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深圳重拾信心?
[b][size=4]王荣空降深圳:代市长如何让深圳重拾信心?[/size][/b]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在谈到“空降”深圳的代市长王荣时,很多人加重语气这样说“苏州过来的!”。除了强调这是一位外地调来的领导,人们期望王荣能将苏州奇迹带到深圳来。在专家看来,王荣调任深圳不可避免地会延续他在苏州的治理风格,移植和借鉴在苏州的治市经验。
《南方都市报》报道,近两年,深圳和苏州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依靠自主创新带动城市的发展。不管是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还是带来的产值、收益方面,深圳在全国都可算是名列前茅。苏州虽然也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似乎却不如深圳明显。不过,在吸引人才方面,很多人则认为苏州的一些经验值得深圳借鉴。
今年2月份以来,深莞惠一体化逐渐升温,三地连续召开两次党政高层联席会议,并签署框架协议和具体的合作协议。三地合作刚刚破题,主要由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牵头推进,也相信新的代市长王荣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苏州过来的!”在谈到“空降”深圳的代市长王荣时,很多人加重语气这样说。除了强调这是一位外地调来的领导,这种语气中还饱含着一份期待。近些年来,苏州创造了和当年深圳类似的发展奇迹,人们期望王荣能将这种奇迹带到深圳来。在专家看来,王荣调任深圳不可避免地会延续他在苏州的治理风格,移植和借鉴在苏州的治市经验。
苏州工业园的成功能否让深圳“腾笼引凤”,苏州城市品牌打造能否助推深圳文化提升档次,苏州在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的成功经验,能否很好地“复制”于珠三角一体化。根据王荣主政苏州经历,该报梳理出六大“苏州经验”。尽管不同的地区和城市都有自身的特点,但这并不影响深圳对这位来自苏州的代市长有更多的期待。
建设工业园:深圳如何引凤入笼?
在“苏州经验”中,苏州工业园的成功最为人称道,也是“苏州经验”的灵魂所在。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今年刚好成立15周年,很多媒体日前纷纷聚焦这里,探寻它的腾飞秘诀。
根据官方网站的数据,1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G D P和财政收入分别突破千亿元和200亿元,在亲商服务、物流通关、科技创新、服务外包、生态环保等多领域创造了“全国第一”。
对于苏州工业园的腾飞,除了一开始就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建立全新的开发和管理体制以及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外,引进高质量的投资项目是其成功的关键。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十多年来累计吸引合同外资2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百亿美元。目前已有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26个项目,区内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资料显示,苏州已成为世界500强在中国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苏州在招商引资方面很有一套,非常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一位熟悉苏州的媒体人士说,苏州不仅对招商引资进行了全面发动和动员,实际招商过程中,对利用外资项目通常采用边批边建、先建后批的方式供地,这无疑解决了大问题,给投资者留下良好印象。
这位人士还表示,苏州人在招商引资上有股韧性,“有种不拿下不罢休的精神。”据其介绍,苏州与上海曾就德国著名芯片厂商英飞凌项目有过一番争夺。得知英飞凌项目负责人要回德国开董事会进行决定的消息后,苏州方面已经事先将土地证、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做好,派人跟到德国,等在会场的外面,随时回答德方提出的有关问题。最终,这个项目落户苏州。
“深圳近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显得有点呆板和被动,反而不如内地一些城市主动。”深圳市社科院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指出,深圳每年要接待内地上百个招商团前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本身却在招商引资方面欠缺动作,少了以前的那股劲。
事实上,伴随着深圳近年来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浪潮,一些企业先后迁出深圳,选择到内地城市发展。企业外迁不仅影响本地经济发展,更使得产业存在空心化的隐忧。“深圳希望‘腾笼换鸟’、‘腾笼引凤’,实际上笼子腾出来了,凤凰却没有引进来。”市社科院这位专家表示,深圳产业发展需要新鲜血液补充,应当适当借鉴苏州招商引资的经验,“深圳土地有限,未必要像苏州那么大规模,但还是应该有一些‘凤凰’被引进来。”“希望代市长不仅带来招商引资的经验,也能将一些人脉带过来。”这位专家说。
除了工业园,苏州还有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经济发展园区化成为一种潮流。“苏州的园区经济对于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及将发展不理想的大工业区扶上马都有参考价值。”综合开发研究院一位博士表示,相比较苏州的园区经济,深圳大工业区发展就很不尽如人意,在体制、机制上存在障碍,发展势头不足,“希望在园区经济方面长袖善舞的王代市长,能带领大工业区进入春天。”
学习新加坡:如何把口号落实?
苏州工业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加坡治理经验的运用。巧合的是,深圳去年以来提出“学习新加坡”、“叫板新加坡”的口号,这不禁使人们对熟悉新加坡的王荣多了几分期待。
苏州工业园从成立之初,在诸多方面汲取了新加坡的做法。比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就采取了超前规划,时间越久越见妙用,虽然这里的道路占地仅15%,15年来却从未出现过严重的堵车。王荣本人也自豪地表示,15年前的规划是什么样,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什么样,很少看到一直这么理性的一块地区。又比如园区所有商业服务、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农贸市场、邮政所、诊所、电影院、理发室等等,都集中在一起,称为“邻里中心”。
苏州工业园对新加坡做法的妙学妙用也得到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高度肯定,今年5月26日在参加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庆祝活动时,他就数次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表示赞赏。
2007年7月,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荣,率团赴新加坡出席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9次会议以及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经贸合作论坛,翻看王荣的政务活动报道也可以看出,他与新加坡政界高层以及诸多商界人士有过接触,在新加坡有着较为深厚的人脉。
正因如此,在他“空降”深圳后,人们对深圳进一步学习新加坡以及加强与新加坡合作寄予厚望。2007年7月,时任深圳市长许宗衡曾率队考察新加坡。一个月后的8月25日,深圳市政府派出140余名史上最大规模“跨海取经团”奔赴新加坡,从城市规划与旧屋村改造、交通管理、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住房保障、城市管理执法、政府法定机构及公务员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专项考察。同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深圳组的讨论中,寄语深圳要“敢于叫板新加坡”。
不过,在有关专家看来,虽然当时深圳学习新加坡的热度很高,之后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落实的措施,但去年以后这种热情开始淡化,“事实上,深圳和新加坡在体制机制上差异巨大,真要学习也没那么容易。”
此次王荣调任深圳,外界也认为就国内对新加坡的了解深入程度而言,承担“试验田”任务的苏州可谓无出其右者,王荣在如何学习和“叫板”新加坡问题上有相当的发言权。为此,深圳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提出,希望代市长带领深圳不仅向新加坡学习,还能够加强两地具体的合作。此外,也有学者担心,过往苏州与新加坡的合作侧重经济合作,而深圳学习新加坡侧重城市管理层面,希望两地学习合作不要面面俱到,应选择可突破的领域先行试点。
高科技腾飞:人才公寓能否仿建?
