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汀 发表于 2009-12-17 16:38
[quote]28534
秦怡
28535
谢芳
28536
言慧珠
28537
张瑞芳和孙道临,哪个电影呢
[size=2][color=#999999]宇航 发表于 2009-12-17 08:5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6215&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家>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17 21:20
[size=4][/size]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 [/size][size=4]19,十七年电影的归来(5)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是我懂事看电影以来,第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第一集摄制于1959年,续集摄制于1964年,文革前的观众为看续集等了五年,而我们在一个晚上就看全了,两集一气呵成,过瘾之极。那一晚的情景还记得很清楚,看完已近午夜,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群人不再像以前看完别的电影那样高谈阔论,没有人说话,好像都沉在电影的意境里缓不过神来,寒夜里只听到沙沙的脚步声。
这样一部歌颂人民公社并有粉饰现实之嫌的电影何以有如此魅力?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影片集中描写了爱情,而且是罕见的多角恋爱故事,我们已经习惯了文革电影里的单身英雄,从未见过如此集中地描写爱情生活而又描写得如此美好的爱情电影,对于情窦初开的我们有着难言的诱惑。李亚林、金迪等一班当时还不大出名的演员,表演朴实无华,把农村青年建设家乡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激情表现得很有感染力。特别是金迪扮演的孔淑贞,英姿飒爽而又不失女人味,特别得到我们的推崇。
记得那天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当续集进行到中间部分,孔淑贞去外村修理电线,突然响起了歌声:“人说山西好地方……”,听完第一句,立刻辨认出那是郭兰英的声音,歌声美得令人陶醉,听完全曲,舒畅之极。不久,又看到了《上甘岭》,终于听到了郭兰英唱的《我的祖国》,那种幸福感难以言说。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不只是征服了后文革的我们,而是早就征服了前文革的他们,文革前上映时就引起巨大的轰动,李亚林和金迪仅凭此片即入围“22大明星”,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至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把农村生活描绘得那么美好富足,把后来的人民公社描绘得那么朝气蓬勃,是不是符合当年农村的现实?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从推断,不过据我在70年代初对人民公社和农村青年的近距离观察,真正的农村并不是那么诗情画意,似乎跟电影是两回事。
多年后,我在翻阅苏联小说《金星英雄》时,突然醒悟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很像是《金星英雄》的中国版,甚至还可辨认出《勇敢》、《收获》、《幸福》等苏联名著的诗意情调。在那个苏联文化深入中国精神腹地的年代(苏联译制片的数量甚至高过国产片),中国的文艺作品受到苏联的影响很正常,没什么丢人的。
《锦上添花》、《今天我休息》、《大李老李和小李》、《魔术师的奇遇》,这几部喜剧电影名气极大,在解禁之前即久仰大名,看完却略感失望,这些新时代的喜剧远比描写旧时代的《抓壮丁》、《七十二家房客》逊色,创作人员明显有顾忌,放不开,剧情编排很生硬,演员无从发挥,有点为赋喜剧强说笑的意思。这几部中,《锦上添花》因为赵子岳和凌元的精彩演出受受到好评。
《霓虹灯下的哨兵》,改编自60年代初引起轰动的话剧,拍成电影更加轰动,南京路上好八连也因为话剧和电影的强大宣传而家喻户晓。影片中朴实温柔的春妮由陶玉玲饰演,与《柳堡的故事》一样,仍然是本片的最大亮点,女特务曲曼丽的扮相和美国外交官在南京路横冲直撞的场面也让人难忘。现如今,南京路上的霓虹灯已成世界景点,霓虹灯下的哨兵和那支模范连队则很少有人提起了。
新社会剧情片大多是主旋律影片,歌颂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事迹,我看过的其他影片还有描写青年生活的《年青的一代》、《青年鲁班》,讲述治疗血吸虫病的《枯木逢春》(因为主席的诗词,我们从小就熟知血吸虫病),与台湾国民党军打仗的《海鹰》、《水手长的故事》,体育片《女篮5号》、《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还有两部跟火车有关的电影,《十二次列车》说的是火车遇到山洪被困,车上的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团结一致,终于脱险的故事;《特快列车》说的是一列普通慢车为了抢救重伤员临时改成特别快车直达大城市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拍得有如惊险片,让我这个从小随外婆乘火车南征北战的火车迷看得很过瘾,尤其是《特快列车》,深得我心。[/size][/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size][/size][/font]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7 21:58
中学毕业那年,在一本旧刊物上看到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剧本,印象也很深刻。不过后来并没有去看过这个电影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17 23:06
俺看过的,确实很好。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8 11:51
这个片子的女主演金迪,以后再也没有拍过什么重要角色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18 21:19
[size=4][/size]
[size=4] 20,十七年电影的归来(6)
7,反特片
说起文革前出品的反特片,早在70年代初期,我们就如数家珍,可除了《铁道卫士》,其他名片只是神往而已。1977年初,第一批放映的文革前故事片居然塞进了反特片《秘密图纸》,让我们惊喜不已,也因此对《秘密图纸》的印象特别深、特别好。
反特片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模式:跟踪派遣特务,抓住潜伏老特务,我方派人打入特务内部,边境线全歼骚扰破坏的特务,敌方大多有个漂亮的女特务,男特务大多奇形怪状……《秘密图纸》说的是抓住潜伏老特务的故事,影片里按规矩有个风骚的女特务,男特务长相凶狠,整部电影的逻辑还算清晰合理,拍出了恐怖片的气氛。田华和王心刚联袂扮演一对夫妻,不过看不到夫妻的味道,倒像是公事公办的同事或战友。影片中有一个著名的片断,田华问口吃的男特务:“你火什么?”,男特务:“谁……火……火……火了?”,不知为什么,这个场面如此吸引人,以至于看完那几天,校园和宿舍区里到处都可以听见“谁……火……火……火了”的声音。
看完《秘密图纸》,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反应过来了,朝鲜反特片《看不见的战线》与《秘密图纸》何其相似!人物设置基本一样,《秘密图纸》里的老医生与《看不见的战线》里的老狐狸可谓中朝孪生老特务,两部影片中女特务的长相气质也神似。《看不见的战线》出品于1970年,莫非参考了1965年的《秘密图纸》?后来看了其他几部才明白,反特片的套路固定,很难创新,倒是另一部朝鲜反特片《原形毕露》设计的整容潜伏较有新意(怪不得韩国的整容术特别发达)。
《秘密图纸》之后,其他文革前的反特片陆续上映,这类影片共有20部左右,我只看了特别出名的几部:《羊城暗哨》、《跟踪追击》、《徐秋影案件》、《虎穴追踪》,大体上,这些影片都是按照上述反特片的套路来设计人物和情节,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只是个别场景和个别演员的出色发挥。比如,《羊城暗哨》里的冯喆,与他在《南征北战》、《金沙江畔》、《桃花扇》中一样的儒雅倜傥,“坚毅而文质彬彬”,无论形象和演技都不比当红的那几位小生差,遗憾的是,冯喆的个人遭际却是如此的悲惨,每当看到那几位红星神采奕奕地上电视大谈艺术人生,总会想起冯喆以及其他英年早逝的电影人们。
文革前出品的反特片大多不如预期那样精彩,只有一部例外――《冰山上的来客》,这是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之后第二部打动我的电影。在1977年之前,我就从文革前的歌曲集里熟知了《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听人哼唱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早就听说过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名头,盼着看这部电影已经好几年了。1977年春节,听一位同学聊起他父母单位即将放映《冰山上的来客》,便求他搞来一张票,一个人不远数里去看电影,散场之后,很想跟人说说话,可周围一个人都不认识,只能独自回味冰山上的震撼。
三十多年了,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次看完后的观感,好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米儿,冲!”?真假古兰丹姆谁更漂亮?还是杨排长最后那句“向天空发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很多年后,我在电视上又看了一遍《冰山上的来客》,此时我已经通过DVD和网络饱览五六十年代的外国黑白老片,再看《冰山上的来客》,震撼感依然不减当年,我以为,以《冰山上的来客》与同时代的美欧苏日最好影片作横向比较,绝对不落下风。
如果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以久违的爱情营养打动了文革后的新观众,《冰山上的来客》则除了爱情营养外,更以综合素质全面展示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编、岛、摄、演无所不佳,几无瑕疵,各个技术环节都是最佳状态,组合起来天衣无缝,雷振邦的音乐更是达到中国电影音乐的神仙境界,长影的菁英们拍出了中国电影的极品,让人无话可说。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感慨一下,《冰山上的来客》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3年,自建国起到文革前,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一直是中国电影的重镇,中国经典电影的半壁江山是长影打下的,《冰山上的来客》之外,还包括我喜欢的《英雄儿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甲午风云》、《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等,佳作之多,数不胜数。文革期间,长影还算勉强守住地盘,进入80年代后一年不如一年,到如今据说连厂区都卖掉了,听说盖起了什么游乐园?当年拍出无数好电影的一方霸主竟沦落到这步田地,令人不胜唏嘘!
