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涂博士的自杀证明了什么
在美国西北大学待了7年的涂序新博士回到浙江大学3个月后跳楼自杀了。涂博士的遗书没有全部公布,但是那句话“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无信”已经广为流传。还有一个事实是,扣除房租后涂博士每个月的纯收入居然只有2000元。美国学术圈也残酷,也无情,但不至于无信。因为美国是一个信用社会,没有信用的大学和没有信用的教授不可能生存下来。美国学术界的助理教授(相当于国内的讲师)也有学术压力,但不至于有生存压力。我这几年一直呼吁“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可惜,孤掌难鸣。传统中国最腐朽、最反动的一个观点就是:没钱就别做研究!道德和报酬向来是应该成反比的,因此高尚的行业必须贫困。遗憾的是,这一观点至今统治着中国学界,而且被普通人当作共识。有这样共识的社会,如果能建成“公认的”(不是自封的)世界一流大学,那真是黄粱一梦。涂博士没有梦到,因此他选择了永远睡去。
浙江大学敢为天下先,它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试图为全中国人民寻找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捷径,就是用2000块人民币引进“一流人才”。它更胆大包天,居然声称要引进100位“大师”。我敢说,就我目前所在的哈佛大学都恐怕没有100位大师。浙大的成功,必将改写人类高等教育史。 100个大师固然是见笑之谈,也足见当今大学之浅显狂悖,但聂先生结算别人工资时,非要扣除房租,则不知为何。敢情哈佛的老师都享受免费住房?或者,哈佛老师的待遇都是按扣除房租结算的。
在邱晓云版主的一个转贴里,我明明还看到,涂博士还有每月1500元左右的房帖,若是评上副教授(还是教授),房贴还会翻倍。 依主贴的意思,涂博士的自杀只能证明:回国博士的工资待遇在扣除房租后如果不到2000元,那就不能活,非得跳。 [quote]浙江大学敢为天下先,它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试图为全中国人民寻找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捷径,就是用2000块人民币引进“一流人才”。...
[size=2][color=#999999]李旧苗 发表于 2009-10-27 15:33[/color]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7554&ptid=94677][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lol12d [quote]“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
[size=2][color=#999999][color=#333333]聂辉华[/color] 发表于 2009-10-27 15:33[/color]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7554&ptid=94677][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把大学学术水平和钱直接联系在一起,有点轻率。有了一流待遇,没有一流环境,(学问自由,公平竞争,教授治校等等),水平一样上不去。
人死了很可惜。不过回国的也不能幻想在祖国的怀抱里就理应受到特殊照顾,像孩子找到了娘一样。 “土鳖”教师才是弱势群体
2009-10-28 (成都)李春晓/文
最近浙大海归涂博士因为自己在“学术界”受到的挫折疑因抑郁缠身,跳楼身亡的消息沸沸扬扬。据现有的报道称,本科毕业于清华的他从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浙大给他的职位是“师资博士后”(原来这也算个职位),薪水是每月4000人民币,交完房租后,每个月到手的钱是2000多元。据说涂博士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辞去了在美国已经到手的教职,带着女儿一起归国,不料却是如此凄惨下场。
因为我也多少算个“海龟”,也是在高校教书,此事发生后,便不断有亲朋好友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嘘寒问短两句,我想言下之意不过是,“想开点,千万别跳啊。”原来,这年头,海归也变成弱势群体了!
我是一个并未享受海归待遇的海归教师。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我认为比海归老师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每个月拿一两千块钱,在高校艰难求存的“土鳖教师”们,那些深陷“老体制”的年轻老师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拿我自己为例,目前我任教的这座西部211工程高校近年来也招了不少海归,而且是我市唯一两个实行“双轨制”的高校之一。所谓双轨制,就是说被录取的海归博士可以享受年薪20-30万,而非海归的教师则停留在所谓的“老体制”的薪酬系统。
我进校的时候虽然也是“海归”(美国硕士,有美国和国内工作经验),但非常不幸的是并没有“博士”学位,于是被划进了“老体制”的范围。至于我的工资,从一开始就被层层神秘的烟雾所笼罩。
记得我去学校人事部签合同的时候,愕然发现合同上没有一个地方告诉我工资是多少(后来才知道,老体制的老师合同上都不会有薪水的)。人事部的老师司空见惯地说,“这没的说,你是老体制啊,那就按标准给呗,基本工资+岗位补贴”。
那是多少呢?现在我每个月到手的、税后的工资是1300元。没错吧?没错,就是这么少。这1300元包括800元的“基本工资”+500元的“岗位津贴”。这1300元/月,1万5600元/年的工资包含的工作量是每年上课300个学时,如果上不够,学校还要从里面扣钱。
基本工资似乎是没得商量,岗位津贴是怎么定的呢?据说是按照工作资历+职称,虽然我在海外国内都工作过,但海外的那部分因为不在“档案”里,所以不算。职称我就更没有了。所以顺利成章地,学校就给我定了个最低岗500元。
需要提的是,我的工资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学校很多初进校的年轻老师都拿着和我一样的工资。理科老师或许会好一些,有些项目啊赞助啊经费之类的其他收入,但也绝非容易的事。那文科老师怎么办呢?等着饿死吗?
