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扶桑 发表于 2011-6-12 23:2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6-13 09:10

最近在读国富论。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1-6-13 10:39

受泽雄兄启发,订购了《原始思维》,书还在路上。

ironland 发表于 2011-6-13 12:15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6-13 22:14 编辑 [/i]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纬度的科学之旅》
作者:加来道雄(Michio Kaku)

这本书太有趣了。引人入胜不亚于《别闹了,费曼先生》,而它展现的奇异世界超过任何科幻作品。尽管有很多看得稀里糊涂的地方,但还是让人看得很刺激。再次印证和科学家比起来,艺术家的想象力是零蛋。真希望是在中学读了这本书,我想学物理了。


转一篇点评和节选。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纬度的科学之旅》
作者:加来道雄(Michio Kaku)
译者:刘玉玺 曹志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6
科学准确性:5    科学普及性:5    翻译准确度&流畅度:4.5

点评: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向10年前还很年幼的“你”推荐几本书,你会选择哪些书?当我读完《超越时空》的序言的头两段时,脑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是10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我能读到这本书就好了。

《超越时空》是这样一本难以超越的作品,它将触角伸向了高能物理学的每一个前沿,以至于任何跟踪其中一个前沿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准确性和趣味性。作者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的导播(当然他本人也是场上的主力运动员之一),不断地切换全景、中景和特写镜头,时而追踪球的路线,时而分析球员跑位,时而回放慢镜头,就连观众情绪的细微变化都没有遗漏。无论你期待从中读到什么,你总可以如愿以偿。

本文的作者加来道雄是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数本专业书籍和畅销科普书籍的作者,同时参与过多个电台、电视节目的主持和制作。比如最近历史频道的《The Universe》出现过的那个一脸物理学家相的白发老人就是他。除了对鸡蛋的栩栩如生的描绘,加来道雄还不忘记刻画下蛋母鸡们的鲜明性格,讲述下蛋母鸡们的奇闻异事。如果你在别处读到过关于某个物理学家的八卦,在这本书中往往能读到有更多细节的版本。理论或许会被人遗忘,但那些令人发笑或是发人深省的故事总是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李剑龙 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在读





[b](节选)[/b]
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爱因斯坦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傻乎乎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有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我的世界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我喜欢坐在距离利于仅仅几十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来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个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笑语地轰击在池水的表面。池水变得混乱,谁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我曾想,如果在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九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

待神智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它说:“突然之间,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们的宇宙(池水),投进了一个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强光和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物体。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也不像鱼。更使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是没有鳍它还是能够运动。我感觉到熟习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冥世界。随后,我发现自己突然又被扔回了咱们的世界。”(当然,这个到宇宙之外一游的故事对于鲤鱼是怪诞的,大多数鱼都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的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习可见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见演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振动。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我们宇宙或许是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每一个宇宙通过无穷多的蛀洞——连通两个是空域的隧道——跟其他宇宙相连。在这些蛀洞之间旅行是可能的,但可能性又微乎其微。)

此后,我一直对存在高维世界的可能极感兴趣。像许多孩子一样,我贪婪地阅读这样一类历险故事,其中讲述的是时间旅行者进入别的多维空间,探索我们看不见的平行宇宙,在那里能很容易使通常的物理定律不再起作用。我长大后想知道,是否在百慕大三角洲神秘失踪的船只进入了一个空间漏洞,我对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惊叹不已,书中超维空间旅行的发现导致了一个银河帝国的兴起。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及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为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院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称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没有考虑所要涉及的困难,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我一直研究科学文献,最后我确信能够建造一台所谓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种敬爱苏启能把电子加速到数百万电子伏特(100万电子伏特是指电子在100万伏特的电场中被加速后所获得的能量)。

首先,我购买了少量的钠22,它是一种能够自然地放射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的放射性物质。然后我建造了一个云室,在云室中可以看到亚原子粒子留下的踪迹。这样我就能够拍下好几百张由反物质留在云室中的精美照片。紧接着,我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须的硬件设备,包括好几百磅(1磅=454克)中的废品处理钢,在我的车间建造一个2.3百万电子伏特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完全有能力产生一束反电子。为了产生电子感应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场,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1英里=1.61米)场的铜线。我们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1码=0.91米)场的线路上,缠绕和安装笨重的线圈,这种线圈将使高能电子的运动路径发生弯曲。

当最后建成时,这个300磅重、6千瓦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当我接通它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我想,妈妈对于他不能由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杜雅萍 发表于 2011-6-13 15:56

刚看完《穿拖鞋的美国》,很轻松的一本随笔,一位意大利记者在美国一年的感想,英式随笔甩包袱+意大利式夸张,欧洲人在文化上的优越感非常明显,那种矫情非常非常明显,但很讨人喜欢。
在看余英时《文化的重建》,有一句是这样说的,私有制是文明的极致,从初民社会开始,就有保护私有制的建制,无恒产者无恒心,文明社会都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大意)

西瓜 发表于 2011-6-14 09:12

差点一激动就准备屡次购买铁地MM304楼中提到的日本人的书。冷静了一下还是决定作罢,毕竟物理方便的书还是让人生畏。虽然我对日本人的书一向都有好感。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6-19 14:35

在读陈志武2010版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很不错的书。据说是去年年度财经图书。

地铁迷 发表于 2011-6-22 23:20

看乔治-奥威尔的《1984》
看过好几遍了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7-4 22:38

最近眼睛要保养,看书不行——不像上网可以放大到最大字体,只好看有图的书

买了本阿尔伯蒂的《建筑论》,没想到插图不多。这是名著,首次翻译为中文。原文是拉丁文,中文本根据英文本转译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版,小16开,420页,要89大洋,译者的稿费少不了。

水色 发表于 2011-7-5 09:57

陈丹青《纽约琐记》,头半部分是引子,介绍纽约的画廊、美术馆、画室等。后半部回顾纽约的回顾展,谈的是个人心得,因涉及范围很广,像一部自说自话的美术史。只有13万字,读了三天,相信外行和内行看起来都比我轻松很多。