[/size]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8 21:36
《冰山上的来客》确实可以算是49年后拍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故事线索不是单一的、程式化的,有交叉,有悬念。特别是男女爱情线索贯穿始终,很吸引观众。
本朝的戏剧、电影里是看不到“人”的,每个人物都是阶级、政治机器。这部片子里的人物则算是各有特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还挺像生活中的“人”。相比之下,倒是男主角阿米尔个性不突出。
雷振邦做的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动听,歌词也写得好,没有口号。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8 21:38
上海还是中国电影业的摇篮呢!现在连个电影厂都没有了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09-12-18 22:01
现在连外国片译制也一落千丈。
李大兴 发表于 2009-12-19 00:01
记得也看过《徐秋影案件》,后来才知是冤案。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19 21:12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 [/size][size=4]21,十七年电影的归来(7)
8,少儿片
文革前的少儿片拍得不少,1977年解禁的时候,我已经过了看少儿片的年纪,只挑着看了三部:《祖国的花朵》、《红孩子》和《小兵张嘎》。《小兵张嘎》慕名已久,是非看不可的影片,果然没有失望,这部电影是中国少儿片永恒的经典,怎么赞誉也不过分。让我疑惑的是嘎子的下落,推算他的年纪,应该是1950年左右生人,现在不过60岁左右,当年红遍大江南北,怎么一转眼就消失了呢?
《祖国的花朵》,主要是为了听一听《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中50年代少先队员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想起70年代度过的惨淡童年,因此听过歌也就算了。
《红孩子》与《闪闪的红星》很类似,时代背景一样,人物和故事情节也差不多,同样有动人的配乐和歌曲,两部影片各有千秋,《红孩子》的真实感相对强一些。
9,音乐戏曲片
《洪湖赤卫队》,第一批解禁的重点影片,当时的报纸大张旗鼓地宣传,如周总理喜欢唱《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让这部电影一时成为热门片,人人争而睹之。电影放过之后,大街小巷的广播喇叭里总会传来《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的歌声,我还记得,当我们在电影院听到《洪湖水浪打浪》,对其中一个字的发音产生疑问,字幕上明明是“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王玉珍怎么唱成了“太阳一区”?后来开文艺晚会,舞台上的女生高唱“太阳一出(chu)”,我们男生就在台下大喊:区!区!区!太阳一区!
《刘三姐》,文革前出品的最佳电影之一,从故事的设计到演员的形象都完全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观,音乐更是出类拔萃,几个经典唱段传唱至今,连90后的小女孩都能琅琅上口,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红到现在,声势不坠。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史,像《刘三姐》这样编导演唱俱佳的音乐片几乎绝无仅有,文革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怎一个“赞”字了得!
《阿诗玛》,慕杨丽坤的名而去看《阿诗玛》,看后感觉相对复杂,这部电影没有对白,完全靠歌舞支撑,歌和舞都不像《刘三姐》那样通俗,有点曲高和寡,我记得现场观察到很多观众不耐烦,包括我在内。云南歌舞是杨丽坤的本行,不过给观众的印象不如《五朵金花》。
那一段时间还看了不少戏曲片,大多是名伶的经典作品,包括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新凤霞的评剧《刘巧儿》、王文娟和徐玉兰的越剧《红楼梦》,还有京剧《杨门女将》和豫剧《朝阳沟》,印象较深的是京剧《杨门女将》,看了十年样板戏,对京剧已经腻味了,不想《杨门女将》展示了传统古典京剧的魅力,唱念做打,完全不同样板戏的风格,这让我们开了眼界――原来样板戏并不等于京剧。
有几部电影因为在文革中被批得特别厉害,所以特别想看――《清宫秘史》、《武训传》、《北国江南》《逆风千里》,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解禁,还有不少文革前的经典名片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看成,包括《白毛女》、《赵一曼》、《翠岗红旗》、《神秘的旅伴》、《铁道游击队》、《芦笙恋歌》、《国庆十点钟》、《老兵新传》、《党的女儿》、《51号兵站》、《革命家庭》、《红珊瑚》、《草原晨曲》、《达吉和她的父亲》、《鸡毛信》、《战火中的青春》、《宋景诗》、《家》……太多了,累积了十七年的电影,怎么可能在一两年内看完?要么就是十年不给你看,要么就是一年统统给你看,刚刚饥肠辘辘,马上暴饮暴食,让人怎么受得了。
如果把我看过的文革前老电影列一个个人排行榜,名次是这样的:1,《冰山上的来客》;2,《刘三姐》;3,《甲午风云》;4,《英雄儿女》;5,《我们村里的年轻人》;6,《英雄虎胆》;7,《抓壮丁》;8,《七十二家房客》;9《柳堡的故事》;10,《大浪淘沙》。我把长影出品的五部影片排在前面,以表达我对长影黄金时代的深切怀念。
[/size][/size][/font]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19 21:20
如果把我看过的文革前老电影列一个个人排行榜,名次是这样的:1,《冰山上的来客》;2,《刘三姐》;3,《甲午风云》;4,《英雄儿女》;5,《我们村里的年轻人》;6,《英雄虎胆》;7,《抓壮丁》;8,《七十二家房客》;9《柳堡的故事》;10,《大浪淘沙》。
——大体认同。换了我,下面这些电影也难以割舍(当然只是遵从少年记忆):《羊城暗哨》《红日》《秘密图纸》《侦察兵》《摩雅傣》《早春二月》《舞台姐妹》……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9 23:40
如果把我看过的文革前老电影列一个个人排行榜,名次是这样的:
《乌鸦与麻雀》——这应该算是民国一代电影的绝唱
《冰山上的来客》
《刘三姐》
《海魂》
《甲午风云》
《英雄儿女》
《英雄虎胆》
《抓壮丁》
《大浪淘沙》
《铁道游击队》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0 11:13
[quote]我印象里,文革时期第一批故事片是四部,《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
[size=2][color=#999999]李大兴 发表于 2009-12-15 00:0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570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火红的年代》这个名字我太记得了。当时我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妈妈:“今天放电影,是《伙房的盐蛋》。”把我妈笑得够呛。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0 11:19
[quote]中学毕业那年,在一本旧刊物上看到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剧本,印象也很深刻。不过后来并没有去看过这个电影
[size=2][color=#999999]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7 21:5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6428&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这部电影我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看的,非常好看。我很喜欢里面那个演七十三行的梁音和他对象小翠。只是感觉金迪这个女演员太丑了,脸扁扁的,身材也太短了,不好看。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0 16:46
被金秋这么一说,倒想起来了女星男星的好看不好看问题,议一议吧,金秋很喜欢的梁音其实不摔锅,而是“长锅”,一付长长的马脸。仲星火两粒小眼老是作出很无辜的样子,也蛮讨人喜欢的。奶油生王心刚,比后来几个贴上几根胡子的奶油蛋糕,更有帅哥的气质。......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0 17:00
几个反派男角,俺觉得一胖一瘦最为了得,胖的是刘江,瘦的是陈述,绝对是中国电影界的两绝,无人可以超过。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0 20:42
[quote]被金秋这么一说,倒想起来了女星男星的好看不好看问题,议一议吧,金秋很喜欢的梁音其实不摔锅,而是“长锅”,一付长长的马脸。仲星火两粒小眼老是作出很无辜的样子,也蛮讨人喜欢的。奶油生王心刚,比后来几个贴上 ...