我的父亲是成都市退休的中学教师,他的退休工资每个月也有3000多,外婆是退休小学教师,每个月工资也有3000多。根据成都市社保局的资料,成都市去年平均月工资是2058元,成都市的房价现在平均是6000元左右(当然7、8千,上万的楼盘也比比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拿着1300元/月工资的年轻教师,要怎么去生活呢?一个每天想方设法要去其他地方赚钱买房娶媳妇的大学老师,会把多大的精力花在教书育人(更不要说做学术)上呢?老师都在想着赚钱填荷包的学校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
很多人会说,你代表的也许仅仅是一部分高校的老师,其他油光水滑、风生水起的高校教授们多了去了。是的,我恰好代表了最弱小的那一部分,然而我相信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并不低,弱小并不代表不存在,并且正是因为弱小,才更需要关注。 方便的话还得请木匠师傅介绍一下国内大学教授收入情况。在日本,国立大学教授是国家公务员,工资都由法律规定。
我有一个亲戚在深圳一个旅游专科大学教书,(日文和法文),没有博士学位,可是工资一年也有六万多人民币。 [quote]方便的话还得请木匠师傅介绍一下国内大学教授收入情况。在日本,国立大学教授是国家公务员,工资都由法律规定。
我有一个亲戚在深圳一个旅游专科大学教书,(日文和法文),没有博士学位,可是工资一年也有六万多 ...
[size=2][color=#999999]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10-29 08:54[/color] [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7806&ptid=94677][img]http://yanta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学校和学校之间,各个不同的院系专业之间,收入差别极大,难以概括的。一年6万,月薪只有5000,在深圳生活,应该是不轻松的。除非学校提供了廉价的住宿条件和伙食。
以上海为例,在重点大学的教授,工资由学校(教育部)和地方津贴两部分组成,一般也不过是6000左右/月。当然要把一些学校的头面教授、有专门头衔也就有专门津贴的教授除外。
另外的收入是院系自己创收来发放的奖金(也是以津贴的名义,比如课时津贴、科研津贴、社会工作津贴等等)。各个院系差别极大,文史哲低一点,最多和工资打平,那么合计一个月也就是一万多一点。一般的教授年收入也就是10万左右。经管等学科创收多,奖金高,可以达到工资的两倍。而理科的院系一般这样的创收项目少,奖金也就和文史哲差不多。
还有的主要收入是科研项目。文科的比较少,一个项目几万,如果是国家项目,一般本单位都要1比1的补贴。这笔钱不是现金,但出外开会的旅费、平时的应酬、文具费用等都可以报销,这样一个项目即使是3年、5年,每年可以有1、2万的零花钱。到了最后找几个学生拼凑一本书,拿到出版社出一下,给出版社4万,讲好1万多作为稿费返回,这样项目的钱大多可以实现收入目的,平均下来每年也有个1、2万。理科的项目大,至少都是几十万的,而且明文规定可以提成10-20%,还可以开支劳务费给学生(当然还可以从学生那里抽头回来),还可以购买整个百货店的东西来当作实验资料——每个学校都有庞大的物资处办的领取各类用品的仓库。所以这笔收入要远远超过工资和奖金,有项目的教授可以每年坐收10万以上。因此理科院系一般是“穷庙富和尚”,院系没有什么钱,教授钱多。
副教授、讲师要惨很多。一般没有办法自己申请项目,只好参加教授的项目为教授打工。专门的青年项目、归国人员项目等数量少,申请难,金额小,不能作为常情来算。他们只有依靠学校的工资和院系的奖金,因此收入一般都在年10万以下。除非是在实用性强、创收项目多的院系。
至于教授的外快,有了名望的“走穴卖嘴”,出讲一次,日进万元以上。有的一个暑假就赚辆宝马钱是很正常的。或者是借着名望到处兼顾问专家,有津贴可拿,轻而易举的年入几十万。没有那么大名望的只好卖文,低层次卖嘴,做钟点工,赚点辛苦钱。 毕业不久的博士,确实是最困难的。原来是两年后自动转副教授,现在全部都要走申报晋升,要有项目、有专著、有SCI论文,好难的。昨天刚给一个博士的申报材料做鉴定,2003年毕业的博士,到现在还在申报副教授。
没有教授头衔,出去卖嘴,价码太低;卖文,名头还不够还卖不出去。而同时却要买房、娶妻,生子。过去博士一进高校,妻子的户口工作都可以解决,现在一律不管,我就见到很多的博士太太在家里带孩子,也没有户口,没有社保。现在和过去的风气又不一样,博士穿得太烂还不行,骑车上班也不太象样,还得打扮打扮,花钱的口子极大,来钱的口子很小,难怪形成焦虑症候群体。 关键是横向项目,有了这个就是靠本事吃饭! 熊丙奇:海归博士死于大学的“大师梦”
转载自[url]http://blog.51xuewen.com/shuli/article_18477.htm[/url]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令人关注的是,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这就让人纳闷: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后为何难以开展科研?为何待遇如此之低?
浙大的“1311计划”其实已透露出答案,据悉,“1311计划”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我不知道那位博士回国前,是否根据这些数据做过算术。这里不妨简单算一下,100位大师,按每位年薪50万计算(22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人民币,50万年薪只是武汉大学的一半),就是5000万,再按每位科研启动经费200万计算(对“大师”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就是2个亿。也就是说,仅100位“大师”就要花去两个来亿。还需要继续计算300位核心人才和100个创新团队吗?这一路算下来,算到学术骨干,留下的资源就可怜得剩那么一点点了。