“希望新来的市长,能把房价降下来,解决我们搞科研的住房问题。”从事软件设计的小李得知深圳新任代市长是苏州市委书记的消息,说了这句话。他说,在深圳创业、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上本身城市文化氛围不浓,人才来了留不住,几乎成为普遍现象。“现在非常羡慕在杭州、苏州的同学,那边政府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了专门针对技术型人才、高科技人才的人才公寓,还有各种福利性政策,保障条件好,生活、工作成本比在深圳低多了。”
小李的想法不是个别现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两年,深圳和苏州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依靠自主创新带动城市的发展。不管是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还是带来的产值、收益方面,深圳在全国都可算是名列前茅。苏州虽然也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似乎却不如深圳明显。不过,在吸引人才方面,很多人则认为苏州的一些经验值得深圳借鉴。
深圳近年来在人才吸引方面主要依赖开放、自由的创新氛围,给人才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相比深圳的“无为”,苏州则采用了“柔性引才”的方式,通过“姑苏计划”、建设人才公寓、推出“优租房项目”等,大大降低他们在苏州生活的成本,尤其是对于初创者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苏州还推出“三个100”举措,即为引进人才一次性提供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吸引了各阶段的人才,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在改革带来的体制优势上,深圳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差别已经非常接近,深圳聚集人才、聚集创新的能力就会弱化,比不上北京和上海。”全国政协委员陈景泰曾表示,深圳的创新氛围活跃,在自主创新方面,深圳具备这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给人才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也给企业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倒逼机制”。深圳在本地高校培养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来吸引外来人才。
南山一家国家重点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林小姐说,对于初创业者来说,深圳的开放很具有吸引力,但是对于成熟的技术骨干方面,在他们恰恰开始成为创新的核心开始发力时,如果在住房、福利等方面没有有效的保障,他们就会选择别的城市。
“市长自己也是学者出身,应该能够更加了解科技人才的处境。”小李说,只有把人才留住了,深圳的自主创新才会有真正的根基,那才会使深圳的创新能力不会枯竭,发挥更大的效力。他表示,深圳虽然不可能像苏州那样,用千年的文化氛围吸引人,但是像苏州在高新区建人才公寓这样的举措,深圳还是可以学习的,希望代市长能带给深圳高科技人员更多的好消息。
外来工福利“新苏州人”待遇能否复制?
不仅是高科技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也在对比两地的差距。
新苏州人,苏州习惯这样称呼苏州外来务工人员,这让他们感到亲切。2006年9月1日,苏州市16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报到上学。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作出批示,要求“严格民工子弟学校的规范管理,多元化投入保障外来工子女最基本的义务教育条件,逐步完善,逐步提高”。2008年10月,苏州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学生已超过24.1万人,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65.2万人的37%。全市500多所公办中小学校均承担了接收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任务,公办中小学吸纳比例超过70%。
在一次调研中,王荣就寄语外来工子女:“现在你们是新苏州人,将来就是苏州的主人。”
为让300多万外来人员在苏州安居乐业。2005年起,苏州对本市农民和外来民工实行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并对外来民工与本市职工实行同等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凡在苏州市各类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员,均须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社会保险险种。为提高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素质,苏州还对外来劳动力统一实行就业培训制度。
种种举措,使得苏州成为打工者首选城市之一。以苏州的昆山为例,2003年和2004年,昆山分别在全国首创建筑工人工资担保制度和工资卡记录制度,从源头上治理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的行为。28所公办中小学、投资3500万元建成的11所民办学校,都向“新昆山人”子女敞开了就学大门。当全国许多移民城市面临“民工荒”时,大量的外来人口却源源不断地涌入昆山,昆山的每100套住房中,就有36套是“新昆山人”购买的。
深圳与苏州一样,同样是外来劳务工比例不小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超过800多万人次,而外来劳务工达600万人次。
与建设初期的深圳相比,今天劳务工在深圳的福利待遇程度、权益保障程度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尽管如此,深圳一名研究外来工权益保护的专家认为,在保障和完善外来劳务工福利和权益方面,深圳仍有很大空间。比如注重劳务工的文化生活、让劳务工融入深圳城市文化空间,让他们共享城市的文化净福利水平,又比如尽可能放宽入户条件。深大一名研究教育学的专家指出,与苏州相比,劳务工子女受教育的便利、公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空间,而且劳务工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办理手续和证明也可以继续简化。
文化立市:苏州魅力如否移植?
一座城市发展的快慢,文化虽然不是唯一的因素,却也是关键的决定因素。在苏州大打“文化牌”的王荣,能否在深圳继续打好这副牌,人们对此寄予厚望。
苏州人文底蕴深厚,因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苏州人在文化上很自信,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王荣在苏州执政期间,外界认为他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上有诸多建树。他对文化的重视也很明显,他曾在太湖文化论坛奠基仪式上表示,苏州最具魅力之处就在于文化。
王荣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政绩也被人称道,他曾提出,要做优做强文化产业,提升产业化水平的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和水平,使文化产业成为苏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品牌,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执掌深圳,摆在王荣面前是一副怎样的文化牌?过去,深圳在经济上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文化上的困惑,曾一度被外界讥为“文化沙漠”。曾担任过深圳特区研究中心主任的胡野秋,把深圳文化的特色总结为移民文化,作为一座以外来人口为主的移民城市,深圳崇尚现代的时尚文化,“移民”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
深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文化事业上,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大势给深圳这个新兴的移民城市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发展路径。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中,提出要建设“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如今深圳正在向这些目标迈进,去年已经获得联合国颁发的“设计之都”称号,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深圳无疑走到了全国的前列,深圳人在家门口的自助图书馆就能借书、还书,周末在音乐厅、大剧院都有免费的文化大餐享用。
但不容置疑,深圳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任重而道远。网友“路游”认为,深圳在文化上有很多目标,体现文化多元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认同上的迷茫。摆在代市长面前的首个问题,就是挖掘深圳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选择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
南山市民陈涛认为,老百姓最关心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出钱为老百姓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深圳一直在探索,市民也希望是多元化和高质量的。福田一家文化企业的总经理夏锋认为,如何让深圳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正在经历五年之痒的文博会,今后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对于新任代理市长王荣来说,拥有苏州经验的他,在深圳文化产业的提升上,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体化融合:长三角经验可否借鉴?