[size=2][color=#999999]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0 16:4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118&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俺主要是喜欢七十三行那个本分、憨厚、木讷的性格,感觉小翠找了他比找那个克明可靠多了。外貌上俺还是喜欢帅点的,象孙道临、于洋、冯喆等等。王心刚要次一点,感觉他在气质上稍逊一筹。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0 20:45
[quote]我记忆里最早看过的电影,大概是《海鹰》,王心刚演的。我对这部电影的记忆,如以视力为喻,清晰度在0.1度上下。大概在三岁左右吧,而且,那天我在电影院里发高烧了,除了海浪,记忆里还老有一辆吉普车在颠簸着。最终 ...
[size=2][color=#999999]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13 21:4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545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孩子都烧成这样了大人们还有心思看电影哪?可见那个年代看一场电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0 21:13
[size=4][/size]
[size=4] 22,十七年电影的归来(8)
在建国后出品的电影之外,那一段时间还看了几部民国时期的经典影片,白杨、陶金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及赵丹、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是不是1977或1978年看的,记不清了),引起轰动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朝鲜的《卖花姑娘》在中国的走红可以看出,中国观众的内心对悲剧有不可思议的渴求,但新中国电影的悲剧意识很有限,文革没有悲剧片,文革前的少许几部悲剧也是成色不足。《一江春水向东流》乃是正宗的批判现实主义,悲剧感特别强,几位传说中的大明星――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演得又极出色,观众很容易入戏,为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一掬同情之泪。
1977~1978年,真正让我们兴奋的是若干文革前译制片的解禁上映,文革前的译制片生产兴旺发达,外国电影以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还有少许来自西方国家,总数在400~500部之间,数量与国产片不相上下。与国产片的大规模复映不同,译制片只挑选了少许重新上映,这几天我找到一份文革前译制片的清单,核对的结果,我大概看了15部左右,其中有几部并没有公开上映,而是电影公司偷偷拿出来给关系单位放映,我哥哥办法多,找熟人要到票,我也就沾光看了几部“内部片”。
苏联电影是文革前译制片的主体,几占一半以上,到了1977年,中苏关系还在冰冻中,因此只重映了几部政治正确或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我看的几部――《夏伯阳》、《保卫察里津》、《难忘的1919》、《运虎记》和《乡村女教师》,都是名气甚大的经典影片,国内战争题材的《夏伯阳》、《保卫察里津》和《难忘的1919》与两部列宁电影类似,属于斯大林时代的主旋律作品。《运虎记》由卡普列尔编剧,非常幽默,电影院里笑声不断,卡普列尔出狱后宝刀未老,新作品依然不同凡响。
50年代初,《乡村女教师》曾感动了一代中国青年,到了1977年,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再度出山,魅力不减当年,又征服了新一代中国观众。电影中的精彩片断很多,我至今还能背诵几句那首数次出现的诗歌:“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洲,崎岖的道路,喂,让我们紧紧地拉着手……”影片前十五分钟那一段沙俄时代的场景是全片的精华,男主角朗诵《青铜骑士》中的诗句令人动容,奠定了影片的诗意格调。到了影片最后的舞会,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桃李满天下,奋斗一生的事业开花结果,观众不由得与主人公一样感到自豪和满足。很多人不屑斯大林时代的文艺作品,但像《乡村女教师》这样歌颂教师,歌颂人类基本价值观和美好情感的作品并不是一钱不值。
《王子复仇记》、《百万英镑》、《冰海沉船》和《匹克威克外传》,这四部英国电影都是让我开眼界的作品,认知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是从《王子复仇记》和《匹克威克外传》开始,从《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开始,认识了巨星劳伦斯.奥尼佛和格利高里.派克,从《冰海沉船》中了解到泰坦尼克号沉没是怎么回事,最难忘那四个小提琴手,感动观众于不动声色,比较而言,几十年后那部大片的煽情就未免太廉价了。
意大利电影《罗马11点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警察与小偷》,每一部都了不起,都是伟大的电影,我当时还不知道罗西里尼、德西卡、桑蒂斯等人的名头,不知道这几部新现实主义作品在电影史上的崇高地位,只觉得这些影片跟习惯的宣传模式不一样,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感人力量。很多年后再回味这些经典电影,不由得感叹,当年负责引进这些影片的叔叔阿姨们都是高人,眼光够犀利。
唯一一部法国片《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听起来像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其实是改编的萨特话剧《恭顺的妓女》,影片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看得很紧张。文革前为什么会引进一部萨特电影?估计是因为这部电影批判了美国种族主义,对中国观众有教育意义。
印度电影《流浪者》,就不用多说了,记得很长一段时间,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阿巴拉古,阿巴拉古,呀艮拉得西内姆……”,听得耳朵都长老茧了,只是到现今也没弄清,“阿巴拉古”到底是什么意思。
[/size]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1 08:52
您上面提到的,我就对《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流浪者》有些印象。:54tb
宇航 发表于 2009-12-21 09:24
朝鲜的老电影
[align=center]
老电影:《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1979年)
[flash]http://www.tudou.com/v/nsxfP9RY2FY[/flash]
[/align]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09-12-21 11:33
[quote]
这部电影我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看的,非常好看。我很喜欢里面那个演七十三行的梁音和他对象小翠。只是感觉金迪这个女演员太丑了,脸扁扁的,身材也太短了,不好看。
[size=2][color=#999999]金秋 发表于 2009-12-20 11:1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033&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金秋喜欢的梁音就是“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杨排的形象在当时我的眼里真是太酷了。为了看杨排的马脸,每次电影院里放“冰山上的来客”我必到。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1 12:39
于洋这个演员俺不怎么欢喜,原因是他老是喜欢用喘粗气来表达深沉,一听到他喘粗气,就有点鸡皮疙瘩要起来的感觉。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1 20:22
[quote]
金秋喜欢的梁音就是“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杨排的形象在当时我的眼里真是太酷了。为了看杨排的马脸,每次电影院里放“冰山上的来客”我必到。
[size=2][color=#999999]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09-12-21 11:33[/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265&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古兰丹姆总比他好看一些吧?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1 20:27
[quote]于洋这个演员俺不怎么欢喜,原因是他老是喜欢用喘粗气来表达深沉,一听到他喘粗气,就有点鸡皮疙瘩要起来的感觉。
[size=2][color=#999999]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1 12:3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28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可能他扮演的角色都太光辉了,他因此而沾了不少光。
他们那一拨的演员象田华、王晓棠、于兰等,就因为扮演了英雄人物而一直吃香到现在,想想怪让人不服的。其实那几个人物给谁扮演都是会出彩的,偏偏轮到她们,走运啊!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1 20:37
俺脚得英雄人物最好演了,在毒刑拷打面前脸不变色心不跳,这太容易演了,因为毒刑拷打是假的,一点也不疼,倒是观众心里疼,还对她们无限景仰,把她们当成了英雄,这样的好事儿谁捞着谁得便宜。
普通人不好演,象李双双、春妮,她们获得观众的赞赏还说得过去。
金秋 发表于 2009-12-21 20:40
[quote]朝鲜的老电影
老电影:《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1979年)
[url=http://www.tudou.com/v/nsxfP9RY2FY]http://www.tudou.com/v/nsxfP9RY2FY[/url]