三苗 发表于 2011-7-6 17:57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1-7-6 18:12 编辑 [/i]

邱士杰:《1924年以前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萌芽》(本来想买卢修一《日据时代台湾共产党史》,台湾朋友告知该书已绝版)。

柯志明:《米糖相克》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9-29 21:15

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第七版
[url]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985723/[/url]

jianmin 发表于 2011-10-25 15:1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山民 发表于 2011-10-25 16:35

休矣读书好勤快丫,汗颜俺多年未曾读过书鸟。。。。。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10-25 21:35

山民兄太过奖了。
就在你楼上的jianmin兄列的书单,可观程度就吓我一跳了,呵呵。

jianmin 发表于 2011-10-26 16:0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jianmin 发表于 2011-10-26 16:0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1-14 20:43

这几个月读了三本书: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九次重印版)、陈晓农的《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东方出版社2010年2月版)、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版)。

高著据说影响很大,各界有较高评价,读后觉得不错。以我个人的兴趣来看,该书最大的价值或说可贵之处是她收集材料非常全面,很多说法对于有一定阅读背景的读者来说不见得新鲜,但佐证该说法成立的材料却是大多数读者没有见过的。历史,如何评价不难,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某事他对,某事他错,等等之类的话是很容易说的,但只有提供了为什么好为什么坏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的原始根据,那些评价才有意义。其实,对于有一定判断力的读者来说,只要作者提供了充分的材料,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出评价了。

陈著看出版社应该是大陆出版,其内容似乎有些是突破了禁区的。陈的叙述自然有很多是为自己辩解的,其辩解是否成立,还需要更多对照材料才能确定。初步能确定的(个人观点)是:1,陈伯达是比较典型的书生,或者说是身陷政治漩涡且并不准备退却的一个书生典型(不同于纯学术的书生),有愚忠的一面,也有自以为是的一面,两者加起来,结果就是狂说过头话,得罪的人几乎是全体。所以一旦遇难,身边乃至身后都难找到一棵稻草。2,陈被抛弃,可以说就是一个替罪羊,说冤,因为他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反毛,说不冤,那就是曾经不少人正是因为他的言行而被冤(书中这方面没有多少叙述,但他多次道歉证明了他的问题存在)。3,在陈那一代人中间,陈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突出,而且涉及面很广。令人惊讶的是,几十年前他就有过重点发展电子工业的提议(后来被批判为“电子中心论”),证明陈确实是善于思考的一个人,只可惜对政治的翻天覆地的险恶缺乏正确的预见。(我读的这本是盗版书,每页的错字至少5个以上,开始很痛苦,后来习惯了。)

刘著是最近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过去读过刘的一些中篇,感觉很好,所以对这本书也比较期待,在拿到书之前就已经表达了这种期待。不过,我比较失望,只是勉力把她读完了。我需要的好的故事,这本书里没有;我需要的幽默智慧的表达,也没有;没有这两个东西,我就不能给他“好书”的评价,哪怕有人认为“这样的……小说自五四以来却是第一部”。

李苗 发表于 2011-11-14 20:55

[b] [url=http://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297&ptid=93511]318#[/url] [i]童志刚[/i] [/b]
怪不得玩失踪,原来读书去也。

李苗 发表于 2011-11-14 20:57

[quote]
二哥近来还好吗?我是清营。
[size=2][color=#999999]jianmin 发表于 2011-10-26 16:03[/color] [url=http://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29374&ptid=93511][img]http://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原来是清营,还以为是铁蛋。

采采 发表于 2011-11-19 07:20

最近看书很杂,最好看的一本是今年获曼布克奖的The Sense of an Ending,Julian Barnes著。很薄一本书,几个钟头就看完了,非常好看。故事的可读性、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文笔,都是一流的。听说今年曼布克评奖时,评委们只讨论不到半小时就决定颁给这部著作。评委意见如此一致,历史罕见。
Julian Barnes文字功力很强,没有拗口晦涩的句子,是比较容易翻译得好的作家。

杜雅萍 发表于 2011-11-19 09:38

最近在讀杜拉克的回憶錄《旁觀者》,寫到20世紀歐洲美國左右各路人士,很有意思。

阿瓜 发表于 2011-11-19 11:49

[quote]最近看书很杂,最好看的一本是今年获曼布克奖的The Sense of an Ending,Julian Barnes著。很薄一本书,几个钟头就看完了,非常好看。故事的可读性、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文笔,都是一流的。听说今年曼布克评奖时,评委们 ...
[size=2][color=#999999]采采 发表于 2011-11-19 07:2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41&ptid=93511][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巴恩斯的书,译林出过两本,人民文学出过一本,但是没有这一本。

采采 发表于 2011-11-20 10:56

[b] [url=http://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89&ptid=93511]323#[/url] [i]阿瓜[/i] [/b]这本今年八月才在英国出版,十月在美加出版,所以应该没那么快有中文版。