事实上,人们对这位代市长的期待还远不止于此。作为从长三角地区重镇走出来的官员,人们寄望他能将苏州很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经验,带到深圳。而这一经验,在正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当下,正有用武之地。
2007年10月8日,苏州昆山开往上海的两条跨省公交线正式开通,标志着长三角公交一体化的首次试水。而直到2009年4月,深莞惠之间的跨境公交线才开始运作和投放,比长三角晚了将近两年的时间。2003年,苏州与上海、无锡就实现了公交卡单向互通,上海、无锡的公交卡可以在苏州使用。这对于深莞惠来说,仍然是一个奋斗的目标。
今年2月份以来,深莞惠一体化逐渐升温,三地连续召开两次党政高层联席会议,并签署框架协议和具体的合作协议。三地合作刚刚破题,主要由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牵头推进,也相信新的代市长王荣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有专家更指出,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9个城市在同一个省份中,而长三角16个城市分布在江、浙、沪三大省级行政区域,深莞惠一体化的成本相对要低,加上地域连接,发展水平接近,有比较相近的产业基础,比长三角更容易实现一体化。“何况有珠三角纲要这把‘尚方宝剑’,加上王荣有过一体化推进经验,希望他能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快马加鞭。”深圳社科院一位专家说。
■ 希望之声
希望新来的市长,能把房价降下来,解决我们搞科研的住房问题。市长自己也是学者出身,应该能够更加了解科技人才的处境。
——从事软件设计的小李
与苏州相比,劳务工子女受教育的便利、公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空间,而且劳务工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办理手续和证明也可以继续简化。
——深大一教育学专家
老百姓最关心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出钱为老百姓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深圳一直在探索,市民也希望是多元化和高质量的。
——南山市民陈涛
何况有珠三角纲要这把“尚方宝剑”,加上王荣有过一体化推进经验,希望他能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快马加鞭。——深圳社科院一专家
希望代市长不仅带来招商引资的经验,也能将一些人脉带过来。——深圳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士
希望代市长带领深圳不仅向新加坡学习,还能够加强两地具体的合作。
——深圳大学一位学者 [b][size=7]追寻王荣成长轨迹[/size][/b]
[b][size=7][/size][/b]
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6月12日,新任代市长王荣“空降”深圳,一位让深圳市民十分陌生的行政首长,正式开启了在最受关注的经济特区的从政之旅。
《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王荣此前任职市委书记的苏州,以及王荣的家乡滨海县的各大论坛上,《苏州市委书记“空降”深圳任代市长》的新闻都被高高置顶,熟悉他的苏州市民和关注他的滨海网友,纷纷发帖讲述自己印象中的王荣。但对接触这个名字仅仅三天的深圳公众来说,新科代市长的种种都是那样令人好奇……近日,记者探访王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从故乡江苏滨海到任职“一把手”的古城苏州,试图还原一个“前深圳”时间段的王荣市长。
滨海,江苏省盐城市下辖的一个苏北平原县城,因濒临黄海而得名。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马平川,沿路田地里的农民已经收完麦子,时而可见有人地里烧麦秸。
约110万人口让滨海具备了一个“大县”的潜质,这里也出过若干历史名人,并且是江苏省唯一“书法之县”,不乏灵气。然而在经济上,苏北和苏南的差异仍然很明显。周六上午,县政府很多部门仍在加班,他们在召开关于招商引资的会议。虽然产业北移已经喊了多年,但仅在苏北区域,各个城市之间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县里的干部戏言:现在是“抢商”。
为了给“抢商”创造条件,滨海首先改善了交通,成为盐城市乃至苏北交通最发达的县份之一。通榆运河南接长江水道,入海水道中山河,苏北灌溉总渠贯穿境内并西接京杭运河,滨海港已成为国家二类开放港口,是苏北沿海建10-20万吨码头的理想选址。当地人正寄望于这个港口能将县城的经济带入一个不同以往的轨道上来。
1958-1978年的20年间,这个县城正是深圳代市长王荣的成长之地。日前,记者踏上这块土地,试图追寻他的成长轨迹。虽然王荣已离家三十多年,这块土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信透过家乡亲友们的眼睛,能够看到一个更立体的王荣。
童年辗转 父亲管教严,从小注意细节
在滨海县县城新建南路一侧,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地林牧渔业局家属生活区,楼宇已旧。其中一栋,王荣的父母居住其中。关于王荣的往日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讲起的。王荣的父亲王维标曾是滨海县的林牧渔业局局长,王荣的母亲是原县供销社的一名普通职工。
世代贫农的王家,在王维标这一代有了改观———贫农翻身做了主人。王荣是王维标的第二个孩子(另有一姐一弟),其出生时,不到30岁的王维标正在滨海县三烈乡当团委书记。
跟随父亲在三烈乡度过了咿呀学语的年代,1963年,王荣5岁时,王维标调到了八巨乡当人武部长。5岁的王荣也随父母来到了这里。在王荣的童年生活中,受教育,始终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王维标对儿子的“培养”无处不在。
虽然家在八巨,但王维标希望儿子能有一个好的求学环境。他把王荣送到了县城的小学去读书。但显然,当时王荣还太小,还没有能力自己照顾自己,生活很不方便。
一年级结束,王荣回到八巨乡,进入乡里最好的小学———八巨小学就读。在县城里读书的同学大都是城镇户口的孩子,但在这里,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上学较晚,相比之下,王荣年龄比较小。
“他那时坐我前面,个头不高,梳着一个小分头,很注意整洁卫生。”王荣的同班同学朱昌洋说,那时王荣就跟班上其他同学不一样,这些细节应该也体现了王维标对王荣的严格要求。
王维标也承认,他对孩子管教很严,每每一板脸,可以让孩子们立刻进入“状态”。“打也打过,不过非常少了。”他笑着回忆说。
在同班同学里,朱昌洋跟王荣一起玩得比较多——但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几个小学同学能想得出来的王荣形象总是端坐教室,闷头看书,言语不多。朱昌洋说,来自农村的孩子比较“皮”一点,贪玩、好动,下课后一窝蜂地跑出去玩闹,但王荣很少出教室外,外面喧闹的世界似乎与他无关,对他没有丝毫影响。朱昌洋想起那时王荣的样子仍然觉得很亲切。
小学习艺 二胡拉得好,做事很认真
“他学习很好,虽然年龄小,但我记得当时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另一位同班同学潘秀东说,非但如此,王荣做任何事情都挺认真。最明显的例子是王荣拉的二胡和小提琴,让他们羡慕不已。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学拉二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八巨乡这样一群“皮”小孩的氛围中,王荣能静下心来学这样一个东西,更是不易。但他做到了。
朱昌洋放学后的主要任务是“玩”,但王荣来了之后他显然对其他的“玩”法失去了兴趣,他经常跟几个同学跑到王荣家,听他拉二胡。
“看他拉,我们也拉,但是拉得根本不成调,也没心思去好好学。”
与王荣父亲王维标同住一个小区的前滨海县教育局局长李成雄表示,这些都是王维标对王荣的影响。王维标本人就会唱歌、拉二胡。现在的王维标,仍是县里老年艺术团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有一次他甚至带着这些老人们到常熟搞了一台晚会。
到了四年级下学期,王荣的乐器“更新换代”,父亲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并请了一位老师专门教他。到五年级的时候,王荣的小提琴水准已经可以“拿上台面”了。八巨乡的同学们还从没看到过这样新鲜的“洋货”,这回算是开了眼界。
“他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聪明好学,兴趣爱好也很广泛。”王荣的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李德吾盛赞王荣说,他当时的成绩在班里四十多名学生的排名总能排在前五名,王荣的母亲对儿子在学业方面的成绩自始至终感到自豪。但父亲王维标的标准显然要更严苛。“那时候也就是能跟得上吧。”他说,对儿子当时的成绩他是不满意的,有时候会请一些老师来家里给王荣“加班”。
进宣传队 带上小提琴,当上红小兵
王荣上五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时八巨乡里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都是乡里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王维标经常让王荣去那里受受熏陶,有时也跟着一起表演,拉拉二胡。
现在的八巨镇办公室主任项仁忠,正是当时八巨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成员之一。他对王荣印象很深。“这孩子很守纪律,也很认真。”项仁忠说,他们表演的时候,他就站在那里看。后来,他们叫王荣也过来一起演出,拉二胡。“他很有礼貌,也不多话,叫他过来,他就来跟我们一起拉二胡排练。”项仁忠说,由于队员们年龄都比王荣大,看着这个小学生参与进他们的队伍,让大家自然都比较开心一些。
“一个是他家里条件比较好一点,再就是他父亲对他的教育特别重视。”班主任李德吾说,王荣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就因为才艺出色,被叫去了县里组建的红小兵宣传队,成了那里的“骨干”。
