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11-17 14:57

薛兆丰:里根及其经济政策

里根总统(1911-2004)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年93岁。十年前,他给公众一封信,告诉大家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消息,说要真正退出公众视线了。读来令人忧伤。今天,俱往矣。让我说说他的趣言佚事,再谈谈他的经济政策,权作纪念。
  里根喜欢悠闲生活,不爱遵守时间表。在他就任总统的那天早上,助手迪佛来到他家,问里根夫人:“州长呢?”南茜回答:“可能还在睡觉。”迪佛径直走进里根的睡房,把里根叫醒,告诉他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发表就职演说了。里根问:“那我是不是得起来了?”
  里根不仅信奉“无为而治”,还把这套哲学用到日常工作上。他叫人把会议室里杜鲁门总统的雕像搬走,换上柯立芝的,理由是柯立芝总统也跟他一样,信奉“无为而治”。有人问里根,为什么他从不加班。里根回答:“我知道加班不会把人累死。可我想,干吗去试呢?”
  在经济政策方面,里根最为人传诵的,是他在那次就职演说中的名句:“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要理解里根所说的危机,我们得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也就是里根上任的前夕,看看里根接手的是怎样一个经济摊子。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滞胀,也就是通胀率与失业率同时居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束手无策,因为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尤其是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曲线”版本,失业率和通胀率应该具有替代关系,此消彼长,不会同时出现。也正是根据这套理论,这些经济学家甚至主张,通过制造通胀来解决失业问题。
  而里根完全否定了这套学说及其背后的信念。他欣赏一些与之对立的经济学家,采纳了两套全新的经济理论,其一是弗里德曼(M·Friedman)的货币理论,其二是曼德尔(R·Mundell)和拉发(A· Laffer)等人以《华尔街日报》为阵地宣传的供应学派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就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而不是其他五花八门的理由。虽然控制通胀是中央银行的工作,与行政无关,但里根并非无事情可做,因为前任总统尼克松和卡特,为了压抑通胀施行过不少笨拙的经济政策。而里根上任当天,就签署法令,立即解除了全国的汽油价格管制。加油站外排了十年的长队,一个礼拜就消失了。
  供应学派理论认为,政府要增加收入,边际税率并非越高越好。拉发在一块餐巾上画出了著名的“拉发曲线”:如果税率是零,那么政府的收入是零;但如果政府的税率是百分百,人们不想从事任何工作,政府的收入也是零。只有适当调节税率,政府才能取得最大的收入。
  当时美国的边际税率高达70%,已经接近后一个极端。因此,里根主张减税,从而鼓励企业增加生产,把经济带出困境。为了给民主党人控制的国会施加压力,他在黄金时间发表电视演说,要求国民给他们选区的国会议员写信或打电话,表达减税的心愿。这一招果然奏效,国会通过了里根大刀阔斧的减税计划,边际税率两年后减至50%,而美国经济也开始复苏。
  最大的问题是,里根在减税的同时,完全没有触及庞大的政府开支。他竞选时承诺要致力于缩小政府规模和福利开支,但此后八年,他实际上没有减少哪怕是一项的政府开支,结果是财政赤字激增。
  里根上任时的财政赤字是500亿美元,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2000亿美元,到他离任时达到1.5万亿美元。人们指责里根任内的经济繁荣,是靠“先花后来钱”带来的。继任的布什和克林顿,为了填补这个大窟窿,不得不连番征税,累计超过了里根上任时的水平。
  真正的供应学派,是在减税的同时减少政府项目,否则公共开支不可能平衡,而赤字迟早要再靠税收来填补。可实际上,说服国会通过减税提议不难,但政府开支一旦上马,就几乎永远不可能削减。
  没有人怀疑里根让政府瘦身的雄心壮志,但无情的数字证明他一事无成。这位共和党领袖能做的,似乎只有幽自己一默。记者质问他:“你把问题推卸给过去,推卸给国会,你自己难道就没有责任?”里根接过话茬就答:“有。我(年轻时)当过多年的民主党党员。”


[b]里根与他的传奇“经济学”[/b]


[i]周金发[/i]



