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5-26 10:27

蔡昉:农民的产权与如何摆脱“温饱陷阱”

我们知道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贫困陷阱”,意思是在贫困成为一种均衡状态的情况下,打破传统农业中贫困的恶性循环不容易。但是,一旦通过某种特别的努力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之后,我们又常常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也很难打破,这就是温饱陷阱。最典型就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已经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了,并且在逐步进步。但是,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综合生产能力,使其具备现代农业的特征。农村开始富裕了,吃穿不愁了,但与城市的收入差距还在保持,在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差距仍然巨大。农民也一样,收入在提高,但是农民还不能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还不能解决自己的生产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问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难以一下子被打破,我们就把它叫做“温饱陷阱”。因此,我们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摆脱温饱陷阱。
  “没有免费的午餐”。它的含义是针对农业这个产业来说,我们要把它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有大的投入才会有大的产出,有足够的投入才有足够的产出,有现代新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才会形成现代的产业。我们知道,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特别强调,没有一个新的生产要素的引进,农业就不会有突破,就会陷入到原来的资源配置的均衡点上,尽管那种源配配置也是尽善尽美的,但它是均衡的,没有突破。
  对于农业来说,我们面临一个提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无疑,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情,这是一个必要的调整。但这还不够,仅仅用反哺还不足以把农业构造成一个自生的独立的产业,也就是说反哺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农业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一个经营性的产业。这包含几个观点:第一,农业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它需要具备市场经济的一切要素。农业不是市场经济的例外,不是马克思所说的“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缝隙中。”它是融合在市场经济世界中的,因此也必须运用所有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的手段。第二,农产品价格激励是农业作为一个自生产业得以发展的终极激励。我们可以有很多政策手段,有反哺,有支持,还有其它的手段,但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农产品价格是农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赖以发展的激励。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强调,农产品价格激励是农业的终极激励。第三,产权制度,我们不仅仅把它看作是保护一种财产权利,它作为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制度安排固然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但是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功能,那就是产权制度同时也是农业中的资源和农村中的资源实现资本化的一个基础,这点从成都的探索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农产品市场发育之外,还有更需要我们关注的,这就是生产要素的市场。相对来说,中国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滞后于产品市场的发育。然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要素市场是须臾不可或缺的。
  首先,我们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讲。现在劳动力已经充分地流转起来了,我们有1.3亿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规模很大,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增加。但是我们有一些制度因素还在束缚这种流动,流动是自由的,但还不是彻底的。比如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合并在一起导致这个流动不是永久性的,与城市化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农村人口结构的扭曲。我们知道,大量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都外出了,剩下的农村就会出现老龄化、女性化、少儿化的现象,这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凋敝。应该讲,一个健康的城市化应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境界,归根结底,实行新农村建设方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不是为了让庞大的农民群体都留在农村,相反,是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步伐。因此,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包括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松,这些都应该成为城乡统筹改革中的重要领域,同时也可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彻底化。这是从劳动力的角度讲生产要素市场。
  其次,我们从资金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我想,市场经济应该有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其实很简单,资金最稀缺的领域应该是资金回报率最高的领域。但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不是这样,我们的农业农村是资金最稀缺的地方,但这个领域资金的回报率不是很高的,至少我们表面上看到资本不是向这边流动,而是相反。农业与非农产业或者城乡之间显示出的这种不正常关系,并不意味着农业是弱势产业,是非正常产业,而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扭曲,也是因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受到压抑,在发展经济学里叫做金融压抑,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的土地制度和资金的流动也是密切相关的,土地没有实现资本化,也就遗漏了农民所拥有的一笔最大的潜在资本。我们知道土地应该是资本,但是作为集体所有者的农民没有得到这个资本。
  第三,从土地的角度看,生产要素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土地是生产要素,从书本上理论上我们都承认——资本、劳动、土地是生产要素。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土地是生产要素,甚至把它看作是福利,看作是社会保障等类似这样的东西。这种认识是影响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的观念障碍。正确的一种关系应该是什么?土地作为资本,它要有它的安全性,但是,它的安全性不是不要把它看作是资本,不要把它看作是生产要素,而是土地作为资本品的安全性,应该首先来自于农业的盈利性,农业应该是一个正常的自生的产业。农民的安全性应该来自社会保障,即社会覆盖面向农村的扩大,社会保障的充分性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土地产权的缺失和产权市场的缺失也导致了小农业、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成为我们说农业是弱势产业的理由。
  有一本书,叫《资本的秘密》,秘鲁的一个经济学家写的。我想书中的一句话讲得非常有意义,按照他的说法,农民之所以是穷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房屋却没有所有权凭证,他们有庄稼却没有契约,他们有企业却没有法人地位”,我想用这句话作为一个参照系,来观察我们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个很好的解说,问题会看得非常地清楚。
  我归纳一下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产权的关键词,我觉得我们在探索中和将要探索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的重要领域和重要的原则,十七届三中全会里都讲到了,而且有非常丰富的新的内涵。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框架内继续我们统筹城乡改革,特别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