[size=2][color=#999999]宇航 发表于 2009-12-21 09:24[/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233&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鼠标轻轻一点,就能看了。想想过去,看一场电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无限感概中~~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1 21:21
[size=4][/size]
[size=4] 23,70年代后期的故事片(1)
1976年的十月惊雷,送来了文革前的老电影,可政局的骤然变化,却让电影界手忙脚乱,正在拍的停拍,已经拍好的封存,四人帮时期的作品一律作废,这样一来,有些色彩不那么四人帮的作品也跟着再无下文,如很受期待的《金光大道》下集即不知所踪。各电影厂开始赶制适应新形势的作品,须知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要经过许多环节,慢工出细活,少则半年,长则数年,急就章似的拍片显然不会拍出好电影,因此,1977、1978那两年的电影乏善可陈。
那两年是电影界爆发之前的沉寂期,留在观众记忆中的影片不多,后来常被提起的是几部反特片。长影的《熊迹》、八一的《猎字99号》,北影的《黑三角》都是常规套路的反特片,《熊迹》把敌方特务由台湾变成了苏联,算是有点新意。《黑三角》被人记住主要是李谷一唱的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此外就是老演员凌元的精彩演出,有个门外偷窥的特写拍出了恐怖效果,很多当年的观众都还记得这个镜头。
几位在此后几年大红大紫的明星都有作品问世,陈冲拍了关于解放军通讯兵生活的处女作《青春》,由谢晋导演,这部电影开始了谢晋在新时期的辉煌历程,也开始了陈冲的明星生涯。刘晓庆拍了《同志感谢你》,潘虹拍了《奴隶的女儿》,都很一般。
北影集中资源制作了一部大片《大河奔流》,讲述抗战期间黄泛区人民的苦难和解放后的建设,李准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导演,钱江摄影,张瑞芳主演,参加演出的有陈强、王心刚、项堃、葛存壮、于绍康等老星,张金玲、李秀明、宋晓英等新星,第一次出现主席和总理的形象,由于是之、王铁成,不过,我记得没看清楚主席的正面形象。
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的路线确立,电影界终于缓过神来,那一年出了不少优秀的影片。人物传记片《吉鸿昌》、《从奴隶到将军》、《拔哥的故事》、《李四光》、《傲雷一兰》,革命历史片《曙光》、《归心似箭》、《小花》、《啊,摇篮》,惊险片《保密局的枪声》,喜剧片《甜蜜的事业》、《瞧这一家子》、《他俩和她俩》、《小字辈》,抨击四人帮罪行的现实片《婚礼》、《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海外赤子》、《神圣的使命》、《泪痕》、《樱》……压抑多年的电影工作者终于井喷一样地出活了。在1979年出品的影片中,下面这几部特别令人难忘。
《小花》,《小花》是1976年之后第一部有分量的开创性作品。原著《桐柏英雄》是一部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小说,早两年曾流行,还曾在电台连续广播过,改编电影时,主创人员一反常规,把原著的战争故事置于背景,而把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作为主线,放大个人在战争中的悲欢离合,令人耳目一新。影片还尝试了若干少见的创作手法,黑白画面的对比,镜头移动节奏的变化,闪回、梦幻的频繁使用,以及精心设计的构图,加上美妙动人的音乐和歌曲,让《小花》诗意盎然,成为一部“不一样”的电影,在当时的电影环境里,绝对算是超凡脱俗,把《小花》当作几年后第五代的先驱亦未尝不可。
《归心似箭》,《归心似箭》与《小花》类似,都是拮取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片断,表现个人在战争中的情感,面对命运转折的取舍,以小见大,而不是像以往的革命历史片,一味的讲究宏大叙事。两位演员斯琴高娃、赵尔康表现出色,特别是斯琴高娃,初出茅庐即让人眼前一亮。电影明星一般以形象出位,斯琴高娃则纯以演技取胜,大家都说,这位蒙古族新人以后会有大出息,几年后,斯琴高娃出演《骆驼祥子》里的虎妞,果然出息大了。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2 21:40
[size=4] 24,70年代后期的故事片(2)
十年文革,老百姓实在受够了这个那个运动的折腾,受够了严肃的、斗争的、杀气腾腾的电影,迫切需要轻松的、幽默的、有真情实感的电影。1979年,北影、长影和上影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轻喜剧作品,反映城市青年的新生活。北影出品的《瞧这一家子》是其中相对出色的一部,陈强、陈佩斯父子和方舒、张金玲、刘晓庆等都有精彩演出,这部电影记录了不少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画面,比方说方舒和刘晓庆工作的书店,当时到书店买书,要隔着柜台跟营业员要书看,就像现在商场里的黄金珠宝柜台一样,那时买书免不了要受营业员的气,书店的柜台格局好像到了80年代末才逐渐变成开架式。
《他俩和她俩》,上影出品的喜剧,讲述两对孪生兄弟和姐妹之间的爱情故事,毛永明、高英主演,孪生兄弟和孪生姐妹之间的误会本可以设计出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可惜编剧没能把握好,人物的性格脸谱化,故事情节太老套,经不起推敲,演员也因此演得或木讷或夸张,没立起来,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小字辈》,长影出品的喜剧,背景是上海,讲述汽车售票员搞技术革新的故事,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迟志强在《小字辈》里演了一个角色,并因此成名。几年后,迟志强因为所谓耍流氓而被请去喝了几年咖啡,那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八卦新闻。一转眼30年了,上海个别路线的公交车上还可看见售票员在人丛里挤来挤去,只是鲜见小字辈,都是大妈级别的――多数是当年的小字辈熬过来的。
《婚礼》、《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海外赤子》、《泪痕》、《神圣的使命》、《樱》,这几部反映干部民众与四人帮斗争的影片都是当年的热门作品,宣泄了观众在那些年的郁闷和愤怒,每一部都拍得感人至深。这些影片中以杨延晋《苦恼人的笑》和腾文骥导演的《生活的颤音》较为突出,这两部影片和《小花》一样,都尝试了新的表现方式,显示了这几位第四代导演的素质,其实并不比第五代导演差多少。如今,这些有才华的导演归于沉寂,多年没有像样的电影作品,就因为大了几岁,眼睁睁看着第五代们春风得意,那滋味想必不好受。
1979年,娱乐新闻事业也开始起步,元月,《大众电影》复刊,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事件。《大众电影》之外,还流行若干小开本的电影杂志。那时候星星满天飞,演员想出名并不困难,只要演了某部电影,哪怕是配角,只要五官长得端正,足可以在杂志登一张大头照。那一年,真正大红大紫的明星并不多,也就是这几位:陈冲,刘晓庆、潘虹、唐国强。
陈冲出演了《小花》、《海外赤子》,是那一年上镜率最高的女星,刘晓庆出演了《小花》、《婚礼》和《瞧这一家子》,这三部影片,我认为以《瞧这一家子》里那个咋咋呼呼的书店店员最为出彩,《小花》的形象最好,不过被陈冲抢尽风头,据说刘晓庆因此再没演过配角。唐国强主演了《小花》,完全被陈冲和刘晓庆压制,有趣的是,唐国强后来重复上演类似的悲剧,屡屡看着合作的演员上领奖台。潘虹主演了《苦恼人的笑》,奠定了她在80年代初期走红的基础。那一年应该红的明星还有一位在长影排戏的黄梅莹,主演了关于林彪事件的《瞬间》,她本可以与上述几位并肩,因为某些不可避免的事件,遗憾地掉队了。
1979年也是电影歌曲的高产年,以后10年尽管也出过不错的电影歌曲,没有哪一年像1979年那样,一年之内冒出这么多好听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小花),《雁南飞》(归心似箭),《我爱你中国》(海外赤子),《永远和你在一道》(婚礼),《心中的玫瑰》(泪痕),《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神圣的使命),《妈妈,看看我吧》(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甜蜜的事业),《青春多美好》(小字辈)……李谷一因为首唱了多首走红的电影歌曲,成为那一年的话题人物,风头甚至在电影明星之上。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3 21:33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2-24 22:09 编辑 [/i]
[size=4] 25,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1)
1977至1979年是电影市场的黄金三年,新拍的国产片、新出炉的译制片、香港片、文革前的老国产片、老译制片,各路电影蜂拥而至,令观众应接不暇,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把这些电影一一看完,销路最好的是新出炉的译制片。说是新出炉,其实大部分早就译制好了,在内部供有关人士和家属批判参考,老百姓看不到而已。世局变化后,外交局势也在变,有关方面终于开恩,把以前深藏不露的外国电影拿出来给一般民众娱乐,几乎每一部都受到观众的追捧,封闭十年的中国观众太需要了解朝阿罗越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因年代久远,以下提到的电影,有几部可能是1980年后上映的,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播映的。)
1977年夏,铁托元帅来访,标志着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恢复正常,两部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随之公映,一举成为当年的最热门电影。中国观众看惯了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游击队”,蓦然发现,原来南斯拉夫的二战片段数更高,与阿尔巴尼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故事更复杂,更惊险,更有想像力,甚至主人公的功夫也更厉害,更有英雄气派,怪不得阿尔巴尼亚仇恨南斯拉夫,原来因为样样不如人家,连电影也拍不过南斯拉夫。