feilian 发表于 2011-11-25 18:37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237&ptid=93511]324#[/url] [i]采采[/i] [/b]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全球媒体上正传播着两大新闻热点:美国债务重新点燃[/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金融危机未熄的灾难和英国的社会暴动,我正在阅读的一本[/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前出版的重新讨论“英国病”、“英国衰退论”的论文集《反思英国衰退》([/size][/font][i][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Rethinking British Decline[/font][/size][/font][/i][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edited by Richard English and Michael Kenny[/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0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与这两大新闻热点有着深层关系。它虽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font][/size][/font]1[font=宋体][size=12pt]年前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旧[/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著,但是作者们讨论的问题也与我国学术界这几年讨论的热门话题——文化与制度的关系、经济发展模式、美国霸权的衰退也都有点关系。该书收集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位不同立场在[/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7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8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参与过当年“英国衰退论”论争的学者的对当年参与论证的回顾和反思的文章,对英国经济史好奇的中国读者来说,有“兼听则明”的长处。拙文只谈两点读后的困惑——仅是这本论文集讨论的问题冰山一角。[/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b][font=宋体][size=12pt]一,金融业模式胜利?还是制造业模式胜利?[/size][/font][/b][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b][/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5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后半至[/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7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英国病”、英国经济、国力的衰退一直是英国学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最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5[/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争论最为热烈。战后英国经济增长率比不上美国,与后来居上的日本、西德相比更显得犹如老牛破车,加上持续很高的失业率。不仅经济发展滞缓导致在全球的影响力急速低下:[/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5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撤出苏伊士和中东,[/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6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又不得不从非洲放弃所有的殖民地。与昔日相比,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衰退是不容置疑的,每个英国人都很清楚,人们为之焦虑,朝野追究“英国病”的病原体,学术界首当其冲,历史学者、经济学者、评论家、政治家都投入这场论争,开出自己的处方。光从这本《反思英国衰退》文集收入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篇论文,就可以想象当年参与论争学人之多和观点之庞杂,该书所收[/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篇论文角度、结论也多各有千秋,但是无论左、中、右,也无论论者所属学科,涉及英国衰退众多的病原体中一个最主要病原体,在经过几十年论争、反思之后,大家依然公认——英国经济体制难以摆脱的“绅士([/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性格”,还形成一个新的专用名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绅士资本主义”([/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
capitalism[/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早在[/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6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英国的左翼历史学家指出英国的资产阶级市民革命是个未成熟的早产儿,出现在产业资本家还没有诞生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7[/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所谓市民阶层的主体是地主、贸易商人和一些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总称[/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新左翼学者佩利·安德松等人在马丁·维纳之前就提出了英国产业革命不成熟、不如法国革命成熟的观点,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市民革命彻底的法国怎么在历史上没有超过英国?到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英国依然滞留在这样一个为绅士([/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阶层及其文化左右的社会模式之中,被美国和德国超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学家马丁·维纳([/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Martin Wiener[/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接受左翼历史学家这个观点,敷衍开去从文化批评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绅士资本主义之所以能顽固存在下来,过于早产、不涉足制造业的资本家的产业革命巨大历史的原动力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文化。所谓[/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阶层乃是英国的特色:他们拥有很大资产,靠土地、房产租贷为生。进入[/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以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大多由租贷业转向金融证券业,以金融业为核心形成一个第三产业,从事这些职业的高级职位的人们形成一个上流社会,大都市伦敦是他们的据点。他们保持自己特有的价值观:重视保守传统文化,保留上流阶级特性的注重拉丁语、人文教育的公学和剑桥、牛津大学那样贵族学府,维持明显阶层分化的教育体制;偏好人文学科和艺术、鄙视制造业及其技术革新的发展[/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英国大学中、社会上的工科地位低下,工科人才纷纷流向美国[/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英国社会的这个保守的绅士特征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更是明显的鹤立鸡群。[/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约瑟夫·张伯伦的大英帝国最惠国关税的设想不能实现之后,英国还是一直坚持把对海外开发投资赢利、自由贸易主义作为国策,城市金融中心就依然绅士活动的根据点,伦敦极力保持自己在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欧美经济学者在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分类时,英国的分类大致被归纳成:[/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盎格鲁·萨克逊模式([/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Albert M.,1991; Pryon F.L. ,2005[/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自由市场经济模式[/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Hall P.A. Soskice D.,2001;Esping-Andersen,1990;Kitschelt H.,1999;Boyer R.,2004 Amable B.,2003)[/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英国出身的经济学家多尔([/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Dore R[/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不仅把它归纳在自由市场模式中,而且更微观、直截地把英国归为“股票(证券)市场经济模式”来说明它的绅士资本主义特征(关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欧美资本主义多种模式的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综述,限于篇幅,将另外撰文介绍)。批判英国模式的学者一般都认为:[/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金融业注重短期贷款、短期利益,对制造业经营者有很大压力,金融制度不利于新产品开发;[/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因为工党的存在、费边主义传统、工会的强大,罢工导致停产的日子,英国在欧洲居首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3[/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轻视工科的教育体制和绅士文化传统;[/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4[/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欧洲经济共同体最早六国,自由贸易强化了竞争,但是英国失去广大殖民地后,依旧依赖英联邦内的贸易优惠制度,实施的保护主义政策导致缺乏竞争力;[/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 [/fon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5[/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作为政府调整、服务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事业投资水平低下,遭遇危机时不能发挥调节作用。[/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前后之所以会有《反思英国衰退》这样文集出现,先前投入论争的学者们之所以又回首注意这个话题,那是因为这个时候因为撒切尔政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成效——[/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英国的经济有点回光返照的迹象,金融经济、自由贸易为主体繁荣似乎又回归伦敦,有人提出先前所谓“英国经济衰退论”是个“幻影”,用我国近年来流行的学术新词来说,是个“伪问题”。围绕“衰退论”到底是不是“幻影”[/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人们开始不仅要重审战后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3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的衰退,还要审视自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8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撒切尔政权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之后的结果。[/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撒切尔的改革把弗利德曼、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她的异常激烈反工会的立场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对金融的规制,完全放弃政府对经济干预、对社会福利的责任来促使建立更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撒切尔的改革到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显出了成果,英国经济似乎显示出好兆头。但是学人们依然存在各种难解的疑问。比如,英国产业史研究泰斗式的人物、已故悉尼·波拉德([/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Sidney Pollard[/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70-198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相关著述甚丰,他的《蔑视制造业导致工业衰退》一文也收入《反思英国衰退》中)一贯把偏向制造业的英国西北部、中部地区与以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伦敦作比较研究,指出英格兰地区过于依赖第三产业是导致英国长期衰退的根源。撒切尔夫人的意识形态与波拉德相对立,但是,她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委也是要改变过分依赖以金融业为主的局面。问题是撒切尔的改革虽然使得经济发展的效率有所提高,并没有使得英国的制造业实力有所增强。而且,那些跨国财团(无国籍)的资讯业、金融业及其混合物聚集的都市产业能代表英国国家的产业经济吗?今天的英国发生暴动,不能说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结果没有关系,与制造业的萎缩使得社会底层工人失业不无关系。可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9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日本、德国长期经济不振的同时,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俱进的,还有一个“定论”,即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成了世界经济的未来方向,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更是个正确的方向,不要说农业无足轻重,工业、制造业也完全被边缘化,制造业出口大国日本和德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那么,历史上一直以自由贸易、以金融业为立国之本的英国,从政策、策略、理论上来说,岂不是今天站在全球经济最前沿、最先端,绅士资本主义哪是“英国病”的病原体?而是难得的原动力,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载体。[/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英国经济增长率虽不及[/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NP[/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基础低的新兴国家那么高,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并不低,这么一点的增长率维持的英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还是相当高的。——《反思英国衰退》文集的两位编者英格利希和肯尼就持这样的观点,当年争论不休的“衰退论”是一个伪问题,在他们看来连“相对衰退”也谈不上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但是,正当人们对老牌资本主义英国前景的悲观转为乐观时,[/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声势大大超过[/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97[/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亚洲危机,而在这危急关头,只见世界工厂的中国巍然屹立,很快摆脱危机,还像力挽狂澜的巨人那样伸出手来拉发达国家一把,并没有完全消除所有的疑惑。经济学家、政论家们又回头遇到了理论上新问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金融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全球金融规则缓解都成了左派批判、攻讦的众矢之的。其实,[/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早在[/size][/font]1992[font=宋体][size=12pt]年考莱曼([/size][/font]D.C.Coleman[font=宋体][size=12pt])就提出责问:工业、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基础时代真的结束了吗?光凭金融、电脑不制造产品,人们能在只依靠[/size][/font]IT[font=宋体][size=12pt]和金融业的荣光时代中,在资讯产业中生活下去吗?[/size][/font]([i]Myth History, and the Industry Revolution[/i])[i][/i][/color]