媒体的报道,也揭示出“计划”的主体是大师们: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100位大师,好大的气派!可问题是,放眼全中国高校,有多少真正的大师?分析今日一些高校的“大师”人物,水平不一定是“大师”,条件待遇却一定是“大师级”;更有众多“大师”级人物,多处兼职,处处领薪,早先浙大传出的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案,当事的院士,是浙大聘来兼职任院长的,每年到校工作时间不长,连自己署名发表论文也“不知情”,不知浙大是否给他“大师级”年薪?
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准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学术的理想和激情,在不能自主的科研中,渐渐丧失,所能生出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媳妇熬成婆,挤入“大师”队伍,然后拥有学术资源的配置权,再让一帮年轻人干活,自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现实,比如这位博士,发出“残酷、无信、无情”之叹,做出极端之举。
有研究表明,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并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年龄段。因此,重视为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国际上的共识。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几乎很少有博士没有全额奖学金的,读博士期间,博士们就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全额奖学金足以让他们全心投入研究。而获得大学教职之后,一个普通讲师就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可以指导博士生。
我国高校近年来办学资金越来越充裕,但是,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转,原因就在于学术资源的配置,掌握在行政权、学术权拥有者手中。与国外大学一校之内教授待遇相差不大不同,国内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术头衔的教授,待遇相距很远,有的甚至达10倍,更不用说普通教师与那些“大师级”教授的待遇差距了。
在中国高校的“大师计划”之下,有为的青年学者要么陷入焦虑,要么走上“运作大师路线”。这样的大学大师梦,也可能只是做梦了。这次海归博士的自杀,能否惊醒大学的美梦呢? [i=s]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10-29 19:08 编辑 [/i]
[b][url=http://yantan.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7820&ptid=94677]11#[/url] [i]老木匠[/i] [/b]
[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6d5887]从涂博士的悲剧看全球性博士过剩(转贴)[/color][/size][/font]
[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6d5887][/color][/size][/font]
涂博士[font=MingLiU]让大家惋惜。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就这样离世而去了。涂博士的悲剧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制度的深层的市场规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全球性博士过剩的时刻来临了吗?[/font]
[font=MingLiU][/font]
[font=Calibri] 1994[/font]年,我到美国[font=MingLiU]读书。第一天,就遇到了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博士后。他已经在我们实验室作了[/font][font=Calibri]7[/font]年博士后了。一直无法在美国找到一个助理教授位置。当我看到他的求[font=MingLiU]职简历的时候,我吃惊了。他已经在科技界最顶尖的杂志自然杂志和科学上分别发表了两篇论文,都是第一作者。在其他一流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已有[/font][font=Calibri]30[/font]多篇。非科技界的朋友也[font=MingLiU]许不了解在自然杂志和科学上上发表论文的难度。要知道这两分杂志是世界上公认的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科学杂志。它刊载各个学科最重要的科学进展。大多数教授一生也未必有一次机会在这两份杂志上发表论文。也就是说,这为博士后已经是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了。就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竟然不得作了[/font][font=Calibri]7[/font]年博士后。我不尽[font=MingLiU]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了。[/font]