对小提琴一事,王维标表示,他一开始是想让王荣读艺术院校的,然而这个梦在那个年代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王荣显然对小提琴也情有独锺。据王维标介绍,无论去哪,他都会带着一把小提琴,一直到苏州市委书记任上。至于小提琴是否已经被他带到了深圳,王维标还不清楚。
肇始于小学后期的小提琴之梦,一直伴随着王荣。在担任无锡市市长时,王荣有一次上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栏目与美国韦切斯特郡郡长史伯纳对话,在接近尾声时他拿出小提琴,奏鸣一曲《化蝶》,曲调优美,让人叹服。
初中转校 父亲被“深挖”,他成“传令兵”
加入县城红小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之后不久,王荣就面临升初中的问题。这时他已12岁了,乡里有一所中学,但王维标决定让王荣回县城读书。这一次,王荣进入了滨海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之一。
王维标介绍,当时王荣去了县城,一切自理,一日三餐都在文化馆食堂里吃。晚上,他睡在县文化馆一个空房间,空无一人,附近有几十个房间,王荣睡在那里也没有说过害怕。
刚到滨海中学读初中时,小学的玩伴朱昌洋有时会到县城去找王荣玩。有一次,他们跑到县城的向阳饭店去吃饭,两个人要了一瓶八滩白酒。“我喝了八两,他陪我喝了二两。我当时就醉了。”朱昌洋说,喝完酒之后,两人跑到滨海县城一个露天电影院看电影。路上他还摔了一跤,被王荣扶起来。
虽然醉醺醺的,但他还记得当时放的电影是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海岸风雷》。具体内容很模糊,只记得当时电影票是一毛钱一个人。还没看完电影,他已经不行了。王荣把他从电影院一直架回到宿舍去睡觉。“我的块头比他大,他那天一直架着我,挺不容易啊。”朱昌洋说,不光他,几乎所有人跟王荣在一起,都会感觉比较放心,不会出事。
1971年,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王维标遭遇了当时“深挖”运动的冲击,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批斗,关押在县城。那段回忆王维标记忆犹新,从1971年11月26日开始,一共关了386天。妻子关心他,但又不方便去看。王荣这时便成了传令兵,每个星期都去看望父亲,回去向母亲“汇报”。那段时间,唯一让他感到有希望的,就是儿子的脸。这张脸稚嫩、亲切又可靠。
高中分班 人聪明话很少,同学关系融洽
王荣中学五年正处“文革”期间。很多学校都受到冲击,但滨海中学仍能保证日常的教学品质。
李成雄说,当时滨海中学校长认为学校就是要教书育人,既然政策上已宣布复课,就要让学生安心读书。因此,当时滨海中学的学生能学到一些真正的知识。
1973年,王荣进入高中。当时学校里分体育班、农业班和文艺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王荣就进入文艺班——六班,任团支部书记,李成雄是校团委书记。因此,他对王荣比较熟悉。
“你别看他说话不多,办起事来都有板有眼。”李成雄说,当时提倡学校搞校厂结合,校村结合,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定期到对口的农村和工厂去参加劳动。王荣虽然块头不大,但毕竟是团支书,他把学校老师交代的工作干得井井有条。“头脑很清晰,很聪明”。
那时“文革”余波还没有结束,学校班级之间甚至同一班级里都能出现不同的派别,在他们班,基本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现年72岁的班主任老师司界国表示,文艺班本身并不好带,活跃分子很多,造反情绪依然存在。高中的六个班之间矛盾也很突出。有的班因为学生闹得太厉害,根本就没法上课,老师都被轰走了。“不好带,所以把我派去做班主任。”司界国说,他管学生的能力学校比较认可。在他记忆中王荣岁数小、个头不高,人无论到哪都不说话,见面会笑一笑。但司界国很快就感觉出来,王荣很聪明。
刚入学校时,作为班主任的他要安排学生座位,在这个文艺班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文艺特长,有一些人只是随机选择,本身无文艺特长。司界国当时就此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当时他问到王荣,如果把比较懂文艺的学生排在一起坐,好不好?王荣直接回答:不太好,如果这样安排座位,会造成文艺特长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隔阂,应该将文艺特长生与其他同学混在一起,这样同学们之间感情才会融洽。如果一旦班上形成派系,老师的工作也不好做了。
司界国考虑一番之后,认为王荣的意见很好,遂采纳之。
在整个高中阶段,司界国感觉王荣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他从来没有刻意区分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或者有文艺特长和无文艺特长的学生。”司界国说。“他的好处是能把有文艺特长的同学和不学文艺的人关系拉得很近,这个工作是不容易做的。”
司界国另一方面的感觉是王荣肚量很大,无论别人从哪方面说他什么,他都不会生气。“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司界国说,王荣考上大学之后,走的路每一步都很踏实,并且耐得住寂寞。“遇到他给他捎个信儿,祝他有更大进步。有时间回老家来看看。”司界国说。
下乡插队 挑粪灌田,叹挣钱不易
1975年,王荣高中毕业。像其他同学一样,他要下乡插队。他去的地方是天场乡。其时王维标正在天场乡做书记。从书斋里出来的王荣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高密度的田间劳作滋味。王维标说,王荣插队虽然就在他们身边,但该干的活一样也不能少。
挑大粪、浇灌田地是经常的事。有时也会有些比较重的活。王维标记得一次王荣跟镇上的人一起出河工(治理河道工程),推着小推车,运了满满一车石料从桥上往桥下的船上倒,因为块头小,卸料时小车一翘,差点把他带到桥下面去。
虽然王荣一直没有喊苦,但据王维标介绍,有一次他工作了一天,回来对妈妈说,干了一天活,挣五毛钱,挣钱真不容易。王维标说,他自己那时的月工资是30块钱左右。
王荣的母亲说,那时候其实就是给家里增加一个劳力。王荣也确实顶一个人用。有时候他干活回来得早的话,也能自己先做好饭,等着父母回来吃。
王荣显然对这段插队的经历没有忘怀,天场中学校庆的时候,他曾经专门到学校去看过,虽然他从来没有在这个学校读过书。
王荣的同班同学陈芝萍回忆,1975年这一届下乡青年,基本上是知青下乡插队的末班车。之后两年虽然也有,但都比较零散。她下乡后一待就是四年,到了1979年,她的父亲退休,她结束了插队生涯,回到县城“接班”。
备战高考 瘦了12斤,考入江苏农学院
1976年,王维标已经隐隐听闻到要恢复高考的风声。他马上让王荣不要再下地干活了,专门请了老师给王荣和几个同学一起补习功课。王维标说,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王荣人整整瘦了12斤。
“他本来个子不高,瘦了12斤,我当时看着心里也挺难受的。”王维标说,那段时间,儿子学得很刻苦。他看在眼里,没有给太多额外压力。因为他认为王荣自己“要考虑自己的将来”。
在王维标的建议下,王荣做了两手准备。在他的艺术之路不能实现之后,另一条路是去部队。王荣在1977年高考结束之后,接连收到了两张通知书,一张是来自军校的,一张是来自江苏农学院的。一家人斟酌再三,决定选择让王荣就读江苏农学院。他也就此成了“新三届”中的一员。
至于为什么要考江苏农学院,王维标表示,当时只是想着将来能有一个饭碗,能养活自己就行了。但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是王荣自己选的。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王维标对儿子说:“给你安排了条件(指读大学),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吧。”
华丽转身:从教授到官员
在王荣从无锡调任苏州市委书记时,江苏省委组织部有一个公开的“组织评价”。在这份评价中,王荣被认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熟悉宏观经济管理和现代科技发展情况,思想比较解放,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于他在无锡市任市长和市委书记的任职表现,组织评价也同样给予肯定,称他主持无锡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推动无锡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绩。
高校任教 中国首个农业经济博士
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走廊上,张贴着该院杰出校友人员名单,上面就有王荣的名字,身份备注是苏州市委书记。在经济管理学院,提及王荣几乎无人不知,即将是在苏州市委书记的任上,王荣仍然作为博导教授该院博士点的教学,学院教务管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直至今年,王荣才没有带博士。
在南京农业大学,王荣度过相当长的求学以及教学及行政管理时间。王荣的履历显示,他1978年考入江苏农学院,就读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979年转入恢复的南京农学院,在此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毕业时,是当时中国第一个农业经济博士。
今年84岁的原葆民教授是曾经带过王荣硕士、博士的导师,对这名学生记忆非常深刻,称王荣“脑子很灵活,关心社会的很多方面,不死抱书本啃。论文答辩有自己的思考,有独立见解,是真正下了功夫的”。当年,南京农业大学有不少博导,但招收博士的数量很少,也卡得很严,有一年几十个博导,只招收了三个博士生,王荣能考在博士,这位老教授认为不易。