[color=#000000][b][font=宋体][size=12pt]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英国绅士教育是现代化的绊脚石?[/size][/font][/b][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b][/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马丁·维纳文化批评点燃的英国是否衰退的学术争论中,引发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4[/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个与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公学的教育体现了绅士阶层的中产阶级共同的反产业主义精神;[/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与金融业、商业等相比,传统公学教育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产业家子女选择前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3[/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事业成功的制造业产业家子女都离开父辈开创的事业,流入[/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gentleman[/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从事的职业,人才流出;[/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4[/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公学毕业的产业家真的受到这种负面影响,而经营不善吗?因为维纳认为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英国绅士教育不仅是半吊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也是现代化——现代产业发展的绊脚石。[/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在这个论题上,对维纳发出最有力反击的是澳大利亚学者鲁宾斯坦《没有衰退的大英帝国;英国的经济、文化、教育》([/size][/font]W.D.Rubinstein Capitalism, Culture,and Decline in Britain 1750-1990、1993[font=宋体][size=12pt])。七[/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他在这本[/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论文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的第二章[/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英国文化与经济实绩”里坚持阐述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相[/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反观点:[/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要确定英国社会的文化、教育理念是反资本主义的吗?反工业化的吗?这还需要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即英国文化是不是世界上最反资本主义、反工业化的?如果从其社会中的高级文化(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非大众文化)来看,英国文化至少在欧洲在反资本主义、反工业化;从环保出发的反城市化和反科学技术这些方面是也最温和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他认为可以不夸张地说,几乎整个西方知识分子,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在过去[/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5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以来是不断深入、坚持反对资本主义、现代主义。以德国为例,左派马克思、恩格斯、卢森堡那样把社会罪恶归结于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要通过革命的手术铲除资本主义、普鲁士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形而上学、自由贸易。容格地主、保守贵族则代表右翼,以民族主义、军人权威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因此德国大学[/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人文主义对现代性的抵抗比英国激进的多,而英国正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形成的绅士主义却造就了不走极端、中庸的好传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鲁宾斯坦因认为重视人文(绅士)教育、文化是欧洲普遍现象,也是英国近世文化的特征。英国制造业不发达,金融业、第三产业的职业与绅士身份一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发展迅速、强大对毕业生有吸引力等等,都不是弱点,也不标志衰退——出于对外资本输出的帝国主义国策的考虑。[/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笔者还曾读过《反思英国衰退》之外、专门研究教育史的学者迈克尔·萨德森参与论争英国绅士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著作《英国的经济衰退与教育:[/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9[/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7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至[/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世纪[/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9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代》([/size][/font]Michael Sanderson,[i]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cline in Britain,1870 to the 1990S[/i][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萨德森在承认绅士人文教育、文化是工业现代化的绊脚石前提下,以伊顿公学为首[/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10[/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所最著名的公学的档案材料和牛津、剑桥大学的史料来证实英国的传统绅士教育并没有能阻挡现代工业社会的潮流,维纳指责的四个问题只是历史学家事后非实证的假设。现实正相反,英国的教育屈服于现代人对物质追求、对经济增长无限的欲望。当今英国文科大学生品质日趋低下,难以写出规范、典雅的文章,更不要说高深的学术研究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在该书的第三章,萨德森集中对百余年来的教育拖了经济的后腿,导致经济长期衰退的通说提出三个方面反论。即一,[/size][/font]1890[font=宋体][size=12pt]年至[/size][/font]1914[font=宋体][size=12pt]年间,为了与新兴德国、美国竞争,大声呼吁强化技术、工科教育的人们,不是来自制造业的实业界,却是政治家和学者。二,英国虽然大学的工科、高级技术学院发展滞后,但是其培养技术工人的学徒制度有一定合理要素。即职业训练成本由雇主和学徒这两方职业教育的收益者负担,既不动用国民税金,两方都为了自己长远利益具有主观的积极性。第三个反论是将英国教育与被人们普遍肯定、赞赏的德国教育体制比较——因为人们都说德国产业发展迅速的缘故是德国教育体制胜于英国。萨德森比较中并不这么认为:[/size][/font]1[font=宋体][size=12pt],德国小学教育工资低,德国的基础教育并不比英国先进。虽然德国[/size][/font]1899[font=宋体][size=12pt]年国民识字率(男、[/size][/font]99%[font=宋体][size=12pt]、女[/size][/font]98%[font=宋体][size=12pt]),英国也差不多([/size][/font]95%[font=宋体][size=12pt]),而移民美国的英国人的识字率高于德国移民。[/size][/font]2[font=宋体][size=12pt],英国有追求人文教养、古代七艺的公学,德国有雷同[/size][/font]的[font=宋体][size=12pt]人文高中[/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毕业生升入工科大学很少。德国的大学也和剑桥、牛津一样神学、哲学、法学毕业生过剩,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志向都想成为官僚、公务员;[/size][/font]1899[font=宋体][size=12pt]年德国工科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学校、教师语文课相比低人一等。[/size][/font]4[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187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起德国有机化学明显领先,但物理、数学、工学英国也未必落后。[/size][/font]5[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186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德国和英国企业家中大学毕业者都在[/size][/font]30%,[font=宋体][size=12pt]不相上下。英国造船业(比较综合性工业)依然领先。所以,英国[/size][/font]19[font=宋体][size=12pt]世纪后半教育体制并不劣于德国。另一方面,大学扩大往往追随经济增长,但是考察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慎重,要注意两者并非绝对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教育规模、水准、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产业竞争不一定是正相关,比如[/size][/font]19[font=宋体][size=12pt]世纪末英国大学的与冶金相关学科学术上领先、矿产业企业家中大学毕业者比例高于德国、美国,但这两个行业增长都不如德、美。[/size][/font]1950-196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明显英国表现出衰退的年代,英国大学生总数中学理、工、医比例高于德、美、法。[/size][/font]196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为止英国报考工科高中毕业生少,是因为中小学教师待遇低,与科及相关师资差,涉及科技内容少,导致学生对科技无兴趣。[/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萨德森认为,即使承认[/size][/font]20[font=宋体][size=12pt]世纪以后英国经济衰退,那么,就劳动力素质这个要因而言,教育体制当然负有责任,但是。与教育体制内部的学校、教师所应负的责任相比,倒是来自教育体制外部对教育各种限制的外因要负更大责任,虽然,更严格地论证的话,教育与它的外部社会要因之间,有个相互影响的循环过程,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论证之中。总之,萨德森提出的教育并不是经济衰退唯一的因素是该书的宗旨。他最终也承认人们普遍对英国[/size][/font]19[font=宋体][size=12pt]世纪以来教育批评的以下几点:科技教育落后,没有高级技工学校,[/size][/font]196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历史悠久的苏格兰的工科大学也受社会思潮影响,回到重视纯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路上去,从[/size][/font]1944[font=宋体][size=12pt]年鲁宾逊改革逆转,[/size][/font]199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工科大学一半以上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进入[/size][/font]90[font=宋体][size=12pt]年代教育经费紧缺大学首先削减的是科学、技术学科经费。英国经营者和技术人才培养成了一个难题。经营学科需要有经验师资,但是有经验的经营者不会放弃到待遇来大学执教,大学教师待遇远远低于经营者;而工程师、技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排在[/size][/font]20[font=宋体][size=12pt]几位),所以对高中毕业生没有吸引力。[/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维纳、鲁宾斯坦、萨德森等人关于英国绅士教育人文主义核心教育内容、理念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关系的讨论,值得我国提倡人文主义教育的学界人士注意,连英国这样具有根深蒂固人文传统的国家,人文主义都淹没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之中,要在当今中国发出振兴人文主义教育、高度教养博雅教育的呼吁,不是螳臂挡车的徒劳,就是做秀的“行为艺术”。[/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2008[/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金融经济危机以后这三年中,西方国家没有完全摆脱危机,“英国衰退论”这个经济史的课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了。不仅对于英国、美国正在走下坡路的昔日霸主,对正在崛起的竞争霸主地位的诸新型国家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人们可能又要想起[/size][/font]1990[font=宋体][size=12pt]年[/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巴利·撒波尔提出的另一种与英国绅士文化无涉的衰退规律说:所得水准上升的年代,衰退论就喧嚣,说明人的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望,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的动力,相反,物质欲望也是衰退的原因。全球人的欲望,只盼望经济无休止地增长,这样只能在死亡和增长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唯一可行的逻辑。[/size][/font][/color]
[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font]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 [/color]
[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font]
[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
[size=12pt][font=Century][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