在那个夏天,《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席卷电影市场,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当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也稍逊一筹。“上校冯.迪特里施已达到萨拉热窝”,“空气在颤抖,彷佛天空在燃烧”取代了“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啊朋友再见》风靡全国;在两部电影中扮演男主角的基沃金诺维奇被封为偶像,人们叫不出他的真名,都叫他“瓦尔特”;人们也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传奇的城市,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萨拉热窝再度燃起硝烟,中国民众都会想起瓦尔特,免不了要为南斯拉夫的命运伤感。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满足了观众对惊险片的期待,两部墨西哥影片《冷酷的心》和《叶赛尼亚》则满足了观众对言情片的渴望,这两类影片代表了观众接受心理的两极--对冒险和浪漫的需求。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文革前的老译制片,很少见到这两部墨西哥影片的热闹,基于三角或四角情感纠葛的人物设置,性格极端的男女主人公,坎坷不平的情感之路,家族血缘的爱恨情仇,神秘的海盗和吉普赛人,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类如今习以为常的老套技巧在当年还是颇为新鲜的,两位女主人公阿伊媚和叶赛尼亚成为热门的封面女郎,一个文静,一个奔放,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1978年初,中国读者迎来了世界名著的解禁,引发了名著热潮,改编自名著的电影自然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巴黎圣母院》让观众见识了雨果作品的恢弘,并记住了美艳不可方物的意大利女星吉娜.劳罗布丽吉达。《简爱》则征服了那个年代的文学少年和文学青年,邱岳峰和李梓的配音珠联璧合,让《简爱》的台词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这些台词仍然让人心动。这里就抄录几段,以纪念那个已经远去的配音时代:
“有个年轻人,他从小就被宠爱坏了,他犯下个极大的错误,不是罪恶,是错误。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唯一的逃避是逍遥在外,寻欢作乐。后来,他遇见个女人,一个二十年里他从没见过的高尚女人,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机会。可是世故人情阻碍了他。那个女人能无视这些吗?”
“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你会在我忘了你之前,先忘了我。”
[/size]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3 22:18
其实,有一部文革后的电影值得推荐:《黑炮事件》,带有一点黑色幽默,又像荒诞的味道。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23 22:24
[quote]其实,有一部文革后的电影值得推荐:《黑炮事件》,带有一点黑色幽默,又像荒诞的味道。
[size=2][color=#999999]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3 22:1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991&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还有一部现在被遗忘了的《逆光》,是工人作家廖(梁?)星明的剧本。很有味道的。
记得它的开头字幕:
春天,踏着湿淋淋的脚步来了。
一组上海普通街景的雨中镜头:窗口晾的彩衣,自行车的彩色雨披,交错的晾衣绳……很美的镜头。
好像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吧?
夏加坤 发表于 2009-12-23 22:28
春天,踏着湿淋淋的脚步来了。
、、、、、、、、、、、、
听起来很性感。^_^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23 22:50
[quote]春天,踏着湿淋淋的脚步来了。
、、、、、、、、、、、、
听起来很性感。^_^
[size=2][color=#999999]夏加坤 发表于 2009-12-23 22:2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7995&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没有吧?
那个电影是讲一个高干女孩嫁给一个棚户区的工人作家,故事本身很平淡的,但开头和结尾都蛮诗意的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4 09:30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难以:)
这台词我也印象极深。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4 22:07
[size=4][/size]
[size=4] 26,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2)
英国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是我第一次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改编电影,第一次看正宗的推理电影,第一次看神气活现的大侦探破案。因为都是第一次,所以感觉特别好,后来看阿加莎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就不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么刺激。
1979年,在世界文学名著掀起热潮的同时,另一股通俗小说的热潮悄悄袭来,《译林》的创刊号赫然刊出《尼罗河上的惨案》全文,随后出了单行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其他作品也陆续出版,《福尔摩斯探案集》、《希腊棺材之谜》等侦探小说越出越多,销量惊人,对通俗小说的流行,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颇有启蒙之功。
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佐罗》是当年的热门影片,轻松、幽默又不失紧张,还可看到西洋的剑术,阿兰.德龙从此在中国成名,与高苍健两人可合称为外国男星双壁,迷倒了数不清的女性观众。
英国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是一出歌舞爱情大片,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拍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拍得很美,场面很壮观。我记得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多好看,而是因为一张剧照引发的一场大争论。1979年,《大众电影》第5期封底刊出了王子和灰姑娘的接吻剧照,今天来看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当时可不然,有一位新疆建设兵团的干部致信《大众电影》编辑部,以极度严厉的措辞提出强烈谴责。《大众电影》全文刊出了这封信,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个新闻事件。我还记得信中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气势逼人。刚才我搜到这封信的原文,找到了这串问句,仍觉触目惊心。现抄录在此,以缅怀一下当年的那一场大热闹:
“英国音乐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我还没有看过,无法评价它是香花还是毒草。但我想,这部影片既然能受到你们的如此鼓吹,一定有什么‘进步’意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影片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对九亿人民有教育意义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处的镜头。然而,你们没有选登,却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生前多次教导我们:‘洋为中用’。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你们吃着人民公社社员、农场工人种的粮油,穿着工人织的布,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我们的战士保卫着你们的安全,难道是他们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精神刺激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同志们!不要以为洋大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一下子热乎起来,持续了好几年,到1984年的三千青年访华达到高潮。在日本,邓小平实地目睹了日本的现代化社会、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对比当时中国的窘境,一定深有感触,中国不变不行了。现在回头看,我以为,邓小平访日直接影响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和这30年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所谓中日友好只是这个进程的一个插曲而已。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因事外出数日,连载暂停,请谅解。恭祝各位朋友圣诞快乐!)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4 22:08
[quote]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难以:)
这台词我也印象极深。
[size=2][color=#999999]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4 09: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8064&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谢谢指正!