王荣博士毕业后留校,继续从事同类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科研,198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此后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历任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1991年获国家公派留学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荷兰Tilburg大学进修并合作研究;1992年回国后兼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两年后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同年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太平在该校读本科期间,王荣曾经教授过他发展经济学,他介绍说,王荣从荷兰进修回来之后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用全英文“叽里呱啦”讲了半个小时。“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英语还不像现在这么流行,懂的人并不多”,李太平至今记忆犹新。
即使是后来到省厅及无锡、苏州任职,王荣仍然坚持带博士生的课程,也经常回经济管理学院及学校参加活动。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王荣的小提琴拉得很好,有时候回校参加联欢,还会即兴拉上一曲。
王荣还非常喜欢与年轻人交朋友,据一位现在在南京鼓楼区任职的学生向校友们回忆,他和几个学生到苏州去看王荣,本来王荣工作较忙,到宾馆里吃饭也较为方便,但王荣把他们叫到自己的家里,自己烧一个菜,学生们每个人烧一个菜,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一起聊起生活和学习。他们回忆,王荣当时对他们说,不光要会做学问,还要上得厅堂,进入厨房,什么都能干。
王荣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一职后,主要分管后勤工作,解决了一些困难职工的住房,是他在任内令现在南京农业大学职工记忆最为深刻的事,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导师原葆民。
任职无锡 主政一年即与苏州互换
对于王荣从副校长的职位上从政,先后到江苏省农科院任院长,省农业厅、教育厅任职,虽然同事们不太清楚,王荣何以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但他们认为,王荣有一眼能看出问题症结的智慧,做领导后平易近人,比较能够关心同事的作风,为他的从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比于此后在无锡做市长、市委书记,以及后来的主政苏州五年,王荣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林厅副厅长、教育厅厅长的任内,虽然也偶有言论见诸报端,但并不太为外界所关注。在一篇报道中,记者用“沉稳睿智、儒雅精明”来形容王荣,谈及教育观点,王荣妙语连珠,比如要“做好一锅饭,使大家不去抢一碗饭,力求做到好学生能上好学校”。
2001年6月,王荣出任江苏省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任无锡市长,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任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2004年11月13日下午和11月14日下午,苏州、无锡这两个苏南大市互换官员。王荣和杨卫泽分别正式走马上任,原苏州市长杨卫泽出任无锡市委书记,原无锡市委书记王荣出任苏州市委书记。即使是今天,苏州民间谈及王荣,仍然充满着王荣与杨卫泽、无锡与苏州的比较。
在这次调任上,江苏省委组织部有一个公开的“组织评价”。在这份评价中,王荣被认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熟悉宏观经济管理和现代科技发展情况,思想比较解放,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于他在无锡市任市长和市委书记的任职表现,组织评价也同样给予肯定,称他主持无锡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推动无锡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绩。省委认为,无锡市的工作成绩是显着的。
在这次的履新上,王荣发表感言时称:“对无锡充满了眷恋”,并深情地说,我在无锡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这几年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对无锡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对于履新苏州,他表示将继承发扬王珉等前任领导的优秀品质和踏实作风,把苏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更高水准。此后五年,王荣主政苏州,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任职苏州市委书记时间最长的干部。
主政苏州 重人才创新续城市发展后劲
王荣主政苏州期间,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和亮相,以口才上佳广获好评。
与王荣接触过的人士都称,王荣很注意自己的讲话,并且准备充分。到任苏州几天后不久,应对记者时,能对苏州如数家珍。曾经与王荣外出一周考察过的一名企业家称,王荣访问也非常仔细,到企业之后,就已经对企业的情况非常熟悉,直指问题核心。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否得到实惠,是评价一个城市主政者最好的指标。个体户周国忠在苏州担任了22年市人大代表。周国忠印象中,在城市建设上,王荣开辟了平江、金阊、沧浪三个新城,使苏州的发展突破了古城的限制,拓展了发展空间,另外就是火车站的改造、轻轨、内环的开工,为苏州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原来的东西南环线的基础上,打通了北环,并做了延伸,为苏州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落实到最为具体的百姓实惠上,周国忠认为,在王荣的任内,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农民的保险、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配套上,作为人大代表,周国忠也视察过下面的一些乡村,改善较大。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谈及自己的目标,王荣表示:“我想通过十年八年努力——不一定都在我手上——苏州能不能变成一个欧洲。这并不是说光城市变成欧洲,而是城乡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周国忠注意到一个细节,王荣任内取消了公共厕所收费,但管理水准并不比收费前差。“这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几毛钱,而是政府真正能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他评价说。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安全感上,苏州在王荣任内连续几年获得“平安城市”称号,还获得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在前任王岷的基础之上,王荣提出四大行动计划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当地传媒业界看来,这四大行动计划,也是代表王荣个人政绩的力作。尤其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被视作苏州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步骤。
王荣对于人才颇为看重。在王荣任内,也对引进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根据相关统计,苏州万人人才比,相比于五年前有明显改善,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并开始进入第一梯队。苏州大学博导苏世南教授是苏州“专家谘询团”成员,也是王荣的两名联系专家之一,在他与王荣的交往中,也对王荣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着力较多。对专家提出的意见颇为支援,他们曾经就苏州产业集群和人才引进做过专门课题研究,王荣迅速批给主管领导。
在软硬体建设方面,对于苏州工业园和开发区这个苏州的“两翼”,王荣极为看重。
性格关键词
低调
这是几乎所有人对王荣的一致评价。低调、不事张扬的性格贯穿王荣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学生的时候,还是从政后成为一方大员。与王荣父母私交甚好的滨海县前教育局局长李成雄说,王荣在无锡、苏州市领导任上时,每次回家探望双亲,事先都不会惊动当地政府,在与家人小叙之后,又匆匆离开。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有一次无意中看到回家探亲的王荣,而县政府根本不知道。
情义
虽然低调,但在王荣的同学、朋友们看来,他并不冷淡,并且对故交非常有情义。王荣的高中同学陈芝萍评价说,“他平易近人得不得了,跟我们在一起聚会时,没有一点架子。”
王荣在苏州市委书记任上时,一名同学到苏州医院去治疗白血病。但这名同学经济条件很拮据。消息不知怎样传到了王荣那里,他立刻跑去医院看望了同学,自己先拿出3000块钱塞给同学,并在之后时常去看望他。
尊师
作为学者型官员,王荣的人生经历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让他养成了尊师重教的习惯。他的小学老师李德吾回忆,有一次他去南京,顺道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去看王荣。当时王荣正在因提升副校长一事接受谈话。本来要跟领导吃饭,但因为李德吾来了,王荣推掉了领导的饭局,专门招待老师。
原则
性格温文尔雅的王荣也有极强的原则性。李德吾的女儿在苏州一工厂工作。当时跟王荣提了一下,希望有机会帮女儿找一个好一些的工作。但王荣了解了他女儿的情况之后对他说,老师,实在对不起,她的学历太低,还要靠自己努力去把握机会。 可惜心中无刀。 这文章也是够乌搞的,市委书记不变,盼望市长拿什么什么经验来,你当纽约市?