随后,我有遇到了一位学化学的中国留学生博士后,他当[font=MingLiU]时已经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在其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已经超过[/font][font=Calibri]100[/font]篇。他告[font=MingLiU]诉我,他酷爱科学,只想在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不想去公司工作。一年后,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三篇论文,但是终于不得不放弃了科学理想,到一家公司去从事产品开发工作。[/font]
[font=MingLiU][/font]
前不久,我[font=MingLiU]认识了一位岩体力学博士,刚好与自杀的涂博士学的是一个专业。他告诉我,博士毕业以后,他找到了一份薪水微薄的专业工作,但是只干了[/font][font=Calibri]4[/font]个月,就被裁[font=MingLiU]员。两年来他只能在夜间超市打工。[/font][font=Calibri]“[/font]在超市打工工[font=MingLiU]资和我作专业工作时差不多[/font][font=Calibri]”[/font]他[font=MingLiU]这样告诉我。[/font]
[font=Calibri][/font] 在加拿大,[font=MingLiU]许多博士毕业的电子工程师的年薪只有高压电线路作业工人的一半,而这些高压电线路作业工人只是高中毕业。在清洁工的队伍里,经常可以碰到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我开始怀疑,全球性博士过剩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font]
[font=MingLiU] 现代的科学研究结构中,大学教授需要研究助手来协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而最廉价的研究助手就是博士生和博士后了。在美国,雇佣一个博士生只需要付他的助学金,大约每年[/font][font=Calibri]15[/font],[font=Calibri]000[/font]美元。雇佣一个博士后大[font=MingLiU]约每年[/font][font=Calibri]20[/font],[font=Calibri]000[/font]美元到[font=Calibri]30[/font],[font=Calibri]000[/font]美元。[font=MingLiU]这个价钱比大多数建筑工人薪资要低。[/font]博士后已[font=MingLiU]经从教授的跳板变成了一个终身职业,大量的无法找到教授职位的人,不得不在博士后的岗位上奋斗终生了。[/font]
[font=MingLiU][/font]
科学研究只承[font=MingLiU]认第一,在这个领域中你必须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而自然界未被发现的新领域是有限的,未被发现的科学规律也越来越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狄拉克曾经说过,那时([/font][font=Calibri]20[/font]世[font=MingLiU]纪初)二流甚至三流的物理学家也能做出一流的工作,而现在,一流的物理学家作二流的工作都非常困难。物理学大师费曼指出,物理学的荣耀不会永存,我们可能已经到了物理学的终结阶段。研究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尚且如此,对岩体力学这样的土木工程学[/font]科,真正有价[font=MingLiU]值的研究成果能有几何呢?[/font]
[font=MingLiU][/font]
我提到的第一位博士后,他所从事的是未知[font=MingLiU]领域最多的生物学科,也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博士已经过剩,就不用说那些已经被充分发掘过的领域了。在这些领域,学术论文的价值实际上是权威说了算,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几经在[/font][font=Calibri]20[/font]世[font=MingLiU]纪就完成了。涂博士刚好从事的是这个领域的工作。[/font]
[font=MingLiU][/font]
[font=MingLiU] 中国目前的引进人才的机制,注重与大师和高学历。事实上,中国与美国和世界的差距主要在技术。这些中国急需的技术人才并不是博士,而是大量的硕士。在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当中,学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生有80%在第二年就拿了硕士学位毕业找工作了。而学习其他科学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前,几乎无例外的同时再读一个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或者数理统计的硕士学位,以备就业的多种选择。市场是残酷的,我大多数朋友都是以第二硕士学位就业,而在简历上只字不提原先的博士学位。[/font]
[font=MingLiU][/font]
微[font=MingLiU]软不是由博士们建立起来的,[/font]比尔盖茨本科都没有[font=MingLiU]毕业。事实上大多数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都是一些硕士甚至本科毕业生创造出来的。而中国现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刚好将这些中国最需要的人才排斥在外。博士毕业,即[/font]不是杰出[font=MingLiU]创造发明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爱因斯坦只是本科毕业,孟德尔也不是博士毕业。爱迪生中学都没有毕业。法拉第也只是学徒出身。引进人才不应该只盯着博士群体。[/font]