jianmin 发表于 2011-11-26 17:0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howcraft 发表于 2011-12-3 11:57

已入手kindle3,转向电纸书阅读。

剑影秋歌 发表于 2011-12-3 19:12

正在读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

showcraft 发表于 2012-1-7 19:35

中午逛了逛书店,看到孔庆东出新书了,《国文国史三十年》,没怎么细翻,名声臭大街,也未尝不是种名满天下,呵呵。

Goal 发表于 2012-1-12 11:25

手上的四本书均接近读完:
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的第三卷《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前两卷还没看)。
郝柏村《解读蒋公日记》
王敏感词《理想主义年代》
麦德维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

除《追寻现代中国》尚可外,其他三本均不推荐。
郝著因蒋友梅以版权发难,仅有解读而无原文,虽有不少珍贵史料和少量精当论述,全书极其琐碎,且因无日记原文对照,很多地方不知所云。
王著收录的多是些宣言类文字,看上去热闹但缺乏思想深度,全无哈佛博士风范。也许是他仍以践行者自命使然吧。
麦著内容尚属可读,但叙述杂乱无章,非上乘之作。加上作者的立场(前苏共高官,现左翼小党主席)和译者遣词造句中有意无意的引导(如叙述自由派做成某事称为“得逞”),读起来不大舒服。尤以社科院李慎明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序言为甚。

