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股市逃不开“7-2-1”魔咒
自从有股票市场那一天,统计结果就无情地复制了一个结果,即绝大多数投资者跑输指数。根据众多学术界的统计结果,从长期来看大致上服从“7-2-1”的情况,即7成投资者败给市场,2成投资者与市场打成平手,1成投资者长期持续跑赢市场。在牛、熊市的情况下基本皆是如此。[table][tr][td][/td][/tr][/table]
股票市场到底是零和博弈还是负和博弈?为什么投资者屡败市场?普通投资者到底是应该亲近它还是远离它呢?
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标的是牛是熊,期货市场永远是零和博弈的地方,如果股指期货推出了,沪深300指数上了10000点——很多期货参与者却会在大牛市中以倾家荡产来迎接指数的狂欢——因为每张期货合约背后总有一个多头和一个空头,“有盈就有亏、盈亏必相等”。但股票市场不同,假设现在指数是2500点,过了3年收盘还是2500点,那市场是零和的吗?不是,几乎一定是负和的,即使不考虑交易成本。
这个问题很多投资者一直想不明白,关键在于股票市场的独有功能,就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和与之匹配的发行机制。市场在1600点时行情惨淡,估值低廉,没有多少投资者会愿意买股票,恰好也同样没有上市公司愿意以如此便宜的估值去发行股票(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到了2600点,投资者有了赚钱效应、越来越有意愿买股票,另一方面估值也高了不少、上市公司开始有意愿发行股票,则市场融资额急剧增长;假设再涨到4500点,投资者买股票已经趋之若鹜,而市盈率已经升到了60倍、市净率升到了5倍,则上市公司融资和大股东套现的欲望更为强烈,因为你可以卖到一个非常好的价钱、实现高额的“创业利润”。世界各国无不如此,IPO和再融资金额一定与市场指数和交易量密切相关。而大量的融资成功、股份上市,必然伴随着天量投资者高位买入造成的高价的持股成本,所以一旦市场重新下跌到2500点,那么过去几年市场总体的加权持股成本整体被锁定在3000点、3500点或者某个位置,也就是说,指数不涨不跌、大多数人却亏钱。
这个结果的背后有两条线索:一、股票市场就是投资者和发行者信息不对称博弈的场所,卖方一定比买方聪明,所以买方即多数投资者一定获得不了超额利润;二、买方的行为模式有问题,决定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买股票不是因为股票便宜,而是股票涨得越贵越愿意买。从这个意义上说,卖方是价值派,而买方是趋势派,买方注定是悲剧收场,懂得价值和估值的人才会获得超额利润。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投资者屡败市场,就是股票市场的品种结构,也存在天然的“7-2-1”分布,或者通常所说的“马太效应”。即使指数从2500点转了几年、最后还是2500点,那么结果必然是大多数股票呈现负收益——这也是我们多年统计的重要发现。因为产业竞争导致企业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集中度加速提高,这反映在股市中就是强弱分化、弱肉强食,一个牛股在平衡市可能有几倍涨幅,可以吃掉十个公司的跌幅,从而维持指数不动。而投资者有几个能买到这些牛股呢,有几个能抱着牛股守到底呢?只有高水平的价值投资者。
最后,我们不能不提交易成本的侵害,这种侵害看似没有单日暴跌8%来得剧烈,它却是可怕的“慢性病”,每天在无形中摧残你的账户净值,逼迫你从一个下行的自动扶梯往上艰难地爬坡。
要想持续战胜市场,投资者需要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模式彻底反思一下,不特立独行、不孤独地坚守,恐怕很难笑到最后。虽然今年以来行情风风火火,甚至全民皆股神,但不消几个月,我们在结账走人时可能就要再次验证“7-2-1魔咒”了。 2009-10-10 05:49 汪建 中国证券报 A股是典型的负和博弈。 [quote]A股是典型的负和博弈。
[size=2][color=#999999]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09-10-17 22:33[/color]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6028&ptid=94331][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作为股民这边看,确实可能负和,从股市总体看,却不是,只不过股市产生的财富大部分给大小非拿走了。其实世界各国的股市都这样,这就叫为实体经济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