    2004年6月5日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去世,再次引起人们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兴趣。在里根担任总统期间,美国经济从萧条到繁荣、从通胀到平稳发展,他创造了近2000万个工作机会,改观了美国就业形势,同时也令美国股市一路飘红,甚至持续到2000年。在里根执政的8年中,他所“创造”的“里根经济学”留名经济学史。?
    受命于危难之际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经济开始面临严重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形势,美国经济持续陷入滞胀,失业率逐年递增。1980年,里根上台的前一年,美国通胀率高达13.5%,而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下降了0.2%。面临经济低迷的状况,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采用以供给管理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大幅度减税、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里根经济政策可视为一种侧重于供给领域的经济政策。简单地说,它的原理 是减税→刺激消费→拉动需求→增加就业和投资。在美国处于高通胀、高利率的不利形势下 ,里根经济政策有效地平抑了通胀,并且保持赤字处于可控制的水平。?
    即使在里根离开总统位置之后,人们依然看到里根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国民活力的恢 复与提升的影响。从1982年12月起,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经济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经济复苏都强劲有力。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增长持续 时间最长的一次。通胀率也由最初上任时的13.5%下降为不到5%。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23%上升到1986年的25.2%。?
    治理经济出奇招小政府、大社会、少干预
    里根政府一上台,就推行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改革。他认为,在政府规模的基本理念问题 上,无论是小政府还是大政府,都不可能是绝对化的,关键是寻求一种符合整个时代环境和本国国情需要的政府规模理念。在里根之前,共和党并没有明确地把“小政府、大社会、少干预”表述出来。而里根把共和党不喜欢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化。?
    不过,里根时期的经济表现与他的经济理念也有明显的矛盾。里根希望缩小政府规模, 但事实上,在里根任期结束的时候,美国政府的规模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降低税率?
    里根上台后开始着手税制改革。执政期间,他主导了两次重要的减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次在1981年,一次在1986年,从而使美国税率从1980年的70%降到1982年的28%。?
    对于大幅度的减税政策,民主党人提出严厉的批评。他们认为,里根的减税是掠夺穷人 ,保护富人,是一种“细血长流”的放血政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将这一政策形容为“不计后果”,克林顿认为不应减税,而是应想方设法增加政府盈余以消除赤字 。?
    但是,全国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布鲁斯·巴特利特并不那么认为。他在回顾当时减 税的背景时表示,减税对刺激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说:“80年代初,美国收入最高的所得税税率为7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收入很高的话,你每赚1美元,自己只能留下30美分。这种高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刺激作用。”?
    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阿瑟·拉法尔也说:“减税生效后,经济增长强劲,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查阅一下1983年以后的政府收入,就可以发现收入增长情况非常好。”?
    扩大军费开支?
    里根上台之际,世界正形成两极对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正在进行经济和军 事的较劲。里根为确保美国的军事大国地位,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为了拖垮苏联,里根政府进行了大量军事投入。在任职期间,里根投入了数万亿美元的军费,国防开支增加了27%,预算赤字增长了近3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当然,军费开支一方面刺激了美国的消费,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同时也创造了就业岗位。?
    然而里根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面影响。与前苏联的军备竞赛和大力推行的减税计划,使得里根执政时期累计财政赤字高达13382亿美元,比此前的历届美国总统在204年中累积的财政赤字总额还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给后任者设下陷阱。?
    经济思想在美延续
    里根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位超脱日常具体事务的总统。所以有人认为,所谓里根的经济政 策其实是他的经济班子的产物,而并非里根本人的思想。阿瑟·拉法尔则指出,这其实是一 种误解。拉法尔说:“里根充分主导制定经济政策的工作。他在我之前就形成了减税的观点。当时的经济决策完全是根据里根的思想进行的。”?
    作为里根的支持者,美国现任总统布什上台后推出的一系列措施,被视为里根经济政策的翻版。他也极力主张以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推动经济,而不顾美国赤字。与里根一样, 布什的经济政策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批评,但最终美国还是走出了自2001年以来经济不景气 的阴影,并且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但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不管人们对里根的经济政策“遗产”做怎样的解释,里根的 经济思想对美国人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都将持续下去。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11-17 16:04

[b]陈青蓝:再见!里根[/b]