三苗 发表于 2012-1-12 12:17

Tarek Osman:Egypt on the Brink,埃及从纳赛尔时代起的政治经济社会简介。严格地说是从19世纪初穆罕默德-阿里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实际独立地位开始的。埃及从纳赛尔时代搞“第三条道路”(曾经是包括孙中山、卡扎菲等在内的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时髦),到萨达特时代内政外交全面转向,以及穆巴拉克时代的进一步……


另外,麦德维杰夫恐怕不是什么“苏共高官”,而是苏共的反对派(虽然他的立场和萨哈罗夫、索尔仁尼琴不同)。

Goal 发表于 2012-1-12 15:56

麦氏1969年被开除党籍,1985年恢复,剧变前是最高苏维埃某委员会主席。
套中国的级别,估计也相当副部级了吧。

三苗 发表于 2012-1-12 20:59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1-12 21:37 编辑 [/i]

1985年,嗯,那不是某些人非常向往的戈尔巴乔夫时期么?某些人还真是叶公好龙啊。叶利钦、雅科夫列夫不是同一时期高升的么?“套中国的级别”,相当什么?



至于麦在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的活动,更加奇怪了,难道不属于政治……的范畴?某些人的意思是不是说,一旦……了,只准成立自由主义政党,只准对……开批判大会,或者说,只有自由主义政党领袖的观点(猜想一下,是不是因为只有这种观点是“思想独立自由”的象征?)还是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否则恕我愚钝,实在看不出来为神马单凭麦的政治身份就可以……)——为了自洽,某些人是不是要连《让历史来审判》也一并否定掉?

三苗 发表于 2012-1-12 21:09

某些人啊,重复一下,平日里高调震天响,这还没到关键时刻呢,克格勃的底色就全部暴露了!

Goal 发表于 2012-1-12 21:43

呵呵,你真是本色不改。
我不过是陈述事实介绍点背景,戈尔巴乔夫时代难道不是苏共统治时期?叶利钦当然也是苏共高官,左翼小党当然也是合法政党……我没有暗示什么的意图,某些人无法相信他人居然不阴谋而已。

三苗 发表于 2012-1-12 21:47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1-12 22:03 编辑 [/i]

LS太奇怪了,你批麦德维杰夫的书不行完全OK,但是请拿出“干货”,比如他撒谎了,或者他自相矛盾了,或者哪里哪里不符合事实了,等等。——显然麦的书不是什么社会史著作,没有运用比如说“话语分析”之类的社会理论。

偏偏我们看不到一点这方面的内容(“杂乱无章”的话我想作为一个起码的常识,“苏联的最后一年”显然不是叶利钦以及各位让LS感到舒服的人士的带领……万众一心昂首阔步井然有序地迈向自由市场经济的伟大征程吧?),唯一的依据,就是麦氏的政治身份。如果贯彻到底也算自洽,偏偏对叶利钦啊,雅科夫列夫啊同时期的苏共高官网开一面……


另,戈尔巴乔夫时期当然是苏共统治时期啊,所以请某些人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戈本人——好像苏共内没有比戈更高的官了吧?以及……无论观点如何,请先做到自洽,不要搞双重标准。


至于“阴谋”什么的,某些人自己不学无术而已。自己都明示“不推荐”了,“不舒服”了,还要砌词……?

Goal 发表于 2012-1-12 23:31

靠,我说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告诉读者我不喜欢,不推荐。你大可喜欢、推荐,关我卵事?凭什么跟我要干货?你付稿酬吗?
捎带介绍一下作者的背景(其他几本书的作者此地网友大多熟悉),还要逐个把苏维埃主席团名单列出来逐个帖简历不成?他们又不是作者,我为什么要提?
我本非学人,不学无术是本份,略知一二就不错了。不过无论水平如何,也不劳您评价,我对此没有兴趣。

铁树朱蕉 发表于 2012-1-14 09:57

正在看《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1版1印。作者朱正,是鲁迅研究专家。我很喜欢看他写的书,很严肃,但又不枯燥。作者的学术修养很深。
现在书很多,但能看进去的很少。时间都消磨在网络上了!

showcraft 发表于 2012-1-28 23:13

买了前两卷雷立柏的《西方经典英汉提要》,有空看看。

三苗 发表于 2012-1-30 08:09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1-30 14:25 编辑 [/i]

[b][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1549&ptid=93511]337#[/url] [i]Goal[/i] [/b]


麦德维杰夫的《让历史来审判》,《政治日记》等80年代以来国内已经出版了——而且是正规出版不是地下手抄本神马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只发行了一册两册,从你说话的口气看,也不是80后青年。很难相信你对麦的了解只停留在他的最后头衔上……用个时髦的词,“质疑”一下下……

三苗 发表于 2012-1-30 08:44

Eric D.Weitz:Weimar Germany,Promise and Tragedy,作者除了一般性介绍魏玛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外,设立专章介绍了魏玛德国的右翼政治,特别是1918年的“和平革命”遗留下的established Right和街头右翼之间的关系,以及魏玛德国右翼的一般路数……

三苗 发表于 2012-2-5 16:02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5 20:48 编辑 [/i]