宇航 发表于 2009-12-25 13:56
介绍许多老电影,不少我都不知道,但是我记得我小时候不少印度电影,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就少了,很少引进印度电影了
夏加坤 发表于 2009-12-25 18:29
[quote]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难以:)
这台词我也印象极深。
[size=2][color=#999999]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4 09: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8064&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勃朗特姐妹性格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姐姐夏洛蒂似乎比较恭顺和谦卑,妹妹艾米丽非常狂野和傲慢。
个人观点,艾米丽的《呼啸山庄》更加耐读。
同名电影有很多个版本,感觉劳伦斯奥利弗版的最有味道。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8 09:06
[quote]介绍许多老电影,不少我都不知道,但是我记得我小时候不少印度电影,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就少了,很少引进印度电影了
[size=2][color=#999999]宇航 发表于 2009-12-25 13:5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8395&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看了几部印度(也许有的是巴基斯坦)电影后,我开始喜欢他们的歌舞。很喜欢很喜欢。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28 09:16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对这几部日本电影,我一直视如经典,尤其是后两部。最近才发现,当年放映的《追捕》,被删去不少美丽的镜头,真是作孽。虽然,以当时的标准,不删那些镜头,又是不可想像的。当意识形态与美丽结下了梁子,美感只能遭到流放。
多谢数帆兄,期待下章,并祝玩得高兴。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12-28 09:26
《追捕》的确经典,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以杨振华的相声《下棋》作为例证,几乎不分老幼,人人都会说上几句其中的台词。说回来,这部电影要不是上海电影译制厂做的,可能就不会那么火了。真怀念那一批老配音!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9 21:13
[size=4][/size]
[size=4] 27,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3)
按照时下电影网站的分类法,三部日本电影分属不同的类型,《生死恋》属于爱情片或文艺片,《追捕》属于悬疑片或警匪罪案片,《望乡》属于传记片或社会问题剧情片,看来,为了让中国观众了解当代日本,引进影片和批准上映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
《生死恋》是一部很一般的时装言情剧,原作者武者小路实笃的《友情》和《爱与死》写得细腻感性,但故事内核并不比同时代的张资平高明多少,这类程式化的三角爱情故事,中国老一代观众早在30年代就司空见惯,但对7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生死恋》却带来完全新鲜的体验:1,已经很多年没看过如此集中描写外国都市青年爱情生活的电影,让大多数靠介绍人相亲搞对象的中国青年大感惊奇。2,栗原小卷饰演的女主角夏子是一位明媚的女性,不仅美貌,而且有知识、有智慧、有礼貌,追求爱情的果敢和执着,更是迷倒了中国男女青年,潜意识里不免把自己代入,想象成夏子或夏子的情人。3,《生死恋》展示了日本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夏子、大宫、野岛,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工作和休闲活动,乃至家居布置,情书的语气等等,都传递了时尚的信息,让刚从贫瘠年代过来的中国青年神往不已。
《生死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网球场,夏子在场上打球的画面前后呼应,串连起了剧情,70年代末的中国有网球场吗?或许只有北京的涉外区域才有吧。看过《生死恋》后,网球场成为一个图腾,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1979年,《生死恋》的网球场以及日本都市的其他场景让国人对未来有了想象的空间,庆幸自己终于走向现代生活的路途。1996年,我在深圳蛇口的小区散步时,蓦然发现一个漂亮的网球场,一位少女在晨曦中打球,恍惚间好像看见了栗原小卷重现――中国终于变了,变的不只是网球场而已。
《追捕》,用现在的眼光看,《追捕》的剧情简直俗到家了:坏人害好人,女人救好人,警察抓好人,好人追坏人,好人爱女人……如此把一堆乱七八糟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这么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警匪片,却在中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经典神话,没有哪一部电影让中国观众记住了这么多剧中人的名字和台词――杜丘、真由美、矢村警长、横路敬二、横路加代、长冈、堂塔、朝仓……“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作为检察官犯下如此罪行,我追悔莫及,我,杜丘东仁,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我喜欢你!”、“我是你的同谋!”……观众只对一个人物毫无印象,倍赏美惠子扮演的风尘女子照顾了逃亡中生病的杜丘,1979年的上译版本把这个人物和戏份全部删除,另外还剪掉了若干敏感的场面和镜头。
《追捕》让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日本的艺人中,中野良子不算突出,甚至不算一线明星,她演的真由美却在中国深入人心。电影中的真由美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强悍又有女人味,让人难以抗拒,更好玩的是,真由美那一头波浪型的披肩长发也让1979年的中国女青年神往不已,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老照片,看看当年青年女性的发型是什么样子,就会知道为什么真由美会在那时的中国受到不可思议的追捧。
高仓健的神话就更离奇了,这位不苟言笑、表情冷漠、看起来酷酷的男星一举征服了中国观众,占据了“男子汉”“硬汉”的头把交椅,尤其得到女性观众的想象性青睐。多年后,当演过若干经典硬汉形象的超级明星亨佛莱.鲍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时,尽管名气要大得多,却因为后来后到,只能在一个电影小圈子里出名,完全不能和高仓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提并论。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29 21:15
[quote]“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对这几部日本电影,我一直视如经典,尤其是后两部。最近才发现,当 ...
[size=2][color=#999999]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28 09:1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9080&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谢谢周兄。美丽的镜头,您的说法很有创意,:)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30 09:21
哈哈,高仓健是男子汉、硬汉,当时中国的一众男星就成了“奶油小生”了。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30 21:30
[size=4][/size]
[size=4] 28,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4)
与《生死恋》、《追捕》这样的商业电影不同,《望乡》是一部严肃的电影,或者用我们熟悉的术语来说,《望乡》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它的地位要高得多,在中国的争议也要大得多,甚至一度停映。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望乡》描写了妓女,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洁白无瑕的时期,有人担心《望乡》这样的黄色电影进入中国,会散播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带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说法听起来不无道理,只是他们没有悟到,社会风气的败坏另有原因,区区一部电影岂有如此神功?何况,所谓黄色也被七刀八剪修理成土黄色了,还剩下多大害处?