市长管的工程有限,厕所、菜场、安居房等等婆婆妈妈,至于高科技、命运工程由市长管的吗? 菜农说得没错,目前体制下,市长只能听命于书记,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刘玉浦大概会在近期接陈绍基的位子,刘的位子谁来接,是个未知数,不知道会不会是林雄。肖志恒也有可能吧。当然,也或许像王荣一样,省外派过去。 如何让深圳重拾信心?:hug12d
深圳是谁啊?有姓深的人么?:hug12d [b][size=5]王荣上任摸底深圳 罕见一天旋风调研六区[/size][/b]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深圳代市长王荣6月19日以少见的密集调研安排,拉开了自己和深圳首次“亲密接触”的摸底行程。用一整天的时间,旋风调研六区,下午调研结束后旋即召开相关会议,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
《南方都市报》报道,用一整天的时间,旋风调研六区,下午调研结束后旋即召开相关会议,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上周五,深圳代市长王荣以少见的密集调研安排,拉开了自己和深圳首次“亲密接触”的摸底行程。
在步入市民中心工作的第三天,王荣的政务安排密集得令人吃惊。用一天的时间走访完特区内外6个区,并且在每个区都要去一家企业实地调研,结束后还有一场会议安排在等着……这样密集的调研,在深圳此前领导的政务安排上,都是甚为少见的。观察人士认为,此次旋风调研六区,是王荣对深圳进入全局性“感性认识”的首次接触之行,也决定了这位新上任的代市长如何安排布局,展开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对外界来说,甚为值得关注和期待。
重点关注高科技企业
在宝安、南山、福田等区,王荣选择调研的企业中,高科技和创新性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电子制造、互联网、手机制造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尤其获得了王荣的高度肯定。对于此前主政苏州时便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王荣来说,或许也意味着,这种产业高端升级的思路,会在深圳得到延续。而在调研中,王荣也多次提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必须进一步做好服务,与企业并肩作战,化危机为机遇,尤其要对高科技企业、竞争能力强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援。
据了解,深圳今年前5个月GDP增速达到了7.8%,与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5%的发展速度比,有明显提升。总体来看,全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呈现两强一弱态势,投资和消费稳步增长,出口继续下降,但降幅收窄。王荣认为,总体来看,深圳经济上半年发展态势正在向好。
总结特区“三特”
在调研中,这位深圳政府的新任“当家人”,也首次给出了自己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内涵阐述,认为对于深圳来说,真正的特不再是国家政策和别人给的“牌子”,而是人才、创新和创业的城市氛围。在这位新任代市长看来,特区三个“特”中,一个是人才聚集,“我们能不能在全国甚至全球,成为人才的集中地,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对大的科学发展观能否在深圳得到新的实行和体现很重要,深圳要有这个人才聚集点。”
“再就是创新的氛围。”王荣表示,深圳始终在创新,这就是深圳的不败之处。“深圳特就要特在它创新的氛围比其他城市更浓厚,这才是长久的特、真正的特,不是国家给你什么政策,给你个什么牌子,人家内地也在发展,也在改革,也在加快,你不能说人家就不创新了。但是我们的创新氛围要比别人更浓厚。”
王荣认为,在第三点上,深圳特区的创业条件比人家更优,“深圳人才集聚、创新氛围、创业条件到目前为止还是最佳的。我们怎么样把这些特体现得更充分,可能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更重要。
保增长仍是当前第一要务
在一整天紧锣密鼓地走访完6区后,王荣立即在市民中心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全市保增长工作情况汇报。虽然调研的时间非常紧张,但每个区的短暂停留依旧让王荣对深圳的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深圳多年来积累起的雄厚的物质力量,良好的产业层次、企业品质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些为保增长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荣提出,目前,保增长依旧是深圳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他指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深圳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在经济危机中我们必须有为才有位。”王荣强调了保增长实现“量”的提升的重要性。他提出,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离开了发展速度和发展总量谈科学发展,“是对科学发展片面错误的理解。我们强调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没有量调什么?没有增长转什么?”
他同时指出,经济增长是深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中央和省对深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如果没有保增长任务的顺利完成作为环境、作为铺垫,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会受到干扰,就会产生思想上的纷乱。”
在苏州多次强调惠民执政理念的王荣,同样高度重视深圳的民生问题。他尤其指出,保增长还是深圳目前解决所有民生的基础,而此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尚未对市民的正常秩序造成过大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深圳经济发展平稳。“深圳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我们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可能比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大,如果保增长任务不能完成,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会集中凸显。”
“我们看一个区、一个部门的工作状态、工作成效,当前就是要看保增长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举措落实得如何、成效体现得如何。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预定目标!”