有趣的是,Eric D.Weitz的书里摘录了当时德国主要政党的一些竞选海报,无一例外地以男性形象为中心(当然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按照某位……的分析大法……(不好意思光顾着看热闹了……)

feilian 发表于 2012-2-5 21:42

最近,读到一本日本“80后”学者町田祐一的历史学著作《近代日本与“高等游民”:成为社会问题的知识青年阶层》(《近代日本と“高等游民”:社会問題化する知識青年層》,吉川弘文馆,2010年12月),让人耳目一新。町田祐一不满足于以前日本学术界极少数关于“高等游民”研究仅仅在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内展开的局限,把“高等游民”作为一个政治领域的社会问题来追溯,开拓了一个更宽的历史视野。其中不少议题也值得中国读者、中国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同好们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和深思,韩韩和方式民都是高等游民,

feilian 发表于 2012-2-5 21:45

耶鲁大学法学家迈克尔•赖斯曼(W.Michael Reisman)因为在香港城市大学兼职,21世纪初他的著作也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2007年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集《国际法:领悟与构建》(万鄂湘等译)。几年前我曾读过他另一本著作,爱不释手。那完全是偶然。在图书馆检索大卫•赖斯曼的著作时,偶然发现迈克尔•赖斯曼1970年代末研究贿赂的专著:Folded Lies(1979)。光读书名Folded Lies(折叠的谎言?隐蔽的谎言?),不仅要确切翻译成中文真不容易,由此也很难猜测书中大约谈什么问题。从副标题Bribery, Crusades, and Reforms(贿赂、十字军和改革)可以知道它是一本与贿赂有关的书,但是为何要与“十字军”联系在一起?“十字军”与贿赂有何联系?看了副标题,诱发我更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读,发现我国学者的潜规则之说,
就是莱斯曼这30多年前著作的主题,我们视野经常坐井观天,瞎捧瞎粉

三苗 发表于 2012-2-5 21:48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345&ptid=93511]343#[/url] [i]feilian[/i] [/b]


有英文版吗?谢谢。

feilian 发表于 2012-2-6 06:37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347&ptid=93511]345#[/url] [i]三苗[/i] [/b] 没有英文版。该80后学者研究学历过剩之后,失业大增,一些不甘从事非文化工作的毕业生的政治倾向,如反现实社会的共产主义、军国主义的,呵呵,方市民是美国博士失业专门职业——博士后出身,现玩政治,韩韩初靠认识人搞个作文比赛大奖,当无作协的专业作家,后来也玩政治,现在权力要他玩得不要那么激进,

三苗 发表于 2012-2-6 09:23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450&ptid=93511]346#[/url] [i]feilian[/i] [/b]

拼命学外语……

三苗 发表于 2012-2-6 09:47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6 09:51 编辑 [/i]

[b][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450&ptid=93511]346#[/url] [i]feilian[/i] [/b]

当然我不认为韩方二人可以套进这个框架里。另外,就中国而言,上世纪20年代是“过剩”的师范生、大学生(仅此一点,某些人吹得天花乱坠的民国经济是什么货色也就清楚了)……

我看青山 发表于 2012-2-6 11:45

[i=s] 本帖最后由 我看青山 于 2012-2-6 11:47 编辑 [/i]

不知丙辰龙和紫壶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没有,有什么分享?我是见你们诸位都提到,才开始看的,看完了。

三苗 发表于 2012-2-13 16:06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13 16:15 编辑 [/i]

Paul W.Posner:State,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le,本书通过分析智利这个新自由主义样板而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阿根廷和墨西哥作为比较。由于从皮诺切特军事政变之前谈起,第三到第五章也可以当作智利政治史来读。智利在军事政变推行新自由主义之前,智利(以及拉丁美洲其它诸国)玩的是所谓 Corporatism,老式右翼(天主教力量)和社会民主党搞合作,搞点改良,并搞点进口替代的工业化,但是,智利(以及拉丁美洲诸国)和同时期的欧洲不同,没有能力协调资本的利润和包括工人在内的一般群众的需求(因此造成了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皮诺切特上台之后除了众所周知的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以外,还有意识地、有效地切断了智利各政党(共产党除外,当然共产党被边缘化了,尤其在1986年和智利社会党阿尔梅达派合作的武装斗争失败之后)与其社会基础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劳工政策,地方政府、以及不言而喻的,社会福利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以阻断智利的一般群众参与政治活动(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大搞分而治之),并通过这种参与提出对经济的要求。这些路线在智利的“民主转型”后被基本上原封不动(除了智利各政党已经失去了和社会基层的联系,还有严密组织起来的智利资产阶级的反对)地继承下来了。当然,正如Norman Barry在The New Right中指出的,害怕政治“干预”正是经济学自由主义的一贯特征(另见Renato Cristi区分的两种“反干预”)。比较有趣的是,这不仅符合新自由主义的标准,也符合某位反……英雌在On Revolution中对社会经济事务的恐惧,以及这位女士将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的要求——当然,这种分离对谁有利,对谁不利显而易见。

三苗 发表于 2012-2-13 16:13

摘录了些资料,以供中国的皮诺切特同侪们照章执行,嘻嘻。

Above all, the CPC remained steadfast in its opposition to any reforms that would facilitate the discussion of labor issues beyond the firm level. Paul Posner:State,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le pp.52 注:CPC是智利的主要商会组织

The Christian Democratic and Socialist Parties,……,related state reforms established under Pinochet and distanced themselves from the labor movement. As a result, labor policy under democracy is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it was under authoritarianism. Posner Ibid pp.50




In this so-called transaction mode of transition, in which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possesses substantial capacity to impose 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s, there is a conservativce, anti-democratic bias built into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Posner Ibid pp.69


……these parties are likely to avoid the kind of grassroots mobilization of their constituents considered to have provoked authoritarian reaction in the past and to be threatening to military and economic elites in the present Posner Ibid pp.70

The transition in Chile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an elite level, that is, at the level of the cupulas,.And it was intentionally done this way by the Concertacion, military people, and the right, everyone except the Communist Party. Posner Ibid pp.89

with the regime's banning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its severe restriction of civil liberties, individuals would be forced to represent themselves as private citizens……Posner Ibid pp.104 原来某主义就是这么“保护个人”滴……

Goal 发表于 2012-2-28 11:20

[quote]337# Goal


麦德维杰夫的《让历史来审判》,《政治日记》等80年代以来国内已经出版了——而且是正规出版不是地下手抄本神马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只发行了一册两册,从你说话的口气看,也不是80后青年。很难 ...
[size=2][color=#999999]三苗 发表于 2012-1-30 08:0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4078&ptid=93511][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可以不关心吗?
实际上,我根本未曾关注过作者的背景,他在苏共中的角色,我都是你提问后才去查的。
我说他是高官,是因为书中叙述了他参加最高苏维埃回忆的情景,还讲了戈氏当面要求他做某事。从中推断出他是苏共高官,只需要一点点常识。
把一切归结为立场,是你们的习惯,不是我的。
从立场出发,如何评价我对王某的著作也看不上眼呢?