[font=MingLiU][/font]
[font=MingLiU] 在这个博士过剩的时代,博士生毕业之后在就业的压力下,必须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你在导师的指导下可能已经做出了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但是,这个世界上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一个新的和你的导师同样的研究实验室。在找到你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前,你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打工仔。博士毕业后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在社会上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希望看到涂博士的悲剧重演[/font] 先谢谢木匠师傅的回复。 如果仅从收入看,美国大学文史科系教员的薪金也很低,九十年代我认识一位哈佛毕业的老美,在伊利诺大学任助理教授教亚洲史,年薪不过三万。当时只要本科学历就很容易找到IT编程的工作,起薪一般六万。 大学文科青年教员确实比较惨,工资收入远远低于中小学教师。 涂博士自杀应该是个人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吧,跟教育体制或劳动用工状况关系不大。假如一个人薪水低就要跳楼,中国岂不尸横遍野了? “在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当中,学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生有80%在第二年就拿了硕士学位毕业找工作了。而学习其他科学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前,几乎无例外的同时再读一个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或者数理统计的硕士学位,以备就业的多种选择。”
是这样。 我猜与钱关系小,与副教授职称关系大,之前他向妻家说已拿到了,这次再没有,交代不过去。当然,一般人正常人也不至于为这就自杀。 [i=s]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11-6 21:41 编辑 [/i]
涂博士的确没有必要自杀,以他们俩的条件,在中国还是挺优越的
从浙大可以看到中国高校特别是名校对青年教师的待遇,这也实在太差了点吧,就这个条件,还叫人才吧,民工还差不多嘛。
一个国家和民众对人才的态度,能折射出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涂博士非常优秀,他做错的,只是坚持在一个根本没有科学土壤的环境中去耕耘,自然只有苦果。
有人可能更坚强些,他们看到了苦果,于是选择了其它,于是适应了这个环境,涂博士,一时想不开,就选择了轻生。
从中,我看到的是一种悲凉,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不适应他是不可能的,再好的理想,也要终归于世俗的风气。
不要说中国不需要太多的博士,问题是,中国有几个博士是真正合格的,真正优秀的博士,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一流的人才,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紧缺的,绝对不存在过剩一说,
不要说爱因斯坦是本科毕业,看看他的广义相对论,你以为真是本科生的数学水平就可以应付得了的吗
不要说中国需要的是技术工人,那是资本家需要廉价劳动的胡说,你看看那些技术学校,真的有几个是有大出息的。就我所学的计算机,我深知,要应用好技术,那也得有很好的理论知识,真的以为当代爱迪生可以是初中毕业吗,看看现在顶尖的科学发明,有哪项不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前提。
不要说某某是工人出生,某某是平民,那是以前,以前有以前的机遇和条件,现在行吗,更何况那是不世出的大师,就我所知,一些基础领域的绝顶高人,也是不世出的,这些人,在本领域的精英里,非常有名,但其名声要传到民间,可能还需要一二十年,这些高人,是真正的天才,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对本方向有深入的高层次的研究,可不是靠点小聪明出可以出来混世的。
不要用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商人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受惠者,没有前人的研究和积累,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吗,我们学习历史,也不会向司马迁付版税,光纤之父高锟没有去收思科的专利,同样道理,发明UNIX操作系统的伯克利大学,并没有收取DOS模似UNIX的专利费。 涂博士提到的“无信”很重要。估计在引进的时候多少是有些口头承诺的,否则跟其他人一样评来评去的他又何必来这个学校?但高校也跟其他地方一样,引进的时候说得不晓得有多好,一旦引进结束,很多操作就跟原来的承诺大有差距了。还有就是负责引进的和后期管理的是两套班子,前者的承诺后者并不认帐,当然在当事人看来就是“无信”。我一同学,某大学想引进,原来书记校长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当谈得出版的要进入实际操作的时候,具体办事的就打退堂鼓了,说这个他没权力那个他不敢答应了,幸亏该同学及时抽身,否则也是一样的结果:你已经来了,一切就得按我的规定我的要求办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