《望乡》有很多精彩的片断,比如阿崎从南洋归来的一场戏,离乡多年,受尽屈辱,满心希望从哥哥那里得到慰藉,没想到好容易回家却受尽了哥哥一家的冷眼,吃她的喝她的,居然还鄙视她,无耻之尤莫此为甚。看着阿崎落寞的表情,观众不禁为之神伤,明白了什么叫“牺牲一代妇女,振兴祖国经济”。1979年,我们年轻,还没有阅历,只能从电影里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与残酷。
田中绢代是《望乡》的最大亮点,她的表演极有层次感,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张一弛,每句话,每个表情,都拿捏得极有分寸,把情绪的欺负,内心的苦痛演绎得淋漓尽致,老辣之至。年轻靓丽的栗原小卷和又老又丑的田中绢代飙戏,在田中绢代的气场里无所适从,只能呆呆地仰望前辈做崇拜状,毫无发挥的余地。我们见识了田中绢代如此精湛的演技,越发神往她的早期作品,一直到dvd时代开始后,才陆续看到她在50年代与沟口、小津、成濑、木下等名导演合作的影片,凭心而论,没有哪一个角色比得上《望乡》,难怪鼎盛时期的代表作《雨夜物语》、《西鹤一代女》一无所获,而晚年的《望乡》却荣登柏林电影节影后的宝座,田中绢代演阿崎婆,集毕生功力于一役,实至名归,无与伦比。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彻底正常化。不久,第一部美国故事片《车队》上映,说的是一群貌似嬉皮士的卡车司机发动群体性事件的故事;稍后,另一部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上映,说的是机器人冒充真人企图控制世界的故事。我们怀着巨大的期待去看美国电影,看的时候兴高采烈,看后回味一下才觉得不对劲――什么乱七八糟的,太肤浅了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电影?多年后才明白过来,好莱坞每年生产大量的影片,好电影极少,烂电影极多,年年如此,从无例外。当年引进这些烂片,倒不是主事者走了眼,而是这些电影的内容确有某种进步感,契合主流阶层对宣传的需求。
记不得是不是从1979年开始,卓别林的老掉牙电影拿出来晒太阳――《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老归老,魅力仍在,对从没看过卓别林电影的新中国观众来说,算是补了一堂必修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独裁者》,心想这家伙胆子好大啊,不怕希特勒派杀手报复?希特勒没把卓别林怎么样,倒是自由世界的美国秘密警察把他赶走了。
70年代后期,早几年风风光光的朝阿罗越译制片分道扬镳,越南电影早就失踪,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悄悄消失。朝鲜电影只看过一部大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味同嚼蜡,光彩不再。罗马尼亚电影依然受到欢迎,《沸腾的生活》、《复仇》、《橡树,十万火急》、《侦察英雄》拥有忠实的中国观众,特别是《沸腾的生活》,因为一段优美迷人的主题音乐而让很多观众铭记至今。
[/size]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30 22:07
记不得是不是从1979年开始,卓别林的老掉牙电影拿出来晒太阳――《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老归老,魅力仍在,对从没看过卓别林电影的新中国观众来说,算是补了一堂必修课。
——————————首先应该是1979年的首次美国电影周,放映的是《猜一猜谁来吃晚餐》,《星球大战》,《原野奇侠》,《黑驹》,4部主题、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非常有意思。
印象里好像紧接着就是卓别林的电影,放了很一阵子。还有《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等。可能因为是年纪的关系,我最喜欢的是《城市之光》。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30 22:16
放《望乡》时,正是读大学时,当时敝校女生住在新建的八号宿舍,我等恶作剧,仿《望乡》,命之为“山打根八号馆”。
我很喜欢《复仇》,莫多万和巴勒邦这对冤家,塑造得极为生动,血腥与血性交错,味道很浓。
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12-30 22:53
《追捕》日文叫《你渡过愤怒的河》,到日本后找了许久才看到。觉得台词还是中文的好听,干脆有力。
[attach]28973[/attach]
[attach]28974[/attach]
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12-30 23:00
《车队》是我看的第一部美国电影。里面有一群卡车司机脱裤子展示光屁股的镜头,当时电影院里一片哗然。
《车队》美国海报
[attach]28975[/attach]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30 23:22
美国电影在当时内部放映的电影中占了主要位置。记得看过《战争与和平》,《转折点》,《罗宾汉》,《炎热的夏晚》等等。
我印象里看到公映的美国电影,水平最高的就是这次美国电影周。《猜一猜谁来吃晚餐》讲种族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影片;《星球大战》不用说了,经典片。《原野奇侠》是西部片。
《黑驹》,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摄影奖。故事简单极了,一个小孩和一匹黑马在海难中冲到了荒岛上,小孩生存下来,学会了骑马,最后获救。摄影美轮美奂,很多水下镜头,很多的跟拍,这是第一次看到电影的镜头可以这样的运动和美感。
流星雨 发表于 2009-12-31 10:19
[flash]http://www.56.com/n_img_/c11_/12_/6_/diewucaiyi_/1172020513_787_/279275_/0_/12378763.swf[/flash]
[b]叶塞尼亚: 当兵的,你不守信用。你不等我了?
奥斯瓦尔多:我已经等了三天了。
叶塞尼亚: 呵呵呵,我没跟你说我要来。那现在,你去哪?
奥斯瓦尔多:我想到你们那去,去找你。非要让你……
叶塞尼亚: 怎么?哦,瞧你呀,你要是这么板着脸去,连怀抱的孩子也要吓跑了, 哈哈哈。
奥斯瓦尔多:你就是喜欢捉弄人对不对?我可是不喜欢人家取笑我,我现在要教训教训你。
叶塞尼亚: 不,不,呃,放开我,放开!放开我!哎!哦!嗯~~~……我教训教训你,倒霉蛋。你以为对吉普赛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你就错了。我,我不想再看见你了。听见吗!……怎么他流血了?你这是活该,怪谁呢?怎么你死了?不,你这家伙别这样,求求你把眼睛睁开,你知道,你要是死了我就得去坐牢的。
奥斯瓦尔多:你想杀死我?
叶塞尼亚: 是的,是你逼的我。
奥斯瓦尔多:啊~你就这么讨厌我亲你?
叶塞尼亚: 只有两厢情愿才是愉快的。如果强迫,只能叫人厌恶。
奥斯瓦尔多:好吧,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可还是你的错。
叶塞尼亚: 我错?
奥斯瓦尔多:嗯,你没有发现自己长的很美吗?这能怪我吗?
叶塞尼亚: 你要是再来亲我的话,我就砸碎你的脑袋!我们吉普赛人说了算。
奥斯瓦尔多:不,我只想看看你眼睛。
叶塞尼亚: 我,我不是来看你眼睛的,你别胡思乱想了。
奥斯瓦尔多:谢谢。
叶塞尼亚: 还疼吗?
奥斯瓦尔多:你的手真重,可我心里的创伤比头上的伤还重。没想到我会这么喜欢你。我不象你那么会算命, 可我觉得我配的上你。我爱你,吉普赛人。
奥斯瓦尔多:我们认识不过才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可我越来越爱你了,叶赛尼亚!
叶塞尼亚: 奥斯瓦尔多,我们必须分手了……以后别见面了.
奥斯瓦尔多:必须分手?!为什么?
叶塞尼亚: 我们的人,绝不会答应的!
奥斯瓦尔多:啊哈~。。我会说服他们的
叶塞尼亚: 不,他们不会放过你
奥斯瓦尔多:不,你不用担心,我爱你!不论谁,不论什么,都不能把我们分开!