yeatslau 发表于 2012-2-28 21:10

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 》。秦晖,金燕《田园诗与狂想曲》

三苗 发表于 2012-2-28 23:30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29 14:48 编辑 [/i]

[b][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2846&ptid=93511]352#[/url] [i]Goal[/i] [/b]

既然你坦率地承认你对作者的背景了解如此之少(顺便说下,那个麦德维杰夫是samizdat的重要作者之一。当然,对你来说,只要你不关心的,大概都不存在?另外真心求教,中国有过类似的反对派经历的“王某”是谁?公开说不方便的话可以短消息),那么也就是说,你承认你对本书的判断和结论缺乏足够依据了?

至于“把一切归结为立场”,呵呵,不知道是谁把台湾的某个党吹捧成……男神……:83tb同时又出于……的立场对真正的台湾民主运动视而不见乃至横加指责污蔑?

萧轶1989 发表于 2012-2-28 23:56

最近一直在读港台书籍,最近读的两本书是《我所缄默的事》和《储安平和他的时代》,现在正在读的是《我所缄默的事》,作者是《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的作者阿扎尔·纳菲西。
摘录几则读书笔记吧


阿扎尔·纳菲西谈她对伊朗的历史观:睿智的父亲通常会补充道,当然那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既然历史是胜利者撰写的,尤其在我国更是如此,我们就应该对所有关于卡加王朝的说法持保留态度,毕竟伊朗是从卡加王朝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许多公众人物就是这么进入我的生活,不是从历史课本,而是从我父母的故事




阿扎尔·纳菲西的父亲曾是伊朗最年轻的市长,后被指控与反对势力串通,和神职人员及反叛分子关系良好。纳菲西对此写道:“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他的罪名,即使是他的对头也不信。在伊朗,政治异议被当做一种形式的犯罪:大多数被告被起诉的罪名都是罗织捏造的,而且几乎没什么抗辩的空间。”


阿扎尔·纳菲西:早在我领悟到一个冷酷无情的政权,是如何将它自己的形象强行加诸于它的国民身上,并窃取他们的身份与自我定义之前,我已经体验到它对我私生活的入侵,对我家庭生活的侵犯。而且早在我了解被害人如何成为政府罪行下的共犯之前,就在更切身的层面中,发现了共犯的羞耻。

《我所缄默的事》导言中将专制下的缄默形式分为:专制国家强迫百姓所保持的缄默,窃取记忆,改写历史,硬塞国家认可的身份给民众;见证者的缄默,他们选择忽视或不说出真相;被害人的缄默,缄默有时反而使之成为罪行共犯;纵容自己关于自己的缄默,创造我们的神话,那是我们加诸于自己现实生活的故事。

杜雅萍 发表于 2012-2-29 01:17

多謝蕭兄弟分享,抄在本本上。

杜雅萍 发表于 2012-2-29 01:18

在大理,剛讀完《蔣勳說唐詩》(出版社的朋友送的),李娟《我的阿勒泰》,內米洛夫斯基的《星期天》,玩的多,讀書少,檢討。

三苗 发表于 2012-2-29 08:46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29 14:47 编辑 [/i]

另外顺便说下2011年读过的几本书(记得不全)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The Grandeur and Twilight of Radical Universalism,作者夫妇是卢卡奇的学生,原“布达佩斯学派”成员,本书是他们的论文集;


Jonathan Joseph:Marxism and Social Theory,和同主题的著作相比,本书的特色是对“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的强调。为此特地买了本Andrew Brown:Critical Realism and Marxism.还没有来得及读。


Ernesto Laclau:On Populist Reason,读本书的一大收获是,某国的某主义者一边在猛批……一边又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读完本书,进一步确证了我读本书之前设想的国内拒斥paul willis的原因:(1)国内时下的名流们大多是从80年代的自由主义叙事洗礼下过来的,对这种破坏‘进步’叙事的研究当然采取排斥态度,以及(2)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里,一直对教育的作用有不切实际的夸大。

Erik Olin Wright:Envisioning Real Utopias,根据我和作者面谈时他的说法,这本书是他近10-15年来研究的成果。

此外就是Raewyn Connell:Masculinities,Leslie Salzinger:Genders in Production等讨论阶级和性别关系的书。

三苗 发表于 2012-2-29 08:57

[i=s]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12-2-29 09:01 编辑 [/i]

还要补充一下,Hannah Arendt:On Revolution; Gerassimos Moschonas:In the Name of Social Democracy;Ivan Szelenyi and Lawrence P.King:Theories of New Class.

Goal 发表于 2012-2-29 15:46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3015&ptid=93511]354#[/url] [i]三苗[/i] [/b]
又开始胡拉混扯。
我买了一本书,阅读的时候感觉写作水平不佳(也包括翻译),给了几句评论,就这么简单。
而你要求我读一本书必须对作者一生的成果有全面的了解,大概你吃鸡蛋的时候要刨刨母鸡的祖坟吧?我没这个习惯。
如果你非要“干货”的话,我可以凭记忆举一个例子:
麦氏说815不是政变(其实这是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视你认为构成“政变”标准是什么),理由只有一条:禁急状态委员会派去戈氏休假地的两位代表和戈氏夫妇握了手。他可以认为一国元首被迫滞留在其休假地,对外交通和通讯均被切断不是构成政变的充分条件,但拿握手做理由未免荒唐。书中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处,所以我对他这部作品的评价不高。
对这本书感觉不佳还有一个理由,但不是作者的错:他的书大概不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书中出现的很多人物都没有交代背景,译者也未附姓名原文,使不熟悉当年那些人物的读者(如我)阅读起来有些困难。
关于这本书到此为止,我已极尽耐心。
另外一本我不以为然的著作,作者叫王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