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的演讲
[i=s]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9-9 22:43 编辑 [/i]我不会贴视频,谁能帮我? 看不见:victory2d 我不会弄,不知道歪弟在哪儿?上次是他帮我整滴。
很感人,我准备请这个邹老师到我的学校来。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3NjAwNjg0/v.swf[/flash] 谢谢梅姐姐,怎么弄的啊?教教我:54tb 点开那个视频的网址。视频左下角有个“站外引用”,点击,然后会出现FLASH地址,复制。然后点开燕谈发表框右上方的FLASH图标,粘贴地址就可以啦。
[attach]25925[/attach] [b]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77005&ptid=93751]6#[/url] [i]梅茗[/i] [/b]
哦,谢谢! 不客气啊~~
你只不过是没空捣鼓这些啦~~~ 确实感动了!为现场那些四溢的泪水!妈妈的!孩子的1 的确很感人,谢谢小妖怪~
这两天洒水车的音乐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想起大学时曾经全宿舍人一起出动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个个哭得稀里哗啦。 [i=s] 本帖最后由 傻瓜也快乐 于 2009-9-11 16:08 编辑 [/i]
:20tb 很感人。
真希望我家女儿来看看。 [i=s] 本帖最后由 伊来 于 2009-9-11 21:23 编辑 [/i]
真吓人。
疑似精神病患者窜到了广场上。 上次在回帖时讲到有个学生的演讲很不错,现在她的演说词即将发表在校刊上。转贴在本贴之下,也很符合贴题。
[b]有一个词叫“厚生”[/b]
外文学院 09级硕士
2005年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一个词是查不到的,它却影响了很多人;也是我今天要说的,普通人的爱国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爱国方式。
先从几个故事说起。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有一个美国女人在南京教书。她把学校改成了临时战争避难所,收容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于是,妇女们逃脱了慰安妇的命运,更多的儿童不用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或带着战争的伤痕活下去。美国大使馆说无法再保证她的生命安全,她说,“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开中国!”
1946年。哈佛大学的银杏树下。有一个中国女人,用细竹竿打下银杏果,装在一个小碗里,然后拿出去卖,每碗卖一美元。这个女人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一生简朴。2002年回到母校,她却拿出了2万美元,设立了“银杏果”奖助学金。她说,“我们可以平凡无奇,但一定要做一个洁白无瑕的、高尚的人。”
2007年。一节英国文学课。讲台上站着一位30岁不到的女教师。为了看清楚学生的脸,她必须使劲睁大眼睛,因为一只眼睛看不见。为了听清楚学生回答问题,她每次都必须走过去,轻轻俯下身子,因为听力严重受损。大约7年前,她知道自己患了癌症,然后逐渐失去了视力、听力、分泌唾液的能力……却从未离开讲台。她说,“既然还活着,总要做点事。”
我所说的3个女人,第一位叫明妮·魏特琳,中国的辛德勒,我的老校长;第二位叫胡秀英,中国第一位女植物学家,我的老校友;第三位叫秦文,中国的一名普通教员,我的文学课老师。
她们与我越来越近,我对她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她们都知道一个词,也在践行着这个词,这个词在字典上查不到,它叫“厚生”。意思是,人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还要用智慧和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自己的生命也更加丰满。”
如今我们思考什么是爱国,怎样爱国。我们不再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需要我们用生命去挽救的国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清贫到剥银杏果来帮助祖国的教育事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告诉身边的人,有一个词叫“厚生”,它让我们充实自己的生活,为他人和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国家做点事。我们可以把“厚生”精神传下去,让这个国家因为精神不朽而拥有更多崇高的灵魂,而这些灵魂才是中国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爱国的方式。
——————
金陵女子大学选定“厚生”作为校训,该校训来源于<约翰福音>10章10节:“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这是教授们和第一届学生(包括吴贻芳在内)所提出确立的。以后吴贻芳在其后担任校长时将它解释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 点评有个学生稍微记录了一下,整理后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是,演讲艺术不同于朗诵艺术。演讲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是希望听众能够认同自己的观点,听众得到的是一种思考的角度与方式。而朗诵是一种表演艺术,是要使听众能够欣赏自己的声音的表现力,得到的是美的享受。
既然演讲是以讲道理为主的,那么讲究逻辑、讲究论证就是第一要务。到了研究生阶段,尤其是要“准确”。比如,把祖国讲得只有60岁,还没有我母亲的年纪大,那就难说是准确。有的选手以其他选手对于国家政策的批评为题,强调爱国就是无条件的,那也难说准确,那是把“祖国”与“政府”混为了一谈,应当明白对政府政策的批评,经常是真正爱国情怀的体现。
第三,从演讲的技巧上来讲,形象化的表述,适当的事例,幽默的语句,往往是更为合适的说服方式,而使用口号之类的强势语言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连篇累牍的祖国祖国、热爱热爱,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甚至适得其反。
对比这三项要求,讲“厚生”为题的这位同学,她的演讲就是比较成功的。
她是用平淡的音调开始叙述,短短的几分钟里,列举了三个实例,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它让我们充实自己的生活,为他人和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国家做点事”。
国家是由个人构成的,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哪里来什么国家?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每一个国民,做好自己的职务,这样的爱国概念不是更能够被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接受?因此她的演讲具有让人信服的力量,能够使听众思考,这就是成功的演讲。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天边外的爱国是指什么呢? [quote]“充实自己的生活,为他人和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国家做点事”
[size=2][color=#999999]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11 22:22[/color]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4666&ptid=93751][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抛却抽象的国家概念,为他人和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国家做事。讲得很好。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爱国的前提是认识国家”,这很赞同。
这位复旦女生把国家理解为由一个个人构成。个人可以平白无奇,但尽其能力为他人做点事,这就是这位学生认为的爱国。我觉得她的思路很清晰。既有天边外所说的“认识国家”,又没有像其他演讲的学生那样把国家和政府混淆,没有成为“言行的盲从者——被国家所控制或奴役”。 [quote]点评有个学生稍微记录了一下,整理后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是,演讲艺术不同于朗诵艺术。演讲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是希望听众能够认同自己的观点,听众得到的是一种思考的角度与方式。而朗诵是一种表 ...
[size=2][color=#999999]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11 22:32[/color] [url=http://www.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4668&ptid=93751][img]http://www.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老木匠的点评很有道理,学习了。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老天,很高兴看到你从“拥有国民意识”,“理解国民们的统一意志”,以及“信服国家利益的至上荣誉”这个观点来理解叙述爱国。原来以为老天是个很洒脱的人,看事情专从天边外的角度,没想到还很体制内。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老天能不能说说中国人“国民意识”、"国民性"是什么?请教了。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国家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你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想象一下中国,你会想到那条河、那座山、那片树,那个城市,那群人,但在你的大脑里你想不出一个抽象的中国。中国国民也一样,你不可能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抽象的中国人。他可能是老天,可能是老钱,也可能是老张或老王。每个人的中国不一样,每个中国人也不一样。
同样,爱国也是一件具体的事。想一下爱国吧,你会想到一个人的一个行为一件事,但它们都是具体的,是伴随某个行动的,而不是口号。让一个祖国母亲带着十三亿个孩子,是不是也太累了。有时想想,让孩子们多认几个娘有什么不好。十三亿个人十三亿种信仰,十三亿个不同的中国和爱国,对我来讲这是最理想的。 [i=s]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10-14 02:52 编辑 [/i]
受老天影响,俺也开始讲天话了。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这些人在集体做什么?
同意 伊来 ,有点吓人。
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些孩子和这些家长在作秀,他们越真诚我越是恐惧。——集体催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