叶塞尼亚: 我也爱你!。。。现在我得走了。。。 [/b]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31 21:33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2-31 22:23 编辑 [/i]
[size=4][/size]
[size=4] 29,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1)
80年代中期,陈凯歌的《黄土地》问世并大红大紫,“第五代”的名头越叫越响,我专门去查资料,了解所谓“代”是怎么回事,原来电影理论界是这么划分的:20~30 年代开始拍片,与中国电影一起起步的导演为第一代,民国后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二代,民国时期受教育或参加革命,建国后开始拍片,十七年时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三代;文革前受专业教育,文革后开始拍片的一代导演为第四代;197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受教育的那一批为第五代。进入80年代,第一、二代导演多已不在,第三代老当益壮,第四代正值盛年,第五代咄咄逼人,三代导演同场竞技,缔造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80年代出品的电影太多,经典电影也很多。在这十年里,因为空余时间有限,我看电影不再像70年代那么饥不择食,而是有选择地看一些口碑好的国产故事片,通常是收集某部影片的影评,如果众口一词说好,那就去见识一下,评价一般则放弃。如此一来,看过的影片数目虽不算多,基本上都是值得一看的作品。以下就挑选若干特别难忘的影片简单回顾一下。
1,谢铁骊:《今夜星光灿烂》
《今夜星光灿烂》出品于1980年,李秀明饰演的村姑因缘际会来到淮海战场上的解放军某连,与一群战士结下了深厚情谊,战火硝烟中,她目睹了战友们一个个为新中国牺牲,影片最后,李秀明在灿烂的星光下追忆牺牲的战友们,一个个年轻的面容划过夜空,达到抒情的高潮。《今夜星光灿烂》与前一年的《小花》神似,都是以诗意的笔调描写战争的残酷,从人性的角度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情感和遭际。
谢铁骊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文革前的《暴风骤雨》和《早春二月》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文革期间拍了一连串样板戏电影,文革后首拍的大片《大河奔流》并不如人意,《今夜星光灿烂》则是一部具有谢铁骊风格的影片,也是谢铁骊《早春二月》后最出色的影片。此后,谢铁骊又拍了王心刚、张瑜主演的《知音》,众星云集的六集影片《红楼梦》,反响平平,没有达到《早春二月》和《今夜星光灿烂》的水准。
2,谢晋:《芙蓉镇》
提起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当年的观众都会记得刘晓庆和姜文的精彩演出,女干部和二流子的孽缘,以及影片最后凄厉的“运动了!运动了!”,这简单的一句台词,概括了底层民众在那艰辛岁月的无奈和悲苦,也在提醒人们,“运动”的意识并未终结。“运动了!运动了”之外,《芙蓉镇》还有不少经典台词:“我是你死心塌地的一条狗”、“脖子没有洗…..”、“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你们还我男人!”、“安安静静地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谢晋不再含蓄,而是运用毫不含糊的语言控诉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在谢晋的作品中,如此强悍地表达他的真实情感并不多见。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有主旋律的话,这个主旋律毫无疑问属于谢晋。自1977年开始,谢晋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每一部影片都会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甚至有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谢晋现象。在谢晋的后期作品中,《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和《芙蓉镇》最为引人瞩目,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是他导演生涯的顶峰,之后的作品每况愈下,也许是该说的都是《芙蓉镇》里说完了。
(元旦休息两天,元月三日晚继续更新,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size]
夏加坤 发表于 2009-12-31 21:53
谢晋的《芙蓉镇》名气很大,早听说过关于它的介绍。
自己看这个片子,还是在2009年10月份。
雨中分手,夫妻道别,一句“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的确很震撼。
结尾,该疯的人没疯,不该疯的人疯了,也很有意思。
秦癫子给那个曾经整过他的,最后自己却疯掉的,沦落成叫花子的支书,送上一碗饭,也很感人。
”爱你的仇敌“才能解决一切怨恨。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09-12-31 22:32
——————————首先应该是1979年的首次美国电影周,放映的是《猜一猜谁来吃晚餐》,《星球大战》,《原野奇侠》,《黑驹》,4部主题、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非常有意思。
--
我听说过美国电影周和这几部电影,当年应该是在个别几个城市放映的。20年后看过《猜一猜谁来吃晚餐》和《星球大战》,《原野奇侠》和《黑驹》至今没看过。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1 18:46
哈哈 2010年的第一天,祝各位新年好!!:54tb:54tb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1-1 19:45
当年看到报纸上登载美国电影周的消息,《星球大战》这个片名一下子抓住了我。
读高中时,某一天混入复旦大学的外语教室,看了《星球大战》原版录像,回宿舍后,兴奋得难以入眠,那个迷啊。
掐指算来,二十多年已过,这部片子也看了十来遍了。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1 20:39
有刀很幸运的。
进到复旦后,很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时常可以混到3308等几个大教室看外国电影。记得看过《豺狼的末日》,《战争风云》,《叛舰喋血》等。都是外语系的专业片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3 21:44
[size=4][/size]
[size=4] 29,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2)
3,谢飞:《我们的田野》
我虽没有做过知青,却从小接触了众多的知青,近距离直接观察过他们的精神状态,对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对关于知青生活的电影特别有兴趣。这类影片不少,之所以记得《我们的田野》,一是因为影片如诗的风格,北方的田野、白桦林、篝火、风雪,拍得壮观、优美、有气魄;二是因为影片对知青运动的反思令人困惑。《我们的田野》描写几位北京知青来到北大慌,从最初的满怀热情到几年后的颓唐沮丧,最后各奔东西。周里京饰演的男主角大学毕业后谢绝留在北京,自愿重返北大荒陪伴牺牲的战友。我感到不解的是,《我们的田野》只是反思了某些琐碎的枝节,并没有深入探讨知青运动的起源与本质,似乎在肯定某种过时的主流价值。我想,那一整代被耽误的知识青年并不会认同这种艺术的美化。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青年们围绕着篝火朗诵诗歌,唱起了经典少儿歌曲《我们的田野》,在北大荒夜空里回荡的歌声特别动人,“过去的儿童歌曲没有不好听的!”这句台词不止是表达电影中那群青年对文革前美好岁月的眷恋,也是表达了谢飞这代40后导演的集体眷恋,这种眷恋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也是某种束缚,他们的作品都有一种正统的美感,突破“过去”的意识稍嫌欠缺。
4,张暖忻:《沙鸥》
1983年出品的《沙鸥》讲述女排运动员沙鸥的人生波折――伤病、失利、未婚夫的牺牲、瘫痪……尽管屡受打击,沙鸥却不失斗志,仍在奋斗拼搏。这部影片是在女排热潮中赶制出来的,在当时的电影氛围里,很少有《沙鸥》这种关注个人命运大于关注社会和他人的影片,因此引起电影界和观众的热烈议论,就连起用不会表演的专业运动员出演主角都成为新闻。
张暖忻是中国女性导演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沙鸥》反映了张导演的美学追求和人生态度,不过我以为,《沙鸥》的内在逻辑有点问题,作者把一连串悲剧加在主人公身上,无非是为了强化某种理念,比如事业和个人幸福的冲突,为了事业而牺牲个人是合理的、可提倡的,如此一来,剧情设计就违背了日常生活的常规,经不起推敲。张暖忻还有一部名作《青春祭》,是描写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生活,拍得很美,很有诗意,不过与谢飞的《我们的田野》一样,有美化知青生活之嫌。这一批第四代导演,大多没有做过知青,他们的知青电影实际上寄托了很多善意的想像,并不完全符合现实,现实的知青生活要严酷得多。
5,吴天明:《人生》
1991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二十年来传颂不已,似已成为中国青年的圣经,其实,《平凡的世界》中要表达的东西在路遥的早期作品《人生》中已经完成地表达过了,《平凡的世界》只是《人生》的扩大版,主题内核并没有增加多少新概念。1982年,我在《收获》杂志上读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是一篇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惊人地质朴,无论是故事情节、语言和叙事方式都朴实无华,正是这种质朴打动了读者。
1984年,吴天明把《人生》拍成了电影,同原作一样不事雕琢,把西北农村和农村青年的现实生活描绘得入木三分,两位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也算中规中矩,前半部的农村戏比后半部的县城出色,高加林和巧珍的情感戏要比后半部与亚萍的情感戏出色,遗憾的是,影片高度关注高加林的情感际遇,却没有把高加林那一类农村青年对现实和前途的绝望感充分表现出来。1987年,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变奏,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拓展了《人生》的主题并补足了《人生》的缺失,张艺谋的表演也异常精彩。在80年代,吴天明的作品虽然不多,每一部都是硬通货,作为导演,他值得尊敬,作为西影的厂长,他更值得尊敬。
[/size]