    今晚,突然感觉有些伤感。因为我突然想起一位我从没见过的老人。
    没错,看题目你们就知道了,是里根。我想起看过他在离任告别演说里的话:“有人问我离去的感受,离去当然是如此甜蜜而又令人伤感。”
    昨天,在网络视频上看美国新科总统奥巴马前几天在国会中神采飞扬的演讲,那叫一个魅力四射哦,让我第一次对演讲这种闪耀着人类神性光芒的才能产生厌恶之感。
    是的,厌恶!因为奥巴马正在用迷人的修辞说服台下的绅士们为一项总额为7850亿美元的盗窃和抢劫方案投赞成票。如簧的巧舌成了邪恶的工具,让我想起一部好莱坞电影《魔鬼辩护士》。
    美利坚,自由的圣地,什么时候堕落到这种境地了呢?难道所谓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就那么有吸引力? 难道忘了20年前里根所说的话“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就算是看不上里根这个粗鄙的保守派。那么左派克林顿总统说的“大政府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你们也假装没听说过吗?
    整整20年前,1989年1月11日,里根告别了白宫。他离去的背影中,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在这一年,柏林墙轰然倒塌,半个欧洲回归自由,两年以后,这个老人所诅咒的邪恶帝国成为了历史。
    而在八年前他走进白宫的时候,那个邪恶帝国表面上如日中天,在世界各地与美国争霸,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政界和学术界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此时美国正在经历一场类似于今天的一场经济衰退。而且其艰难程度恐怕比现在更甚一筹,因为当时美国拥有数量不少的国企恐龙、许多行业如航空、铁路、邮电等管制之严酷甚至可以与50年代中国的“公私合营”相媲美,高额税收让整个经济死气沉沉。一位经济学家1982年对里根说:“在美国,在全世界,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经停顿下来,并且在未来的数年里可能毫无起色。”
    当时谁也不会料到,这位好莱坞演员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发动了一场“里根革命”。这场被称为革命的改革一下子让知识分子和官僚们惊慌失措了,他们称这些改革是“危险的”“激进的”。
    其实改革并不激进,只是恢复美国已经蒙尘的传统,恢复人们已经遗忘的常识而已。就像里根所说的:
  “常识告诉我们,当你必须为某件商品交纳大笔税款时,人们就会减少生产这种商品。因此,我们削减了国民的税率,而国民却生产得比以往更多。我国的经济就像一棵被修剪过的 大树,现在生长得更加迅速,更加根深叶茂了。我们的经济计划促成了我国历史上最长的、在和平年代出现的一次经济增长:家庭纯收入提高了、贫困率下降了、工商界兴旺发达、科研和新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出口更多,因为,美国的企业变得更具竞争力。同时,我们确立了这样一种国家意志:我们与其在国内构筑保护主义壁垒,但不如去拆除国外的保护主义壁垒。”
    多么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减税、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给人民以自由。中国哲学家老子也提出过这样的政策: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
    古来用老子的哲学治国的多为盛世,内中暗含的天道,中外相通。
    美国也在里根手中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从1982年开始连续七年的经济繁荣,创下历史纪录。美国人民从来没有像这个时期那样繁荣富裕、充满希望。美国在经济竞赛中把苏联集团彻底抛在了背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里根重建了美国人的乐观和自信,重建了对自由的信任。这可能是里根留给美国人民的最珍贵的遗产。
    正是依靠这种遗产,美国在随后的九十年代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十年。在九十年代,小政府、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的理念已然成为了美国人民毫不怀疑的根本理念。即使是左派民主党总统克林顿上台,也不得不向这种理念低头。克林顿总统在台上宣布“大政府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成了放松管制和全球化的积极鼓吹者。尽管克林顿时期实施的左倾政策如《社区再投资法》等为后来的经济危机埋下了地雷,但总的来说,克林顿时期仍然是里根时代的延续,自由市场和小政府的理念并没有受到根本的挑战。
    随后的布什时代,保守主义已然成为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已然成为事实。尽管大学仍然被左派所把持,但已然难以撼动保守主义的堡垒。(保守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孪生兄弟,尽管在一些地方有所分歧,但人们很难把这两者分开。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被称为保守主义思想家,古典自由主义智库CATO研究所被外界当作保守主义智库,尽管他们自己都拒绝承认。)
    现在回头看来,里根时代基本上到2008年才结束,这个时代长达三十年。与里根几乎同时开始自由化革命的还有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中国的邓小平。
    后者,尽管很多有道德感的热血人士不承认,但事实终归是事实,是邓将十多亿人引入了全球市场,改变了世界的生态,让中国人获得了比以前多得多的自由。在中国,如果我们多年以后回过头看的话,也许会看清楚,邓时代差不多到2004年左右就逐渐结束了。因为从那时起,趋势就逆转了,经济自由化变成了再国有化和凯恩斯化。
    三十年前,三剑客同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腹地发起了自由化的革命。三十年后, 在美国和中国,这个时代几乎同时嘎然而止。2009年,奥巴马的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中国的四万亿人民币的砸钱计划(2009年3月初,又有消息说是加码到了八万亿),获得自由的企业再度被国有化,获得自由的经济再度被管制,走大政府的凯恩斯道路,中国倒是跟美国跟得紧。
    1989年1月11日,里根说完“再见!上帝保佑美国!”之后走下台阶,然而此后20年,他并没有离开。但时光到了今天,这位老人不得不真的说再见了,因为另一个魅力四射的“魔鬼辩护士”已经赢得了万众欢呼,对他们来说,里根这个词太老套了,就像自由和市场一样老套,而他们要的是“Change”。
    再见!里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