 23:01 编辑 [/i]]

李大苗 发表于 2009-5-24 23:06

出场费是讲演者与听众的商业交易,讨价还价的过程形成的商品价格,愿打愿挨。如同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一样,也同样没有任何一个观点令所有愿意接受。虽然最时髦和最价贵的商品不大会是最精道的,或者最适用的商品,但显然是最愿意让某些人消费的商品。

无论演讲者是什么身份背景,就这个交易而言,只要不是强迫的,只要消费者没有指控有欺诈,就是自由的正当交易,正当的民间交易,也是正当的民事行为,与官府的权力无干。呼吁公权力干预民间自由交易,这是很恐怖和很恶毒的。只要自己不喜欢,只要自己听着不顺耳,而且本身和自己的利益无关,或直接无关,就哭着喊着去告官,权力崇拜而已,中国的文化精神习惯。

话语权不得控制,如果这可以理解为”言论自由“的话,言论的价格也就不受干预。与干预商品价格就算不得自由交易一样,干预言论的价格,实质就是控制言论自由。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5-26 14:06

[quote]原帖由 [i]兮兮[/i] 于 2009-5-16 08:21 发表 [url=http://www.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2367&ptid=91322][img]http://www.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2009-05-14  中国网  作者:王传涛

       他们因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而走红,又因随之而来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身价倍增。他们就是经济学家。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经济学家的出场费三年涨了10倍,郎咸平以超12万居首。(5月13日《新民晚报》) [/quote]


12万是平均数吧,上次他来我们这里,拿走了20万。

相比之下,金正昆就远不如他,来我们这里,讲课时间是他三倍,所得不到他的六分之一。

[[i] 本帖最后由 李旧苗 于 2009-5-26 14:08 编辑 [/i]]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5-26 20:46

用周立波的腔调来说,听众就是被套牢的股民,经济学家就是炒垃圾股还套牢股民的。一个被套牢想解套,一个则在抛新垃圾股继续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