政府服务须先创新
经济危机冲击下,保增长并不仅仅意味着守住此前的既有成绩。
在调研后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时,王荣尤其提出,对于深圳来说,经济保增长,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守摊子”,而是必须积极寻找新的项目、新的产业增长点,通过积极抓好产业、投资项目和出口,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坚持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革的步子不能停,开放的步子不能停,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为今后的经济持续增长奠定更好基础。”
在如何落实保增长上,王荣强调,要毫不犹豫、一以贯之,确保保增长政策的连贯性、保增长任务的一致性,对于市委市政府所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措施要求、会议精神等,不能受任何干扰,不能有任何打折,不能有任何片面要求,必须落实落实再落实,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他同时强调,必须继续强化对企业的支援,优化政府服务。“现在各地政府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不进则退。”在谈到政府服务时,王荣认为,政府的良好服务是深圳取得发展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一点,在深圳今后的发展中仍然至关重要。“我们对企业的服务绝对不能弱化,不能因为现在深圳企业多了、总量大了、产业层次高了,就忽略了对企业的服务。我们的良好服务不仅仅要体现在服务作风、服务态度的优化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创新、政府效率的提高上。”
王荣提出,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政府的创新服务对于企业克服困难、赢得契机、增强信心、产业转型都具有很强的主导力和指导力。“创新型城市不能简单理解为技术领域的创新,政府层面的创新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比某个单项技术创新给一个城市带来的变化、带来的推动作用要大得多。”他表示,希望深圳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各自工作中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调研腾讯:久仰、震惊
腾讯是王荣调研的第二站,在实地考察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听取了企业发展成果后,王荣对这个年轻的企业给予了毫不吝啬的赞美,“以前也是久仰,但是今天更为系统地了解了一下腾讯的创业过程、发展过程,感到很震惊。”
他表示,选择调研腾讯,是将之作为深圳一个成功的“保增长”案例。“选对了,没错。”王荣说,深圳依然能够保持一个较为理想的增长态势,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有像腾讯这样一些成长性好、抗击能力强的企业。“你们是年轻的老总、年轻的企业,更是年轻的产业。看到你们,我对深圳的发展充满信心。”
考察方正:俨然行家
上周五下午2时40分,王荣一行人来到深圳方正微电子公司考察。该企业由北大方正集团联合其他投资者共同创办,主要从事积体电路晶片的生产。
在方正微电子产品展厅,王荣表示出很大兴趣,询问方正微电子总裁王贺光,晶片生产在国际性金融危机冲击下销售情况如何。代市长的一言一行都是行家模样,还向随行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中低档电子产品消费还是不错的,高档电子消费品反而受影响比较大。
在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王荣就十分重视电子资讯制造业,他在苏州期间,以电子资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苏州第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15时,王荣一行人离开方正微电子公司,接下来他还要到盐田和罗湖调研,临走他握住王贺光的手表示:“企业发展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当地政府。”
20分钟时间,代市长一口水也没喝,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一天走透透
宝安区:西乡伟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南山区: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福田区:上沙科技园南方手机检测中心
龙岗区:方正微电子公司
盐田区: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罗湖区:华润(深圳)有限公司 [size=5][b]王荣称:深圳“农民工”概念将消失[/b][/size]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本月3日,深圳市召开了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今年就业工作实行“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并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广州日报报道,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在会上说“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农民工”的第二代现已成年,他们在就业时会选择留在深圳。
二代农民工选择留深
王荣表示,“农民工”的概念很快就要消失。“农民工的概念,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离开土地,但是还会回归土地的人群。他们为了致富、改善自己生存状况,到城市里来打工。正因为这些农民工,使得深圳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没有留下多少需要为他们根本性解决的问题。”
王荣说,这批农民工的下一代再来到深圳,穿的是T恤、牛仔裤,留的是很时尚的发型,他们不能再被称为“农民工”,他们不会像父辈们回到原来的土地,并且会待在深圳,起码不会每年回去过年。当年把农民工当作“蓄水池”的体制将产生变化,这会给城市就业和劳动管理带来新的影响。
深鼓励“发展型”创业
会上,一批促进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得了表彰,王荣在会上指出,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同样非常了不起,也应该获得表彰。深圳正加紧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意见》,构建一套完整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努力将深圳打造成全国创业带动就业的先行市。
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处处长宋献华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会是下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深圳拟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劳动者创业,并且深圳还将为创业失败者提供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鼓励创业的政策将不只限于失业人员,现在深圳要鼓励发展型创业者和带动就业的创业者,政策惠及的人群将更加广泛。
宋献华还表示,深圳将建设更加完善的人口管理共享系统,居住证、就业登记、出租屋管理和保险四个系统信息将统一起来,居住证的时间也将因持证者的就业情况而变化,如果持证者找到工作,那么居住证的时间将延长,处于失业状态的持证者,居住证也会由长期变为短期。
[b][size=5]大公报:王荣访港给港人留下好印象[/size][/b]
[b][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size][/b]
中评社香港6月24日电/香港《大公报》今天发表题为“王荣访港给港人留下好印象”的社评说,新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昨日来港考察访问,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和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分别会见,广大市民对这位新官首次亮相香江也颇感兴趣。
社评指出,市民和业界对王荣来访的关注,当然一方面由于深圳是与香港最靠近的内地城市,去深圳游览玩乐以至置业买楼,在感觉上已经和香港差不多;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王荣的前任许宗衡刚因违纪涉贪而被“双规”调查,市民自然都想看一下这位新市长是“何方神圣”,与前几任又有何不同。而昨日从电视新闻所见,市民最少对王荣温文得体的外形与谈吐举止有初步好印象。
社评表示,当然,市民和业界对王荣的关注,除了个人方面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亟欲了解未来港深关系的发展是否会因为深圳市长的“换马”有所改变。而王荣昨日的访港显然也与此有关。
毫无疑问,深港关系不变,深港关系未来将会持续、深入和更健康的向前发展,是王荣此行所要带出的重要讯息。
社评称,可以肯定,深港合作关系将是王荣代市长未来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在有关任命公布时,一些学者曾经指出,深圳当前处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规划》都需要具体落实,因此接任者需要有推动改革和反腐倡廉的经验和能力。此一推断当然正确,但毫无疑问,如何更好配合香港特区的需要、体现“一国两制”方针、推动深港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必然也是中央决定深圳市长接任人选的重要考虑之一。
王荣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及江苏农业科学院院长,又曾以访问学人身份赴荷兰大学深造,被内地传媒形容为“学者型官员”,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是内地最早的合资园区,苏州近年的外资企业、农业以及创新科技均有显着成绩,这些经验当然都有助王荣进一步更好推动深港合作关系的发展。
在昨日的会晤中,如何推动两地合作是特首曾荫权和王荣市长的主要议题,双方均同意继续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加快推进大型跨境基建项目,包括广深港高速铁路、港深机场轨道联线,以及莲塘、香园围口岸和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发展建设。
社评认为,显然,深港合作关系近年已经取得长远发展,但予市民的印象仍是有点“不紧不慢”,如河套地区,偌大一片土地,两地共同开发利用已经说了不知多少年,先是加工工业区、保税区,后来又说是兴建大学城、高新科技园区,最新的说法则是“服务业示范区”,但土地到底如何利用、服务业又如何“示范”,市民和业界仍是摸不着头绪,而河套土地则仍在“日日晒太阳”。
社评又说,广东俗语有云:“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王荣市长上任后,如何加快深港合作步伐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应是一项重要议题;提高深圳方面的效率固然是市长的权责所在,如果办事拖拖拉拉,“议而不决”或“决而不行”的是特区政府部门官员,相信曾特首和广大香港市民都会欢迎王代市长不客气的提出来以及协助改进。 [b][size=4]王荣下令深圳大扫毒 第一波行动拘三百港人[/size][/b]
中评社香港7月6日电/香港青少年赴大陆吸毒成风气,深圳地区多家的士高娱乐场顿成“毒窟”。6月才上任的深圳代市长王荣早前访港,答允与港府携手打击毒祸,势将吸毒场所铲起,深圳警方根据指令于4日起展开雷霆行动,突击搜查福田及罗湖区多家娱乐场所,现场验尿抽查吸毒者,结果拘捕逾700人,当中近300名为港人,全被移送龙岗拘留所查办。
星岛日报报道,大陆狂扫吸毒场所,警员过去两天围搜福田及罗湖区多家大型娱乐场所,现场验尿查核吸毒者及搜捕藏毒和贩毒分子。消息称,此次雷霆行动是由深圳市政府下达指令,当局在策划及部署时慎防走漏风声,行动前使出“声东击西”招数,抽调属龙岗区逾300名警员越区行动,第一波成功拘捕逾700人,而6日一早第二波集中搜查罗湖区娱乐场所,有关行动料将持续。
被捕700多人年龄由13岁至50岁,其中近300名为港人,当中大部分涉吸毒被捕,已被押送龙岗拘留所进行刑事拘捕及戒毒,其余涉藏毒、贩毒及卖淫等不法勾当者,则被转送龙岗看守所羁押。
刚上任深圳代市长王荣6月底访港与特首曾荫权及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会面,双方除商讨经济合作外,也关注毒祸问题,答应深港两地加强合作携手打击。王荣返深圳后,即部署代号“扫黄治理专项打击行动”,第一波矛头直指经常有港人聚集的罗湖及福田区娱乐场所。
当局部署扫场行动,慎防有势力人士包庇该等娱乐场所,为防消息走漏,行动前特抽调龙岗区逾300名警员,包括公安、武警、特警和警犬队,4日凌晨集合后,大队人马越区悄悄到罗湖及福田区多家目标场所,其中一重点搜查处为福民路皇岗村口的“皇后大道的士高”,警员手持微型机关枪,封锁各出入口,向在场顾客及职员等逐一搜查。
现场消息称,随队有多名专业人员逐一替可疑人士验尿,结果在该场所内验出300多人对试剂呈阳性反应,当中近半为香港青少年,涉嫌吸毒和藏毒被捕,押返龙岗各个派出所扣留,警员在场检获各式各样毒品,包括K毒、冰毒及摇头丸等。
此外,另一队警员包围彩田南路一间的士高夜总会,当场带走近百人。其余小队分掩至十多家目标娱乐场所,打击毒品和卖淫,至清晨才完成第一波行动,共拘捕逾700人,其中近300名是港人。事后,警员封闭“皇后大道的士高”及其余多家娱乐场所,贴上封条及派人员看守。龙岗区警员5日总动员,对被捕者逐一审查,近700人涉吸毒,当中逾百名港人被送往龙岗拘留所,进行为期5至15天的刑事拘捕,同时接受戒毒。其他涉藏毒和贩毒疑人,则被押送龙岗看守所扣查。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王没有太多的关系,对引入这个项目起很大作用的是后任职教育部的章新胜,对工业园区发展推动最大的是现任苏州政协负责人。其实苏州工业园的发展模式也无法复制。
王本人比较喜欢出镜,这些年在苏州也没做什么事情,至少他做的事情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不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官员最大的政绩可能就是别做啥,特别是折腾人的事情。 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原来是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ssboman是苏州小细娘吧,握手。 [b]王荣:执政为民非口号 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b]
中评社北京7月10日电/正式就任深圳市代市长的王荣,9日首次主持召开了深圳市政府全体会议。在这个被王荣自己称为首次以“一个稍微正式的形式”和政府干部沟通的场合,他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深圳“特区”的旗子如何举下去的思考,在面对全体政府班子成员时,自称“新特区人”的王荣也明确提出了不希望政府成员拉帮结派,希望大家认真务实等工作作风的要求。
身为“特区人”很自豪
《南方都市报》报道,在9日畅谈自己到深圳后的感受时,王荣称自己为“新特区人”,并再次表示,一个月以来,深圳人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深圳干部的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以及深圳企业家奋发有为,追求卓越,让自己能够成为新的特区人,“和大家一起工作,感到无比自豪。”
来深圳之前,王荣就非常关注“深圳经验”,他表示,多年来自己在不同岗位上,十分注意分享深圳改革开放的经验,不断从深圳发展的经验中汲取营养。
执政为民是官员的职业道德
在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深圳综改方案获批,特区发展进入下一个三十年的新起点时担任政府“班长”,王荣表示自己压力很大。“只有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努力工作,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学习,向全市干部学习,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奋斗,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他要求政府班子成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坚持团结协作,充分听取意见,放手支援、大胆工作,目标一致、行动同步,坚持开拓创新,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为特区的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荣尤其强调了自己对执政为民这一理念的理解,他表示,对于深圳的很多政府官员来说,生活条件比起很多城市,已经算是不错。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以“执政为民”来完成自己作为政府官员的定位,“执政为民不是很高很高的政治口号,这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最能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好的基本要求。 ”
特区灵魂在于创新
既然此前依靠特殊政策取得发展最初机遇的深圳已经不能再倚重优惠政策,在这位新任深圳市政府一把手看来,特区未来应该坚持的特,应该更多地关注改革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自主创新、经济贡献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观五大方面。
在保持这五个“特”中,王荣尤其强调,深圳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自主创新,“这是特区的灵魂和生命线,也是深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受到重视的根本。”“深圳的环境和其他城市的环境不一样之处在于,大多数人到深圳是非理性去的,而到其他城市是理性去的。”王荣认为,最初要到深圳的人,往往不会想得特别多,只是觉得深圳的机会比其他城市就是多。至于去做什么,会不会干成,这种担忧比去其他城市要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决策过程,就在于深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内在的改革创新精神。甚至深圳有这样一种氛围,就是输了,也比在其他地方输得痛快,输得认,输得服。不能说这是绝对的,但确实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特点。”
对于深圳的这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城市文化,王荣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正是深圳的创新意志一直不断在行动的表现,“我们寄希望这种创新文化能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而不能因为城市发展了,富裕起来了,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了,就失去这样一种精神。”
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王荣要求,在深圳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班子成员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的有关精神上来,保持工作连续性,按照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要求部署,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全市保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
他要求,各部门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抓落实,把保增长作为当前第一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王荣表示,政府相关政策和工作将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只要是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和市民作出的承诺,只要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事项,都要尽心尽力、一以贯之地落实好。
王荣阐述五个“特”
点一、改革开放
应该积极扩大改革新思想、新举措,保持对改革的热情和激情。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只是深圳改革的一个大口袋,也是一个尚方宝剑,一个工作要求。改革应该不受这个限制,应当去找新的改革面,去拓展我们的改革内容。
点二、自主创新
今后深圳要继续做到特别能创新,特别善于创新,特区就能长久的特,真正的特,这是深圳的立市之基,发展之本。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继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点三、经济地位贡献能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服务全国,回报全国和全省的力量也不断提高。抗震救灾,对口援建,省内外对口志愿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应当继续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有为才能有位。
点四、国际竞争力
深圳人必须志存高远,放眼全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勇敢攀登国际高峰,要为人才在创业的条件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的创新理念。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城市。勇当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完善法治环境,和谐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点五、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深圳应该显示得更快更好。 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中央批准:王荣任深圳市委书记,免去刘玉浦的深圳市委书记职务;张广宁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免去朱小丹的广州市委书记职务。
广东省委批准:万庆良任广州市委副书记。 苏州那个地方,得益于江南地区的整体环境,不是谁能搞好的问题,而是想把那里搞下去都没有那样的本事。
说过来,苏州的gdp是上海搞地皮给搞上去的。这个事理上海自己很清楚,所以,总是想法故意把路途搞的乱七八糟。 深圳,其实香港也是,是因为内地的封闭和保守,最主要是政治和制度钳制而受益非凡。
从历史看,香港是英国皇室的私地,所有问题都归其枢密院,绝大时期的过去,不受英国政府干预。但比上海起步早两年的香港,一直逊色于上海。如果没有1949年的变故,根本无法有香港的那般繁荣。 嗜痂成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